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养羊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0: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绒山羊疫病防治

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冯敬沛

一、消毒

羊的圈舍定期消毒,可将草木灰、生石灰粉撤在圈舍内,也可用如下药品消毒圈舍和用具。

①3%来苏尔溶液;用于圈舍、用具、洗手等消毒。

②10%~15%生石灰溶液:用于圈舍、排泄物消毒。

③威特消毒剂5号:1:1000-2000用于饲养场所、器具消毒,1:5000-6000饮水消毒。

④1%~2%氢氧化钠溶液:用于被病菌、病毒污染的圈舍、地方和用具的消毒。因本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消毒圈舍时应驱出羊只,隔半天后用净水冲洗饲槽、地面后方可让羊进圈。

⑤强力消毒灵:1:20000用于饲养场所、器具消毒,1-5:100000饮水消毒。

⑥抗毒威:1:400稀释液喷洒,进行圈舍消毒。灭蚊蝇的药液有敌敌畏、灭蚊灵、灭蝇灵等,但要注意羊只的安全。

每天消除场内的污物,春、秋两季,圈舍、饲槽、水槽和器具应每10天消毒一次;夏季,每7天消毒一次;冬

季每15天消毒一次;消毒要不留死角,做到完全、彻底消毒。

二、预防接种

对于羊只要有计划地进行预防和疫苗注射工作,这是提高羊群对疫病的抵抗力、预防疫病发生的关键。要建立相关档案,科学地做好免疫程序的记录工作,关键要做好口蹄疫、羊痘、羊魏氏梭菌病、羊快疫等的免疫。具体方法是:

1、山羊痘疫苗,要求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羔羊7~10日龄时应注射山羊痘活疫苗,每只皮内注射0.5毫升(尾根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每年两次(3月、9月);

2、口蹄疫疫苗,每只肌注1毫升,每年两次,病、瘦弱、怀孕后期母羊及断奶前幼羊慎用,个别羊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应及时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进行抢救。

3、三联四防苗,0~30日龄和7月龄时应各注射一次预防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四种疾病的三联四防苗;对于产羔母羊应在配种前一个月和产羔前一个月各注射一次三联四防苗;对于公羊,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接种一次。不论羊只年龄大小每只5毫升,肌肉或皮下注射。

三、驱虫

每年的4~5月和10~11月应用广谱驱虫药各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常用药物有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阿维菌

素、伊维菌素等,用量依据药物说明;在5~11月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溴氢菊酯,不定期地进行体表喷浴驱虫。

四、常见病防治

(一)、传染性胸膜肺炎

1、病原与特征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多发生于早春,死亡率很高。

2、典型症状

患羊咳嗽、流脓性铁锈色或带血鼻液;高热、咳嗽与腹泻间发,呼吸音粗历,呈湿性锣音或胸肺磨擦音。

3、诊断

通过典型症状和地方流行性可以初步诊断,对病原分离鉴定可以确诊。传染性胸膜肺炎与一般肺炎的区别是:传染性胸膜肺炎具有地方流行性,而一般肺炎则不具有流行性;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而一般肺炎是由细菌和异物引起的,对抗生素敏感;传染性胸膜肺炎剖检胸腔呈纤维蛋白肺炎变化,胸肺粘连,而一般肺炎无此变化。

4、治疗

沙星类药物对其有特效。

(二)、羊肠毒血症

1、流行病学

病原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在饲养条件多变或膘情好的羊只食入大量食物的情况下,D型梭菌在胃肠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导致羊中毒,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2、典型症状

最急性的常不表现症状而死亡。急性的一般体温不高,步态不稳,肌肉震颤,四肢划动,口水过多,有的排血便或粘液性臭便,一般病程不超过一天。

3、剖检变化

肺脏出血和水肿,肾软化,心肌松软,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回肠粘膜有出血点或溃疡,呈急性炎症变化(红肠子)。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以初诊,确诊需做细菌和毒素检验。

5、防治

对患此病羊只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常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突然改变饲料,喂料量要逐渐加减,定期对羊只免疫接种等。对发病羊群要减少精料给量,增加粗饲料给量。

(三)、破伤风

1、病原及流行

本病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它通过封闭性创伤感染羊只。在断脐、去势过程中和有外伤的情况下均可感染。

2、典型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2周。病初羊运步不自然,不能自主卧下或起立。中后期牙关紧闭,四肢僵直,颈背强硬,角弓反张,对光、声敏感。

3、剖检部位

神经组织有瘀血和出血点,心肌有时有脂肪变性。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较易诊断。

5、防治

产羔、断脐、去势时严格消毒,然后用破伤风抗毒素肌注。治疗:① 肌肉注射氯丙嗪使羊只镇定。② 注射碳酸氢钠防止羊只发生酸中毒。③ 用3%双氧水清洗伤口,用2%碘酊涂擦,然后再用高锰酸钾粉末撒在创面上。④ 注射抗生素类药物防止伤口继发感染。⑤ 把患羊放在暗、静处。

(四)、绒山羊寄生虫病

绒山羊的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体表、消化道或内脏器官中。它吸收羊的血液和其它营养,造成羊只贫血、消瘦或内脏机能受损等。此病应以预防为主,要根据本地区近几年寄生虫的发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驱虫。对体内寄生虫可应用广谱驱虫药如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等驱治。体表寄生虫可用0.2%~0.5%的敌百虫或6~10ppm的溴氢菊酯进行喷浴。

1、羊疥癣

⑴ 虫体

病原为穿孔疥虫和吸吮疥虫,发生于冬、春两季。

⑵ 症状

穿孔疥癣较多见。表现为皮肤表面形成丘疹然后形成干灰色疮痂,皮肤变厚、脱毛。吸吮疥癣较少见,表现为皮肤渗出淋巴液,皮肤表面及毛根湿润,并放出臭味。二种癣都有剧痒症状。

⑶ 诊断

根据病灶及剧痒症状即可诊断。

⑷ 防治

定期用敌百虫或溴氢菊酯体表喷浴,春、秋用阿维菌素预防注射。

2、蜱病

⑴ 虫体

硬蜱科,呈椭圆形的黑色蜱,寄生于羊体表。

⑵ 症状

羊只患部剧痒,局部组织水肿,严重时贫血。

⑶ 诊断

通过在体表发现蜱的虫体即可以诊断。

⑷ 防治

用敌百虫或溴氰菊酯体表喷浴。

五、口蹄疫病

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和鼻、蹄、乳头等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为特征。自然感染发病的动物仅限于偶蹄兽如牛、最易感,猪次之,再次为绵羊、山羊。

诊断要点

l、本病呈急性经过,流行性传播,主要侵害偶蹄兽,一般为良性转归。

2、临诊症状表现在口腔粘膜(如牙龈、舌)、蹄部皮肤、乳房、乳头、鼻端、鼻孔形成水疱和溃疡。

防治方法

1、应严格执行检疫、消毒等预防措施,发生口蹄疫时应采取扑灭措施。

2、紧急预防接种。

3、家畜发生口蹄疫后,可适当采取一些治疗措施:(l)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酒精l00ml,溶解后加入甘油100ml)。也可用冰硼散撒布(冰片15g,硼砂15g,芒硝18g,研成细末);(3)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4)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药治疗。

口蹄疫具有公共卫生意义,人可因接触病畜,处理病畜肉品等而感染。

六、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

人畜共患病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和节肢动物传播。如通过飞沫、飞沫核或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结

核、布鲁氏菌病等;通过污染的饮水和食品可以传播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通过接触污染的土壤可以感染破伤风、炭疽等;通过蚊、蝇、蟑螂、蜱、虻、虱和蚤等节肢动物的叮咬可以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人畜共患病的预防原则

人畜共患病也和其他疾病一样,有着各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干预后,可以防止其发生。总的防治原则有以下5项:

(1)做好监测工作。动物的人畜共患病监测工作主要由兽医部门来完成。实践证明,做好动物的人畜共患病监测工作,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2)控制和消灭感染动物。对检出的感染动物及其产品,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3)检查和治疗人群中的病例。牧民、饲养员、兽医、动物性食品加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地质工作者和军队有关人员以及从事实验室的医学工作者,是人畜共患病的高危人群,他们应该作为卫生监测的主要对象,一旦受到感染应及时予以治疗。(4)切断由动物传染至人群的途径。消灭媒介动物,加强人畜粪便及动物废弃物的管理,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搞好饮水、食品的卫生监督是切断由动物传染至人群的重要措施。(5)提高免疫力。给人群和动物群进行免疫接种,提高抗病能力。

养羊

养羊前景

养羊技术

养羊申请书

现代化养羊

养羊材料

农村养羊申请书

养羊项目申请书

养羊创业计划书

养羊场实施方案

养羊教案
《养羊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养羊技术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