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南昌的文化资源 2

发布时间:2020-03-02 09:51: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南昌的文化资源

南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建城2200年来,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楼台相望,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名列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耸立在赣江之滨,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观。南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遗址600余处,人文景观18处,自然景观26处,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1986年国务院命名南昌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的旅游文化景区

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南昌市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彪炳史册而驰名天下。古老的名胜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装点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独特风貌,构成南昌特有的旅游资源。南昌东城区有京东、瑶湖水上娱乐区,南城区有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文化游览区,西城区有梅岭、梦山度假、宗教旅游区,北城区有鄱阳湖、南矶山、象山候鸟观赏区。

谈到南昌的文化特色,首先是一个古字。古色古香。有滕王阁、西山万寿宫,市内许多古建筑为代表,虽历经战火的磨难,但是总是经久不衰。另外一个就是红色。南昌打响了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八一起义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还有新四军纪念馆、朱德旧居以及陈毅旧居等。有许多革命旧址,这就是红色的文化底蕴。另外就是绿色文化。南昌去年开始建设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工作,加上以前多年的建设积累,现在已经不错了,到处一片绿色景象。这三种文化集中代表了南昌的文化特色,可以说同时具备这三种文化的城市当今中国并不多,关键就是要如何去利用,如何去开发保护。

南 昌 是一座 有 着光 荣 革 命历 史 的英雄城。南 昌 作为“军 旗升起的地方”, 红

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仅南昌市内就有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贺龙指挥部旧

址、朱 德

旧 址、花

2 号朱 德 旧 居、叶 挺 指

部 旧 址、新

军 部旧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小平小道、方志敏烈士墓等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腾王阁 腾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经过重建,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

重建后的腾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腾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腾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腾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饯别序》即《腾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腾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新阁,仿佛置身于一座以腾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腾王阁》,巧妙地将腾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 米的大型工笔重彩丙稀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 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 堪,

人叹为观止。第 五

是 凭 栏 聘

目 的

最 佳 处。进入厅 堂,迎

面 是苏 东 坡 手书的千古名篇《腾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西端洗马池“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内。旧址原是江西大旅社,建成1924年,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96个房间。1927年7月下旬,起义部队到南昌,包租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

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社成为领导起义指挥中心。

梅岭

梅岭位于南昌市西郊30公 里 处的 西山 脉中 段,鄱 阳湖 西 南 岸,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梅 岭 原名鸿山,早在汉 朝初 年,就 辟 有 驿 道。西汉末年,南 昌 县

尉 梅 福为抵制王莽专政,退陷西郊飞鸿山。后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梅仙坛,岭下建梅仙观,改飞鸿山为梅岭。

梅岭林木葱茏,气候凉爽。主峰罗汉岭前的洗药湖,夏季平均气温仅摄氏22.6度,比市区低8-10℃,这对我国“四大火炉”之一的南昌来说,是一座难得的“凉岛”,故有 “小庐山”之雅称。1985年兴建的洗药湖山庄,是新兴的避暑胜地。梅岭是佛、道两教圣地之一,寺庙观坛曾多达136处。西山八大名刹之首的翠岩寺,原有一尊1.6丈高的铜佛,8 尺高的铜莲台和铜瓶、铜香炉、千僧锅。唐朝名僧贯休曾居云堂寺,有山居诗歌24首。 原道教名刹太平观旁有一株“千年银杏”,树高30米,胸围75.米,6个成年人方可合抱。位居山巅的紫阳宫,石室尚存,东汉开国无勋邓禹曾到此,旁有邓仙洞和真君墓。

岭 上 百 座

峰,各具 特 色。 梅

头 翠

竹 生 幽,狮 子 峰

攀,紫 阳

山 秀 丽 姿,罗汉岭利于观景。梅岭有许多古树名木,尤以“盆景樟”、“石中兰”、“树生竹” 为奇,被誉为“梅岭三绝”。

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

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市南5公里处,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周灵王之子王子晋在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曾弃官隐钓于此,后人建梅仙祠祀之。

东晋年间许逊治水至此,设坛讲道,建太极观。唐代大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奏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易名为天宁观。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朱耷(号八大山人)来此隐居,取“居纯阳驾青云来降”之意,改名青云圃,后又寓义为青云传朱明家谱,改圃为谱。 八大山人纪念 馆是一纪 念 性 博

馆,集收

藏、陈 列、研 究、宣 传 为 一体,藏 品 丰 富。原殿堂辟为展厅,有系统地陈列八大山人书画作品及生平史料,并经常展示当今画坛高手佳作。园林中,森森翠竹掩映着以石刻方式展现的八大山人艺术精品的书画碑廊。

人们置身于这古色古香、曲径幽幽、别具逸趣的环境中怎不心旷神怡!

八大山人纪念馆是一纪念性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中国写意画大师,艺术巨八大山 人朱 耷 书 画 伤 口 及 生平史 料,其 院 内 环

幽雅,清 新 秀 丽,数 百 年 的 古

樟 树

,苦 槠 树,罗 汉 松 青 叶 苍 干,繁

荫 广

被,覆 护 着 青 砖 灰 瓦 白 墙 红 柱 的

殿

宇,显 得

格 外 青 谧。八 大 山人的

作 品 :幽 深

玄 远,宁

静 纯 洁,超 尘 脱谷,混

然天成,其 水 墨 大

写意花鸟画更是以笔简意赅,出神入化,而脍炙人口,称美于世,让人心旷神怡, 美不 胜 收,并 影

响 了一 大 批 如

陈 师 曾,齐 白 石,张 大 ,刘

栗 等 一大

批 著 画家。以 八 大 山 人 名

义 制

作 的

字 画 复 制 品,陶

瓷、毛笔、石砚、明 信 片、纪

念 卡 和

出 版 的专辑将给 观众留下难忘的回忆。

南昌的美食 的赣菜口味以鲜辣为主,是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数千年饮食文化的积淀。《后汉书》中的《豫章记》称江西“嘉蔬精稻,擅味八方”。唐初,王勃赴滕王阁举办的盛宴,兴奋之余赞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曾记载江西名菜“粉蒸肉”。今天的赣菜,正是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

赣菜主食为米饭,肉食品有猪、牛、鱼、鸡、鸭、鹅等。蔬菜种类繁多,食油有菜油、茶油等植物油,亦食猪板油。调味以食盐、酱油为主,兼用辣椒、醋、糖、桂皮等。农村有冬至日酿米酒、晒冬粉、杀猪腌闻名遐迩肉,冬至后晒干鱼、腌鸡、制板鸭等习惯。[2] 南昌特色小吃陪伴、影响了几代人成长,并传承延续。流行于南昌及周边地区的小吃主要有:油炸小品、石头街麻花、瓦罐汤和拌粉、牛舌头、金线吊葫芦、芥菜团子、酿冬瓜圈、家乡锅巴、大回饼、木瓜凉粉、伊府面、吊楼烧饼、状元糕、如意糕、麻辣烫、南昌米粉、风味烤卤、鄱阳湖狮子头、三杯脚鱼、竹筒粉蒸肠、藜蒿炒腊肉等。

南昌米粉

南昌米粉(牛肉炒粉、凉拌粉、炒粉、猪肝粉、猪血粉)吃法多样,可以凉拌米粉、炒煮米粉,放入麻油、酱油、葱花、咸菜末、最不可少的是南昌人喜欢的辣椒和胡椒粉。用祖传秘方制作的猪血不仅像豆腐一样柔嫩,还入口即化,就是大家所说的“老南昌活猪血”,绝对是南昌一大特色。

瓦罐煨汤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南昌瓦罐煨汤完全采用民间的传统煨汤方法,堪称“中华一绝”,被誉为“汤中之王”的江西煨汤味鲜香浓,是南昌的经典小吃。

街坊四邻总来捧场,外地客人也慕名而来。瓦罐汤便宜又好喝,桂圆、墨鱼、排骨的都很鲜美。米粉也不错,无论拌的还是炒的,加份汤,就是挺好的一顿。

石头街麻花

百多年前,南昌市石头街上有个小店铺,每天门庭若市,顾客盈门。这就是遐迩闻名的“品香斋”麻花店。这家徐氏夫妻店,店面不大,生产的蛋黄麻花精细小巧,颜色金黄油亮,味道酥香爽口。

南昌历史

距今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先民在南昌繁衍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南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人口增加,生产得到发展。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国——夏朝,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即后来的古越族。在唐、虞、夏、商、周时期,南昌地域属古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南昌地域先后为吴、越、楚势力范围。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秦代南昌地属九江郡。秦代广修驰道,南征北越时,修筑从京师咸阳经南昌直达岭南的驰道,沟通中国南北的联系。

汉兴,高祖刘邦在南昌地置豫章郡,郡地面积相当于今江西全境,约1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519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人。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灌婴平定豫章后,立即设官置县,首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为县名,从西汉至三国归晋,前后历500余年,南昌一直为豫章郡治。三国时,南昌属吴,吴主孙策、孙权等先后在豫章郡内分立庐陵、鄱阳、安成、临川等郡。汉代以来,南昌地区经济繁荣,水陆交通发达。东晋时,南昌既是江州州治,又是豫章郡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筑新城(即今旧城区)。隋唐时期将豫章郡改为洪州,设总管府,唐朝中后期又先后改为都督府、江南西道。唐代洪州已成为江南一大都会,尤以造船、造纸、印刷、纺织、兵器、金、银、铜器制造较突出。洪州窑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所烧制的青瓷远销海内外,质地优良,也是皇家贡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六大名窑之一。

五代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宋建隆二年(961)将都城从建康迁往南昌,号“南都”,李璟死后又迁回建康。北宋时南昌仍为洪州,洪州已成为全国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区面积达14~16平方公里,设16个城门,是历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时期。宋徽宗时期,南昌行政区辖地2.5万平方公里,人口561730人,每平方公里达21人。南宋孝宗将洪州改为隆兴府。元代称南昌为隆兴路,后改龙兴路,是江西行中书省和布政司治所。明代先后称南昌为洪都府、南昌府。民国初年立豫章道,1926年设南昌市,古城墙因修筑环城马路于1928年拆毁。

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一页。南昌由此一举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此以“英雄城”驰名天下,彪炳史册。

南昌文化特色

资源2

文化资源讲稿

文化资源学

文化资源复习题

南昌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资源分析 2

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策划

《爱惜资源》教案2

南昌的文化资源 2
《南昌的文化资源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南昌文化 文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