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古代名言,谈校园安全

发布时间:2020-03-01 17:04: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古代名言,谈校园安全

前几年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你要想一天不痛快,你就在上班前给领导汇报工作;你要想一周不痛快,你就看看中国的足球;你要想一月不痛快,你就去给孩子开家长会;你要想几年十几年不痛快,你就去学校当校长!你别看校长职不高、权不大,一无人权,二无财权,就是身上的责任大。学校几百口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管是谁,只要被西瓜皮滑倒了,都是你校长的事。学校出了安全问题,马上就有领导和家长提出一连串的质疑:学校怎么会出现西瓜皮?肯定是你校长肯吃带头吃出来的;吃了西瓜,为什么西瓜皮还放在校园呢?你当校长的有没有卫生意识?现在学生踩在西瓜皮上摔伤了腿,一定是你校长管理不到位!你也不要为自己开脱了,赶快给我孩子抓紧时间看腿吧,如果落个残疾,我非得去法院告你不行!大家想想看,学校一旦出现了类似西瓜皮滑倒人的事,你当校长的事就出来了,把头伸出来等着给人弹吧,领导要上纲上线得批评你,家长会无高无低的数落你,弄不好还落个“被告”,你说闹心不闹心?

人家说咱们当校长的败顶、头发少,我想八成都是让人就这样弹出来的!看看今天在座的,谁的头发最少、败顶败得最厉害,谁就当校长当得时间最长!

这就是校园安全问题。这是一个既沉重又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既古代又流行的话题。其实中国古代不乏一些先哲曾在这方面做过精辟的阐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无时无刻不再提醒后人:安全问题关系重大,校园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因此咱们今天谈论的话题是:读古代名言,谈校园安全

(一)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这句名言出自《汉书·陈汤传》。句意:安定时、安全时不忘记危难、危险,强盛时要时刻想到衰败。

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 这句名言出自《韩非子·安危》。句意:狂奔的马车上不会坐着仲尼,翻了的船下面不会有伯夷。(伯夷,商朝末年人,殷亡后与其弟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

这两句名言告诉大家: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对于学校来讲,不管是校长、教师,还是学生,首先要树立安全意识。

我去年八月份到九中,在八月底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就开诚布公明确提出自己的办学思想:安全第一,稳定第二,质量第三。当时大会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后,大多数教师不理解,认为这是一个外行头来这瞎指挥。殊不知安全第一是形势所迫,亘古不变;稳定第二主要是稳定教师的情绪,这也是根据九中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安全和稳定是前提是保障,只有安全和稳定工作做好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进入快车道;只有安全和稳定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九月初,九中成立安全办公室,由朱安俊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制定细则,健全制度,明确全校160名教师每个人的安全职责。2010年,开设安全课,从初一到高三无一例外,全部开设。一周一节,班主任就是安全课科任教师,每个年级各学各的安全教材,期中期末单独出卷测试。其成绩纳入班主任30%绩效工资的考核中去。

记得我校成立安全办公室时,一时办公室无法安排,一座办公楼被各个科室占满了。我说,把安全办公室搬到校长室去,不设校长室都要设安全办公室。由此表明当时我的安全意识有多么强。后来,安全办公室搬进了校长室,校长室搬进了隔壁的小会议室。有的教师说,你哪是重视安全,分明是嫌弃原来的校长室太小了。我说,此言差矣,你说这话分明是在亵渎我心中高度重视安全的神圣情感。

(一) 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这句名言出自苏洵《管仲论》。句意:事情成功,不是成功于成功那一天,而必定有它的起因;祸患发生,不是发生在发生那一天,而必定有它的先兆。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然。 这句名言出自《大戴礼记》。句意:安定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安定安全的;危难危险,也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的,都是逐渐积累才这样的。

不闭其户,不固其门,虎行将存。 这句名言出自《韩非子》。句意:如果不关闭窗户,不加固门窗,就会有老虎出现。 这三句名言启示我们:学校讲安全讲稳定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墙壁上,而应该把安全工作落实在平时。平时不努力,事出徒伤悲。我们都知道,汶川地震后,中国出现了一个最牛的校长,这位“牛”校长“牛”在哪里?5·12地震发生后,他所在学校的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教室,全部冲进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得整整齐齐,用时一分36秒,全校上下无一伤亡。有人不服气说,这位校长只是巧爹遇上了巧娘,才生下了个巧孩。他不就是地震到来前刚刚进行过三次逃生演练吗?不就是这位校长的运气好吗?说这种话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殊不知这位“牛”校长平时安全工作做得同样让人感动?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上世纪80年代,桑枣中学新建了一栋实验教学楼,但是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

后来,他当校长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因为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找到/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将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重新灌上水泥,从37厘米加粗为50厘米,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学校没有钱,他四处奔波,求爹爹拜奶奶,能要多点是多点,全部用于维修加固校舍。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校,正在绵阳出差。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站在楼梯口维持疏散队伍。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我校全体师生都没事。他听到报告后,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哭得像一个孩子一样!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中国最牛的校长!

(二) 百寻之室,焚于分寸之飚;千丈之坡,溃于一蚁之穴。 这句名言出自《淮南子》。句意:百丈高楼,往往会被很小的火花烧毁;千丈高的河堤,常常会因蝼蚁打洞而崩溃。

涓涓不塞,将成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为虺弗摧,行将为蛇。

这句名言出自《太公兵法》。句意:涓涓细流不及时堵住,就会变成滔滔大河;小小的火星不及时扑灭,就会蔓延成燎原大火;两片嫩芽不及时铲除,将来就要动用斧头;小小的毒虫不杀灭,以后就会变成大毒蛇。 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 这句名言出自《汉书》。句意:没有眼前的劳累,就没有长久的安逸;没有短时间的消耗,就没有永久的安宁。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这句名言出自《上谏猎书》。句意:有眼力的人能看到事情发生以前的征兆;有智慧的人在危险没有出现时就设法避开了它。

这几句名言的意思是讲安全无小事,对安全隐患要防微杜渐。

校长是校园的保护神。怎么做保护神?这就要求校长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细心人。一旦发现校园中出现小小的安全隐患,就要及时根除。

过去,孙土楼中学几乎每年暑假都有基建任务。一期工程竣工之后,校园里都留下许多砖头和碎石,如果不及时清除,一方面不好打扫卫生,另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动员班主任发动学生开展专项清理比赛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带队。

时间安排在下午活动课,各班同时进行,限时30分钟。 范围是整个校园。

清理对象是砖头和碎石。小到指甲盖、大到整块砖头。

操作方式是团支部指定各班堆放位置,由五名教师成立评估团,用学校磅秤过磅,计算出各班人均重量。

活动结果是彻底、干净、完全清除了整个校园的砖石。公示了各班清理的砖头碎石人均重量,评选出三个等次,所有参赛班级全部获奖,并给班主任的量化考核相应加分。 有一次,居然清理出三大农用车。试想,这三车碎石砖头如果零星清理,何时才能清理干净?如果不及时统一清理,要留下多少隐患?可以设想一下,某天中午师生都放学回家了,个别住校生出来自由活动打乒乓球,打着打着打岔了,后来由争执发展到拳脚相加,大的把小的鼻子打出了血。但是如果乒乓球台旁边有随手可取的砖头石块,一旦被学生作为参战武器,那就有可能上演一幕悲剧。

因此,校园里不能出现碎石砖头。留下碎石砖头,当校长的就会整日惴惴不安。 过去,孙土楼中学住校生比较多,有时多达500人。我发现个别男生使用拉力器健身,由此想到,这些寄宿的学生有没有私下玩管制刀具的,有没有自制的小斧头、笛子棍。于是召开生活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会,利用学生上课时间开展宿舍专项检查活动,检查结果令人心惊胆战,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2000年第一次检查出危险物品达数十种,各种管制刀具和铁器有上百件。从此,孙土楼中学硬性规定,每周突击检查一次。后来演变成不仅检查宿舍,还要检查教室、办公室等,并及时清理教室、办公室内多余的桌凳、破损的桌凳腿等等。不给学生留下任何的作案工具。

去年六月份,我在孙土楼中学校园里偶然看到生活区内的一棵雪松的枝叶上篷着些木块、旧鞋,还有坏拖把。我绕树看了一周,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最后才发现,松树的上方有一个马蜂窝,有面盆大小,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成年马蜂。看来这个家庭成员平静的生活经常被打扰,个个一副振翅欲飞的架势,时刻准备为保家卫国而战斗!那些木块、旧鞋都是学生挑衅马蜂而投掷的武器。我发现这一现象后,马上意识到了它的隐患性。学生出于好奇,投掷马蜂窝,马蜂出动,蛰着学生怎么办?松树旁边就是平房宿舍,投掷出去的木块等东西如果砸碎了玻璃和瓦块怎么办?于是安排后勤人员找来一根长竹竿,缠上破布,浇上汽油,当天夜深人静时分,燃起火把焚烧了那个马蜂窝,消除了这一隐患。

2008 年,青岛啤酒集团曾在全体职工中开展过一次安全生产金点子征集活动,最高奖金10万元,结果获得本次活动最高奖的是一位普通的车间工人。他的金点子是建议修改一个小条幅,只八个字,真是一字千金!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在青岛啤酒集团生产车间的一个角落里,由于工作需要,工人需要爬上爬下,因此,有人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的时候,就将梯子支上;不用的时候,就把梯子移到拐角处。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着人,工作人员在梯子旁边贴了一张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这件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一晃几年过去了,也没有发生梯子倒下砸人的事。这位工人也是一个细心人,他提议将小条幅改成----“不用梯子时,请横放”。这两个条幅都在讲注意安全,区别在于:前者仅仅是提醒,后者则是把梯子倒下砸人的潜在危险彻底排除。联想到学校安全教育,类似的实例比比皆是。例如:每到课间时,学生们总是喜欢在狭窄的楼梯上或过道里奔跑躲藏,这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每当如此,教师或校长往往停留在对学生们进行口头教育上,或是写一个条幅警告:“严禁在过道内、楼梯上打闹”。这种提醒不如改成“请靠右侧轻声慢步”更能解决问题。

上海市黄浦区的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做得就比较细致:

黄浦区教育局内部设置安全办公室等机构,专门负责指导本区学校的安全工作。

学校各室门口、楼梯间都安装探头,起防盗和监督作用,因此,教室、办公室、校长室白天都不关门,师生在校期间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大境初级中学和大同初级中学之间只有三百米,学生大都居住在学校附近,学生根本没有必要骑自行车上学。无论公立、私立学校都无寄宿生,但所有学校上午上课晚,下午放学早,教师学生中午不回家,有意回避城市交通高峰期,交通方面基本没有安全隐患。

操场上只设篮球场地,篮球架下端全部用厚实的皮革包裹着,学生即使撞到篮球架也不会造成伤害。其他如高低杠等安全系数较小的体育设施全部放在室内,这不仅是为了安全,主要是因为上海地皮紧俏、撒土成金的缘故。

学校门卫通常设三人,其中两人是保安公司指派的,其工资由教育局拨付给保安公司;凡学校高层建筑的卫生打扫和擦拭门窗不让学生插手,全部承包给保洁公司。

学校每年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春游等活动,但黄浦区教育局明文规定学校常规性室外活动不得超出本市范围。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留下的哲言多多,这里因为时间关系,不便继续列举,但愿我们能从中汲取精华,感悟道理,古为今用,以此指导我们的实践,真正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古代名言

古代励志名言

古代名言警句

古代名言名句

古代修身养性名言

古代名言三百句

廉政古代名言

关于校园安全名言

校园安全名言警句

校园安全大家谈

读古代名言,谈校园安全
《读古代名言,谈校园安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