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精准扶贫热点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6: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精准扶贫

时政背景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1、为何扶?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扶持谁?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3、谁来扶?

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4、如何扶?

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譬如,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

一、时政术语提炼

1

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四个施策:“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五种渠道:“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十项工程: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多元主体:“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三、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角度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实现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4)国家财政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通过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有利于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6)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落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7)商业银行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

2、《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扶贫开发事业,可以为人民享有真实民主提供物质保障。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体现了政府的性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2

(3)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体现了政府应履行的职能。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她的宗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6)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7)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3、《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扶贫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国家要重视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

(3)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4)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发挥勤劳勇敢精神,可以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要发挥自强不息精神,这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5)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有利于脱贫致富。

4、《生活与哲学》角度

(1)唯物论角度: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面对脱贫攻坚依然严峻的客观形势,提出了我国“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贫、脱贫,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打好扶贫攻坚战。

③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精准扶贫工作,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体现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2)辩证法角度:

①联系的观点。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联系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客观性。精准扶贫要发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3

保障兜底一批,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辩证统一的关系。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

⑤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⑥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

(3)认识论角度:

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制定好目标与规划。 (4)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四、创新试题

1、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是因为

A.促进社会公平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B.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国家财政的应尽之责 C.解决好贫困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1、试题分析: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A不符题意,不选;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C符合题意,应选;B、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C。

2、我国“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上述目标,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包括了(

①有形商品的消费

②生存资料的消费

③发展资料的消费

④享受资料的消费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吃、穿、住、基本医疗属于生存资料的消费,义务教育属于发展资料的消费,脱贫不涉及享受资料的消费。有形商品的消费不是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正确答案A。

3、2015年,四川省扶贫办积极开展工作,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全省金融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向贫困户发放贷款3.5亿元,促进贫困户户均增收1238元。此外,该省还通过开展招商引资促进脱贫,推进金融资本放大脱贫效应。这启示我们“向贫困宣战”(

) A.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

B.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加就业量

4

C.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扩大民生支出

D.贫困地区要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3、试题分析:材料中“1070 家金融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投资3.5亿元”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是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四川省扶贫办积极开展工作,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体现了政府的引导作用,选A。该题中企业扶贫并不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依然以营利为目的;C和D不合题意。

4、我国扶贫经历了从最初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从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这启示我们(

A、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B、

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C、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D、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4、试题分析: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是外因,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是内因,正确答案是B.

5、.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通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说明国家履行的职能有(

) ①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对人民负责的职能

③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④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试题分析: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体现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推进扶贫开发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原则,正确答案是C

6、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我们党在总结过去扶贫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确立新的扶贫工作方针。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脱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使中国的脱贫进入良性循环。

请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6分)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顺利发展,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 ②“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就是要改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振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使贫困地区具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

7、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确保扶贫工作目标的实现?(8分) ①党要发挥好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作用,践行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②党要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脱贫致富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③政府要履行好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树立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

④政府要履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8、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发展扶贫开发事业,有何重要意义? (1)经济生活角度:①有助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②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④有利于增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2)政治生活角度:①发展扶贫开发事业,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发展扶贫开发事业,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也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五、各地模拟

1、(滨州一模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某山村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为脱贫指明了根本方向。

针对山村交通不便,产业缺乏,基础薄弱的实际,某县扶贫工作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把握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首先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扶贫先扶志。注重创新载体、激发内生动力,让精神的力量发挥先导作用。开设“道德讲堂”,让文明意识渗透到村民的心底;开展苗年、赶秋等民族文化活动团结凝聚村寨人心等,帮助群众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

精准发展致富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千亩精品猕猴桃,以股份合作扶贫的新模式,进行公司化运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模式。201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3580元,增长115%,先后荣获“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省文明村”等殊荣,成了全国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的“摇篮”。

(1)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说明,该县是如何通过创新“精准扶贫”的?(10分)

6

(3)在我国尚有6000万贫困人口的今天,请你从唯物史观角度为“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4分)

2、(浙江12校联考)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长期来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治贫方式:精确识别,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精确帮扶,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精确管理,农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做到公开、公正,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和责。

(1)在扶贫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适时实施精准扶贫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阐述为什么要从粗放扶贫转变为精准扶贫。(10分)

3、(莆田3月联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部署。 材料一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指出,扶 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科学谋划,统筹制定扶贫开发大政方针。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材料二

解决贫困问题,全国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福建宁德用20多年的时间,以“滴水 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立足闽东资源实际,“大念山海经”、推广“种养加”,大力发 展特色农渔产业和生态旅游。通过政府补助,整合搬迁资金“挪穷窝”,完成易地搬迁脱贫 35.6万人;通过信贷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将产 业发展推向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创造出扶贫工作的“宁德模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说明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12分)

7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重视扶贫工作的依据,并分析“宁德模式”是

如何通过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来实现精准扶贫的。 (1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2分)精神脱贫让精神力量发挥先导作用,使物质上脱贫有了无尽动力。(2分)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力量。(2分)精神脱贫能使优秀文化增强村民致富信心,提高村民素质,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分)

③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2分)精神脱贫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脱贫致富提供人才支撑。(2分)

(2)①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扶贫实践基础上“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为该村脱贫指明了根本方向。(2分)②该县精准发展致富产业,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通过科技创新,开发精品,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分)③该县在精准扶贫理论创新推动下,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股份合作扶贫新模式,激发发展潜力。(3分)④该县精准扶贫的实践创新,推动村民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思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思维方式和文化实现创新。(3分)

(3)①扶贫先扶志,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积极推动作用,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2分)②在精准的大方向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分)

2、(1)答:(3+3+3+3=12分)

①强化扶贫的社会管理工作,增强对贫困对象帮扶服务的针对性,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体现了政府正确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把扶贫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②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精准识别和帮扶,确保扶贫效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体现了政府深入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权责统一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明确权责,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清楚自己的职权和责任,防止工作惰性,相互扯皮推诿,为扶贫工作能用权,用好权。

④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管理公开,把政府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是为了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和效率。 (2)答:(1+3+3+3=10分)

做事情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

①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以事物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粗放扶贫对贫困的状况不明,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准,还未真正做到从贫困实际出发。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贫困状况和扶贫的任务、难度在变化,粗放扶贫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创新扶贫政策措施。 ③把发挥主动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同样的主观努力,同样的资源投入,精准扶贫由于精确把握贫困的实际情况,遵循经济规律办事,会取得更好的扶贫效果。

8

3、(1)通过制定扶贫大政方针,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

领导作用),加强对脱贫工作的领导;(4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增强使命感和责

任意识,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4分)科学谋划,指出域内协 调,精准扶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工作,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o(4分)

(2)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2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符合共享发展

理念);(2分)扶贫脱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

在要求,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是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2分)(若回答“统

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等答案,可酌情给分。)

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2分)

运用市场机制(遵循市场规律),激发社会活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分)政府科学宏观调控,充分运用财政、信贷等手段,加大精准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培育产业支撑、易地搬迁,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现当地经济发展。(3分)

9

面试热点:精准扶贫

热点五 精准扶贫

国家公务员笔试热点:精准扶贫

面试热点:精准扶贫(优秀)

申论热点解析:精准扶贫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精准扶贫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精准扶贫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精准扶贫

宁夏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精准扶贫

社会热点备考之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热点专题
《精准扶贫热点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