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弘扬与事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3: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体育公共必修课论文

论文题目:论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弘扬与事业的发展

课程专业: 大学体育—乒乓球

学 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专 业: 环境科学

姓 名: 李志杰

学 号: 00914056

论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弘扬与事业的发展

[摘 要 ]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呈现着在竞技领域的强势、文化领域的弱势、健身领域的普及和产业领域的稚嫩等特点。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究这一现状的成因,有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对国内体育的渗透和影响、国家政治因素对文化的干预性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水平对文化的制约等原因。再看国际乒坛 ,以往中欧分庭抗礼、半分天下的局面早已荡然无存。欧洲一些昔日的乒乓球强国,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危机局面,甚至无法组队参赛,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乒乓球运动的教育文化和娱乐文化的支撑。综合分析中国和世界乒乓球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乒乓球事业的发展 ,更需要体育的教育文化和娱乐文化的支撑。应借鉴 NBA竞技与娱乐文化融合模式,大力发展乒乓球职业联赛 ,形成强大的乒乓球文化产业。特别是为了培养乒乓球高级专门人才,传播乒乓球文化,挽救并推动乒乓球事业的长久发展,并使之长盛不衰,必须借鉴日韩建立柔道学校和跆拳道学校的经验,也借鉴我国建立“孔子学院”的经验,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专业相结合、竞技与文化相结合的专门高等学府—乒乓球学院 ,以培养对乒乓球事业有着深厚情结,热爱乒乓球事业,既懂乒乓球竞技、又懂乒乓球文化、懂世界乒乓球发展史、懂乒乓球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使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更完满、更有生命力。

[关键词 ]乒乓球文化;高等学府;文化的弘扬;乒乓球学院

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前瞻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三次大提高。乒乓球运动前期,其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得了57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上,日本运动员道德一举获得4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日本夺得了20世纪50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 1952年到1959年,在49项次世界冠军中,日本队夺 24项次,占47%。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1959年 ,我国运动员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二十

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20世纪 60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在日本、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技术战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 ,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上世纪 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乒乓球运动逐步进入世界乒乓球强国之列,从容国团在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上获得中国在世界乒乓球大赛中的第一个冠军,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上成为世乒赛历史第一个在一届比赛中囊括全部7项冠军的国家至今,我国竞技乒乓球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实现“大满贯”就有4次(第47届开始把单项和团体比赛分开举行) ;在自1959年- 2005年中的22次世界锦标赛中 (1967年的第29届和1969年的第30届没有参加)夺取了154个冠军中的107 ,夺冠率达到了69 .4%;在乒乓球项目进入奥运会后 ,在已经举办的 5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 ,我国获得了总数20块金牌中的16块牌、夺冠军率达到了80%。据统计,截至 2001年,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百年历程中共有46项技术和打法上的创新,其中中国有 27项,占总数的58 .7%。自乒乓球项目“入奥” 以来 ,面对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艰难处境,中国乒乓球界进行了一项非常大胆的创新尝试— “直拍横打” ,已经形成了和创造了以“快、准、狠、变”为独特风格的技战术特点。这些充分反映出了中国乒乓球人才辈出,在乒乓球技战术创新、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整体实力和持续发展方面全面称霸世界乒坛的“中国特色” 。

乒乓球运动能给人们带来健康身心的优势。乒乓球不仅仅是老少皆宜,其“小、快、灵、准、狠” 的特点也迎合了国人机智、灵敏、果敢 善拼的民族心理特点。正因如此,这项在中国全面开展还不到50年的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便在健身、教育领域得到国人的认同,进而得到了很好的普及。据统计,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的人口约1000万,神州大地到处可见乒乓热,人们已经把打乒乓球作为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大中小学,乒乓球运动随处可见:在农村,乒乓球在农民参与的体育项目中排在第四位,像湖南的桃源县、吉林的白山市、辽宁的卢龙县、江苏的惠山县以及河北省有“ 中国乒乓球之乡” 的美誉;在城市,乒乓球项目也是居民重要的健身项目,辽宁的鞍山市、河南的三门峡市、河北的保定市、湖北的沙市市、江西的新余市和江苏的镇江市成为了中国乒乓球重点城市。

体育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是一种人体文化,是一种追求人的完善的文化。虽然我国受到了儒家文化影响曾造成了重文轻武、文弱之风的盛行,但随着西方教育思想在近代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后,作为西方教育重要内容的西方体育思想也逐步为我国学校体育所接受,竞技体育内容在我国的学校体育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但中国并不是一个体育强国,只能算是一个竞技体育强国。这种强势的竞技体育文化是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在我国得到渗透,实现主导的结果。譬如奥林匹克文化是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缩影和标志,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强者的文化,是一种强者向往的文化,更是一种向往成为强者的文化。它具有象征性、多元性、观赏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其内涵主要体现一种理想、精神或主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侧重和提法。根据《奥林匹克宪章 》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以及文化的性质和概念,奥林匹克文化主要体现了和谐发展、团结友谊、公平竞争、重在参与、奋力拼搏和为国争光等六个方面的主旨。奥林匹克文化在世界上的重大影响力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便可一目了然:国际奥委会成员的数量由1900年的8个,增长到 1950年的 80个, 2000年的199个;奥运会的参赛国家和地区从1896年在希腊雅典的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3个增加到1960年的84个, 2000年的199个, 2004年的202个。在我国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已经逐步渗透到我国的体育文化之中,并且在影响力上超过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乒乓球运动虽历经磨难,却50余年长盛不衰,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无数荣光,曾演绎了彪炳史册的“以小球推动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 ,使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新纪元,从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乒乓运动所创造的“人生能有几回搏” 的乒乓精神启迪、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国乒乓球队作为国人的自豪和骄傲,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辉煌成绩的取得靠的是“ 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支撑,靠的是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靠的是严格的管理、艰苦的训练和持续的创新,靠的是团结、敬业、智慧的的优秀教练和队员,这使中国乒乓球始终走在了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最前列,也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中国的乒乓球项目在国际上可称为“一花独放” ,这是值得欣喜的事情。然而,“一花独放” 潜藏着危机,很可能带来“ 一花独败” ,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使乒乓球这一中国的“国球” 之花永远在中国灿烂的绽放,也要考虑到如何使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兴旺并且长盛不衰。

二、乒乓球高等学院的建立的必要性

在中国一直颇有政治意味的乒乓球,正在试图用新方式引领体制,并应对 “青黄不接”的内忧和“独孤求败”的国际压力下中国成立了一所乒乓球学校—中国乒乓球学院。

在中国这一乒乓球强国建立一所或几所乒乓球学院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拥有坚实的群众普及基础,在这一点上,乒乓球所占优势远远的超过其他运动项目。其次,乒乓球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乒乓球项目一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再次,乒乓球运动项目从国家队到各省队 ,都有着良好的教练及运动员队伍建设基础,如此更有利于培养本土的拥有高超的乒乓球专业水平、同时能够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并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的乒乓球专长人才。同时,我们的乒乓球学院可以广泛吸收国际人士前来留学深造,使中国的“国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并且更有利于乒乓球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三、乒乓球文化的传播

当今世界,“文化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软实力”的概念已叫得震天响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 。而“乒乓文化”、“乒乓精神”乃至“乒乓魂” ,同样是乒乓球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软实力”。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的乒乓球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乒乓球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乒乓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乒乓精神力量。因为乒乓球运动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如身心健康发展、游戏愉悦、自我表现、以我为主、机智应变、竞争与胜利欲望的满足、团结协作的快感等。但是,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从事乒乓球运动时,是用本民族的文化范式来理解和认识它的本质规律,因此,世界范围内的乒乓球运动无不打上民族的烙印,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的打法和技术战术风格。乒乓球运动的另一个明显的文化意义就是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塑造人格和精神,展现社会人的人格魅力和内在精神品质。乒乓球比赛中也不会发生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这类玷污神圣奥林匹克精神的事件,因为服用兴奋剂非但不能帮助运动员发挥技术,而且还会起反作用。这是乒乓球作为技能类运动项目与田径、举重等体能类项目相比,在塑造人的内在精神品质方面的一大本质区别。另外,乒乓球运动对参与者的注意力的转换、反应速度、快速移动能力乃至意志品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这也是对人的内在精神和意志品质的一种塑造。特别是随着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新规则的实行,形成一种体育文化的乒乓球运动,其对社会人的人格精神方面的塑造作用和功能愈显突出。乒乓球运动为现代人的个性张扬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们参加乒乓球运动,或表现健康向上的生命活力,或追求内心的自我超越,或享受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或体验“乒乓球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或品尝胜利欲望的满足,或塑造拼搏进取的人格精神。人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人人都可以在乒乓球运动中得到自己的所想所需。参加乒乓球运动的过程是参与者个性特点张扬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人格精神塑造的文化熏陶过程。 [参考文献] [ 1 ]干春松,胡叶平,邹诗鹏:《文化传承与中国的未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 2 ]周爱光:《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文化》,《体育科学》,1998年第2期。 [ 3 ]胡小明:《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 ——三论体育文化属性的皈依》,《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3期。

[ 4 ]涂毅:《试论体育运动文化体系》,《四川体育科学》,1996年第 4期。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

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乒乓球文化与鉴赏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浅谈孝道文化的发展与弘扬孝道文化

论城镇供水事业发展形势与展望

核能的安全与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

论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弘扬与事业的发展
《论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弘扬与事业的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