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21 08:02:14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说起基辛格,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历史课本上毛主席与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张经典照片在当时震撼世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中就包括亨利·基辛格。由此,中美两个大国经过长达20多年的相互对峙后,终于走向了和解。

基辛格在 2011年5月27日迎来了自己88岁的生日,其重磅大作《论中国》也在这一天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今年10月,《论中国》简体中文版隆重上市,各大网站争相报道,不啻为十八大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论中国》这本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每个曾经或正在关注中国命运的人,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一读。 “世界之王”的陨落

书的前半段,基辛格介绍了中华民族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清以前的中国,国运昌盛,四夷咸付,是以中国人酿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自我意识。至于愿与中国通商的周边国家,天朝皆视其为“蛮夷”,称通商为“朝贡”,以示承认中国的至尊地位。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其对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国。

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列强环伺。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实力争夺的目标。 大国博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者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地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敬服不已。基辛格甚至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例如,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开始发展霸权主义的苏联早为毛主席所不喜,即便中苏还是盟友。有趣的是,在炮击金门的3周前,赫鲁晓夫刚刚访问北京,致使艾森豪威尔指控苏联授意毛泽东这么干。而在台湾问题上,毛泽东又利用赫鲁晓夫的左右为难诱使他发出核威胁,这个赫鲁晓夫自己都承认无意付诸实施的核威胁使苏联和美国关系限于紧张。毛主席将赫鲁晓夫当成了棋子,当成了剧本里的一个演员,获得了宣传上的重大胜利,“底气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级会谈。于是,两位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高下立判。

1978年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全面发动了侵略柬埔寨战争并占领柬全境,妄图永久占领老挝与柬埔寨,将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

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之前,邓小平效仿当时的毛泽东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并在2月4日“在围棋棋盘上布下了最后一颗棋子——路径东京停留”,达到了将中国融入世界、孤立越慢的目的,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基辛格用《孙子兵法》和围棋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妙政策,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化繁为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国博弈的神奇。中国两代领导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巧妙地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外交和战争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放眼世界,除了中国人,谁还能有这般才能?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政治不是儿戏。咱们老百姓想当然的事件其实都包含着领导人激烈的政治博弈,因为他们必须为国家的长远考虑,思索如何才能为自己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我们唯有多读历史,汲取百家评论,才能体会其中的博大精深。 中美外交风云

中国和美国,地广人稠。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庞杂;一个发展迅猛,领先世界。中美两国遥远的地区性差异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注定难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发展两国的外交关系对所有领导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始终将利益与意识形态明确区分的。作为一个党员,我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我也喜欢美国的电影,喜欢超级英雄,甚至还翻译过美剧和动画。我认为,排除政治因素,这些都是全世界的财富。在政策方面,中国领导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拥护者,基辛格声称:“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适性,也就是干涉别国的内政。”在外交上,中国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往往包涵数层含义,往往令喜欢直来直去的美国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煞费苦心,热烈讨论,方能解出此中曲直。

美利坚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从长期敌对转变为盟友的?答案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共同反对苏修的霸权主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恢复,这是冷战时期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胆举动,而在这之前,时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为尼克松访华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为亲历者,他的描述无疑具有准确性,他所披露的细节也是其它历史书上绝对看不到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他多次访华,有幸与中国的三代领导人交流切磋,对他们的理解是不同寻常的:他称毛泽东为“哲学王”,周恩来儒雅、随和,他还特别欣赏邓小平的实用、江泽民的灵活,认为这两人都在审时度势,为把中国带出备受孤立的国际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奥巴马2008年竞选团队亚裔事务顾问薛海培认为:“美国进入全民思考中国带来冲击的时刻。想跟中国干仗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这对美国民众影响很大。”世世代代生活在优越感之中的美国人第一次感到了威胁。

然而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国无法忽视这个大国的存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未来的格局和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来共同维持世界的和平。

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的崛起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独立辩题。相比之下,奥巴马对华态度比较温和,而罗姆尼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分激进。事实上,美国大选的候选人为了拉选票,通常会在竞选中对中国强硬,但是上任之后马上变脸,开始缓和对华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国选举时,克林顿激烈谴责老布什的对华政策,他攻击老布什“纵容”中国,扬言要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中国人权挂钩。可后来,克林顿对华的亲切有目共睹。只有过来人才懂得,与中国搞好外交关系才是硬道理,纵使美国总统为了国内的呼声而采取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政策,也不会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的正常关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的愿景。作为普通老百姓,和谐发展的中美关系是两国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论中国》这本书对中美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美国人应该多读,因为它能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更应该多读,因为基辛格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领导人的决策不吝大加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中国人读此书,既能了解历史,又能看清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对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大有裨益。

叶海林 2013-9-22

推荐第2篇: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篇1:论中国>读后感

有一些书,你一旦拿起来,就不愿意放下,有些书,则需要收敛精神,屏气凝神地制定阅读计划,督促自己读下去。这本书无疑是前者。

用其他人的眼光来看周边熟悉的事物,是一种特别的体验。《论中国》作者基辛格全程参与了 70 年代两国关系改变以来几乎所有的重要历程,所以他对中国的认识,更是独到。

就其观点而言,中国的印象是:老大帝国,文化自尊,意识形态的狂热,战略的宏大与战术的灵活,对中国历任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对未来的期许,这些都不是新鲜事物,有两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

一、中国在与俄罗斯比较中,是较为好斗的一个,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印度的纷争、与俄罗斯在东北和西北的对抗,与南越在海上的战争、对越南的惩戒,与台湾的炮战,„„ 在其他人的眼中,中国是比较好斗的,其中包括与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苏联和美国。 而基辛格提出了一种解释:中国因为自身的经济原因,本质上并不求战争,但是战争隐患存在的时候,他并不畏惧战争,甚至通过精心设计地战术,事先挑起战争,然后主动熄火,最后实质性的目的,还是避免全面战争的发生。 “中国比较好斗”与“中国好斗的原因分析”是我以前从来未曾接触和从未思考的东西,“好斗”是事实,原因分析更是道出了精髓(打得一拳开,赢得百拳来),这是基辛格厉害的地方。

二、美国的立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美国是我们头上的阴影,是巨无霸,是所有负面因素的集大成者。但是美国是吗?首先他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笼罩天空,他有强的地方,实际上也有虚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美国对中国没有恶意”是基辛格一再强调的东西,朝鲜战争是被迫还击,就如同在欧洲的希腊一样,不能允许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蔓延;越南战争同样如此,美国的目的是稳定战线。而中国认为美国在孤立之外,又展开了包围圈。基辛格意图是说明美中两次战争(如果越南也称为一次直接的对抗的话),在美国认为本质上是意识形态,而中国则误解为了有地缘政治的一面,导致中国做了错误的决定(让北越统一了南越,亲手打造了自己的竞争>对手,给自己十多年后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基辛格一再强调,美国没有这麽多的恶意,世界的未来,取决于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怎么认识自己,认识对方,找到双方的“同”,宽容对方的“异”。

上述是思想上的>收获,其次是我个人通过这本书,以及傅高义所着的《邓小平》,学到了一种重要的思想,就是文字也好,语言也好,如果组织得当,一定能够将复杂的事务描述清晰。想一想,作为美国人,描述中国,描述邓小平先生,情感上一定是复杂的(几十万条生命的战争,加上意识形态几十年的对抗,几十年地缘政治的对抗与合作,可谓既有血海深仇, 又有战友情谊,既有观念分歧,又有共同利益),但是两本书都阐述得非常客观,甚至可以说得体(客观阐述了差异,又说明了共同处),这是驾驭文字的能力,深层次是思想的能力。通过最近读的这两本书,让我体会到,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情感,都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最后自己能够找出最为客观冷静的立场来处理事情(如像两位作者一样进行客观的描述和阐述),这是我读这两本书最大的收获。本质上是读书得知识,却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一种方法论的威力,哈哈,果然是开卷有益啊。

篇2:论中国读后感

最近在看基辛格的《论中国》,里面提到中国人考虑问题是围棋思维,任何一个棋子的落地,都会从整体考虑。其中,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均是此种思维下指导的行动。中国对朝鲜的支持,源自其对朝鲜在整体周边布局中的思考和认知;对越南抗美的支持,中苏交恶后,越南与苏联结盟,中国政府又一次的从围棋思维感觉到战略布局的危险,于是有了又一次的军事行动。此种解读有意思,也颇有启发性。

而且,单就这两次战争来看,是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先后挑战美国和苏联当时两大超级大国的过程。抗美援朝是与美国直接打,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在越南与苏联结盟情况下打的,其实质也是针对苏联。用华国锋的话讲,均是“摸了老虎的屁股”。结果第一次,老虎被打蒙了;第二次,老虎直接就没敢动。不管这两次战争如何评价,但中国共产党不惮自身实力弱的情况,敢于亮剑,为新中国打出了周边环境的战略气势,这一点应该肯定。

篇3:论中国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一百多年前,正值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沙皇俄国趁火打劫。这个时候,也是中国人民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腐败清政府进行英勇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这一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散论可以摘录,见于其他着作和书信当中。

一,关于中国问题的主要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的主要论文有18篇,几乎都刊登在美国的《纽约每日论坛报》。如马克思的《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英国的金融危机》、《英中冲突》、《议会关于对华军事行动的辩论》、《帕麦斯顿内阁的失败》、《俄国的对华贸易》、《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恩格斯的《英人对华的新远征》、《波斯与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揭露殖民主义的侵略。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露了英国等国对中国的侵略,声讨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野蛮罪行。指出,第二场鸦片战争是“极端不义的战争”,揭露英国政府勾结法国,进行这场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驳斥了英国为发动这场战争而制作的荒唐借口。

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是由鸦片输入而引起。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英国的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仅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濒临崩溃,而且使中国人精神受到摧残,道德败坏。英国政府一方面假装同鸦片走私无关,说是东印度公司的企业行为;一方面,殖民政府却在印度种植罂粟,提炼鸦片,通过走私运往中国,牟取非法暴利。

关于沙皇俄国,马克思恩格斯揭露它如何利用英法侵华战争从中渔利,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说:“俄国人借两次鸦片战争之机,取得了“沿黑龙江航行并在陆上边界自由贸易”的权利,取得了“鞑靼海峡和贝加尔湖之间价值无量的地域”,“英法所得的一切明显利益,不管是什么,俄国都有份,而且还得到了黑龙江边的整个地区”。结果是,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的战争,只是让俄国得到了好处。

支持中国人民的反抗。仅有谴责显然是不够的,事实上,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如何看待他们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态度是热情支持。这是由中国人民斗争的正义性所决定。恩格斯说,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并且驳斥了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污蔑。尤其重要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太平天国起义,以及中国农民革命对欧洲革命的影响,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感到欢欣鼓舞。

他们预言,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下,旧中国的死亡时刻正在迅速临近,过不了多久,就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马克思在详尽考察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掠夺政策,对中国国内状况所产生的影响之后,指出中国革命也将对英国并通过英国对欧洲发生影响。因此,因此,发生在中国的革命具有明显的国际意义。马克思的原话是“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一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马克思所提出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相互联系的思想,实际上指明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国际无产阶级事业是密不可分的,这个论点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中国问题的散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散论,分散见于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种着作和书信之中。这方面的材料,涉及范围很广,其中谈到世界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农民战争、中国与俄国等问题,还谈到中国的火药、印刷术所起的作用等。这些材料,可以对第一类的文章进行补充,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中国观的主要依据。

当然,由于受到材料来源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论述,也有一些是不确切的,和事实有不符的地方。如马克思说:“在信用完全没有发展的国家,如中国,早就有了强制通用的纸币。”实际上,在北宋年间,正是在信用发展经济良好的时候,开始了最早的纸币“交子”的流通。而在明朝中叶,尽管有国家强制规定,大明宝钞最后也贬值得如废纸。

十九世纪中叶,当英国和法国侵略军联合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沙俄便乘机而入,采取军事强占和外交讹诈相结合的手段,掠夺了中国的大片领士。对此,恩格斯于1858年10月下旬写了《俄国在远东的成功》的评论文章,发表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上。下面是该文的节录:

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它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俄国这时的处境确是少有顺利。不稳定的亚洲帝国在一个一个地变成野心勃勃的欧洲人的猎获物,这里所谈的是其中的一个帝国;这个帝国是如此衰弱,如此摇摇欲坠,它甚至没有力量来度过人民革命的危机,因为连激烈爆发的起义也会在这个帝国内变成慢性的而且显然是不治的病症;这个帝国是如此腐化,它已经既不能够驾驭自己的人民,也不能够抵抗外国的侵略。正当英国人在广州同中国的下级官吏争执不下,并且在英国国内讨论叶总督是否真是遵照本国皇帝的意旨行事这样一个重要问题的时候,俄国人已占有了黑龙江以北的领土和该河南岸满洲的大部会土地;他们在那里建筑了工事,进行了铁路的勘查工作并预定了未来的城市和港口的地点。当英国终于决定了打到北京,当法国希望为自己捞到一点东西而追随英国的时候,俄国,——尽管它正好在这个时候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河流,——竟能挺身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秉公无私的保护人,而在缔结和约时俨然以调停者自居;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十分显然,俄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亚洲的头等强国,它很快就会在这个大陆上压倒英国。由于征服了中亚细亚和吞并了满洲,俄国使自己的统治权扩到了一块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的领土(俄罗斯帝国不包括在内),并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进入了温带。中亚细亚各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很快就会住满俄国的移民。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战略阵地之对于亚洲,正如在波兰的阵地之对于欧洲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占领土尔克斯垣威胁着印度;占领满洲威胁着中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是携手并肩、共同密切合作四十年之久的伟大理论家,也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顶逆风、战恶浪,历经坎坷曲折,百折不挠地同各国反动政府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分子进行了顽强不屈的英勇斗争。了解具体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工作和斗争实践的活动,对我们今天感受和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和革命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本书编着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反复认真地阅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亲属、战友有关生活、学习、工作、斗争、着述的实际材料,从中选择了近三百个生动具体的事例,真实地描绘了马克思、思格斯当时的具体生活环境;记录了他们科学世界观形成的时间和标志;叙述了他们感情真挚的恋爱婚姻状况;展示了他们一生历次参加革命实践活动的情景;讲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业余爱好以及一些家庭趣事;记录了他们多年相互关心体贴、工作密切配合的革命友谊;描述了他们屡次遭到多国反动政府残酷迫害的境遇;记录了他们如何撰写《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理论着作„„本书内容真实,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起到广泛传播和学有楷模的积极作用。

我们主要是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应该他们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对具体的个别论述就完全相信,甚至盲从。在学习的同时,我们应该和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

推荐第3篇: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

我重点看了这本书关于近代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清政府如何在列强重重压迫下苟延残喘70年.在这方面,基辛格高度赞扬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官员的努力——主要是引进各种外国力量以达到相互制衡,不让任何一家独大.从而避免了中国像印度一样彻底被颠覆,沦为完全的殖民地国家.基辛格认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习惯使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官员自然而然而且娴熟地运用了以安抚为主要手段的所谓”五饵”政策,在各个国家之间合纵连横,从而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虽然这些争取来的时间还是被浪费了.

从我对这本书不多的了解看,基辛格似乎更倾向于分析各个国家的政治考量、外交努力—书中有大量关于各个国家在国家事务方面心里及手段的描写.看来基辛格还是脱离不了自己外交家的局限,试图以外交家的视角解释整个中国近代史.所以这本书关于历史方面的看法、评价不是太有说服力.但是,作为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基辛格对于政治事件的解读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比如李鸿章的努力,他把这解读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面临危机后自发的自我救赎—中国文化仍有相当的用处与活力.我喜欢这个观点.下面我主要就是要讨论,中国文化在近代史上的影响.

近代,就如基辛格所说,对于中国是屈辱的.但是对于其他国家呢? 印度: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日本:1853年黑船事件,被逼迫签订日美亲善条约,1863年下

关战争,萨英战争,1868年戊晨战争,1869年明治维新

所以说近代,在亚洲,没有谁日子好过.只不过日本知耻而后勇,中国苟延残喘,印度名存实亡.然而,为何同在亚洲,虽然开局相似,最后结局却如此不同呢?

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首先,财富.

外国列强侵略只为财富(基辛格的观点,我觉得挺对,虽然英国的做法不太符合这个观点——侵占中国香港,侵占印度全境,侵占日本萨摩藩.....),中国印度自古在西方眼中就是黄金遍地——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历史积累,精妙绝伦的艺术品.这么肥的肉,西方没理由不心动.相较而言,日本就要差很多.弹丸之地,资源匮乏,人口稀少.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好鞋不踩臭狗屎,西方只有美国还腆着脸伸着鼻子去嗅嗅,英国法国本着哪有你哪就有我的原则,胡乱扒拉两爪子,也退了.所以后来基本就是日本的内战,什么”尊王攘夷”,然后”倒幕”......这倒是便宜了日本天皇,完成了前人多年的夙愿,结束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而中国呢,被列强团团包围.今天这个找个借口啃一嘴,嘴边流着油欢天喜地的跑开了,明天那个扒一爪子,心满意足的发展本国工业.中国这块大蛋糕就这样在没有丝毫反抗能力的情况下日渐萎缩.当然, 印度也是这样,莫卧儿王朝在英国的打击下名存实亡,1764年莫卧儿皇帝投降东印度公司,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其实按当时的实力对比看,中国跟印度一样,完全不具备反抗能力,英国完全可以像对待印度一样对待中国,把中国变为他的殖民地.但为

什么他没有这样做呢?基辛格的解释是,中国把其他列强引进到了中国,让他们相互制衡,互相忌惮.其实我对于”西方列强是中国主动引进的”这个观点持怀疑态度,但我不得不说,基辛格的这个观点真的出乎我意料.我此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说法.

这便是第二个原因——中国结局不同于印度的原因,中国古老哲学的遗泽.

基辛格原文:”为了渡过难关,中国没有依靠技术或军事力量,而是两个深感传统的资源:外交官的分析能力和人民的耐力和文化信心。它制定了巧妙的策略,互相抵销新入门的蛮夷。负责管理中国外交关系的官员在各个城市提供优惠,但他们特意邀请了多方外国人分享战利品,使他们能够“以夷制夷”,避免任何一个强权占主导地位”

好吧,如果这个是臆测的话,他的想象未免也太丰富了.我暂且把它当做是真的,那么清政府后来的一味忍让也有了合理的理由.”最终,他们坚持严格遵守与西方的“不平等条约”和外国的国际法原则,不是因为中国官员认为他们是有效的,而是因为这种行为提供了限定外国野心的手段”

中国未免也太用心良苦了些.我是一块蛋糕,为了不被你一个人吃掉,我就让更多的人来吃.而每个人都想吃到更多,那么这些人就会互相扯皮,互相竞争,而结果就是蛋糕被吃完的时刻被无限延长.所以清政府撑了远远比印度多的时间——70年.当然,其中一定有李鸿章这样的人的努力.

好吧,时间有了,中国总算有了跟日本类似的发展条件.但为何最

后中国还是被日本打的满头包呢?

这便是第三个原因,中国封建残留的强大.

中国近代有很多机会,不仅可以”超英赶美”,甚至能重新做世界霸主——比如戊戌变法,比如洋务运动.如果康有为刺杀慈禧成功,如果荣禄决定放弃慈禧,如果乾隆认真对待英国来使.....我当然知道历史没有如果,但是,这些”如果”真的很诱人,如果这些”如果”能实现的话,中国的屈辱怎么还会发生.

那时中国不是没有有识之士,也不是没有有血性的人,也不是没有启动资金.但是,封建势力实在是太强了,几千年的封建历史还有清朝中期的强盛,让那些依附于封建制度的人无比强大,他们或许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去抵抗列强的侵略,但他们却敢于拼上一切向那些想要破坏这个制度的人拼命.太平天国灭了,义和团灭了,种种民间团体的反抗运动灭了.中国被厚的透不过气的封建黑云笼罩,星星点点的灯火根本不足以将他覆灭.

中国在封建主义守旧思想的挟持下越走越偏,最终没能摆脱被列强玩弄的屈辱.

推荐第4篇:论中国 读后感

中国智慧之于世界命运

——《论中国》读后感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分分合合动荡的历史进程中,泱泱中国文明得以延续。带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儒家学说”等标签,中国从辉煌的古代艰难步入近代,经历过低谷甚至灭顶之灾,而后脱胎换骨奋起直追,坚定地在复兴之路上走着。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中国总是作为比较对象被拿来和西方国家作对比,同时也吸引许多西方学者深入研究,这也恰恰体现中国五千年的积淀里蕴藏的无穷智慧为人所渴求探知。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具有极强的独特性,逐渐成为了东方文明的一个代表。这种独特性似乎是与生俱来,通过地理坏境等因素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并借助统治者开疆拓土和宣示威望的意愿传播,慢慢形成了东亚文化圈。尽管东亚文化圈里的各国文化有异,但汉字、汉语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化可历久不断且实现发展与传播,它包含的智慧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著作,它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军事的宝贵财富。书中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国文化包含着含蓄的特征,不似西方战争追求决胜,而是运用一系列的策略谋划来取得胜利。古代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不在少数,而用计策破敌的同样不在少数。孤注一掷的办法固然可能有高收益,但同样伴随着高风险。而采取“步步为营”才是利用智慧稳扎稳打再等待突破口从而转被动为主动的不二法门。“不战而胜”的思想

在近代体现在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对策,“步步为营”的思想在抗日战争中体现在“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孙子兵法》在西方的军校中被列为必读教材,也证明其思想智慧具有相对独立性。这部兵书只是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的其中之一。得益于古代的史官制度,我们如今能够看到断代史、通史等史书,总结历代的政治得失。习近平主席在各种讲话之中不断引用古代名言警句,即是他带头愿意低下头来看看古书提升智慧的表现。虽然古今的社会环境截然不同,但是古代传承下来的经验教训却是如茶一般仔细品来余味绵绵。很多国家没有我们这样悠久的历史传统,自然也无可在本国历史里得到如我们这样多的参考。我们为此自豪。

思想家墨子有主张曰“非攻”,即是对和平的呼吁。“和”的概念也从古代传承至今。习主席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也的确如此。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四邻为其吸引而逐渐向中原地带靠拢,华夏文明的范围因而扩大。一些游牧部落如匈奴等曾长期与中原地区对抗,统治者为保边境和平采取过“和亲”政策,后来这些游牧部落迁徙中原逐步汉化,华夏文明得以传播得更远。在中国版图大体确定后,国内一系列制度也逐步确定并沿袭发展,同时也渐渐有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这样也使中国统治者对于邻国只是驾驭让其成为自己的藩属而无心去完全征服。在近代蒙受屈辱之时,统治者选择“避战求和”可以说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在短期内中国无法战胜列强,只能付出一些代价来换取国家的存在,尽管这些代价是巨大的。而到了现代社会,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贵和”

观念仍然在各处显露着。商量更多以谈判、签协议的方式进行,仅仅靠争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一观念在外交领域的应用尤其显著。中国强调“和平崛起”,也如此做着,用和平手段处理着自家问题,同时也尽着一个大国的责任,在联合国多次倡导和平解决问题。习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是世界的大和,各国在彼此帮助中发展。

新世纪是中国走向复兴的跬步之旅,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正在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代的中国曾以四大发明引领古代科技,如今,中国诞生的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仍具有领先地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程也需要中国发挥巨大作用。中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正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将其重新解读并加以利用,就能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特色不只是一个标签,在未来,世界命运将出现更多中国的影子。巨龙腾飞,带起一片祥云。

推荐第5篇: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一):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活了十八年,对中国还是比较了解的。当读了《论中国》之后,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又发现了另外一个中国,与我以往的认知大相径庭。

基辛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对于中国的了解和接触不必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少。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9年的中美建交都有基辛格的功劳。多亏基辛格,让中美双方搭建了友谊交流之桥。

多亏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在十多年间,我对中国的认识都是透过生活得来,却并没有深入探究自己的祖国。以前,我也好奇中国为什么是共产党执政,弄不清中国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不明白孔子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屹立千年不倒,想明白中国终将向何方发展。但是,这些突发奇想只是奇想,我并没有更进一步思考千奇百怪的表象背后潜藏着怎样的缘由。许多问题在历史课本上,在人们饭后闲谈中,在电视节目的讲授里略有解说,只是不够具体完备,且带有很多主观色彩。

在史实方面,基辛格是很负责的,冷静客观陈述了中国的历史,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还包括鲜为人知或者少有人提的历史真相。比如,看完这本书,我不再简单地把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看成盟友,而是更加清楚的理解了两国关系复杂多变相生相杀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再比如,对于美国出兵朝鲜,我也不再天真认为那是所谓的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实质上就是二战后全球两大正营的较量和角逐。

《论中国》的重点,自然在一个论字。透过漫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基辛格深入浅出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了中国的社会模型,呈现给读者一个全面清晰的中国面貌。在整本书的论证中,最触动我的就是对于中国建国后六十年建设进程的解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无疑让人难以看清,基辛格透过独到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由浅及深探讨了中国的转型过程,客观评价了中国的建设和改革,论证了中国在今后的世界中将成为一支独立的强大的力量。

当然,基辛格是令人佩服的。能够以宽阔的视野和严谨的方法研读一个人类历史中最复杂独特的国家,并能用宽广的胸怀辩证看待中国的当前与未来,实在难能可贵。

感谢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读完整本书,对中国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虽然很多资料我都只能囫囵吞枣,但这番阅读确实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我再一次走进了我的祖国。

读罢《论中国》,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情怀和眼界。

论中国读后感

(二):

《论中国》读后感

最近在看基辛格的《论中国》,里面提到中国人思考问题是围棋思维,任何一个棋子的落地,都会从整体思考。其中,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均是此种思维下指导的行动。中国对朝鲜的支持,源自其对朝鲜在整体周边布局中的思考和认知;对越南抗美的支持,中苏交恶后,越南与苏联结盟,中国政府又一次的从围棋思维感觉到战略布局的危险,于是有了又一次的军事行动。此种解读有意思,也颇有启发性。

而且,单就这两次战争来看,是中共建国后,先后挑战美国和苏联当时两大超级大国的过程。抗美援朝是与美国直接打,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在越南与苏联结盟状况下打的,其实质也是针对苏联。用华国锋的话讲,均是摸了老虎的屁股。结果第一次,老虎被打蒙了;第二次,老虎直接就没敢动。不管这两次战争如何评价,但中共不惮自身实力弱的状况,敢于亮剑,为新中国打出了周边环境的战略气势,这一点就应肯定。

论中国读后感

(三):

从《论中国》中看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论中国》是基辛格先生晚年的一本巨作,本书对中国近2500年来的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了解读,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给我们深刻的诠释了中国外交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解读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全书文笔流畅,记叙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我有幸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基辛格先生的力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教诲,个性是在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从而能够更加好的理解《论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本书的第一章,基辛格先生就以生动文笔记叙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那里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强调,我认为这是为了给后面写中国近代的外交埋下伏笔。第一章分了五个小节,第一节是总评,以后各节的主题分别是中国的强盛、儒家学说、国际关系观念、中国人的实力政策和《孙子兵法》。

在第一节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难寻源头。其实刚看到这观点的时候,我是十分的奇怪,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总能够把我们中国的文化现象追溯到孔子以及和他差不多时代的思想大儒身上,但是当我们之后向下阅读时,就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孔夫子也说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他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他只是想重振大同观念。另外,一位欧洲的传教士、旅行家也在他的日记中有相同的论述。由此可见,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是不无道理的。这种思想就决定了中国古人认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或者用一句更加经典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大相庭径,他们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我觉得古人的历史观也许在冥冥中注定了杯具的发生。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在200年前,为什么当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历史的车轮冷酷地从中华大地上碾过,当我们再次回顾那段历史时,我们就应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的,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她务必时时刻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确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列。基辛格先生在书中第一章中就着重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强盛。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她逐渐将四邻吸引过来,构成一批不同程度上受中华礼貌影响的社会。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不逊于西欧诸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而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中国的人口,疆土面积、生产力也远远超过欧洲,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基于此,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外交是一种不平等的外交。在中国官方记载中,外国到中国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教化,使者奉上贡品证明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而中国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来自天朝的御史。所以中国古代对待外国的政策通常选取防御。这种政策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修建长城和以夷制夷。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而以夷制夷的策略这是为了分散蛮夷的实力,从而到达驾驭蛮夷的目的。以夷制夷在中国历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官员提出用五饵之策控制蛮夷,而到19世纪大批欧洲国家抵达中国时,中国官员的策略与前朝官员如出一辙:以夷制夷。基辛格先生认为,以夷制夷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它利用敌国之间利益使敌国之间相互斗争,从而使本国获利。虽然中国近代在战争上输得一塌糊涂,但是晚清在受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仍喘延了70年之久,那么这不能够不说是中国的外交策略发挥了

作用。所以我们站在这天的角度去省视李鸿章当初的卖国行为,我们也许就应承认他为防止中国被西方强敌完全吞食而做的不懈努力。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效的维护了封建统治,它让人们用心入世,透过个人的修养拯救这个社会。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世俗的,它不同于宗教宣扬人死后还有来生,它要求每个人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它更强调的是人活在现世的作用,而不是什么来世的救赎。儒家学说中君子以自强不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就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饶,坚韧无比的民族,我认为这与儒家学说中自强的思想密不可分。中国人没有像西方或印度一样拥有传统好处上的宗教,这也说明中国人在关键时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另外,儒家学说也维护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强调人就应安守本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中国人更加恪守传统。

中国的实力政策与《孙子兵法》浑然相成。基辛格先生说: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西方人崇尚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基辛格先生认为:中西方这一差异反映在两种礼貌流行的棋类上。中国人发明了围棋,围棋的下法以战略包围为主。双方最后的输赢往往是微弱的优势。而西方的国际象棋目标就是全胜,目的就是把对方将死。孙子与西方战略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孙子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谈军事,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佳上策。《孙子兵法》中有一个概念叫势,在西方却没有类似的概念。在军事上,势是指战略发展趋势和演变形式中蕴含的潜能,即各种因素之特定组合及其发展趋势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在孙子看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就是要看这个势存不存在,不存在则需要耐心的等待,一旦势出现了,那就好像犹如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高坡上落下的瀑布,其能量巨大,势不可挡!中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过分强调对具体事件的完全驾驭有可能会打乱大同世界的平衡。所以中国的圣贤都赞成人就应顺应自然。黑格尔说,中国人视海洋如沙漠,

从未想过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陆地把人束缚在数不清的依附关系上,这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是狭隘的,因而中国与海洋历史的发展失之交臂。实际上,我觉得黑格尔此言差矣,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人讲究顺天应人,自得其乐。而所谓的西方人海外探险并不是什么视野开阔,而是欲望驱使。一种是海盗式的掠夺欲望,另一种是宗教式的精神征服欲望。

基辛格先生的《论中国》精神内涵绝不仅仅如此,我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窥探全书,仅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一章去发表一些浅陋的看法,而且说的东西又是肤浅易懂的,所以我觉得各位看官还是就应抓住这次机会,找来基辛格先生的原著,细细品味书中的真谛。

论中国读后感

(四):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闻名遐迩的亨利.基辛格写了一本书《论中国》,这本书有这样的观点,就是说中国的历史其实只是重复封建王朝的轮回,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并由此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我说这么说太片面了,中国古代在基辛格的书里被称为中华帝国,以下都以中华帝国代称中国。

中华帝国的历史在《论中国》的书中是从黄帝时期算起,那个传说的时代开始,中华帝国开始了盛衰有常的变化,在这一种独特的变化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疆界的拓展、文化的繁荣,其中有的规律就好像人的一生一样,各种变化都有,最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彻底死亡。但是它的精华会随着礼貌的流传在另一个部落中再次壮大。优秀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它会改变自己的状态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在中华帝国向这天演进的过程中,人们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并在发现和运用规律解决生存中的问题时,留下了许多的文化典籍,有的已经失传了,有的在这天仍然焕发着生命力。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里包含了古代的思想,这些古代的思想是在当时看来最实用的,在这天能够有用,也能够没有。

有用和没用是谁说了算呢?当然是统治者了。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这天就是现代社会,古代的奴隶社会时期,底层的奴隶的主要任务是充当劳动力,世代为奴的人几乎没有机会和时间来掌握知识和文化,是比封建社会的平民还愚昧。至于伊尹、姜尚什么的是因为人家祖上曾是贵族,即奴隶主阶层,家里面有书,有学习的传统和习惯,属于自学成才。

奴隶持续愚昧,奴隶主掌握文化知识,当然好管理和统治了,你想啊,好比你啥也不会,只能听人家明白人白话,人家说啥是啥,你只能说,是啊,是啊。根本没有知识储备来支撑你去反思和总结。所以奴隶社会时期,能上位成功的主要是凭借君权神授、跳大神忽悠人这种方法树立统治根基的。

你听我说跳大神你肯定说这是封建迷信,我可告诉你,封建社会了跳大神的和这天不一样,人家是有文化的人,这些人俗称先知、大祭司、国师等等。擅长领域比较多,比如部落里有人生病了整点草药给人治病,有矛盾了断案,选取部落的聚居地,总之,是生养死葬一条龙服务。和这天的那些骗子简直是云泥之别。那为啥就先知会,别人不会呢。还是从根上说,平均起来文化素质几乎都没有,没法教育和推广,人家不讲道理,就信跳大神的。这和这天某些偏远落后的农村的迷信活动猖獗的道理是一样的,人民愚昧,就只能信这个了。

之后周王朝建立,由敬祀鬼神(即跳大神文化)改为崇文重礼,团结宗亲。所以中国人从那时起开始有了家谱。那么周超树立统治根基的理论是,说这个鬼神啊,在实践的时候是时灵时不灵,那是因为鬼神是有天上的大神管理,这个大神叫圣人。说这个周文王姬昌就是圣人下凡,替大神教化你们这些人类的。

那些鬼神什么的,你给它供上它就保佑你,稍有怠慢就降下灾祸与你,不是好鬼,就是黑社会嘛。所以大神决定打黑了,改由圣人降世。为啥圣人就好呢,因为圣人研究出了规律,能够用规律明白人们的生活,以后不用给这些收保护费的黑社会面子,不用买它的帐了,要远离它们。

周朝时的政治理论课就是以周易为基础的思想的周易文化,所以那时想考国家公务员,务必学习周易。人们的思想意识由鬼神万能变到了人能够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就是以前有啥问题不会就得杀生祭祀,此刻改为算一卦就解决。

论中国读后感

(五):

本书着重书写的是清末民初直至中国现代发展这段时间,前面秦朝统一到清朝只是大致概括一下。

让我印象最深的事写清末那段,中国几千年下来留下的儒家文化以及中国人与身居来的优越感使得中国在一战之后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欧洲人眼里中国是一块巨大的肥肉,欧洲人想进入中国市场以此过去利润。但中国自古以天朝自居,不仅仅视欧洲人的要求为蛮横无理,还认为欧洲的科技只能算夷技,思想上的排斥导致中华闭关锁国。最后,欧洲人运用夷技打开了中国国门。在列强瓜分中国时,中国人作用了迂回战术,与其让欧洲人自己瓜分,还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去与各列强谈判。这样中国不会像印度那样由一个国家占领。中国韬光养晦,等到有了自主潜力,再从各列强手中拿回属于中国的土地。当时的中国有人说李鸿章是卖国贼,如今一看,李鸿章是个深谋远虑的爱国主义者。

然后就是解放后的中国,中国百废待兴,虽然国际上稍处于和平阶段,但强国还是在打中国的注意,要想在霸权主义下安身立命,中国务必自强,务必要发展起来,毛泽东其实已经想到了,但是刚刚解放的中国要想进出发展的轨道,还有个过渡缓冲期,再加上老百姓深陷五千年的封建思想环境下,还不能完全的投入其中。所以对外,毛泽东主动挑衅,透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战争,台海危机,越南战争向强国示威,让强国明白刚刚解放的中国是还是能够继续抗战的,更是不怕核战争,这样的一种威慑,让美国不知所措,也让美国为战争付出了代价。而对内,毛泽东发动了革命。

之后,邓小平领导我们走向了新时代,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说毛泽东是哲学家,周恩来是儒林学士,那邓小平就是实实在在的务实者,他把每一件事都落到实处,求真务实。把*后中国重新带起来,让中国身上的每一个齿轮动起来。

其实治国与教人是一个道理,人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要不断学习先进知识,挖掘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推荐第6篇: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篇1: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活了十八年,对中国还是比较了解的。当读了《论中国》之后,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又发现了另外一个中国,与我以往的认知大相径庭。

基辛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对于中国的了解和接触不必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少。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以及 1979 年的中美建交都有基辛格的功劳。多亏基辛格,让中美双方搭建了友谊交流之桥。

多亏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在十多年间,我对中国的认识都是通过生活得来,却并没有深入探究自己的祖国。曾经,我也好奇中国为什么是共产党执政,弄不清中国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不明白孔子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屹立千年不倒,想知道中国终将向何方发展。但是,这些突发奇想只是奇想,我并没有更进一步思考千奇百怪的表象背后潜藏着怎样的缘由。许多问题在历史课本上,在人们饭后闲谈中,在电视节目的讲授里略有解说,只是不够具体完备,且带有很多主观色彩。

基辛格的《论中国》则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站在一个更加客观和宏观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中国的历史和价值内核。

在史实方面,基辛格是很负责的,冷静客观陈述了中国的历史,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还包括鲜为人知或者少有人提的历史真相。比如,看完这本书,我不再简单地把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看成盟友,而是更加清楚的理解了两国关系复杂多变相生相杀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再比如,对于美国出兵朝鲜,我也不再天真认为那是所谓的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实质上就是二战后全球两大正营的较量和角逐。

《论中国》的重点,自然在一个\"论\"字。通过漫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基辛格深入浅出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了中国的社会模型,呈现给读者一个全面清晰的中国面貌。在整本书的论证中,最触动我的就是对于中国建国后六十年建设进程的解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无疑让人难以看清,基辛格透过独到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由浅及深探讨了中国的转型过程,客观评价了中国的建设和改革,论证了中国在今后的世界中将成为一支独立的强大的力量。

当然,基辛格是令人佩服的。能够以宽阔的视野和严谨的方法研读一个人类历史中最复杂独特的国家,并能用宽广的胸怀辩证看待中国的当前与未来,实在难能可贵。

感谢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读完整本书,对中国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虽然很多内容我都只能囫囵吞枣,但这番阅读确实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我再一次走进了我的祖国。

读罢《论中国》,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情怀和眼界。

篇2: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基辛格的《论中国》是写给美国人看的。早几个月前,我就有读一读的意愿,北京培训一回来就在网上买了此书。两个月前一次和老板的交谈,老板提到他准备最近读《论中国》,我也就顺势拿起来读了一遍。

粗看这本书的名字,标题很大,再加上它的大块头,使习惯快餐文化的现代读者容易望而却步。其实基辛格重点还是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美关系,虽点到了一些秘辛,但总体上说,还是站在战略和文化的高度,来审视中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然,基于美国的视角是这本书天然的出发点。作为老牌的政治参谋和外交高手,基辛格在这本书里更多的是告诉美国的下一代,曾经的历史,以及为什么要与中国共存,如何共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终日被包围在中国人自己的评论里,无论赞美还是谩骂,终究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跳出三界,从别人的文化视角看看自身,也是大有裨益的。

1.中国的对外策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入骨髓。

1.1柔弱与强力

看来,基辛格已经非常了解中国文化,他用了\"势\"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间的差异比喻成中国围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中国人讲究谋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西方文化,更多是靠实力和数字说话,吃一个子就是一个子,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国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国人喜欢把几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看,运用一种类似于太极拳法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做是大周期。如果能从这样的高度看问题,有许多令西方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1.2借力打力,无中生有

在古代,这叫\"以夷制夷\".战后,中国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生存是第一要务。中苏关系不好,可老毛还是邀请赫鲁晓夫回国途中顺访北京,其实双方没有说任何实质性的事情,可就在赫鲁晓夫离开后不久,老毛便开始了炮打金门。让美国人以为是得到苏联支持的,不得不掂量直接干预的后果,结果中国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3以弱胜强

按照美国人国际象棋的思维,他们是难以事前预判到,中国会出兵朝鲜;也难以预判到,中国人胆敢在乌苏里江,与老大哥苏联干一仗;还难以预判到,中国人敢于用大的牺牲,去狠狠教训刚刚击败美国的越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往往收到奇效。不按常理出牌,是因为中国人的世界观里,有更大的更宏观的\"理\".2.美国代表了值得尊敬的文明

基辛格在书中有一段话,我印象深刻。摘录如下:美国社会永远不应放弃对人的尊严的承诺。美国对事物的判断永远不可能与美国对民主制度的看法分开。有些事件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反应,即便会损害总体关系也在所不惜。

远的不说,看看美国最近这些年的一些行为,你可以说它是侵略,但细究起来,会发现,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利益,它还是很看中意识形态的,否则无法解释它的行为。()当然,你也可以说,传播意识形态也是它的利益。

就像看一个人一样,如果仅仅是唯利是图,你当然会鄙夷。但如果这个人在唯利是图的同时,像传道士一样在坚守什么,在相信什么,在传播什么,尽管他的很多观点你无法认同,但在你的心里,是不是也会生出一些对这个人的好感呢?

3.两种文明共存共生

就像今年夏天我在北京听到近似戏谑的观点,地球上的不同文明来自不同星球,所以差异巨大,水火不容。中美两个文明确实有太多太多的不同点,可它们都大到谁到吃不掉谁。

中美,好像代表着人类成熟文明的两个方向,在根子上具有不同的理念,在一定的时空里,保持并行。让我们看看,最终会怎么样?

殊途同归还是走向毁灭?是一场非常有趣的非常有看点的大戏。嗯,是的,如果站在更高的高度,比如说上帝、真主、释迦摩尼的高度,望茫茫人世间,倒真的只是出戏。

要补充说明的是,貌似在中国这个文明里,普通人要承受的东西,大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这一点,在最近的一篇《从1942说起》就有提到。

篇3: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论中国》这本书是我在综合部看到的,听人说起过,正好看到顺便借来一读。关于基辛格应该说每个中国人都多少了解些,他是中国与美国建交的铺路石,而且和几代中国国家领导人都结下了深深友谊,为中美关系做出了突出的个人贡献,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一定程度上说他推动了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使中美两个大国结束了20多年相互对峙,终于走向和平。

基辛格在2011年自己88岁生日,其大作《论中国》正式推出面市,引起各界反响,他的基本想法是写给美国人看的,使对中国了解不多的美国人能够对中国有一个基本的印象,本书主要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美关系站在战略和文化的高度,来视审中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多是告知美国的下一代,曾经的历史,以及为什么要与中国共存,如何共存,其影响是深远的。

作者为了美国人能够真实的、深刻的了解中国,了解东方的思维,开篇就\"中国的独特性\"作为首篇,纵论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并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是\"虽欲穷共渊源而不可得\".接着介绍儒家学说,这个是中国数干年的价值观的核心,把儒家学说放在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义的高度上,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比作是西方《圣经》和《宪法》的结合体。如此高度评价恐怕中国人也未必全部能体会,可见作者深意,要让美国的下一代熟悉中国,不可不从根源上介绍并了解之。

如果说后面篇章都回忆作者与中国交往的经历与片段,那么首篇绝对是中心,是了解中国的钥匙。基辛格并没有仅仅止于儒家学说,而是进一步探析,探析在儒家学说影响下形成的东方思绪和东方文化。最后浅谈《孙子兵法》以及通过中国围棋和国际象棋对比来谈,来讲东西方的不同。这也是我个人写这篇读后感的关键所在。希望身边的人要充分重视中国最本源的东西,而不是舍弃之。如果舍弃,那么中国将是无本之末。正是因为儒家学说所延续的东方思维影响了一代代国人,甚至东亚、南亚各国。

《孙子兵法》共介乎于诗歌体与散文体之间,虽问世已两千余年,然而这部含有对战略、外交和战争深刻认识的书到今天依然是一部军事的思想经典。多可叹的、可欣的中国传统著作,至今仍能被一个西方人奉作经典,我们怎可\"冷落\".毛泽东出神入化的适用之,建国强国;胡志明和武元甲运用之,使越南战胜了入侵的法国、美国。作者这么评价《孙子兵法》:\"在今天读起来,依然没有丝毫过时之感,颇感孙子思想之深邃,为此孙子跻身世界最杰出的战略思想家行列。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失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的孙子的告诫。\"

再说围棋,中国流传最久的棋,\"围\"者\"包\"也。棋盘上横竖各19条线,开始时棋盘上空无一子,双方各持180枚子,子与子之间没有区别,棋手轮流在棋盘任何一点上落子,占据有利地形,设法包围对方棋并吃掉。围棋强调的是\"战略包围\"艺术,引用\"包围\"\"迂回\"的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结束时,棋盘上双方犬牙交错,一方常常占据微弱优势,对于一个外行人,甚至不能看出哪一方是赢家。

国际象棋,棋盘上双方实力一目了然,所有棋子均已摆在棋盘上,寻求通过一系列的正面交锋吃掉对手的棋子,目的是把对手将死,即把对方的王或后逼入绝境,令其走投无路,终极目标是全胜。下国际象棋,开局双方而在中盘展开争夺,而下围棋则是\"战略包围\",通过在棋盘上占空,逐渐消磨对方的战略潜力;下国际象棋体现目标专一,下围棋则培养战略灵活性。所以西方传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

这么看来,作者基辛格已经非常了解中国文化,并且他用了\"势\"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间的差异通过中国围棋与国际象棋的比较说明之。中国人讲谋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方文化更多是靠数字和实力说话,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国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国人喜欢把几件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看,运用一种类似太极拳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把世界看成一个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作大周期。如果能从这样高度看问题,有许多令西方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些正是美国人需要知道的,不明白这些,美国和西方就不会懂的,也不会尊重一种文明。也正因为此,《论中国》这本书在作者生日之时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之初,便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

基辛格写《论中国》的愿景是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东西方两种文明,两种思绪应该相互尊重,共生共存、中美只是代表了人类成熟文明两个方向,让在\"根\"上不同的理念,在一定时空里,保持并行。美国人应该读、多读,才能更加从容了解中国,同时消除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也应该读,作者对中国的了解之深刻,应该给我们启示;对中国发展和中国领导人决策不吝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

我写本篇读后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推荐这本书,更深刻用意是希望作为中国人应该多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学习、传承中国的根本。特别是年轻一代一味追求西方,那是不对的,没有自己的根本,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只能是\"邯郸学步\",被人嘲笑。更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香蕉\", 黄色表皮是包裹的\"白人\".希望有时间多看看中国传承千年的书籍,从里面汲取营养。

最后,我以曾在曲阜孔子坟家前看到的一段文字送给大家,作为本文结尾:\"这里,长睡着,一位老人,他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构筑者,他是东方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引路人……\"

推荐第7篇:《论中国》读后感——蒋冠群

《 论 中 国 》 读 后 感

《论中国》是基辛格先生晚年的一本巨作,本书对中国近2500年来的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了解读,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给我们深刻的诠释了中国外交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解读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全书文笔流畅,记叙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论中国》这本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每个曾经或正在关注中国命运的人,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一读。

“世界之王”的陨落:

书的前半段,基辛格介绍了中华民族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清以前的中国,国运昌盛,四夷咸付,是以中国人酿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自我意识。至于愿与中国通商的周边国家,天朝皆视其为“蛮夷”,称通商为“朝贡”,以示承认中国的至尊地位。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其对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国。

1 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列强环伺。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实力争夺的目标。

大国博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者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地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敬服不已。基辛格甚至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例如,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开始发展霸权主义的苏联早为毛主席所不喜,即便中苏还是盟友。有趣的是,在炮击金门的3周前,赫鲁晓夫刚刚访问北京,致使艾森豪威尔指控苏联授意毛泽东这么干。而在台湾问题上,毛泽东又利用赫鲁晓夫的左右为难诱使他发出核威胁,这个赫鲁晓夫自己都承认无意付诸实施的核威胁使苏联和美国关系限于紧张。毛主席将赫鲁晓夫当成了棋子,当成了剧本里的一个演员,获得了宣传上的重大胜利,“底气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级会谈。于是,两位社会主义国家

2 的领导人: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高下立判。

1978年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全面发动了侵略柬埔寨战争并占领柬全境,妄图永久占领老挝与柬埔寨,将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

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之前,邓小平效仿当时的毛泽东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并在2月4日“在围棋棋盘上布下了最后一颗棋子——路径东京停留”,达到了将中国融入世界、孤立越慢的目的,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基辛格用《孙子兵法》和围棋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妙政策,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化繁为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国博弈的神奇。中国两代领导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巧妙地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外交和战争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放眼世界,除了中国人,谁还能有这般才能?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政治不是儿戏。咱们老百姓想当然的事件其实都包含着领导人激烈的政治博弈,因为他们必须为国家的长远考虑,思索如何才能为自己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我们唯有多读历史,汲取百家评论,才能体会其中的博大精深。

中美外交风云:

3 中国和美国,地广人稠。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庞杂;一个发展迅猛,领先世界。中美两国遥远的地区性差异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注定难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发展两国的外交关系对所有领导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始终将利益与意识形态明确区分的。作为一个党员,我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我也喜欢美国的电影,喜欢超级英雄,甚至还翻译过美剧和动画。我认为,排除政治因素,这些都是全世界的财富。在政策方面,中国领导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拥护者,基辛格声称:“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适性,也就是干涉别国的内政。”在外交上,中国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往往包涵数层含义,往往令喜欢直来直去的美国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煞费苦心,热烈讨论,方能解出此中曲直。

美利坚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从长期敌对转变为盟友的?答案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共同反对苏修的霸权主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恢复,这是冷战时期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胆举动,而在这之前,时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为尼克松访华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为亲历者,他的描述无疑具有准确性,他所披露的细节也是其它历史书上绝对看不到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他多次访华,

4 有幸与中国的三代领导人交流切磋,对他们的理解是不同寻常的:他称毛泽东为“哲学王”,周恩来儒雅、随和,他还特别欣赏邓小平的实用、江泽民的灵活,认为这两人都在审时度势,为把中国带出备受孤立的国际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奥巴马2008年竞选团队亚裔事务顾问薛海培认为:“美国进入全民思考中国带来冲击的时刻。想跟中国干仗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这对美国民众影响很大。”世世代代生活在优越感之中的美国人第一次感到了威胁。

然而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国无法忽视这个大国的存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未来的格局和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来共同维持世界的和平。

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的崛起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独立辩题。相比之下,奥巴马对华态度比较温和,而罗姆尼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分激进。事实上,美国大选的候选人为了拉选票,通常会在竞选中对中国强硬,但是上任之后马上变脸,开始缓和对华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国选举时,克林顿激烈谴责老布什的对华政策,他攻击老布什“纵容”中国,扬言要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中国人权挂钩。可后来,克林顿对华的亲切有目共睹。只有过来人才懂得,与中国搞好外交关系才是硬道理,纵使美国总统为了国内

5 的呼声而采取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政策,也不会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的正常关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的愿景。作为普通老百姓,和谐发展的中美关系是两国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论中国》这本书对中美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美国人应该多读,因为它能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更应该多读,因为基辛格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领导人的决策不吝大加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

基辛格先生的《论中国》精神内涵绝不仅如此,我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窥探全书,发表一些浅陋的看法,还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

蒋冠群 2013-11-5

推荐第8篇:《论中国》读后感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从《论中国》中看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论中国》是基辛格先生晚年的一本巨作,本书对中国近2500年来的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了解读,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给我们深刻的诠释了中国外交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解读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全书文笔流畅,记叙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我有幸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基辛格先生的力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教诲,特别是在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从而能够更加好的理解《论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本书的第一章,基辛格先生就以生动文笔记叙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里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强调,我认为这是为了给后面写中国近代的外交埋下伏笔。第一章分了五个小节,第一节是总评,以后各节的主题分别是中国的强盛、儒家学说、国际关系观念、中国人的实力政策和《孙子兵法》。

在第一节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难寻源头。其实刚看到这观点的时候,我是非常的奇怪,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总可以把我们中国的文化现象追溯到孔子以及和他差不多时代的思想大儒身上,但是当我们接着向下阅读时,就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孔夫子也说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他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他只是想重振大同观念。另外,一位欧洲的传教士、旅行家也在他的日记中有相同的论述。由此可见,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是不无道理的。这种思想就决定了中国古人认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或者用一句更加经典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大相庭径,他们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我觉得古人的历史观也许在冥冥中注定了悲剧的发生。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在200年前,为什么当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历史的车轮冷酷地从中华大地上碾过,当我们再次回顾那段历史时,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的,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她必须时时刻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确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列。基辛格先生在书中第一章中就着重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强盛。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她逐渐将四邻吸引过来,形成一批不同程度上受中华文明影响的社会。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不逊于西欧诸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而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中国的人口,疆土面积、生产力也远远超过欧洲,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基于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外交是一种不平等的外交。在中国官方记载中,外国到中国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教化,使者奉上贡品表明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而中国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来自天朝的御史。所以中国古代对待外国的政策通常选择防御。这种政策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修建长城和以夷制夷。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而以夷制夷的策略这是为了分散蛮夷的实力,从而达到驾驭蛮夷的目的。以夷制夷在中国历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官员提出用五饵之策控制蛮夷,而到19世纪大批欧洲国家抵达中国时,中国官员的策略与前朝官员如出一辙:以夷制夷。基辛格先生认为,以夷制夷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它利用敌国之间利益使敌国之间相互斗争,从而使本国获利。虽然中国近代在战争上输得一塌糊涂,但是晚清在受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仍喘延了70年之久,那么这不可以不说是中国的外交策略发挥了作用。所以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省视李鸿章当初的“卖国”行为,我们也许应该承认他为防止中国被西方强敌完全吞食而做的不懈努力。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效的维护了封建统治,它让人们积极入世,通过个人的修养拯救这个社会。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世俗的,它不同于宗教宣扬人死后还有来生,它要求每个人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它更强调的是人活在现世的作用,而不是什么来世的救赎。儒家学说中“君子以自强不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饶,坚韧无比的民族,我认为这与儒家学说中自强的思想密不可分。中国人没有像西方或印度一样拥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这也说明中国人在关键时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另外,儒家学说也维护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强调人应该安守本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中国人更加恪守传统。

中国的实力政策与《孙子兵法》浑然相成。基辛格先生说:“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西方人崇尚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基辛格先生认为:中西方这一差异反映在两种文明流行的棋类上。中国人

发明了围棋,围棋的下法以战略包围为主。双方最后的输赢往往是微弱的优势。而西方的国际象棋目标就是全胜,目的就是把对方将死。孙子与西方战略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孙子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谈军事,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佳上策。《孙子兵法》中有一个概念叫“势”,在西方却没有类似的概念。在军事上,“势”是指战略发展趋势和演变形式中蕴含的“潜能”,即“各种因素之特定组合及其发展趋势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在孙子看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就是要看这个”势“存不存在,不存在则需要耐心的等待,一旦“势”出现了,那就好像犹如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高坡上落下的瀑布,其能量巨大,势不可挡!中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过分强调对具体事件的完全驾驭有可能会打乱大同世界的平衡。所以中国的圣贤都赞成人应该顺应自然。黑格尔说,中国人视海洋如沙漠,从未想过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陆地把人束缚在数不清的依附关系上,这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是狭隘的,因而中国与海洋历史的发展失之交臂。实际上,我觉得黑格尔此言差矣,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人讲究顺天应人,自得其乐。而所谓的西方人海外探险并不是什么视野开阔,而是欲望驱使。一种是海盗式的掠夺欲望,另一种是宗教式的精神征服欲望。

基辛格先生的《论中国》精神内涵绝不仅如此,我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窥探全书,仅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一章去发表一些浅陋的看法,而且说的东西又是肤浅易懂的,所以我觉得各位看官还是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找来基辛格先生的原著,细细品味书中的真谛。

南华余

„„.2013.5.9

推荐第9篇:论中国

论中国

——恢复中华,从我做起

衡东二中高二261班蒋超男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文明的奥秘无穷,起毅力的坚忍不拔,其性格的永不屈服,让你不禁感叹。爱恋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和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情感。这种灵感赋予我们祖先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无穷的创造力,使他们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独放异彩的古代文明;这种情感赋予了中华儿女酷爱自由、坚韧、勇敢的个性。使他们为了救亡图存,争取独立、自由、幸福而顽强斗争,一次又一次把自己从强权压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一个光荣传统。“美不美,家乡水.”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祖国乃是我们的生命之根,而爱国主义,则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中国从被日本人称为“只拿”起就开始顽强的争取自己的独立和发展。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经历了种种磨难,若没有有志之士的不屈奋斗,中国巨龙如何腾飞?东方雄鹰如何展翅?

回望历史,“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站在汨罗江的屈原,他行吟,他感叹,为了探索一条救国救民之路,他问天问地问世人,一句“长叹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让人潸然泪下。最后,他怀抱“虽九死其犹未悔”之心,纵身一跳,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绝唱,回荡在历史长河中。他为我们树立起了榜样,不沉醉在麻痹世人的醉梦之中,用生命做代价,为了祖国,至死不悔!

返回现实,“航天之父”钱学森留美学习,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中国人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顶峰。事实证明,他凭借“时速为一万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理论誉满全球。当他提出回国申请时,遭到美国拒绝。尽管这样,他仍不放弃回到祖国的理想信念,一心只想为祖国做贡献。

他们作为先行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奉献出了全部,甚至是生命。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灾难深重的祖国如何在今天如巨龙腾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关怀民生。闭目遥想,脑海中浮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身影,看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望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啊,我的祖国,我为你歌唱,为这片自由可爱的土地歌唱。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21世纪的中华国民,恢复中华的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性和自信心;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刻苦钻研,锐意创新,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我们为创造祖国未来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指导老师:陈锐

推荐第10篇:论中国唯金牌论

论中国唯金牌论

拿破仑先生有句经典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对参加奥运的动动员来说,也是如此,我辈说:不想拿奥运金牌的运动员绝不是好动动员。然而,将军并非是人人都能够当的,奥运金牌并非人人都能得,当运动员在竞技的时候,需要实力加运气!否则便跟金牌失之交臂,但一个没有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是不是注定要被忽视,被遗忘呢?

人类有时候很有趣,一面口号喊着不以“金牌”论英雄,但事实上,这是一句用谎言包装起来美丽谎言,我们可以看看媒体,看看新闻,每天除了宣传奥运“金牌”英雄之外,就是围着奥运冠军在转,我们还能感受到那些在奥运赛场同样洒下汗水,付出努力在奥运赛场上失利的运动员!答案是否定的。

就拿易思玲跟李玄旭来说吧。当大家得知易思玲得到奥运冠军时,各路人挤满她家,害的她父母多出去,手机并关着机,大大小小的祝贺条幅出现在易思玲家所在的小区,她曾读过的学校„„至少有一整队身穿整齐制服的鼓乐队在广场上表演,庆祝易思玲夺金。当晚,由桂阳县委、县政府组织,在桂阳最大的欧阳海广场燃放起了烟花焰火,据说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而得到奥运铜牌的李玄旭回国的时候,来接机只有她妈妈跟她的阿姨。这其中原因我想大家都懂的。

尽管她们报道的声如婉转的黄鹂一样悦耳动听,但依然还不能掩饰她们内心拿奥运冠军来作秀的表情!媒体说:关注奥运金牌英雄是为金牌运动员得主的一种认可!而我辈说:人类之所以举办奥运,在促进和平之外,还有是能够让全人类通过运动有一付健康的体魄,一种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奥运金牌得主只是这在竞技中表现出色的运动员,幸运儿,他们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宣扬,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那些在奥运赛场上失利的运动员,他们的精神和金牌得主一样,都是奋发向上的。

奥运只是一场国际体育联合的竞技比赛,每个参赛的运动员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精神和金牌英雄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很多人眼里,除了双眼看到金牌之外,其它似乎并不重要?

于是乎在中国奥运即将开始的时刻,各界都纷纷在猜测在这届中国奥运能获得几枚金牌,有人说金牌数可能要超出美国,有人说中国这届奥运可能要坐上冠军的宝座!对此,我辈只是冷眼横对之,为何我们还如此热衷于为能获几牌金牌而喋喋不休,为何我们还要为能超过美国争论不已!这无疑表现出我们很多国人依然还认为唯金牌才可以证明国家的体育实力,唯第一方可体现出大国举办奥运的风范!

金牌是运动员所期望的,但每个项目的奥运金牌只有一枚,注定大多参赛选手无法登上最高领奖台,但是他们同样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赢得那块属于自己的“金牌”:因为他们的坚持、因为他们的信念、因为他们的奋斗,每一个人都将被他们深深感动,他们一样是奥林匹克赛场上的英雄。不能总是把目光盯在金牌英雄身上,每天为能获几枚金牌而在煞费苦心的猜测。要知,很多未获金牌和未获奖牌的运动员,有时候在比赛的时候,展现出的人格魅力同样让人尊敬!

一个名叫埃蒙斯的射击选手,两次最后一枪失误的梦魇和甲状腺癌的噩耗没有把他击倒,当他在伦敦奥运会收获铜牌后与妻子深情相拥,人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以长衣长裤、裹着头巾的装束出现在田径百米跑道上的塔米娜,是阿富汗代表团中唯一的女选手。在一个女性体育运动受到严格限制的国家,塔米娜坚持练习了8年短跑,并最终登上奥运赛场,“奔跑很简单,但对我却很难。”她说,“虽然我跑了倒数第一名,但我提高了自己的成绩,我要为自己颁发一枚金牌。”

类似埃蒙斯和塔米娜这样执着参与、奋勇抗争的奥运参赛选手还有很多,他们用拼搏与坚持追求梦想,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他们展现出的战胜困难、挑战极限的精神,令人动容,更给人以力量。

奥运赛场上,闪光的不止是金牌。那些无缘金牌却用行动彰显奥运精神的参赛选手,同样装点着星光璀璨的奥运殿堂。有欣喜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遗憾,这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面对场内场外的金牌热,给金牌适度降温,体现了我们的理性和成熟,但如果刻意贬低金牌的价值,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下,有人把金牌与国家荣誉对立起来,与群众体育对立起来,认为它与国家实力、个人生活毫无关系,这有失公允。

金牌不是竞技体育的唯一目标,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金牌不是体育最重要的内容,却是对运动员积极参与、顽强拼搏的鼓励。金牌作为最高体育成绩的象征,其价值不可否认。

金牌和奖牌的争夺从来都是竞技场上的主旋律,世界各体育强国同样非常重视奥运赛场上的金牌归属。在伦敦奥运会第五个比赛日东道主英国队终于收获了两枚金牌,当日伦敦大街小巷的报摊上全是夺冠英雄的巨幅照片。体育强国德国在伦敦奥运会开赛三天没见金牌,有德国报纸用上了这样的标题:《连哈萨克斯坦都拿到金牌了„„》,反映了德国民众对金牌的期盼。法国代表团更是对自己的欧洲主场也寄予了极大希望,伦敦奥运会的最低目标是41枚奖牌,包括10枚以上金牌,而且不能跌出奖牌榜前十„„

金牌不仅是对获胜者的“奖赏”,更承载着多元社会价值。

“激励一代人”,本届伦敦奥运会口号颇具感召力。中国选手孙杨、叶诗文、焦刘洋、张继科等年轻小将的出色表现,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的风采。他们的昂扬风貌和出色战绩,会激励更多青少年投身到体育运动中、投身到健身行列中,引领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向上

凡事要争第一可能是我们的习性,但我们不能把这种习性带进奥运赛场去,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参加奥运的选手,他们勇于拼搏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骄傲的。

第11篇:论中国慈善

论中国慈善

毋庸置疑,中国现阶段的慈善事业还处在一种粗放、原始的阶段;而在参与慈善事业的各类主体中,商业力量、财富阶层虽往往成为其中夺目的明星,但囿于各种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实则有限。这就是今天中国慈善的真实面目,是谓“真相”。除了来自外部的政府动员和社团劝募而不得不做的捐赠之外,中国富豪们的慈善动因主要受怜悯心的驱使,而这难免使他们的慈善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大多数人在慈善事业上并没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规划。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占有社会财富80%的富豪们,对社会的慈善捐赠却远远不足20%!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调查则显示,国内登记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即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中国富豪们的慈善动因主要来自内心怜悯心的驱使,这种慈善行为随意性比较强。学者杨团在《公司慈善与培育中国公司的慈善文化》一文中提到,100多年前,欧美国家的富豪一开始采用慈善信托的方式,即委托信得过的人向慈善机构捐赠。后来,一批受慈善思想影响的工业巨头创造一种公司形式的慈善基金会,1910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次年,卡内基基金会成立。之后,美国人的这一组织创新被全球的富豪们效法,现代基金会现在遍布全球。仅在20世纪的美国,不到100年间,它就从几个发展到4万个。这标志着慈善从传统方式走向现代。这种制度创新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使慈善组织有了法人治理结构,捐赠出去的私有财产能保持其私人特征,也使慈善从老式的“零售”转向“批发”,更多人能够受益。显然中国现阶段的慈善还处于“零售”阶段,大多数捐赠是零星的。慈善的组织化运作才刚刚起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现阶段的慈善发展状况相当于100多年前的美国。在现代基金会没有成为慈善的主体组织形式之前,中国社会大规模慈善的时机还远远没到来。除此之外,大规模展开的价值观并未成形,出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和财富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们大多选择把财富传给家族子孙,这样的选择让一大笔财富失去了慈善的机会。中国的财富创造和传承的历史是中断的,而现在财富积累的时间不过短短20年时间,而在对待财富继承的问题,大多数人没有作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他们应该像作一笔真正的商业买卖那样孜孜以求、讲求效率。中国商人的慈善,迟早要走出自发性捐款的阶段。

第12篇:论中国饮食文化

论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

中国文化的诸多特征,体现在饮食文化之上,直接影响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为什么要助饭下咽呢?那是因为主食并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它使人们能够吃下去。当然菜的功能和盐的功能有共同点,但是不等同于盐。这样促使中国的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衫,中国手工业的发达,所以烹饪中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衫特征。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有如下特征。其一,中国烹饪技术发达,许多西方人看来不可食的物品,经过中国厨师的劳作,变得使人一见而食欲顿开;其二,中国人的食谱广泛,举凡能够食者皆食,毫无禁忌;其三,中国救荒的著述特别多,以备饥荒之年以野菜充饥之用;其四,中国人将食的追求作为人生至乐来追求,吃饭成为第一要求。由于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不能够随心所欲,有诗为证: 红日巡天过午迟,腹中虚实自家知。人生一饱非难事,仅在风调雨顺时。因此长期以来吃穿不愁难以办到,所以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证据不胜枚举。

但是我们还要指出的是,中国饮食的诸多特征,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宫庭饮食,市肆饮食则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表现出这些特征。平民的节日饮食,如春节,也许能够部分地表现出这些特征来,但是春节对于一年的365天来说毕竟是短暂的一瞬间,如昙花一现。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华夏五千年,作为古国之一的中国,在饮食上有太多的文化让我们去探索,在饮食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融合在饮食上,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力量。所以在生活中饮食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第13篇:论中国科举制度

论中国科举制度

摘要: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公开选拔官员的一种选官用人依据,是学子们进入官场参加政权的唯一门路,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创新。本文从中国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五个历史阶段出发,详细阐述了各个时期科考的内容及发展变化,论述了科举考试为中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及遗留下来的弊端。

关键词:起源 鼎盛 灭亡 世袭 官吏 四书五经 清风淡雅 陈旧思想 局限 束缚 弊端 挖掘 僵局 延续 和平发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唐朝时期逐渐完善,宋朝时期发生了重大的改革,鼎盛于元代,开始灭亡于清代。它从隋朝605年也就是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1905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一年举行的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一共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科举考试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用人制度。它之所以叫做科举是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录用人才办法。科举考试原来以为政府机构从民间提拔人才为最终目的,科举考试制度相对于古代的世袭和推荐等选拔人才制度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选人用人方法,它的使用改善了以往的用人制度,打破多年贵族世袭当官执政的现象,为整顿不良官吏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科举考试制度有人称之为中国走向文明的第五大发明。

隋朝时期为了更好的适应和延续封建经济制度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干预的要求,于是中央直接有选拔官吏的权力,用科举考试制度代替以前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在隋炀帝607年,正式开设进士科,就是用考试录用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考主要内容为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策略和政治论文,这种分科考试的用人办法,在当时虽是开创初期,并没有形成明文规定的制度,但是它把读书欲望、过程和目的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埋下了伏笔,从此科举考试成了封建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进入官场做官的阶梯,成为他们将要取得高官厚禄和富贵荣华的最好敲门砖,揭开了中国选举官员历史上新的一页。

唐代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以后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而有意义的。它把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的标准和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首先,

科举考试制度让一般出身贫贱的知识分子都强烈渴望进学校发奋读书,因为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取得功成名就。其次,当时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仅仅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为中心,这样以来对于结束魏晋以后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风淡雅和玄虚思想起了催化作用,对于学校教育活动题材和内容的统一标准的一致起了决定的作用,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不耻下问的学习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再次,科举考试科目中选择的材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过程中严重出现的重易经轻明算、重文才轻武术、重成人教育轻视儿童培养的陈旧思想,多多少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从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逐渐陷入僵局,变成只要求考生能写出合乎一般常规形式的语句及文章,反而轻视考生的真才实学。绝大部分读书人为了应付科举考试,思想完全被渐被狭隘于 《诗》 《书》 《礼》 《易》 《春秋》五经和迂腐的八股文上;无论是学识、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都被大大受到限制。大部分人以顺利通过科举考试为读书学习的唯一目的,读书也变成仅仅为了做官,光宗耀祖和享受荣华富贵。另一方面科举考试用人制度也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

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科举的初步考试和科举的正式考试。一般科举的初步考试有以下这么三种,一种是童子开始应初试的童试也较“小考”,一种像范进当年考秀才的那种岁试,一种是每三年参加的一次正规而大型的科试。科举的正式考试也有以下三种: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考完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份考会试、在考完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进行考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的殿试。考中殿试后的钦定的进士,就可以直接做官参与国家政权了。到了清朝后期,无论在文学作品创作、学识能力提高或各式技术研究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名家,大多数却都屡次失意于科举考试中。由此可以推出,科举考试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也真正埋没了民间苦学知识和苦练技能以及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多少年以来,多少各式各样的人才被困科场,白白虚耗光阴数年而妻离子散,最后影响家庭破裂。清政府还为了很好的驾驭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苛求科举考试条件,统一考试规格。以至于清代科举制度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导致最终趋于灭亡

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的演化过程最后到清朝1906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七年举行的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总共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为中国历朝发掘和培养了大量的人材,对于知识的不断普及和民间的读书氛围,也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全中国以至东亚和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形式、政治法制制度、教

育活动、人文地理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为止科举考试制度的一些习惯和作风仍然时常出现在中国大陆的高考过程中。例如分省分地区录取现象、将标明考生身份信息的考卷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阅卷工作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成绩为第一名为状元等等,都是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延续。

总之,科举制度的利弊迄今没止,简单的来说它的利就是选拔人才比较公平公正,让那些真正有智商和有真才实学的普通出身的学子有参加国家政权的机会。而且对于祖国的和平统

一、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56个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对于中华文明的维护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经典和古代教育活动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弊就是让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和享受荣华富贵的人有机可乘,或者让他们因为一心想着做官而虚度了好多光阴,例如范进类似的人物。从而造成了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俗同样也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递增。

【参考文献】

[1] 张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11):74-75 [2]何程久丽.《学理论》, 2015(14):111-113 [3] 张晓萍.《科技信息》, 2010(28):62-62 [4]许静.《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2(6):63-64 [5]王清琦.《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2(4):36-38 [6]张诚.《厦门航空》, 2012(4):74-75 [7]张军波.《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133-133 [8]杨银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2):20-22 [9]崔宇婵.《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0(2):101-103

第14篇:论中国梦

论中国梦

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未来的前进方向。中国梦的目的就是把每个人的利益与民族、党国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共同体,凝聚13亿中国人力量,由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

今天的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仍在继续,住房梦、创业梦、宜居梦、小康梦„„在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世界东方升腾起激荡人心的中国梦,奏响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交响乐章。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中国梦是强国之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外在表现。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中国梦是富民之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之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民族复兴是中国梦的最终体现。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

中国梦不是美国梦的翻版。个人主义是美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中国梦则不然。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即通过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个人梦想是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中国梦的形成有自己特有的深刻文化背景、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没有必要也不需要与美国梦相同。中国人民应当,也值得为自己的梦想而骄傲和自信。

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对人类发展有较大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对中国共产党已有伟大成就的接力。对人类有所贡献是中国梦的要义和基本内涵。中国梦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民族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表达的是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有所贡献的雄心壮志。实现中国梦必须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崛起的手段往往离不开战争,但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掠夺和侵犯他国利益的基础上,而是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携手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发展。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中国梦是一个过程,做主人是个梦、国家强大是个梦、人民富裕是个梦,一个个中国梦的实现,必将为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充分而全面发展这个人类最终的共同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梦是具有中国色彩、基于中国国情的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中国共产党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以民为本,才能唤醒人民群众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彰显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使人民群众确立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敢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让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一切从实际出发,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真抓实干,讲求效果、讲求效率、讲求质量,一步一个脚印地描绘蓝图,实现梦想。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我们的民族曾经历尽苦难,但那与汉武帝、唐太宗时代的中国人一以贯之的民族复兴梦召唤着我们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仰,又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抱美丽的中国梦!

第15篇:论马克思主义中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进程 发展 意义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于19世纪,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种理论反映,它凝聚了其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深刻批判认识和对人类历史的整体把握。然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体——20世纪的中国,却有着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迥然不同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近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民族所接受,并使之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文化的一种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认真总结党的领导集体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在我们党内,第一次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①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②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

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再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③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是不同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700页。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以其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贯穿于上述各个部分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

邓小平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在1982年十二大的开幕词中。但其实自1978年以来,他反对“两个凡是”、提倡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倡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都是围绕这一“相结合”问题,以此为主线,展开各方面的论述。在党的十二大上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基本结论”,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一轮的标志,是“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宣言书。

邓小平同志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作出新的卓越贡献。这主要表现在相关联的两方面:一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全面、科学、深刻的概括,不仅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而且对这一理论形态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其基本内涵、内容、体系,理论特色和理论价值与意义,特别是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在当代中国历史中的历史地位,都作了深刻的阐明。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大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重大体现。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八荣八耻”的提出更是号召我们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不息。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国情,而且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现实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理论,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曾说过,“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他反复强

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干部,只有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才能很好地完成党的历史任务。

第二,注重总结经验,把握事物的规律。规律都是隐藏在现象中的,任何规律的发现和掌握都是经过不断地对现象进行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得到的。中国的国情有其特殊性,我们要研究中国的国情,把握中国革命不同于别国革命的特殊性、特殊规律,把握不同革命阶段的特殊性和特殊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而取得革命的胜利。

第三,要坚强理论创新。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际,既要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又要通过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不断创造新的理论。只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地位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要求的。毛泽东说过“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只有“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因此,要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际,而且要通过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的双重内涵,要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但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更要注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互磨合、适应和融合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运用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成功地结合起来并形成毛泽东思想,差不多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其间,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和教训。但是这并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任务已经结束了、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后,又面临着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大课题。这种结合同样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相结合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主要在于中国丰富的革命与建设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时代主题。这就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结合内容和任务。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不同历史时期内具体的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来展现的。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

成果是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并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所证明了的,为中国人民所普遍认同的理论形态。就整个中国共产党历史而言,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史。

从实践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系列的实践成果。这些实践成果是在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过程并使中国革命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实践形态。就整个中国共产党历史而言,实践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史。

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化”为一种理论形态,也“化”为了一种实践形态。

第16篇:论中国茶文化

论中国茶文化

姓名:陈宸学号:P110210019专业班级:2011级经济一班

摘要: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

关键词:茶艺 品茗 茶馆 发展史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古国,在潺潺溪流的岁月中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文化,在灿若星河的中国文化中茶文化可以说得上是其中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中国“丝绸之路”的驼铃声中带向世界各地的不仅仅有丝绸、瓷器,带向异国的还有飘荡在空气清香的茶叶,伴随着茶叶,古中国的商人们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将璀璨的中国茶文化洒向了世界。

中国的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狭义的茶艺则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而中国茶艺注重的是民族性,不重形式。

进一步理解茶艺,其简单的含义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茶艺是一种舞台艺术,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同时茶艺更是一种文化。品茶也叫品茗,品茗是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人品茶讲究的是情趣。品茶与喝茶是不同的,喝茶是将茶当饮料解渴,而品茶注重的是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因此可以说茶艺讲究环境。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的载体是茶。中国茶的主要品种可分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 我国今古名茶的品种,总数不下二三百种之多,其质量之精美绝伦,花色品种之丰富多姿,堪称世界之最。据现代科学证实,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和十多种维生素等各种成分多达350多种,富有营养,能调节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药理作用。历代学者根据约500种古代文献资料的记载和研究成果,将茶的功效归纳为“二十四功效”,包括:少睡,安神,明目,清头目,止渴生津,清热,消暑,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腻,下气(消胀,止呃),利水(通小便),通便,治痢,去痰,怯风解表,坚齿,治心痛,疗疮治瘘,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

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另外,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就会不同的效果。

中国的茶文化中不免要提及那具有不同特色的茶馆。中国的茶馆可以分为几类: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野茶馆、茶棚等。茶艺馆也有很多类型,包括:仿古式、园林

式、室内庭院式、现代式、民俗式、戏曲茶楼、综合型。茶馆按不同的地域还可划分为:川派茶馆、杭派茶馆、粤派茶馆、京派茶馆四大类。中国式茶馆的环境布局具有一定的要求,即清洁,宁静,雅致,返璞归真。茶馆体现了中国茶艺的特点注重意境。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程。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恒温以茶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教联系起来。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经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让我们来一起探寻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之路。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现代茶文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功利生活中,难免产生浮躁、庸惰、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目前,我国正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跃迁,又值经济体制转轨,人们对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和人际疏离已有深刻体验,故人性复归的冲动尤显迫切。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的特质,与此种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故“茶道”内容,应反映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引导人们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

参考文献:《茶之书》 (日)冈仓觉三英著;

《茶道》周文棠;

《茶道养生》林治;

《中华茶文化》 ;

《中国茶经》 陈宗懋 ;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

第17篇:论中国直销

论中国直销

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许许多多的外国“舶来品”进入中国,相当一部分的词语也逐步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而传销就属于其中之一。在最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到许许多多的有关于非法传销的案子,老百姓也对于非法传销深恶痛绝。但有关于传销的相关概念及知识,我们都不甚了解。 那么,到底什么是传销呢?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而从广义上来讲,传销也可称之为直销的一种。而直销又分单层次直销与多层次直销。单层次直销有实际产品,多劳多得的非金字塔模式,不限制人权、自由,没有中间环节的销售模式(戴尔模式:);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多层次直销又叫传销,是人员发展上线、下线、金字塔式,限制人权、自由的非法模式。从上我们不难看出,传销与直销的区别与联系。而从中又衍生了非法传销这一说法,那何为非法传销呢?即没有实际产品,或者产品的价格远远高出其成本和合理价格,有高额的入门费用或者变相的入门费用(比如累计消费产品一定数额以上),人员发展上线、下线、金字塔式,限制人权、自由的非法模式。任何组织(政府组织、商业组织等)都有严格的组织构架,不会无限制的去发展其员工,更不会去这样追求,如有类似情形属于传销!但从上述概念上来看,传销与非法传销并无过大的区别。因而我们也可认为,传销即非法传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也逐渐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销售行为,就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传销罪”被列入≤刑法修正案

(七)≥的草案中,从新增的“传销罪”来看,“传销罪”极有可能被正式列入到刑法当中。而就在2005年12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直销管理条例≥(附录),由此在法律上给予直销以说明限制,给予传销,特别是非法传销以打击。在≤直销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变更,直销员的招聘和培训,直销活动,保证金的要求,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等。从根本上区别了直销与传销,尤其是非法传销的区别。

其实,条例的出现也是一种无奈之举,随着传销在我国的出现,它已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就在 “蝶贝蕾”传销案中,楚某某、张某某等18名传销头目,以做生意、找工作、旅游等名义将亲朋好友诱骗到江苏省连云港市,采用控制人身自由、隔断联系等手段,强行对他们进行“洗脑”,以无限累积代理制、五级三阶制、出局制等较为深奥的理论来迷惑、诱骗参与人员缴纳2900元现金购买一套“蝶贝蕾”化妆品,(案发后参与人员承认,没有一人见过“蝶贝蕾”化妆品),并要求参加者发展下线,下线的销售业绩可以累积上线点数,作为晋升的依据,直至晋升为A级后发展两条以上A 级下线可以出局。宣称:每条线可一次性领取出局奖52万元,如有三条以上A 级下线还可以拿中心发货奖104万元。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案发时,楚某某等骨干分子在连中港地区已发展200余名下线,非法经营额达100多万元。2007年7月10日,连云港市工商局新浦分局与新浦公安分局联合行动,现场查获传销人员228名。新浦工商分局将楚某某、张某某等18名传销头目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作出了刑事拘留的决定。其中12名传销金额超过5万元的传销人员,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还有在 “新智网”传销案中,“新智网”是新智国际公司的网站,号称是某集团下属的网络营销公司,打着网络教育、经营教学资源、销售电子书等幌子,从事传销活动,非法敛财。成为“新智网”的网络会员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订阅费,并经过会员推荐才能加入。会员分为A、B、C三级会员,缴纳人民币1230元-4680元不等的“订阅费”,就具有推荐介绍他人加入和享受公司奖励的资格。发展一名会员加入,按照发展的会员级别,可提取150元-600元奖励。同时推荐A级会员给予0.5积分,B级会员给予1个积分,C级会员2个积分,发展8个积分的会员为一局,推荐人还可以从被推荐人的销售分红中提成10%。为了提高其诱惑力,达到欺骗目的,“新智网”宣称2007年底将在国外上市,许诺给予每直接推荐1积分配送30股原始股,每完成8积分另配送5股等,使得参与新智网人数迅速膨胀。重庆、宁波等地工商、公安机关对“新智网”的传销活动联合开展打击行动,多名传销骨干分子已被公安机关抓获,对一些尚未构成犯罪的传销人员,工商机关依法作出了行政处罚。同时还有 “连锁销售 传销组织案, 广西永乾公司传销案,“婷莱雅”化妆品传销,洛阳卢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传销案,“日晖”传销案,广西北海”307”高额加盟传销案等。从上述层出不穷的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传销是如何进行欺诈的。

通常, 传销有三种表现形式:“拉人头”、“骗取入门费”、“团队计酬”,主要类型包括以下三种:有打着“网络营销”、“人际网络”、“连锁销售”、“资本运作”、“网络销售”、“特许经营”、“直销”、“加盟连锁”的幌子,谎称“国家搞试点”、“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博览会和泛北部湾建设”、“振兴东北”等,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从甲地到乙地)非法聚集参与传销活动的“拉人头”传销(异地邀约,俗称“老鼠会”);有打着“电子商务”、“网络直销”、“加盟店铺”、“网络电话”、“网赚”、“基金”、“网络教育”等旗号发展会员敛财的网上传销;有假借直销名义,以合法公司为掩护,以销售商品为幌子,以高额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加盟商、业务员、优惠顾客等形式发展下线,以参加者发展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提奖金的团队计酬传销行为的传销公司。 在这三类传销模式中,尤以“拉人头”的异地邀约传销(简称“异地传销”)危害最为严重,通过人身、精神、资金等达到控制的目的。当新人刚被骗到异地后,不让打电话、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也不让看电视、报纸,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密集地灌输一夜暴富的思想,唤起人们对金钱扭曲的追求,传销人员变得极端自私,惟利是图,不以欺骗为辱,反以此为荣,毫无诚信,破坏了人与人的信任资源,瓦解社会基本单元——家庭,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导致很多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传销组织组织严密,活动隐秘,流动性大,发展迅猛,以几何级数层层制造骗人者和受骗者。传销给绝大多数参加者造成血本无归,一些人员流落异地,生活悲惨,甚至跳楼轻生,还有一部分人员参与偷盗、抢劫、械斗、强奸、卖淫、聚众闹事等违法行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侵害。传销违法犯罪“经济邪教”的本质日益凸现,打击传销已迫在眉睫!“异地传销”从业人员正在从农民、下岗工人、大学生、退伍军人这些传销的主流群体扩展到国家公务员、退休干部、演艺人员、记者、律师、甚至研究生、博士生、教授,参与人员不分地域,沿海广东、福建、浙江一带的老板、白领,北京人、上海人、天津人,都趋之若鹜。

因而,传销不管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造成了巨大伤害。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允许传销的发展,在当今中国,正是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稳定的市场秩序和和谐的社会环境。而传销不仅严重破坏社会的稳定和谐,还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个人权利。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活动往往伴随着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非法集资、非法买卖外汇等大量违法行为,不仅违反国家禁止传销和变相传销的规定,还违反了税收、消费者保护、市场秩序管理、金融、外汇管理等多个法律规定。因而传销是破坏稳定和安宁的危险因素。同时从微观环境来看,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我们是个重视家庭的国家,家的概念一直深入每个中国民众的心中,而传销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从身边的人开始诈骗,先是亲人,后是朋友,接下来就是周围的邻居。这样的行骗手段不仅给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还助长了谎言的风气,破换了睦邻的团结和友好。同时对社会道德、诚信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人们之间的信任度严重下降,引发亲友反目,父子相向,甚至家破人亡。并且,由于传销的欺骗,是的许许多多的人血本无归,一些人员在异地流落,甚至跳楼自杀,还有一部分人员由于经济拮据,参与偷盗、抢劫等等违法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刑事案件,给人民生民没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伤害。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是每一个重视家庭的中国人所乐意看到的,我们珍视家庭,我们更要保护家庭。所以传销在中国就成为了一只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所以,传销在中国是没有立足之地的,随着政府的不断打击和民众对其的认识不断加深,传销总有一天会在中国消声灭迹。 那么,从以上分析看来,直销与传销是完全不同的。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的直销公司。在中国,有13家直销企业获得了直销牌照,其中外资企业有10家,中国企业有3家。它们分别是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宝健(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欧瑞莲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金士力佳友(天津)有限公司、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辽宁省蚁力神天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因而,直销在中国是有市场的,在中国加入WTO时,前国内贸易副局长丁俊发就曾说过:贸易必须开放,这是大的原则,禁止只是一时的做法,不利于开放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开放时间可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进行,以入世为契机,顺势开放“多层次传销”市场。

正因为这样,直销在中国产生了。起初,这个行业,国家正处于观望状态,导致一些非法分子趁虚而入,现在随着整治力度的加大,这个行业逐渐规范化、市场化。直销经历了“从不了解,到尝试性了解,到发展混乱,到全面禁止。再到目前的立法规范”。现在中国政府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制定有效的法律来规范这个行业了。而作为一个新的行业,直销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因为,中国人有着传统的人际关系,而这正是直销的精髓。在21世纪,个人创业也已经成为一种新新的创业方式,直销就问创业提供了一种渠道。在我国,又拥有直销生存的良好环境,(1)中国人非常重视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这种习俗是直销的基本条件。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直销网络团队的精髓。(2)我国是职业妇女比例最大的国家。就国外直销业而言,女性从事占了绝大多数,这对我国是非常有利的。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妇女工作之余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此,她们对购买商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果运用到直销商品上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女性有着特别的社交关系,休闲时间的增多使她们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直销活动;这是她们参与直销活动并取得成功的最大优势。(3)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遭到企业裁员下岗的员工十分之多,如何解决这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问题,而直销不失为一种出路,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直销对人们来说就是一种选择。有专家说,WTO是中国直销合法化的分水岭;2002年初“31号文件”的发布,是中国直销合法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那么,2005年出台的直销法就是直销法制化的重要标志。直销,最初起源于美国,发展在日本,成熟在中国台湾,最后必然辉煌在中国!

第18篇:论中国贫富差距

福建医科大学

护理专业(本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题目:论中国贫富差距

学校:福建医科大学

年级:2010级

姓名:何津津

学号:3100608333

指导老师:姚锡琴

日期:2010年12月5日

论中国贫富差距

内容摘要:“后作为”这样一种“作为模式”屡见不鲜。情节好像有点眼熟:出事故、查原因、处理责任人、市场大检查、吸取教训加强监管,云云。我们应该敲醒警钟,但愿惯于“后作为”者尽快清醒过来,各项问责制度真正管用起来,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到实处。

关键词:贫富差距对策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一些权威机构的资料,行业间收入差距或已达10倍,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96。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之间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显然,这种贫富分化的现象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一定意味着社会的成熟发展和有效进步。因此,中国古人就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及其分配制度是衍生剥削、导致两极分化的根源,分配公平、共同富裕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为形成示范效应,提高效率,就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由于政策滞后,市场发育不全,中国由平均主义向贫富分化极剧倾斜。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2、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

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那么造成这种贫富差距严重悬殊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来探讨一下。

1.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克服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弊端,能够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配置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各类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按贡献进行分配,而其中资本这项要素总是得大头。这样,在劳动收入大体均等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主要因资本要素占有者财产性收入高低而拉大。

2.垄断致富。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在产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上具有独自决定价格的能力,它们可以不用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借助自身的垄断优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会转化成为该行业在岗职工工资,从而导致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行业。

3.非法暴富。我国已有富豪阶层出现,他们的人数不多,集中的财富占了全国居民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这些富人中相当部分是靠勤劳致富的,然而不少人主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他们走私贩私、制假贩假、集资诈骗、偷税漏税,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以权谋私、做权钱交易,搞“**经济”,看看当前的**问题,很多都与经济金钱有关。而这些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必然加剧贫富差距。

4.税收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个人所得税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还不够完善,个人所得税所需要的征管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另外,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比较窄、保障程度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化隔离的基础之上,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别。这种缺乏覆盖城乡全体人民的公正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1.发展教育和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分配取决于财产所有权

和财富积累的分布状况,而收入的分配取决于知识技能、职业培训和这些技能的市场价格。当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是发展教育和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搞平均主义。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生产率提高了,才能减轻和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吸收的就业人员就越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不可避免地与经济波动相联系。当经济运行转向不景气时,不可避免地有大量的企业陷入困境,程度不同的减员是他们可能采取的措施之一。这就会造成失业人数大量增加。相反,当经济开始回升时,景气预期将促使企业纷纷扩大经营规模,纷纷雇佣劳动力,新企业也不断涌现,这些都急剧地扩大了社会就业量。就业越充分不仅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提供经济基础,而且也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在收入分配调节中,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效率,机会均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再次分配中注重公平,统筹安排,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提高社会再分配能力。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大额财产税、特别消费税;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通过多方面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3.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即劳务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应主要从工资性收入入手,尤其是外出就业的现金收入。农民外出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当前和今后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除此之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等,都是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4.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严厉打击以各种方式获取非法收入和不正当收入的竞争行为,对垄断企业建立资格审查及事后监督机制;加强对垄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力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为市场竞争主体提供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积极营造一种使人们通过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来致富的社会环境。

5.强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必须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建立以岗位工资制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定薪,适当拉开不同岗位的收入差距,对于企业要提高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的收入水平,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要在继续增加公务员和教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大职务、职称之间的收入差距。

6.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还要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正确处理工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既要随着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工资,又要防止工资增长过高过快,就业岗位减少而增加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

[2]刘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扩大 17年间增加12倍[N],北京商报,2008-10-16

[3]郭爱娣,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比3.33∶1[N], 京华时报, 2008-08-29

[4]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2

[5]李中华,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J],求索,2005( 3) : 25- 27

第19篇:《正义论》读后感

《正义论》读后感

法学0904班 0904000434 张蒙慧

当我们看到一个个新闻报道后,唯有高呼“社会不公平”来排解心中的抑郁之时;当我们举着社会主义大旗,将民主法治建设变成一句可耻的口号之时;当我们兴致勃勃的以为社会公平正义已然在向我们招手,却永远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难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之时,一声叹息也罢,两三句牢骚也行,至少我们还是一个有着社会性的人。何为社会性,我认为即一个社会组织下,个体能够以自己的价值观来参与社会事件,关注社会变化的愿望和想法。社会性付诸于个体身上得以实现是基于公民的一项权利,我们姑且认为它是一种参与权吧!当我们怀着这种社会性,去批判、去呼喊、去驳斥社会的不公平与非正义之时,我们却很少去思考何为正义?正义为何?罗尔斯在他的鸿篇巨著《正义论》中,向我们一一阐释正义到底是什么?

罗尔斯在开篇就以恢弘的气势向我们阐释了正义在一个社会中无可辩驳的首领地位。一言以蔽之,即存在就必须正义。正义,是基于每个个体的天然的不可侵犯性的权利,它不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哲学王”赐予我们的恩典,也不是民主政治体制下赋予我们的一项权利,它是基于每个个体的天然的不可侵犯性的权利,也即是天赋人权。即便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这不仅使我们这些饱受“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观念之苦,而又无力辩驳的人眼前一亮,顿时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在罗尔斯的论述中,功利主义所认为的在产生社会最大利益总额(或平均数)的前提下容许一部分人的平等自由的严重侵犯是正义的观点遭到了严厉的批判。他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之上认为,“作为公平的正义”不仅仅是原初契约的指导性原则,而是“原初契约的目标”。亦即,正义是我们人类共同体通向秩序终极目的。这一论断将正义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再是那双躲在幕后操作木偶的手,而是舞台上的主角。这无疑给那些追求正义的最大化的人们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而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他又将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向我们娓娓道来。让我们

在其中寻找到了评判正义与否的标准。

然而,在我看懂的那部分中,我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允许我们默许一种有错误的理论的唯一前提是尚无一种较好的理论,同样,使我们忍受一种不正义只能是在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句话带给我的震撼丝毫不亚于罗尔斯在开篇中的那段慷慨陈词。一直到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民主制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在我的观念中,民主制是打着多数人利益的幌子对少数人合法权益的明抢。但是民主制照顾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然而也正是由于它要照顾到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之存在着效率低下和不能够真正抉择出最有效、最完美的方案的缺点。尽管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所在,然而如果我们因此抛弃民主制,那么有什么更好的制度能够替代,不,准确的说,应该是超越民主制呢?难道是柏拉图所认为的“哲学王”之制吗?然而,历尽古今中外的所有君主,谁人敢称“哲学王”?谁人能称“哲学王”?历史遗憾的向我们摊开双手,表示无奈,我们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因而在没有比民主制更正义的制度出现,而民主制有明显比其他制度更有效的情况下,我们选择它也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同时,这句话带给我的一个反思是,对于一些现象的存在,特别是从我的正义观出发认为不对的现象,我总是报以批评的态度,即只是抱怨其不合理而未曾评判其存在的原因以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概而言之,就是未以批判的态度来看待社会问题。因而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大量的愤青,一腔热血以为自己是铁肩担道义,奈何难得惺惺相惜之盟友,他们以为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怎奈众人视之幼稚之极。我不是指责愤青,恰恰相反,我希望我们都应有愤青的那股劲儿,都似游戏“愤怒的小鸟”中的小鸟般义无反顾的冲向我们的目标,即便是“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但前提是我们要把握好方向,否则即便是头破血流也是无济于事,最终也只是博得我们普通人的一些同情而已。借用我们环境法老师的话来说就是 “我们的感情更深沉,我们的行动更专业。”

第20篇:教学论读后感

《教学论》读后感

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拜读了翟广顺主编的《教学论基本问题概论》一书,发现此书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充分反映了教育界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探究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的策略以及教学课程的科学性知识。

在教学内容一章中,作者讲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于教学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首先勾画出和设计课堂中师生交往借以展开的内容,没有预设的内容的师生交往只能是一般性交往活动,而不是“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要开展的活动、要讲授的知识,决定了学生是以专心致志的方式还是心不在焉的方式学习。因此,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教学内容也因此成为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话题。

那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呢?通过读书我知道了,教育者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标准有这几个:

一、从学科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二、从社会需要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三、从儿童经验和兴趣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依据儿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庞大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和筛选的过程。而在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中,教师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取舍,绝非仅仅依据上述标准就可以完成,而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力量来完成。

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