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四川 师资培训《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9: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第二节)

1.为什么要研究高等教育学?

旨在探讨高等教育中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找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使高等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

 加深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认识;  增强高等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 提升高等教育工作的水平。

第二章(第三节)

3.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

   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

第四章

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系统中两个最活跃的人力因素,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交互过程中形成师生关系。

4.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

    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具有复杂性; 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创造性; 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示范性;

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长周期性合迟效性。

5.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

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 高尚的职业道德:指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合道德准则。  合理的知识结构:

按照内容分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按照知识形成的类型:间接知识、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从功能分类:

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是教师关于所教科目的知识)

条件性知识(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专门知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实践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情境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经验) 文化知识(指与教师所教学科相邻的其他学科知识,即通识性的知识)

 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一)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

(二)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

(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多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五)教育指导能力

(六)教育机智

(七)教学监控能力

(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九)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十)终身学习的能力  良好的身心素质:

(一) 认同教师角色;

(二) 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 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四) 具有教育独创性;

(五) 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的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的控制情绪。

6.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    自我意识的发展 认识活动的发展 情感的发展 个性的发展

7.从教育学角度看高校学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高校学生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主体  高校学生是发展性的人  高校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8.高校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     高校师生间的社会关系 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 高校师生间的心理关系 高校师生间的伦理关系 高校师生间的法律关系

9.高校师生交往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    师生之间沟通减少

师生之间互相信任程度降低

师生之间在思维、价值观等方面差异明显 师生交往的功利主义色彩加重

1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实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是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重要前提之一。 (1)学校方面:

 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 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 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  完善帮困制度 (2)教师方面:

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提高修养,促进专业发展  改革教育方式  了解和关心学生

 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3)学生方面:

 尊重教师  以学为本

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五章(第一节、第四节)

11.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所谓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是由学校的性质合培养目标及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来决定的,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合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

12.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应当具有哪些特点?

 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  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 立足国家国情合具有民族特性

13.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理念依据

高等教育史上出现的三种基本的知识价值取向:  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 以社会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14.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现实依据

培养目标,社会需要,学科发展

15.课程资源是什么?高等学校课程资源是什么?

 课程资源是指向构成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素材和条件;  高校课程资源是指供给高校课程活动、满足高校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包括高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来源合保证课程活动的设备合材料。

16.高校课程资源具有哪些功能?

 储备功能:指课程资源显性的物质内容和显性的观念内容都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 支持功能:指课程资源对课程活动的进行具有维护、保障的功效。

17.高校课程资源的分类方式有哪几种?具体有哪些类型?

(1)按照存在方式可以分为:

 显性课程资源: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  隐形课程资源: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风气、师生关系等。 (2)根据来源,可以分为:

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大学校内的各种设施和场所,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 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家庭、社区以及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

 网络化课程资源:包括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课程资源。

(3)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分为:

 文字课程资源:以教科书为主的印刷品;

 实物课程资源:自然物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为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

 活动课程资源:包括教师的言语活动合体态语言、班级集体合学生社团活动、各种集会合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以及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往等。

18.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模式有哪些?

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性模式

19.高校课程开发过程的具体步骤?

     确定开发原则; 了解有关需求 研制课程目标

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实施课程评价

20.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是什么?

 以学校为中心的原则; 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 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第六章

21.可能考到的辨析题

 教与学: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

一、彼此依存、相辅相成的。教学包括教与学,是通过教促进学,通过学改进教的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在实践活动中,如果只有教或者只有学的片面活动,或者二者的互动与相互促进不足就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现代教学观重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与领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是否善于按照教学任务合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才能迅速有效的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自身的发展。

学生主体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能动的学习主体,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学生这种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因此,教师要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专业优势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以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知识和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 教学与发展

学生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

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智慧、情感、意志、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是精神方面的发展。发展是人的心理机能与活动有效性的提升。教学不仅追求知识技能的积累,更要关注这种积累带来的人的身心机能的整体提升,这个提升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学生知识的积累,智慧与人格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学的深刻影响。关注教学的发展性是今日教学改革的一大特征。  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两者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般而言,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教学以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 教学与智育

教学与智育不是一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智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育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学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来进行的,但教学不是智育实现的唯一途径,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其他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但智育却不是教学的唯一任务,教学也要完成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任务。  教学与上课

通常人们将教学等同于上课,不可否认,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上课来完成的。但是教学与上课不是一个概念,他们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包括上课,上课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除了上课以外,教学还包括备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合学业成绩评价等环节。

22.高校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    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统一

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逐步增强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23.高校学生学习有哪些特点?

    学习内容具有专业性; 学习过程具有自主性; 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 学习具有创新性;

24.高校教师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 教师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教书育人;

 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知识与学术水平;  教学内容的编写与选择要保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 (2)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 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

 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3)循序渐进原则

 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系统教学;  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组织教学

 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4)因材施教原则

 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 善于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 (5)启发性原则

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发扬教学民主,注重相互启发 (6)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教学

 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7)直观性原则

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 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 重视语言的运用 (8)巩固性原则

 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重视积极巩固

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9)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 启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指导学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习行为 (10)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 教师要搞好自身的科研工作  寓科研于教学中  切忌只为任务而科研

25.高校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1)班级授课制

也叫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照年龄、文化程度等划分等级并编成有规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内容合教学时间,按课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一切都由教师安排。 (2)其他组织形式

现场教学;个别教学;小组教学。

26.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改革、完善班级授课制,促进教学单位合理化

推广电化教学和远程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压缩班级规模;在班级

授课制基础上,辅之以其他形式,例如分组教学。 (2)综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 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的有机结合。

解决共性问题时,采用全班教学; 解决不同层级问题时,采用分组教学; 解决个别性问题时,采用个别教学;  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 (3)个别化教学成为改革方向

个别化教学包括小组教学、不分年机制、独立学习、个别规定教学。

2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1)备课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上课

 组织教学;  检查复习;  学习新教材;  巩固新教材;  布置作业

(3)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 目的明确;  内容正确;  方法恰当;  表达清晰;  组织严密;  积极性高  教书育人

(4)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 作业内容符合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要求;  分量适当,难易适度;  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 (5)课外辅导

(6)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口试;笔试;实践考试

28.常见的教学方法以及具体要求是什么?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

要求:①讲授内容要保证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②讲授要富于启发性。 ③讲究语言艺术;

④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合理使用现代化手段。

 谈话法

要求:①要做好充分准备

②要善于提问;

③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做好归纳、小结 ④鼓励并启发学生自己设问;

 读书指导法

要求:①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掌握预习、复习、编写阅读提纲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读与思相结合。 ③加强辅导。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演示法

要求:①在演示前做好准备,要符合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②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注意演示的适时性; ③结合演示进行讲解和谈话。

 参观法

要求:①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②做好参观时的指导工作; ③做好参观后的总结工作。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 实验法

要求:①教师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先行实验,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效果与安全;

②是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方法,懂得院里、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自觉性

③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 ④做好实验小结

 练习法

要求:①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②精选练习材料

③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联系方法,适当分配联系分量、次数和时间 ④了解练习的结果

 实习作业法

要求:①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

②教师应与实习部门密切协作,加强技术指导 ③实习结束时进行检查评定,做好总结

(4)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教学方法

 发现法(4个环节)

①创设问题情境

②利用材料,提出假设或答案 ③检验假设 ④作出结论

 学导式教学法  研究法

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①支架式教学:是为帮助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而提供的一种概念框架。 ②抛锚式教学: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指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

或者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③随机进入式教学:指学生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2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 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

 根据专业、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 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知识水平来选择

30.什么是高校教学评价?

所谓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以搜集相关信息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师生的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31.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    导向功能 诊断功能; 反馈激励功能 发展性功能

32.教学评价分为哪几类?

(1)根据评价的作用分:

 诊断性评价  形成性评价  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的方法合标准分:

 相对性评价  绝对性评价

33.教学评价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     在评价目标上,重视学生的发展 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学生参与 在评价内容上,重视全方位视角 在评价方法上,注重多样化 在评价重心上,注重过程。

第七章(第一节)

34.教学设计是什么?

教学设计就是一个为教学活动制定规划和决策的过程。

35.教学设计的作用是什么?

    利于教师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 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 利于各教学因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优化; 利于教师反复研究教材,做好因材施教工作。

36.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  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注重交互合作; 体现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预见性合创新性

37.教学设计包含的技能类别有哪些?

     制定教学目标的技能; 分析处理教材内容的技能;

选定教学方法合教学媒体的技能; 分析了解学生的技能; 实施教学评价的技能

38.教学设计各技能类别的具体内容(详见课本114页~116页)

第八章(第三节)

3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     学科的综合性; 研究的基础性; 设施设备的先进性; 资源的丰富性;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40.高等学校科研的原则有哪些?

    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面向世界学术前沿与面向国家需求相结合;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 个体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

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推荐]

四川造价员考试复习资料

四川造价员考试复习资料

四川机电一体化师资培训总结

自考教育学(一)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优秀]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

四川  师资培训《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四川 师资培训《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