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银行业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5: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银行业现状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可以分为三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整个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有力的支持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05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35.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9.15万亿元,增长17.5%;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5.49万亿元,增长24.4%;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88万亿元,增长19.9%;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44万亿元,增长20.0%。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负债总额为34.4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总额18.37万亿元,增长17.4%;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5.29万亿元,增长24.2%;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1.81万亿元,增长19.6%;其他类金融机构负债总额8.99万亿元,增长18.3%。

截至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43.95万亿元,实现税前利润3379.2亿元。较银监会成立的2003年,增长了近10倍。

2006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商业银行税前利润为2409亿元,比2005年增加559亿元,增长30.2%,4家国有股改商业银行总资产净回报率和股本净回报率平均达到0.9%和14.9%,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17.5%,收入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税前利润为1974.9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紧随其后,为434.2亿元。其次是政策性银行为311亿元,随后为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为186.2亿元和180.9亿元。

研究证明,银行业务,包括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都是高效益的行业,其主要成本为管理成本。以3%的利差计算,仅贷款这一项,每年自动为国内银行增加近8000-9000亿元的利润,正常情况下,银行业肯定是最最赚钱的行业。国内银行的资产扩张倍数约在20-40区间,总资产利润率只有0.1-0.9%(平均在0.5%左右),资产利用率约为2-4%,国内银行自身素质与经营管理效率提高潜力很大。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始交叉并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局面,商业化的驱动和对利润的追逐使这种竞争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变的越来越激烈。同国际标准和国外成功的商业银行相比,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仍然是幼稚的,低效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银行间的竞争也始终未走出各自为战的低层次竞争格局。

在金融危机开始的背景下,财富管理机构将面临许多重大挑战,尤其是老牌机构面临三大威胁。一是信用缺失,自身资产负债表的金融损失及其客户组合的不良发展使老牌机构变得不再可信。这使得其保留员工和客户更具挑战性。二是客户信任的缺失,一旦客户认为机构的推荐不是为其带来最大利益而是追求费用最大化,那么重新建立客户的信任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三是收入减少。事实上,现在正是中资银行采取果断行动的最佳时机:利用全球竞争对手声誉受损、积极雇用人才并获取客户、考虑进行战略性海外收购以及特别要将建立能力的目标铭记于心。

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银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了中国货币市场的运行情况和银行业的发展。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内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票据业务、网上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及国际业务等。随后,报告对银行业做了竞争与挑战分析、不良资产分析、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运营状况分析、股份制银行运营状况分析和其他银行发展现状分析,最后分析了国内银行业的投资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您若想对银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金融开放已经使我国在吸引外资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获得了巨大收益。从长期看,逐步扩大金融开放,并最终融人全球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使我国继续获得这些收益,也有助于加快国内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不过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一体化是以全方位的高度开放为前提的,这一过程必然会使我国的银行、保险及证券等相关行业在国内金融市场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从业务、人才、管理等方面给我国金融产业的各个领域带来直接冲击,并将进一步对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对我国的金融业而言,全球金融一体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银行业的影响

从长期看,我国银行业将从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中获得多种收益,诸如有助于减少我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准人方面受到的限制,有利于国内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实现跨国经营等。除此以外,最大的收益还体现在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方面。融人全球一体化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的银行业将要面对资金实力充足、管理先进、服务高效的国际大银行的有力竞争,有助于从外部增强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加快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的银行业,包括中央银行的监管方式,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利于推进我国银行业改革的规范化。

但是从短期看,甚至从中短期看,这种融入并不是没有成本的。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是,虽然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银行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标还远未实现,许多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如商业化程度较低,激励机制扭曲,创新能力不强,不良资产比例高等,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悬殊下的市场竞争必然会给国有银行带来负面影响。

可以预见,一旦现有的各类保护性措施取消后,国内银行业将出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

首先,向外资银行开放中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不可避免。由于外资银行的资金成本低、贷款开发能力强、贷款质量高,有可能导致大量效益好、讲信用的优质客户向外资银行转移,而效益和信用评级较差的客户,以及一些政策性业务继续留在国内银行,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这可视为对中资银行的最大威胁。 其次,外汇业务方面的限制也将逐步取消。依托通过国际市场筹集低成本资金的优势,外资银行就能以较低利率对国内客户提供外汇贷款,从而凸现其外汇业务的优势,对国内银行的外汇业务产生较大冲击。

第三,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也将最终解除。目前,在华外资银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仅上海、深圳、北京三地就集中了在华外资银行总数的70%。随着人民币地域限制的放松,外资银行将会向更多的沿海城市扩展,加强对优质客户的争夺。

第四,在开放其他金融服务方面,外资银行将居于垄断地位。外资银行在金融数据处理和咨询服务以及混业经营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它们熟悉国际金融领域,长期分析国际金融形势,注重市场开发,有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具备很强的技术和金融产品开发能力,尤其是在个人资信系统方面,能够提供优良的服务。因此,在提供其他金融服务方面,外资银行将处于垄断地位。

最后,外资银行出于开拓国内市场方面的考虑,将吸引走大批国内银行界优秀的管理和专业人才,给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一定的冲击。 以上竞争格局必将对国内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市场份额出现流失。我们可以比照加人世贸组织作一个简单的估计。根据预测,中国加入WTO五年之后,外资银行的外币存款市场份额将上升到15%。人民币存款的市场份额将上升到5%至10%(宫占奎,2000;王雪冰,2000);其外币贷款市场份额可超过1/3,人民币贷款市场份额将达到15%左右;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超过50%;外资银行将获得绝大部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十年之后,外资银行将占有整个银行业市场1/3的份额(王雪冰,2000)。

二是盈利能力下降。伴随着中资银行市场份额的缩小和优质客户的减少,其盈利能力必然随之降低,最终将影响到中资银行的收益。如果考虑到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同时还肩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种状况将使中资银行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是影响中资银行的流动性。资金来源逐渐从中资银行分流到外资银行,必将对中资银行的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鉴于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已经很高,流动性损失不仅会恶化国内银行的风险状况。甚至有可能对中资银行的生存构成威胁。

发展趋势

1形式发展 网络银行

我国现在开展的银行电子商务主要集中于电子支付业务和网络银行两方面,距国际上通常意义所指的银行业电子商务尚有很大距离。A:电子支付业务形式包括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支票等,但截至目前我国银行开展的主要还局限于信用卡业务,而很少采用对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现在国际贸易金融界中广泛采用的支付形式;

B:网络银行服务。我国网络银行目前的业务深度和广度非常有限,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分类标准,网络银行业务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基本业务,二是更高一级的业务(如个人融资理财、查询账户明细等),三是以互联网为营销渠道开展的业务,四是利用互联网交叉出手金融产品和服务。

现今,我国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最多只达到第二个层次,主要还是集中于传统银行产品的电子化提供,如提供在线交易支付网站,交易和账户查询、转账、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申请银行卡等简单业务上。这些服务与传统服务毫无二致,所有的网上业务也均可由传统的银行柜台完成。

此外,部分银行甚至只简单的将网站作为营销宣传工具对待而不直接提供服务。这样的网络银行相较于机构模式基本没有特色,更谈不上价值增值点,难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以2规模发展

2003年底中央确立以股改上市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方向为起点,几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同时,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与经营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轨迹和经营策略的演变。

首先,股改上市提升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素质与竞争力。2006年以来,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其他一些商业银行先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相继在香港联交所或同时在境内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目前农行股改上市的进程也加快推进。股改上市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面貌,上市银行资本实力显著增强,公司治理结构趋于完善,经营基础和盈利能力长足进步,品牌价值和公信力显著提高,并直接促使中国银行业以令人瞩目的姿态进入国际经济金融舞台,工行、建行、中行占据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前列,并一度包揽全球上市银行市值前三名。

其次,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程度大大提高。随着后世贸组织时代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中国银行业竞争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竞争的态势。国际一流银行瞄准中国快速发展和开放的银行业市场,纷纷登陆中国,成立独资法人银行,并通过参股进入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中、建、交行均引入国际知名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中资银行与全球大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短兵相接的搏杀已然开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已是全球化的竞争。由于众多国际银行的加入,这种竞争不仅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而且提升了竞争的水平,包括经营模式、服务理念、产品、营销渠道等各方面的竞争均在更高的水平上、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展开。

从经营环境看,银行客户的需求日益提升。在银行和客户的关系中,客户的弱势地位已经发生根本转变,客户选择银行的空间日益扩大。无论公司金融还是个人金融,客户结构均出现高端、中端、低端的分化,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传统的融资、结算业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大型集团公司客户往往拥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对银行的服务更多向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网上银行等高端服务转变,而且对服务质量和产品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人客户而言,高端客户要求银行提供财富管理乃至私人银行等高端增值服务。

去年以来,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伤害,中国经济下滑趋势已经显现。今年,全球经济金融动荡无疑将更为剧烈,中国经济运行的困难进一步增加,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银行既要规避风险,又要“危中寻机”。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和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客户新的需求,坚持科学发展,稳健经营,进一步明晰发展战略,实现经营模式和发展策略的转型,努力从以利差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综合化经营,积极发展以服务为核心的中间业务,并加快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组织架构、服务方式、产品功能等各方面的创新。在未来的中国银行业竞争中,银行经营和管理模式的调整集中体现在如下方面:

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实现经营的多元化、综合化。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调整业务结构,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尤其是发展理财、基金托管、资产管理、代理保险、年金以及财务顾问、上市咨询等新兴中间业务,促进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并降低风险水平。金融脱媒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银行综合化、多元化经营的趋势。以商业银行业务为核心,依托商业银行网络优势,完善多元化业务平台,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目标,实现商业银行、保险、投行联动发展,成为多家大型银行谋求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策略。

个人金融业务地位不断上升,财富管理成为战略重点。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一批富裕阶层的形成和扩大,个人金融业务对银行的贡献度不断提升,银行业务零售化渐成趋势。个人金融业务在银行业务及收入来源中的地位愈益重要,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银行卡、消费信贷成为银行业务重点。作为银行服务中高端客户的重要领域,财富管理有着尤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增长最快的富裕阶层是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个人,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富裕人士占整个亚太地区的29.1%。民众财富的快速增长,催生了中国的新型财富管理市场。财富管理逐步从单一产品投资过渡过到谋求个人财务稳健的综合性管理,服务渠道也由柜台服务扩展到理财专柜、理财工作室、理财中心,并向私密性更强、专业化和服务水平更高的私人银行发展。针对不同阶层客户的理财需求,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差异化的服务营销,加大理财产品创新,提高理财人员专业水平,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

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成为未来银行对公业务新的增长点。随着大型优质客户的脱媒化,中小企业将是未来银行服务特别是融资服务的主体对象和利润来源。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要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及其风险特点出发,创新信贷管理制度,改造风险管理工具,研发特色融资产品。

发展机会

关注次贷危机过后的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重大机遇:

事实上讲,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小,而股价下跌即很惨。危机过后,中国银行业将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1、中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中间业务收入逐年提高,收入的渠道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并购贷款,为中国银行业拓宽了新的渠道,增加了新的利润来源。

2、随着次贷危机过后,中国银行业加大了对个人零售业务的拓展力度,非利息收入在各项收入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3、中国政府加大内需的各大政策,无疑都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是重大的利好,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银行业贷款投放猛增,增加了中国银行业的利息收入。

4、中国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最先受到冲击,也必然会在下轮行情(二.八或一.九)最先反弹。

第一,未来10 年中国可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业市场。以银行业存款规模来衡量,目前美国是全球第一大银行业市场,2007 年末存款总额为8.4万亿美元,过去5 年平均增长率为9.1%。我国2007 年银行业存款总额为5.5万亿美元,过去5 年平均增速为16.9%(以美元计价则为19.9%)。不考虑汇率及价格等其他因素,假定未来我国存款年增长率为15%,而美国为10%,那么到2017 年,我国存款规模将达到22 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市场。中国银行业如能充分开发国内市场,在未来10年内就可以实现在全球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第二,新兴市场增长迅速,发展潜力巨大。本世纪以来,全球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日趋稳健,在自然资源、人口、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优势和潜力,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期内依然会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最重要的是,新兴市场金融发展深度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不论是以存贷款占GDP的比例,还是以银行资产、股票与债券市值占GDP 的比例来衡量,新兴市场都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人口、经济规模在全球占有绝对的份额,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相当可观,如果我国银行业能利用好这一机会,可以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第三,我国银行业在亚太地区具有“走出去”的天然优势。欧洲银行业的大发展,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密不可分。当前,亚太地区(除日本外)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区域内贸易比重较10年前有了大幅的提高,以东盟、东盟+

3、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安排等合作机制为代表。韩国—东盟、中国—新西兰等自由贸易区协议已经达成,印度—东盟、中韩自由贸易区设想也提出并推进。区内贸易联系扩大,人员交流增多,为金融业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可重点选择经济规模较大、未来增长预期较高、金融深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第四,欧美大银行深陷次贷危机,为我国银行业拓展新兴市场创造了良机。过去的几年里,新兴市场一直是国际大银行的重点拓展领地,国际大银行通过战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兼并收购活动,在新兴市场发展很快,各项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增长使其获益匪浅。当前,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许多大银行资本萎缩,不得不在金融市场广泛筹资以维持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甚至不惜变卖资产补充资金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兴市场的发展。而我国银行业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规模与利润都迅速增长,具备向外扩展市场份额的资金实力,可以乘此机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有效配合和服务于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实力的提升。

第五,人民币总体上保持升值趋势,为银行业提高全球地位提供良好环境。货币是一国金融业保持国际地位的重要决定因素。美国银行业在全球的超强地位,与美元的国际地位有很大关系。当前,国内强劲的经济增长为人民币在未来总体上保持升值趋势提供重要支撑,人民币升值为我国银行业提高国际地位提供重要机遇

二、产业分析课程对工商专业有开设的必要,毕竟管理人才只有对当今各产业结构及其趋势有透彻的了解,才能住处正确的决策。因此,这门课程应重点讲解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形态和有效竞争;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集聚;产业发展资源及配置等内容。

就这学期将的内容,我对课程中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最感兴趣。因为生命周期理论让我对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产业在不同周期中的地位、性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产业总体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不完善、不成熟的低水平向更完善、更成熟的高水平演进的过程,而且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个过程就是无止境的,这是产业总体发展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其中,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最初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一般会一次经过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从长期看,大多数产品都有市场生命周期,但也有少部分产品对此并不明显,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产业的地位和性质,按产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顺序,依次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先导产业、成熟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以及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这一发展趋势,既反映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产业类型演变的特点,也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只要我们对具体的产品做出正确的分析,根据不同的周期做出不同的管理决策就会事半功倍,从而做出正确调整使企业发展壮大。

小标题:美国人青睐共同基金

对美国的投资大众来说,最普遍的理财方式就是购买共同基金。目前约一半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美国人青睐共同基金,首先是共同基金优异的市场业绩。此外,美国的养老金享有免税权,因此,很多参加养老金计划的员工用养老金投资共同基金。

小标题:德国人不热衷炒股

德国老百姓在家庭理财中很少购买上市公司股票。首先,德国人向来以理智、冷静著称,一夜致富的股市梦想很难打动德国老百姓。其次,完善的保险制度给了德国人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德国老百姓并不把股票投资当作收入的主要来源。另外,德国现有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使得德国老百姓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必须用于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因此,普通人手里能够用来投资股市的“活钱”、“热钱”并不多。

小标题:日本人的理财经

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以及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的痛楚之后,日本股民的心态逐渐变得平和起来, 日本人理财大都量力而行,也就是炒股理财用余钱,每个月的收入,除按月交纳各类保险和家庭开支外,剩余的部分则用来投资股票或购买国债、基金等。其次,“分散投资”也是人们遵循的理财秘诀,这样不会因为投资过分集中而造成大的损失,同时也便于更理性地判断行情,作出合理选择。

理财第一步是应该把你资产进行配制,按我的原则,所有人的钱,比如挣的钱抛出日常的衣食住行合理的消费之后,一个家里的钱应该分成三份,这是我的观点,就是说这一个大盘子切成三块,第一份钱存的是应急的钱,就是说一般家庭要有一年生活费作为应急的钱。

:还要有一点现金在手里。有一点现金,这些钱可以存在银行里面活期存款,或者短期债权都可以,一旦应付突然失业或者家里有人生病,必须随时拿出来用。第二份钱应该留养老的钱,养命的钱,养老跟养命是一回事,一般普通家庭应该留三到五年养命的钱,那么一个人到了六十岁退休的时候,至少应该有二十年生活费作为养命的钱,我讲一年的钱是一年的生活费作为养命的钱,养命的钱可以买国债,存成定期存款是可以。养命之外的钱叫闲钱,才拿去炒股票,所以理财首先是对资产进行配置,按我说的这三块进行配置,所谓理财就是把你挣到的钱合理消费之后,分成不同的份,让不同的钱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替你去工作,其实这就是理财,

银行业大变局

银行业金融机构

个人简历(银行业)

银行业国标

银行业工作总结

银行业展望

银行业自我鉴定

银行业工作总结

银行业工作计划

银行业新年贺词

银行业
《银行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银行业支持 银行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