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护理风险预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2:27: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

护理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按要求完好率达到100%,急用时可随时投入使用。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本科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定时充电,抢救使用中及时连接电源,防止电池耗竭。

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地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照,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本科室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1 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参加抢救的各方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风险预案

1、过敏反应防护措施:

1)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置、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3)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体温单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条,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2 4)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5)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内,以防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

2、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分钟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g,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改善过敏患者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抗组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3 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住院患者发生躁动时的风险预案

1、护理人员应首先寻找躁动原因,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3、在监护病房的患者,要有专人看护,给予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误伤及自伤。

4、病情逐渐加重引起的躁动者,护理人员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控制病情。

5、昏迷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现的躁动,经常呼唤患者,了解意识恢复程度。

6、对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工作,增加患者舒适感,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

7、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8、如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有异常者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加用床挡,按时巡视患者,以免躁动时患者发生坠床。

9、护理人员对于躁动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以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患者的肢体颜色。

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紧急处理预案

1、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2、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动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3、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评估患者后,应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同的急救措施。

4、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 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

5 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5、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或0.1%的新洁尔灭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者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6、每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7、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8、向患者了解当时摔倒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倒。

9、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风险预案

1、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挡,并有家属陪伴。

2、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3、在床上活动的患者,要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

6 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4、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由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5、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发生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7、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8、每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直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9、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消防紧急疏散患者风险预案

当病区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患者先撤、医务人员后撤离”的原则,紧急疏散患者。

1、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

7 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拨打保卫科电话或消防电话“119”警。

2、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立即报院总值班。

3、打开消防通道,组织患者有秩序地撤离。使用消防通道的原则是“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

4、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

5、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6、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己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邻近人员。

7、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8、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拉开着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队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9、撤离时,切勿乘电梯,防止因断电致撤离不成功。

10、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

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应急程序

1、应立即同通知值班医生,记录病情变化的时间。

2、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3、配合医生抢救。

4、必要时通知患者家属。

5、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按医务科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6、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发生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进的应急程序

1、通知病区医生。

2、白天通知医务科或护理部,夜间、节假日通知院内总值班。

3、通过住院处,找家属查找。

4、患者回来后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5、若确属外出不归,需二人共同清理患者物品,贵重物品、钱款需要登记上交领导。

6、做好相关记录。

9

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2、通知医生。

3、没收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4、通知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不得离开。

5、详细交接班,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多关心患者,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自杀,应通知医生立即赴现场,看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可能立即抢救。

2、保护现场(病房及病房外现场)。

3、通知医务科或院内总值班。

4、通知家属,做好相关记录。

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程序

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

1)告诉患者停水时间。

2)给患者备好使用水和饮用水。

2、突然停水时,夜间要与院总值班联系,汇报停水情况,查询原因,白天要与总务科联系,汇报情况,查询原因。

泛水的应急程序

1、立即寻找泛水的原因,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解决。

2、如不能自行解决,立即找总务科,夜间找到维修值班人员。

3、协助维修的人员将水扫净。

4、告诫患者,切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水处,防止跌倒。

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程序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所急灯,手电筒或点燃蜡烛照明等。

3、通过电话与电工联系,查询停电的原因。

4、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失窃的应急程序

1、发现失窃,保护现场。

2、电话通知保卫科来现场处理,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遇暴徒的应急程序

1、首先保护患者及公物。

2、设法报告保卫科来现场处理,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3、坏人逃走,注意走向,为保卫科提供联系线索。

住院患者发生输血、输液反应时的应急程序

•发生输血反应时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改换生理盐水。

2、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是一般性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病做好记录。

4、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应保留血袋病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发生输液反应时: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所输液体,保留或开放的脉通路,改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

2、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物资供应中心、护理部、药剂科。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至药剂科化验检查。

7、如若患者或其家属对输液反应提出质疑,应按实物封存程序对实物进行封存。

13

护理风险应急预案

15、护理紧急风险预案

风险预案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与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事件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预案
《护理风险预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