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我县农村住宅建设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3: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协字〔2009〕22号

关于我县农村住宅建设和新农村规划的

报 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加快推进我县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改变我县农村无序建房、乱占耕地的状况,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和有效合理利用,县政协成立了以王海峰副主席为组长、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题调研组,于今年6-9月份对我县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及新农村建设规划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工作

- 1

有农民培训场所、有文化娱乐场所,有标准化卫生室、有便民超市;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村级组织好、经济效益好、村风民风好,农民素质好,公益服务好、社会治安好。三是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任务。2009年,全市建制镇、乡集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完成80%以上,省重点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30%以上,村庄规划完成40%以上。2010年所有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

二、我县农村住宅建设和新农村规划的现状

(一)我县农村住宅建设基本情况

新蔡县位于豫东南两省四市六县交界处,全县22个乡镇,349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3184个自然村,4627个村民组,26.6万户,105万人,其中农村24.4万户、95.6万人。全县总面积218万亩(即14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8万亩,农村集镇占地1.9万亩,自然村占地30.8万亩(户均1.16亩),人均215平方米。全县农村村内宅基地271523处,占地103440亩,占自然村面积的34%;村内闲臵住房18512座,占地面积7035亩,占自然村面积的2.3%;村内闲臵宅基地32330处,面积15075亩,占自然村面积的4.9%;村外建房25773座,占地7732亩;一户多宅多臵住宅65237座,面积24790亩,占自然村面积的8%。

全县农村共有住房265164座,969906间,建筑面积

- 3

如此之多、乱占耕地如此之广、空心村如此严重,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二)我县新农村建设规划进展情况

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对新农村规划进行了安排部署,村级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开展,目前已有20个行政村的规划方案得到批准。已经规划的部分行政村,新农村建设效果喜人。如黄楼乡黄楼村王庄自然村,采取整体搬迁的方式,在黄化路北侧统一征地40亩,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模式进行住宅建设,受到住户的拥护和赞扬。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上级各部门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仅2008年,全县各项涉农资金投入达1.5亿元。其中,土地整理资金400万元,农村道路建设资金4792万元,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资金320万元,沼气建设资金130万元,安全饮水资金203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从2008年起,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对涉农资金实行“统一规划,分口实施,集中整合”的原则进行投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方面抓新村建设,一方面加大对老村改造和整治。全县累计折除农村破旧房屋1200多间,修建垃圾集中堆放点156处,清理污染黑水沟30多条,粉刷改造墙面1.2

- 5

房。全县农村村外建房有宅基证的5549座,仅占22%,尚有78%的没有土地批准手续。公路两侧建房有宅基证的2485座,仅占11%;无宅基证的20110座,占89%;无证建房接受国土部门处罚的15817座,占70%。农村乡镇政府所在集镇商业用房,有土地批准手续的6248间,占48%;没有土地批准手续的6848间,占52%。

究其原因,一是原有村庄公用设施缺乏造成农民往外迁建。生活环境差,出行不便。二是农民建房的需求迫切。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口到了结婚高峰期,成家立业需要分户,导致农民建房需求相对比较集中。三是宅基地规划和调整难度大,农民被迫乱建房。

2、“空心村”现象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原来居住在交通不便的自然村的农民自发地向外迁移或到城镇买房居住,改善居住条件,从而使得原有的住宅被闲臵和废弃。表现为村外新房林立,村内破破烂烂,建新不拆旧,村内废弃地、闲臵地及空闲房屋大量存在,“一户多宅”现象比较普遍。据调查,全县农村村内宅基地271523处103440亩,仅占村庄面积30.8万亩的34%,荒废地、道路、坑塘占村庄面积66%。66个自然村样本点中,有43个自然村的宅基地占村庄面积不足50%。比如弥陀寺乡白庄村段庄,村庄占地173亩,村内宅基地仅

- 7

地管理政策相对“僵化”,在农村集体没有预留机动用地的情况下,使调整土地和实施拆迁工作成为烫手的山芋,导致新村规划和建设、小村合大村等目标难以实现。比如,李桥镇夏庄村,2006年请市规划局对该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规划建房556座,现已建房39座,其余因土地调整不成而搁臵,其中亟需建房的200户也只能望地兴叹。再者,按照土地管理法和报批程序规定,从规划到审批,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也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缓慢的原因。

5、自然村密集大,占地多,土地浪费严重,基础设施薄弱;集镇规模小、城市化率低、带动能力差。全县3184个自然村中,300人以下的小村1902个,占59.7%;300—800人的中等村1086个,占34.1%;800人以上的大村196个,占6.2%,可见我县自然村规模太小,人口太少,不能发挥人口集聚效应。但是我县自然村占地规模庞大,土地浪费惊人。自然村总占地面积30.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1%,占耕地面积的20.8%,平均每个自然村占地面积达96.7亩,每个自然村平均居住330人。如化庄乡潘庄村李洪庄,全村226户1072人,村庄占地460亩,耕地仅有1072亩,村内闲臵宅基地30处,闲臵房屋20座。棠村镇杨集村、宋岗乡杜店村等,1000人左右,村庄占地都在300—500亩之间。全

- 9

原则,推进农村住宅有序建设。规划是龙头,是基础,也是关键。无论是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还是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先行。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城镇化的要求,集中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活动。建议由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县政府拨付经费,统筹开展全县农村住宅和新村规划建设工作。可根据我县农村村庄的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传统、民族特点等类型,每个类型设计1-3套规划方案,供各村庄选择使用,以解决乡村没钱规划问题。乡镇成立规划指导组,以村为单位逐村规划,规划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新农村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据测算,集中规划可节省规划经费近2000万元。规划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新农村建设,科学编制集镇、产业集聚区、农村住宅社区、中心村规划,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引导村庄向集约化、城市化方向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架构体系。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农民放弃农村宅基地到集镇和县城落户。

2、集中开展农村违法占地建房专项整治活动。建议县政府尽快发布通告,对未经规划的村庄,除危房改造外,停止新建、重建、改建住宅。对已建和在建住房,进行清理整顿,依法堵截乱建行为。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依据法律、尊重历史、区别情况、实事求是”的原则,

- 11

工作法、小村搬迁、依法有偿收回集体使用等措施,妥善解决新农村建设用地问题。根据土地法律法规规定,建议在今年年底前,先将农村集镇、新型农民住宅社区、中心村、大村占地的大致范围划出来,在编制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时将其中的基本农田臵换出来,为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扫清障碍。

5、推进小村并大村,逐步实现农民居住集约化,管理城市化。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引导小村并大村,大村形成中心村,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努力提高我县的城镇化率。加快农村住宅社区建设,采取农民自建、集体代建、招商建设、社会援建等多种途径,设计住宅楼、联体别墅、独家独院等多种面积和户型住宅,供不同经济能力和需求的家庭选择。要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提高品位”的思路,率先抓好农村集镇规划和建设,将集镇土地收回国有,盘活集镇存量土地,强化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建设农民经济适用房、集镇社区、引资开发、农民联户建设等方式,鼓励经济条件好的农民向集镇转移。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放弃宅基地进城或到集镇落户。

6、因地制宜开发改造“空心村”。对空心村的治理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原址规划、整体搬迁、空宅填实和

- 13

打捆使用,优先安排在试点村镇,加大试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要有代表性,示范村的规划要坚持高标准,投资和建设应量力而行,逐步实施,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附:

1、《新蔡县自然村模型统计表》;

2、《新蔡县农村集镇及规划现状调查汇总表》。

政协新蔡县委员会 2009年10月20日

主题词:新农村建设

住宅规划

调研报告

新蔡政协办公室 2009年10月20日印发 (共印60份)

- 15 -

关于我县规划区农民住宅建设的调研报告

我县农村公共卫生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住宅建设管理

我县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调研报告

金融危机对我县农村影响调研报告

我县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我县农村村务公开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农村村务公开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住宅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住宅建设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