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家庭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8: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家庭材料

黄知港家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随着当今社会环境因素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环境的良莠对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和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的孩子正处于思想和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以身作则,怎样引导他在人生的重要时期健康快乐的成长呢?下面是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几点体会:

一、以幸福家庭为基础,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从小孩子一岁以后,我们便不断的教孩子识字,教他对人的称呼,进而教他要听话,什么能学,什么不能学等等。这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开始,至于往下一步教孩子什么,如何教,怎么教,有什么要求等,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方法,但总的有一条是相同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孩子听话,聪明活泼,并能出人头地,这就是天下父母心!我们家也是如此,我们一开始便对孩子寄予殷切的希望。

我们要想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就要给孩子有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感。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孩子的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家庭和谐温馨的气氛会增加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更有利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闹矛盾或发生争执,那就会给孩子留下不愉快的阴影,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过去我们夫妻之间有闹过几次矛盾,虽然我们在孩子面前没有吵闹,我们的冷暴力矛盾在孩子尚小不懂事的时候,他还感觉不出什么情况,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和懂事,我们有时发生的冷暴力矛盾慢慢的被孩子察觉,夫妻之间的相互冷落或多或少地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由于怕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以后我们夫妻之间遇到不愉快的矛盾,都尽量控制各自的情绪,把冷暴力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长的作用,这说明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积极诱导,凡是要求孩子做到 1

的,我们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为了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从不逼迫他学习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会尊重他自己的选择,决不抑制孩子对他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学习热情。自从小学开始,校内外每周都举办不少的兴趣班,我们没有逼迫他去学这学那,在小学阶段,他自己只选择了学英语和篮球活动,还有他业余时间比较喜欢的书法和绘画从小学开始到小学毕业从未间断过学习,我们都积极的支持和引导他去学。上初中以后,学习的科目明显增多了,学习的压力也增大了,我们因此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他对各科目的学习,力争全面发展,决不盲目的干涉。现在,只要放学一回家,他都自觉的到他自己的房间去学习做作业,从不用家长的催促。有时候节假日我们在外面有应酬、回老家过节或去赴婚宴等活动,他宁可自己在家看书做作业,也不跟我们去参加这些活动。相反,有时候我们反而还逼迫他从学习中抽空出来活动身体,或跟我们出去走走,或出去打打球等进行一些锻炼活动。总之,幸福家庭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关键。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据,培养具有健康向上、健全人格的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儿童,不只是体质健康,从内部来说,应该各项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用正常手段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从对外关系来讲,应该能够适应周围环境,有人际交往能力和基本的人际关系水平。我们平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例,以身作则,通过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孩子自从入幼儿园开始,我们就鼓励他融入到孩子们中去,与小朋友结交朋友,尊敬老师,关心同学,有困难互相帮助,小朋友打架或自己被人打时自己不能还手,要及时报告老师,遇到挫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等,这些我们都叫孩子铭记心上,孩子都能记住并能遵照执行,上到小学中学后也是如此。特别强调要求他与同学之间不能打架或被其他人打了以后不能还手,这个他都能坚持做到。遇到挫折或者被老师批评,孩子心理受委屈,不管是对是错,我们都没有责怪他,没有一意的护着孩子,而是循循善诱导他,帮他分析找出原因,该他道歉的就叫他去跟老师跟同学道歉;就是他没有错,被批评受了委

屈,我们也没有去向学校告状,也没有去责怪人家。记得孩子在读小学期间,有两次被老师误解,被老师狠狠的批评,他一边哭着解释,一边与老师顶嘴辩解,尽管不是他的错误行为,也不是他的责任,后来也有其他老师出来帮证明不是他,我们并没有为此护着孩子,也没有为此去责怪同学和老师,而是诱导孩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孩子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也会经历各种冲突、问题、矛盾和困扰,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时,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必须首先学会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应付各种困扰;其次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干预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坚强应对困难,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父母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会预测孩子即将遇到的障碍,及时调解孩子的不良情绪,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促进孩子健康向上、人格健全发展。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是家庭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的道德行为必然成为孩子模仿的首选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着力塑造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有意识地将道德品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家庭教育之中,对孩子的道德行为评价要有坚持性,从自身做起,前后一致地做榜样,为孩子创设道德情境,提供明确具体的道德行为要求,让孩子持之以恒,及时纠错,适时的运用表扬和批评,促进孩子品德的发展,培养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以至到了中学后孩子还把那些良好的品德行为还一直坚持下来。他不管在学校里还是行走在外面路上或街道上,喉咙有痰都吐在卫生纸上,手上的垃圾一直拿在手上直到走到垃圾箱才丢掉。在学校里或在其他地方见到认识的老师和长辈都很有礼貌去打招呼。现在我们叫他到菜市场去买青菜,他看到那些老弱菜农担菜来卖,即使卖的价钱比旁边还贵,他还是买那些老弱菜农卖的菜,他回来跟我们说看到那么老的菜农还担着菜出来摆卖,觉得很可怜的。即使他买的菜付高了价钱,我们还是赞许他,表扬他这样的品德。还有,孩子妈妈在家吃饭的时候说在学校旁边的菜市场有一个残疾人卖的菜比其他人的贵,但菜的品种质量比其他人的要好,几次从他那里买回来的菜都比较好吃,这时孩子才说他放学路过他那里的时候,有几次正好碰到那个残疾人摆卖收摊时都主动去帮他搬东西。这些看似小事,但这样的品德已经逐渐在孩子身上成长出来。

四、营造健康的读书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建学习型家庭,父母应该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不断更新和增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育孩子,并做出表率给孩子看。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和积累,通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好学、乐学、常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学习气氛的熏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父母只有自己不断学习,对孩子讲话才有说服力。反之,如果自己天天邀上一帮朋友在家里打牌娱乐,而要求孩子在房间里好好学习,那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在共同学习过程中,父母还应注意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针对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设计合理的方案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虽然现时有的父母知识面不一定都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难题,但是只要父母与孩子一起探讨,一起看书,相互帮助,加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能激发孩子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学习精神。在要求孩子认真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课,各科目均衡发展的同时,要尊重孩子正当的自我需求,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不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孩子学习成绩优秀肯定值得表扬和鼓励,孩子考试成绩好回到家就见父母笑脸,成绩不好回到家父母就打孩子 这种就是不好的现象,要知道学习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分数的高低也未必是成材的关键,死读书更不是一种健康的读书方式。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让他对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善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惯,努力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家庭材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家庭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