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7: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村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

【摘要】家长不关注古诗词,则不闻不问,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对于初中生,很多教师和家长仍然停留在小学的要求上,只是单纯地让孩子背诵和默写,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想要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就要另辟蹊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贴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扩写诗词时想象并完善诗词所描述的情境,并恰当地利用音乐来丰富诗词教学情境。

【关键词】农村初中;诗词;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古诗词教学始终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对小学和初中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关注古诗词,就会自觉地为孩子购买相关读物;如果家长不关注古诗词,则不闻不问,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对于初中生,很多教师和家长仍然停留在小学的要求上,只是单纯地让孩子背诵和默写,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当中茫然不知所措。如果我们在教学当中,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古诗、记作者,学生只会感到索然无味,认为古诗词只不过是一些文字符号而已,不会产生丝毫的兴趣。想要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就要另辟蹊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注意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贴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创设教学情境,就会将学生从课堂带到自然和社会当中,使之结合自身的观察和体验,配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将诗歌所描述的内容转化成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浮现在自己的脑海当中。

如在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都听说过‘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说法吧?试想,一个人出门在外,远离了故乡和家人,每到传统佳节就会更加地思念自己的父母兄弟。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团聚之日,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吃着瓜果、赏着明月,这是何等的幸福。但是,如果恰好这一天,你的爸爸或者妈妈因为有事出门在外,你会是什么感觉?会产生哪些想法?”这样导入,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思念、失落、惆怅等词语。我们再顺势介绍苏轼的坎坷经历:兄弟二人同年中了进士,虽心怀天下之志,但生不逢时,始终未得以重用,满心踌躇,再赶上中秋节,其内心感受自然非比寻常。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诗词的了解也变得更加自然、方便了。

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讲解,就应该围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寒冷的塞外,北风肆虐,大雪纷飞,第二天起来树上挂满了雪花,好像是春天桃花盛开一般,让人欣喜。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梨花并非新鲜事物,教师通过对诗词中描绘情景的再现,可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塞外的寒冷与壮美,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感受,主动地完成了对诗词的理解,参与了诗词的赏析过程。

二、扩写诗词想象并完善诗词所描述的情境

诗词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凝炼是其最大的特征。相比城市初中生,农村初中生的语言积累要少得多,阅读面也明显偏窄。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搜寻身边的材料,主动整理诗词创作背景、作者的社会经历、艺术创作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对诗词进行扩写,使诗词―诗人―学生形成有机的整体,实现学生与诗人、诗词的对话。

如在唐后主李煜的作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联系李煜从国君沦落为阶下囚的人生经历,并想象作者当时的复杂心境,先在课堂上口头表达,而后形成文字。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都会积极地理解诗词,体会得到亡国之君正在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突然听到兵临城下的消息,内心惊恐万分;亡国之后,妻妾受辱,国民流散……学生将这些往事写入对诗词的解读当中,更加体会到了诗词的真谛所在。如此教学,其效果比单纯地字词讲解要有效得多,而且还会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书写整理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锻炼。

三、配合音乐丰富诗词教学情境

音乐与诗词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微妙的,许多诗词配上音乐都是极其优美的艺术伤口。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将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配合乐曲的节奏来体会诗词的音律之美,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农村生活相对贫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比较单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音乐赏析能力,但并不影响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如果将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会使许多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开始想象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音乐,使其内心更多了一份对语文课的期待。

如在讲解苏东坡的代表作《水调歌头》之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听当红歌后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在讲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听徐小凤的《别亦难》;在学习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之前,可以先播放邓丽君的《独上西楼》。从教学实践来看,将音乐引入到诗词教学当中来,可以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感觉满意。为了更好地引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教学当中,还经常要求他们帮助教师思考该选用哪首音乐来配合教学。这使得他们在课堂教学当中听得更认真,思考和回答问题更加积极。笔者感觉,借助音乐,学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实现了精神层面的遨游,真正与诗词的作者完成了对话。

参考文献

[1]陈萍.初中古诗词的情境教学策略例谈[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2).

[2]田雪杰.7-9年级古诗词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D] .河北师范大学,2014 .

[3]朱玉霞.初中语文诗词的情境教学[J].华夏教师,2014(10).

[4]王霞.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化难为易[J] .新课程学习(下),2012(11).

(编辑:龙贤东)

《情境教学策略》读后感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浅析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浅谈农村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教学策略与鉴赏

经典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初中古诗词

农村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