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5: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要点

高春先 贝亚维 王汉荣 茹水江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杭州 31002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填人口激增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及品质的要求日益增加,蔬菜食品消费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的方向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现代化高效农业的发展,我省蔬菜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播种面积由1996年的469.68万亩,到2002年达到1045.5万亩,在6年的时间内,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50%多。我国去年蔬菜出口量是进口量的30多倍,出口金额是进口金额的50多倍,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优势。

由于新的蔬菜品种不断引入,南北商品蔬菜大调运,病虫害对常规农药抗性提高,蔬菜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和为害复杂,新的病虫滋生蔓延,原来次要病虫上升,灾害性病虫常常暴发成灾。因此,蔬菜病虫防治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设施栽培条件下的低温或高温型病害、土传病害、生理性病害及斑潜蝇、蓟马、夜蛾类、小菜蛾、螨类及蚜虫等蔓延发生;蔬菜基地的发展及南菜北调或北菜南调为病虫害的传播蔓延提供了机会,使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当前菜农的植保素质,跟不上目前蔬菜生产的需要;有些菜农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至于滥用高毒农药,过量使用化肥,严重污染农田、商品蔬菜及周遭环境,造成蔬菜产品中的农药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严重超标。另一方面,由于人们不注意对生存环境的保护,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和废物,造成土壤和地表水严重污染,汞、砷、镉、铅等有毒、有害元素超标,从而污染了这些地区的蔬菜。迈入21世纪后,我国蔬菜产业及其植物保护工作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是在新世纪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无污染的卫生、优质、富有营养的“无公害”蔬菜。二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如何增强蔬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出口贸易。无公害蔬菜将成为21世纪农产品的主题之一。

“无公害蔬菜”是指没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有的称其为绿色蔬菜或洁净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或把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即农药残留不超标;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生物不超标;避免环境污染的危害。 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是“无公害”蔬菜的标志,因此对生产的“无公害”蔬菜要抽样检测。对于国家尚未制定在蔬菜上允许残留量的农药品种,可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或其它国家制定的农药残留标准。对国家尚未掌握检测技术的农药品种,则在生产过程中检查其是否执行安全间隔期。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无公害”蔬菜地规范化生产措施,经3年以上地实践,并经农药残留量检测不超标。规范化措施确定后,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实施,并检查其实施的情况,凡违反规范化措施的,都不可列为“无公害”蔬菜。规范化措施如有变动并有可能影响农药残留量时,必须再抽样检测农药残留量。

对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是检测化肥污染的重要指标。我国无公害蔬菜上的卫生指标规定:硝酸盐(NaNO3计)瓜果类的最高残留量≤600mg/kg,叶菜类的≤3000mg/kg、根茎类的≤1200mg/kg。

工业“三废”包括废水、废气和废渣,种类很多,其中有害的物质有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含毒塑料膜、酚类化合物、氰化物、苯和苯系物、重金属元素、砷、镉、铬、汞、镍、铊、锡、钴、锑、锰等。我国无公害蔬菜上的卫生指标规定:汞的最高残留量≤0.0

1、氟≤1.0、砷≤0.5、铅≤0.

2、镉≤0.05 mg/kg。

病原微生物包括沙门氏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肠病毒、肝炎病毒、寄生性蛔虫和绦虫卵等。

因此,如何选择无公害蔬菜栽培基地,与环保、农业行政、执法等部门配合,掌握无公害蔬菜栽培和病虫防治技术是实施无公害蔬菜工程的关键。本文仅对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提供几点参考意见。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虫良种:蔬菜品种不同,其抗病虫能力、品质及产量和效益不同。种什么蔬菜,选用什么品种是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首先考虑的问题。基地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各种蔬菜均有针对各种重要病害的抗性品种,但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不多,抗虫品种甚少,基地应针对其种植蔬菜的主要病虫害,结合品种的生物学特征,进行试种、示范、推广。在引种时,根据国家颁布的法令和条例,进行检疫,避免和防止危险病虫杂草传播蔓延。通过杂交、嫁接、转基因等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

2、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无公害蔬菜应从无病留种田采种,并进行种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温水浸种(如黄瓜,其种子可用55℃温水浸15分或50℃温水浸20~30分钟);或可采用药剂拌种和种衣剂等方法进行种子处理。

3、培育无病壮苗,防止苗期病害:育苗场地应与生产地隔离,防止生产地病虫传入。育苗前苗床(或苗房)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可采用培养钵育苗,

营养土要用无病土,同时施用高温腐熟的有机肥。加强育苗管理,及时处理病虫害,最后汰除病苗,选用无病虫壮苗移植。

4、轮作倒茬、嫁接防病:蔬菜连作是引发和加重病虫为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生产中按不同的蔬菜种类、品种实行有计划轮作,是减少土壤病原积累,减少为害的有效技术措施。利用涂园土壤偏碱的特性发展涂园茄果类蔬菜生产,自然控制青枯病的发生为害。采用本地冬瓜作砧木嫁接防治西瓜枯萎病,高产稳产,已取得显著成效。

二、生态防治

1、高温闷棚,可减轻设施栽培病虫为害,例如35~40℃高温闷棚(午后2小时左右)可控制黄瓜霜霉病蔓延。利用温度、湿度双因子或单因子控制,迫使病原菌孢子或菌丝不能顺利萌发和侵入,可减轻霜霉病、黑星病为害。

2、性信息素应用

分别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三种性信息素引诱雄蛾,对三种害虫种群动态、蛾量监测、预测预报和控制种群数量,减少田间施药次数有明显作用。

3光色味昆虫行为控制杀灭法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频振式杀虫灯运用光、色、味(性信息素)诱灭方式杀灭害虫,灯的黄色外壳和味(性引诱剂)相结合,引诱害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达到杀灭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压缩害虫基数,控制其为害蔬菜目的。

4、防虫网隔离技术

(1)防虫网隔离技术要点

通过试验研究,明确了应用防虫网隔离,能有效地控制十字花科病虫为害,其主要技术要点为:①在网纱隔离前须清除田间杂草,枯枝残叶,有条件进行漫灌,以清除残留虫源(病源);②翻晒土地,可以杀死部分地下害虫;③在播种或移栽前用乐斯本、高思本、超乐等处理土壤,防治地下害虫和蝗虫等;④直播小白菜、小青菜不宜采用小拱棚防虫网覆盖,由于播种密度太大,易引发病害,宜采用大、中棚覆盖,且播种密度不宜太高;⑤在防虫网隔离期间,尽量少揭网,以免成虫飞入,也密切注意及时清除产在网纱上的卵块,以免卵孵化后低龄幼虫钻入网内。⑥使用的网纱目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太密,不宜通风透光,太疏,小虫容易进入,一般以20-30目为宜,颜色以白色为宜。

防虫网隔离控制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

采用防虫网隔离,不但能有效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叶甲、蚜虫、负蝗等,而且能减轻霜霉病、白斑病、干烧心病、软腐病的发生,尤其对榨菜、雪菜、盘菜等病毒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由于网纱隔离,不用药,而露地对照一般要用3-4药次以上,每亩可节省农药工本80-100元,网纱1次投入可多年使用,经济也合算。网罩蔬菜,不用药,污

染少,可称为无公害蔬菜,居民食用安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防虫网隔离技术解决了夏秋季蔬菜病虫种类多、为害重,化学防治很难凑效,往往出现农药污染和居民中毒事件的难题;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防治的、由蚜虫传播的榨菜、雪菜、盘菜等病毒病的严重为害。

5、地膜覆盖防治技术

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原理是切断棕榈蓟马入土化蛹虫源,阻止羽化成虫出土。在露地茄子地试验,可减少虫口84.21%,在玻璃温室内茄子地试验直到30d后虫口比对照还减少58.86%。地膜覆盖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措施,并且对在膜铺设技术要求较高,很难隔离成虫的迁飞和移动。

6、滴灌防治生理性病害大白菜干烧心病 引起涂园大白菜干烧心病的主要原因是“缺水生长”和营养吸收障碍。应用滴灌技术,对大白菜干烧心病的防效可达96.8%;滴灌区的大白菜植物学性状显著优于传统浇水区,植株长势特别旺盛,产量显著提高,平均株高增13厘米,单株净重增66.7%,单株重增1.8倍。另外,滴灌区土壤15厘米深处平均含水量达29%,比传统浇水区增加62.9%。滴灌区土壤良好的含水状况及大白菜发达的根系,十分有利于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有效控制干烧心病的发生。

7、色板诱杀技术监测控制害虫

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用色胶板诱虫,从作物苗期和定植期开始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发展,在害虫可能爆发的时间持续不间断使用,能及时监测田间害虫数量变动。

三、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包括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重要防治措施之一。

1、以菌除虫: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应用苏云氏杆菌,即Bt制剂防治为害十字花科叶菜类的菜青虫、小菜蛾、菜螟、银纹夜蛾等重要害虫。利用木霉菌、萤光假单孢杆菌等拮抗菌防治疫病、枯萎病等茄瓜类重要病害。

2、以病毒除虫:利用颗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例如中山大学生产一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虫瘟一号),防治叶菜类虫害有一定效果。

3、农用抗菌素:近几年来,农用抗菌素类农药有很大发展,如农抗120、武夷菌素防治白粉病、炭疽病、叶霉病;农抗7

51、菜丰宁等防治白菜软腐病;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阿维菌素(Abamectin)、依维菌素(Ivermectin)是近几年来广泛应用于防治红蜘蛛、茶黄螨、斑潜蝇、小菜蛾、菜青虫等茄瓜类、叶菜类重要害虫。国内类似产品有虫螨光、70

51、齐墩螨素、阿巴丁等,是具有高效低毒的理想农药。菜喜(Spinosad)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斑潜蝇、蓟马等效果较好。

4、天敌保护利用:菜地栽培作物种类多,病虫害复杂,各种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十分活跃,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等广谱性杀虫剂,天敌数量逐年减少,寄生率下降,害虫猖獗。因此尽可能地降低用药量、减少用药次数,避免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农药,科学用药是保护天敌,提高其自然控制能力的重要途径。

5、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ion, IGR)和特异性农药。这一类农药并非直接“杀伤”作用,而是扰乱昆虫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作用,使害虫缓慢而死,并影响下一代繁殖。因此这类农药对人畜毒性很低,对天敌影响小,环境相容性好,是21世纪将继续发展的农药。其中已大量推广使用,或正在推广的品种有除虫脲(Diflubenzuron)、氯氟脲(定虫隆、抑太保)(Chlorfluazuron)、特氟脲(农梦特)(Teflubenzuron)、氟虫脲(卡死克)(flufenoxuron)、噻嗪酮(扑虱灵)(Buprofezin)、蚊蝇醚(Pyriproxyfen)、灭蝇胺(美克)(Cyromazine)、抑食肼(虫死净)(RH-5849)、丁醚脲(保路)(diafenthiuron)、米螨(mimic)、虫螨腈(除尽)(Chlorfenapyr)等等。

四、科学用药

蔬菜病虫害种类多,繁殖快,为害重,当前大多病虫仍需以药剂防治来控制(其中包括生物农药、特异性农药、化学农药),才能确保蔬菜生产的高质稳产。在药剂防治前先要弄清防治对象(什么虫什么病),选择对口农药,详细阅读使用说明,避免盲目用药;注意适期施药。病害和微小害虫(如蓟马、红蜘蛛、茶黄螨、蚜虫等)一般在发生初期用药,宜早不宜迟。每隔5~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喷雾要均匀,雾点要细,植株上下、叶面叶背均要喷到。棚内喷药后,应适当通风,待药液稍干后再保温。在蔬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当几种病害或几种虫害同时发生时,选择一药兼治的对口农药,减少用药次数,为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应适当轮换交替用药。施药人员必须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程》,注意安全施药,防止药液接触皮肤和进入体内。施药严格掌握浓度,避免中午高温和风大时施药,施药后应及时用肥皂洗手。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天数(安全间隔期),可参阅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公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六)》或按使用说明注明的安全间隔期。在农药施用安全间隔期内,严禁采收或食用。绝对禁用甲胺磷、呋喃丹、甲基160

5、久效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剧毒)农药在蔬菜上使用。由于蔬菜种类品种繁多,新农药或当地尚未使用过的农药(包括下述推荐对口农药),应先进行药害试验,方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推荐对口农药

1、防治茄、瓜类立枯病:用种子干重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或每平方米苗床撒五氯硝基苯4克,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克,再加4千克细土拌成药土,1/3铺底,2/3播种后盖种。

2、防治茄、瓜类猝倒病:45%代森铵AC400-600倍于播前1-2天浇施苗床(苗期慎用),64%杀毒矾500倍,72%杜邦克露EC600倍喷雾。

3、防治茄、瓜类灰霉病:结合激素点花,在配制激素溶液量,按0.1%浓度加入50%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同时进行人工摘除残余花瓣;预防可用75%达科宁600-800倍、27.12%铜高尚500倍喷雾;另外,还可用50%速克灵、扑海因、灰霉净、甲霉灵、万霉灵、多霉灵等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喷雾防治;在大棚中,还可用30%“一熏灵”0.2-0.3克/米3烟熏法进行防治。

4、防治番茄早疫病、叶霉病,茄子褐纹病,辣椒炭疽病,瓜类蔓枯病、炭疽病等:可用80%杜邦新万生、50%甲霉灵、万霉灵、多霉灵、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等可湿性粉剂500~800倍、10%世高1500倍、43%富力库4000倍、40%杜邦福星5000-6000倍喷雾防治。用80%杜邦新万生、50%甲霉灵500-800倍、40%瓜枯宁600倍灌根,可防治茄、瓜类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

5、防治茄、瓜类疫病、根腐病、霜霉病等:可用杜邦克露、杜邦新万生、69% 安克锰锌、64%杀毒矾、60%甲霜锰锌、58%雷多米尔等500~1500倍、50%安克2500倍喷雾或灌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6、茄、瓜类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6000~8000倍、20%粉锈宁乳油600~1000倍、10%世高1500倍、43%富力库4000倍、农用喷淋油99.1%敌死虫或99%SK Enspray 200倍、生物农药多抗灵100~150倍进行喷雾防治。

7、防治各种蔬菜病毒病:以防治传毒媒介昆虫(蚜虫、粉虱等)为主,20%病毒A 400-600倍、5%菌毒清200-300倍喷雾。

8、防治各种蔬菜细菌性病害(如细菌性青枯病、细菌性角斑病等):发病初期喷洒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但对铜剂敏感的品种须慎用。此外可喷洒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5000倍进行防治。

9、防治茄、瓜类棕榈蓟马、蚜虫、白粉虱:用20%好年冬乳油800~1000倍、10%一遍净(吡虫啉类)可湿性粉剂2000倍、20%康福多4000~6000倍、2.5%菜喜1000倍、农用喷淋油99.1%敌死虫或99%SK Enspray 100倍等喷雾防治。

10、防治红蜘蛛、茶黄螨等:用1.8%虫螨光乳油2000~3000倍、克螨特和5%霸螨灵胶悬剂1000~2000倍、5%卡死克1000~1500倍等喷雾防治。

11、防治斑潜蝇:1.8%虫螨光乳油2000~3000倍、40%虫不乐乳油、40%超乐乳油、48%乐斯本(40%毒死蜱)乳油600~800倍、50%美克水溶性粉剂2500-4000倍等喷雾防治。

12、防治小菜蛾、菜青虫、菜螟、瓜绢螟:在菜青虫卵孵化盛期选用苏云金

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500~2500倍液喷雾。在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选用1.8%阿维菌素3000~4 000倍液喷雾。小菜蛾于2龄幼虫盛期,当虫量达到2~3头/株时用5%锐劲特悬浮剂,或5%抑太保乳油,或5%卡死克乳油1500倍,或1.8%阿维菌素3000倍喷雾。在结球期,用2.5%菜喜1000倍喷雾。以上药剂要轮换、交替使用。瓜绢螟可用1.8%虫螨光乳油2000~3000倍、5%抑太保和5%卡死克1000~1500倍、5%锐劲特2000~2500倍等喷雾防治。

13、防治夜蛾类:于2-龄幼虫盛期未分散前,用虫瘟一号(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1000倍或奥绿一号8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用2.5%菜喜1000倍或20%米满1500-2500倍喷雾防治甜菜夜蛾。两种害虫混合发生时可用5%抑太保和5%卡死克1000~1500倍或15%安打悬浮剂3500倍或10%除尽悬浮液1000~1500倍或24%美满2000~3000倍或海正三令(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晴天傍晚用药,阴天可全天用药。

14、防治豆野螟、豆荚螟等:1.8%虫螨光乳油2000~3000倍、5%抑太保和5%卡死克1000~1500倍从蕾期开始每隔10天喷蕾或花1次。

15、防治黄条跳甲、猿叶虫等:40%虫不乐乳油、48%乐斯本(40%毒死蜱)乳油600~800倍、52.5%农地乐1500倍、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等喷雾防治。

16、地下害虫和线虫:防治瓜、菜类跳甲、小地老虎、蝼蛄等,播种或移栽时,用3%米乐尔颗粒剂撒施、穴施、条施,每亩用量1.5-2公斤;5%禾本地亚农颗粒剂每亩用0.8kg拌毒土或撒施,播种时施于播种沟内盖种,然后覆土。防治韭菜根蛆等,用3%米乐尔颗粒剂撒施每亩3-4公斤,或50%美克水溶性粉剂50-70克/亩灌根;防治玉米螟,在喇叭口点施,每亩用3%米乐尔颗粒剂1公斤。

17、蜗牛、蛞蝓、福寿螺:在危害期,每667m2用5%梅塔350克,或6%密达500克散施。用5%蜗牛敌(又叫多聚乙醛)与米糠、豆糠、青草等混合制成毒饵傍晚放于田间垄上诱杀。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秋播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绿色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有关杨树病虫无公害防治论文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防治技术(材料)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家庭盆栽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要点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