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半成品材料在大班区角活动中运用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7: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半成品材料在大班区角活动中运用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区角活动中,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幼儿在其特殊的发展阶段,需要依赖材料进行建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真正能起作用的是区内的材料,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质量,而材料的优势是教育者为幼儿架起的学习桥梁,教师的很多意图是通过材料这个媒介自然地传达给幼儿,不同的材料可以萌发幼儿不同的游戏兴趣和游戏行为。

本园区角活动一直在开展,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们也不断地探索创新,以取得更好的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面对班额大,场地小,教师工作量大等原因,在区角活动的实际操作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提供高结构的材料(特点:规范、形象、精致、目标明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达到和检验自己的操作成果,同时也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材料更换的不及时;(如在建构区,从开学到学期结束就那几种积木;娃娃家的娃娃也就那几个,餐具、房间没有变化;医院也就那几个针管等);美工区与科学发现室也都以一些模拟的仪器为主。

其次,在材料的投放上也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局限性。如:大班的表演区、理发店、银行等,提供的专业化的玩具。由于材料提供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出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区角活动开展的没有层次性;幼儿活动缺乏挑战性;主题活动没有系统性等等。

最后,环境创设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所提供的知识不平衡、感官刺激种类不平衡(视觉材料和操作材料很多,其他感官活动的材料欠缺)、促进发展的内容不平衡(发展认知能力的内容多,发展健康人格的内容相对不足)等。

根据大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及其好奇好动、好想象、好创造的特点,我们提供以半成品为主的区角活动为突破口。开展了“半成品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的实验研究,以解决以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二、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2009年在“育儿天使”网站上发表《浅谈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与指导》; 在南京溧水县永阳幼儿园《农村自然物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中研究的是农村中的自然材料在区角中的运用,他提到材料在每个活动区中的运用。

在2008年5月“中国幼儿教师网”上《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策略》中提到材料投放首先选择低结构性的游戏材料;其次用添加、组合、回归的方式让材料富有动态;最后赋予活动材料的情感性。

2007年第1期《学前教育研究》中《浅谈幼儿与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互动》提到根据幼儿的需要,教师的催化和幼儿的情感等。

以上这些都没有提到半成品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而根据《学前游戏论》中提到“在中大班还要设一些未成型的材料即非专门化玩具,以满足和激发儿童日益增长的创造性。”因此从这一角度为切入点,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关半成品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

三、课题的界定

区角活动:是指教师在活动室中划分若干区域,创设的区域是多功能、多层次的,并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区域里的材料是丰富多样的。幼儿通过自主选择材料、控制材料,来亲身体验、建构认知的活动。 半成品材料:一是指教师在创设区角中有目的地为幼儿提供各类物体和游戏素材,他是幼儿个体建构的对象;二是指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的制作作品所需要的各类废旧材料。

四、理论依据的研究

1.瑞吉欧教育中指出:提供丰富的、美观的、启发性的、支持性的环境,允许儿童在自己的发展水平上与周围世界的人、事、物发生互动,成人的指导应保持最低的水平,环境应是安全的。

2.《学前游戏论》中关于半成品材料让幼儿自制玩具明确指出:“提供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在特定情境中,自制玩具本身就是一种有效地教育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制玩具与开展游戏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阶段。从教育的家度看,自制玩具就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是开发幼儿潜力的重要途径。” 3.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动作是构建儿童认知结构的桥梁。”幼儿通过外显的身体动作与自身内在的心理活动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探索活动。儿童知识的建构是在自我操作、摆弄中形成的,新的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要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和生活习惯。

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影响学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主要是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文化;二是内在因素,及个性特征。托幼机构里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也是影响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因素之一。在此提到“鼓励幼儿利用普通材料进行创造性思维。尽可能地让幼儿在家里或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自发地利用普通材料,甚至是废旧物制作玩具,利用这些进行“发明”。 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是教育”就是以实际生活为教育源泉,教育领域才宽广。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其中“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方法论”中却强调以“做”为中心。根据他们的理论,我们知道幼儿的课程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还是一个整体课程。在《纲要》中也提出幼儿教育整体观。所谓整合,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他们成为一个整体。但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这是《新纲要》的主题。由此,在区角活动中,空间安排上要尽量把能发生迁移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如把娃娃家区和积木区放在相邻的地方,以有利于在娃娃家区活动的幼儿到积木区去利用建构好的房子、交通工具等进行社会性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半成品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2.通过半成品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通过半成品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关注儿童科学学习过程与学习规律。

4.通过半成品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运用,有效提供来源于儿童日常生活的科学经验。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区角活动半成品材料投放的原则 1.动态性原则

我们本着“变废为宝”“贴近生活”“因地制宜”的理念,旨在区角活动的创设过程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重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发扬勤俭节约、团结合作的传统美德。要发现蕴藏在大自然中的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哪些资源对幼儿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明确的目的,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我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投放相关的材料。如春天选择花朵、柳枝等;夏天的螺丝壳、玉米;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材料也更加丰富,如稻草、麦杆、五颜六色的种子、形状各异的树叶、狗尾巴草、豆类等,冬天选择树皮以及一些冬季的蔬菜类(萝卜、番薯)等,让幼儿亲身感受乡土资源的丰富,激发幼儿自己寻找材料的兴趣。 2.层次性原则 区角活动的实效性还表现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所谓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 3.可变性原则

可变性原则是指同一活动材料,应考虑具有多层次的教育目标,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如益智区的各种彩色瓶盖,可以练习10以内数的组成、加减;可以拼搭各种图案;可以按规律排序;还能运用一些辅助材料像电线,穿成各种物体等等,幼儿通过举一反三不断地与材料相互作用,不仅巩固了相关的学习内容,而且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丰富性原则 所谓丰富性,可以认为首先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的选择材料的多样性,能够从我们的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需要出发,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服务。其次是指在数量上能够相对满足班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和相同材料的需要。

(二)区角活动半成品材料投放的策略

1.无尽所用,激发兴趣的策略

一种游戏材料可在不同年龄水平幼儿的不同区域中投放,老师则引导幼儿充分挖掘其丰富的游戏价值。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成不变的区域游戏材料绝对不会引起幼儿强烈的游戏兴趣。因此,为幼儿提供的区域游戏材料应有较强的可变性和可塑性,使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好玩好动、拆拆拼拼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应尽量为幼儿提供未成型的半成品、操作性强的自制玩具或自然物,以它们作为幼儿游戏的主要材料,以此满足幼儿的天性,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2.前后连接,主题延续的策略

要使区角活动有层次性、延续性、挑战性,那么在材料的投放上就应该从简单到复杂,内容的设计从易到难,在主题上既有联系又有变化的过程。因此,在半成品材料的投放时,就要针对以上这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投放,让幼儿在这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挑战的欲望。

3.区角互动,合作共赢的策略

提供半成品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这类材料的游戏需要上个有其独特的作用——自主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为此,教师在投放半成品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区角,提供不同的材料,并且在区角之间有互动和迁移的过程。因为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合作、沟通的能力。因此,在区角活动中,应让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想象、尽情发挥的空间。

七、研究的方法 1.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以大二班全体幼儿为主。 2.研究的方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将选择和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记录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

(2)行动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的过程的实录,教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3)文献法: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初步界定“区角活动”、“半成品材料”的含义,促进幼儿发展的意义,从而用正确的观念指导实践工作。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4——20011.7)

1.课题立项论证,设计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具体分工。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区角活动与半成品材料的理论,学习一些科研方法,定期学习、交流。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方案论证。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1.9——2012.7)

1.方案要细化,具体做什么工作要详细,罗列清楚,认真组织实施、采用文献求索法、行动研究法、实践指导法、经验总结法,加强对研究过程的调控并同时做好资料的效果分析,研究工作。

2.通过理论学习了解半成品材料的概念,转变教师的观念。 3.根据研究目标内容等,有计划地在班级中进行实施活动。

4.组织讨论在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根据问题再进行实践、研究解决。

5.写好活动实录、个案记录、效果,分析等,用影视、音像等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区角活动的资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8——20012.10) 1.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2.撰写经验论文。

第四阶段:总结研究经验(2012.10)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

1.一直以来,我园都在开展区角活动,并且一直都在收集一些废旧材料,有着随手可得的半成品资源,我们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各种酒瓶、酒瓶盖、钮扣、各种种子与小豆子等许多半成品资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说这些看视不起眼的半成品资源,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宝,他们百玩不厌。这对我们研究将半成品运用于区角活动的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优势。

大班区角活动解说词

大班区角活动方案

大班区角活动记录

大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区角活动案例

大班案例 区角活动时

大班区角活动解说稿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设计

大班阅读区角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区角设计

半成品材料在大班区角活动中运用的策略研究
《半成品材料在大班区角活动中运用的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