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骨干教师示范课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骨干教师示范课评价报告

一年级数学组

上周

二、三在教导处的安排下我们分别听了陈立芬老师执教的《角的分类》和王赛红老师执教的《循环小数》骨干教师示范课,听后我们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两节学习课。两节课共同的设计特点是设计新颖、环环紧扣,犹如行云流水,又都采用了恰似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首尾呼应的手法,安排的合理、得体,值得借鉴、学习。下面就我组的讨论结果做一汇报。

从这节课和以往的课来看陈立芬老师教学的风格一贯是干练,语言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语调抑扬顿挫,具备一位教师高素质的素养。就本节课而言,能够对教材深入浅出,只有对教材挖的透,挖的深才能做到讲的透、讲的精。《角的分类》是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的探究。这节课处理教材的技巧比较巧妙,从设计流程来看可是说滴水不漏。新授过程中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接下来分别认识了锐角和钝角,尤其对钝角概念的认识,先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建立了“钝角大于90°”,在学完平角后回过头来又对平角的概念和“钝角大于90°”进行比较区别,进一步补充完善,最终得到了“锐角大于90°小于180°”,使概念更清晰,逻辑更严密,难点突破的好。教学直角、平角、周角几个特殊角的概念过程中,陈老师用圆形纸折出直角,通过动手量一量得到了直角的概念。而后用活动角分别摆了平角、周角,又用量角器进行验证理解平角概念,用活动角转动一周,起始边与终止边的重叠认识到了周角,理解了概念,加深了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处

理上始终利用圆形纸片操作,通过观察、比较,更形象、明了,容易记忆。这些内容一直与圆形纸片紧密联系,体现了前呼后应。特别是在区别“平角是不是直线”“周角是不是射线”环节中强调了顶点和画弧线以代表平角或周角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十分明确。总之,这节课陈老师能把握住每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学生在细节之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效果高。

王赛红老师善于捕捉课程资源,语言亲切、甜美,具有亲和度。本节课导入过程中对难点的突破是最大的亮点,一开始由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引入使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了循环,接着合理地运用了学生熟知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十二生肖等环境资源、生活资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且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过程是“不断重复”、“依次”、“出现”,合理科学,意图很明显。然后又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求贾腾400米跑的平均速度)激发了学习的参与热情,从解题结果中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了循环小数。在利用文本资源方面,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学提纲的指引下自主学习,设计目的性强,学习任务明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使综合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总结循环小数概念过程中先出示两道例题,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重复出现的数字,以及出现在小数部分的位数总结了“某一位”,且发现了小数循环的规律。通过自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开课王老师出示了一组小数,让学生凭自己的观察、知识、生活先从直观上进行分类,而后提出“你想知道什么?是不是有独特的名称?有没有简单的写法?等问题进行设疑、激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种驱使下自主

去解决问题。再到课的结尾又回到了预设的该题让学生用这节课的知识再去分类以及分析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之间的关系,做到了首尾呼应。循环小数的内容比较抽象,概念不容易理解。虽然课标安排本节课的内容为一课时,从去年我们的教学实践看,这节课中还应该有循环小数的读写法,算式结果用直等号还是约等号等相关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最少也得两节课才能完成。是否将内容划分一下,在此基础上设计些判断、读读、写写等练习来进行强化。

骨干教师示范课总结

骨干教师示范课记录

骨干教师示范课报道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案

骨干教师示范课总结

骨干教师示范课学习心得

骨干教师示范课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示范课总结

骨干教师示范课总结

骨干教师示范课总结

骨干教师示范课评价报告
《骨干教师示范课评价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