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示范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9 07:42:02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示范课教学设计

示范课教案

f计划 第六次主题 害怕的时候怎么办 教学目标:帮助孩子建立害怕情绪的及时认知和转化积极的情绪。

如何尽快得把害怕的情绪调整为积极的行为态度。 教学准备:大灰狼和小白兔头饰、律动音乐等。

教学形式:

1、心理游戏。

2、情景表演。

3、行为训练。

教学过程:

一、快乐情绪导入 时间: 10-15分钟

1、小白兔智斗大灰狼的游戏。

配班教师扮演大灰狼,主班教师扮演兔妈妈。孩子们都扮演小白兔。 一天,兔妈妈出去干活,交代孩子们,大灰狼会来敲我们家的门,千万不要开门,妈妈要天黑才能回家。三天没有吃东西的大灰狼,到处找吃的,中午的时候,大灰狼听到了好多小白兔在家里玩游戏时开心的笑声。大灰狼很高兴,哈哈,我可以吃到好吃的了。大灰狼就去悄悄的来到小白兔的家门口,慢慢用手开门,发现门被栓上了。大灰狼就在门口大声嚎叫:快开门,我是大灰狼,快开门,我是大灰狼,我要吃掉你们!

小白兔们一听,都吓得好害怕,换有一些小白兔吓得哭了,哇,哇,哇哇。

这个时候小白兔姐姐说:弟弟妹妹不用怕,大灰狼进不来呀,不要怕,兔妈妈已经给我们把门关好了,不要害怕。很多小白兔都说:是呀,大灰狼进步来的呀,吃不到我们呀。哈哈,吃不到我们呀。

大灰狼见不能打开门,停下来休息一下。之后在去敲门说:我是兔妈妈呀,快快来开门呀。

小白兔都说:你是大灰狼呀,我们门不开呀。

最后大灰狼就走了,没有吃上小白兔。

2、教师指导:当小白兔们听到大灰狼敲门的时候,好害怕呀。因为他们担心被大灰狼吃掉。可是兔妈妈出去的时候已经把门关好了,大灰狼就吃不到小白兔了。所以我们有时候害怕的时候,我们不要紧张,我们会有办法的,只要我们去想办法,就不会害怕了。

二、情商主题活动 时间: 20-30分钟

1、害怕情绪认知和积极转化。

我们害怕的时候会:双手紧紧得抱在一起;紧紧得拉住爸爸妈妈的手;大声得叫喊出来;哭出来;身体发抖;闭上眼睛不敢去看;把头低下??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让我们产生害怕的事情:

我们一个人睡房间,好害怕——我们在自己的家里,睡在自己的床上,家里有爸爸妈妈,有时还有爷爷奶奶,他们都很爱我的,我们不用担心呀,家里没有其他人来伤害我们的,所以我们不用害怕。我们不害怕的时候,一个人睡一张床好舒服呀,好开心呀。

我们在马路上遇见一只奔跑的狗,好害怕——我们来看看,奔跑的狗好可爱呀,看它摆

动巴,扭动屁股,飘逸的毛发,好漂亮呀,而且小狗特别听叔叔阿姨的话呀,要它停下来它就停了下来。当小狗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它还用鼻子在你身边闻来闻去,好象它要和我们打招呼呢,好可爱的小狗呀。如果我们这样去想,我们就不会害怕了,而且我们会与小狗成为好朋友呢。

帮妈妈洗菜的时候发现一条毛毛虫,好害怕——我们以前没有看到过这么个怪怪的东西,是有一些害怕呢。我们离它远点,不要让让他们伤害我们;我们拿根棍子去搞搞它吧,看它怎么样反应呀。恩,它动得好慢呀,我们跑得都比它快,不用怕它;而且它还很小很小,我们再靠近看看它,哦,它没有手,也没有脚,哦,也没有牙呢,我们根本不怕你的。如果我们这样去看看毛毛虫,我们一点都不怕它,我们反而有些喜欢它了。

不小心把妈妈的花瓶打碎了,好害怕——我们担心妈妈回到家里会骂我们,甚至担心妈妈会打我们。我们想想,妈妈特别爱我们的。等妈妈回来,我们要主动告诉妈妈: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向妈妈表示对不起,妈妈不会骂我们,更不会打我们,因为妈妈疼自己的孩子胜过爱花瓶。这样,我们就不会害怕了,又可以开心的玩游戏了。

天空闪电打雷的时候,好害怕——我们看到那些好亮好亮的闪电,确实有些吓人,我们听到那些巨大的大雷声确实好害怕。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会看到,也会听到的,爸爸妈妈也担心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会保护我们的,所以我们要拉紧爸爸妈妈的手,躲在爸爸妈妈的身后;而且我们呆在房子里面,所以天空闪电打雷的时候,不会伤害我们的。如果我们这样想,我们就不会害怕了,以后也不会害怕了。

2、害怕的情绪转变积极的行为。

我们害怕的时候会:双手紧紧得抱在一起;紧紧得拉住爸爸妈妈的手;大声得叫喊出来;哭出来;身体发抖;闭上眼睛不敢去看;把头低下?? 我们害怕的样子这样改变:双手紧紧得抱在一起——双手叉腰;

紧紧得拉住爸爸妈妈的手——我们松开爸爸妈妈的手,在爸爸妈妈面前挥舞自己的手,变成开心的样子。

大声得叫喊出来——小声地、默默告诉自己,我们不害怕了。

哭出来——我们笑出来,我们就不害怕了。

身体发抖——我们开心的扭动屁股,我们就不会害怕,反而更加高兴。

把头低下——抬起头,我们就不会害怕了。

三、情商行为训练 时间: 5-10分钟

训练小朋友们:把害怕的情绪表现转变为积极的行为表现。 学唱儿歌:挥挥手,屁股扭,笑一笑,抬起头,不害怕,快乐有!

四、家教互动活动 时间: 10-15分钟

孩子很多没有经历的事情,初次面对的时候出现胆小、害怕的情绪可以理解,帮助孩子要循序渐进、逐步建立对害怕事情的处理方法,多去换位思考,改变想法,就不会害怕了。 d计划 第十一次主题 团结互助互爱(五指兄弟)

教学目标:

1、孩子认知取长补短,认知团结互助。

2、体会合作的重要性,训练孩子团结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一个球;动物头饰(松鼠、蚂蚁、蜜蜂、狗熊)、字卡(运松子、扛大米、

采花蜜、搬玉米)、游戏音乐(小蚂蚁搬豆)静思音乐(漫步云端) 教学形式:

1、导入音乐——仙境(集体)

2、音乐欣赏——漫步云端(集体)

3、移情训练——五指兄弟(集体—个人)

4、合作游戏——小动物运粮食(集体—分组)

教学过程:

一、快乐情绪导入 时间: 10-15分钟

1、幼儿跟随老师听音乐进场

2、音乐欣赏:稳定幼儿情绪,训练幼儿均匀呼吸,安静冥想

二、情商主题活动 时间: 25—30分钟

1、教师讲故事:五个手指原本是和睦的兄弟,不知为什么,五指兄弟有一天闹意见了,都说自己本领大。 大拇指说:“我最棒!人们夸奖时总是竖起我”

食指怒气冲冲的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战士们上战场杀敌立功,都要靠我来扣扳机,才能百发百中地消灭敌人,”

中指、无名指也抢着白自己的功劳,连小拇指也不落后:“你们别欺负我个小,每当人们耳朵痒痒的时候,总是用我灵巧的细腰来挠痒。”

五指兄弟争的不可开交?? 小朋友,你们说说谁的功劳最大呀?

2、我们以来做几个游戏: 1)、拿球:请分别用五个手指头去拿起一个球,其余手指不许帮忙; 2)、开瓶盖:请分别用五个手指头去开瓶盖,其余手指不许帮忙;

游戏做完了,请小朋友再说一说,谁的本领大?

三、情商行为训练 时间: 10-15分钟

1、小朋友,冬天快要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忙着往粮仓里运粮食呢,他们齐心协力,把过冬的食物准备的可丰盛了。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来一起做这个游戏。

2、请4位小朋友为一组,分别扮演四种小动物:松鼠、蚂蚁、蜜蜂、狗熊,另外有四张纸卡,

分别写上运松子、扛大米、采花蜜、搬玉米,游戏开始前,请一个口令员发出指令:

口令员: 小松鼠,小松鼠,请你快快运松子;

其他四人:小松鼠,小松鼠,请你快快运松子;

小松鼠,小松鼠,请你快快运松子;

口令员: 小蚂蚁,小蚂蚁,请你快快扛大米;

其他四人:小蚂蚁,小蚂蚁,请你快快扛大米;

小蚂蚁,小蚂蚁,请你快快扛大米;

口令员: 大狗熊,大狗熊,请你快快搬玉米;

其他四人:大狗熊,大狗熊,请你快快搬玉米;

大狗熊,大狗熊,请你快快搬玉米;

3、游戏开始,四个小朋友肩并肩围成一圈,手相互钩住,站在场地中间。听到口令喊“松鼠。。。。”时,四人要共同使“松鼠”靠近写有“运松子”的纸卡牌,扮演松鼠的小朋友要用屁股碰碰纸卡才算通过。其余小动物扮演者依次进行

四、家教互动活动 时间: 10-15分钟

1、下周需带物品条的发放

2、老师,孩子,家长共同表演《小蚂蚁搬豆》 b计划 第九次主题 合作与双赢

教学目标:教会孩子与伙伴建立真诚合作合群关系。

教会孩子与伙伴比赛竞争达成双赢关系。

教学准备:笑笑乐乐、兔子、乌龟头饰、律动音乐等。 教学形式:

1、心理游戏。

2、情景表演。

3、行为训练。

教学过程:

一、快乐情绪导入 时间: 10-15分钟

笑笑和乐乐发生的矛盾故事叙说:

家里只有一台电视机,笑笑和乐乐要看不同的电视节目,怎么办?

1、抢着看,最后谁也不让水,关掉电视。

2、猜拳,赢得人看电视,输的人只能去玩别的玩具。

3、商量轮流看,每人看10分钟,或广告时换台。

4、让妈妈再买一台电视机。

星期天,大家一起出去玩,乐乐想去公园玩,笑笑想去买图书,怎么办?

1、各人坚持先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最后吵架不开心。

2、猜拳,赢得人决定先去哪里。

3、商量一下,先陪笑笑买书,然后跟乐乐一起去公园玩。

4、你还可以想到什么好办法?

二、情商主题活动 时间: 20-30分钟

1、全体孩子玩合作合群游戏——解锁。

游戏规则:全体孩子分成两组,每组小朋友手拉手,两组各围成一个圈,每个人要记住自己的左右手拉的是谁的左右手。然后放手,在教师的歌声中全体小朋友在规定的区域内自由活动,一旦老师的歌声停止,全体孩子站在原位停止不动。听老师口令:全体孩子站在现在的位置不动,用自己的左右两只手去拉刚才围成圆圈时与自己相邻伙伴的左右手,开始拉上。现在继续听老师口令:全体小朋友恢复到最初时圆圈样子,每个人的手不准松开,哪组先恢复圆圈的样子,这一组获得胜利,

一、

二、三开始。(最好先请6位小朋友示范,可以玩三次)

2、孩子们刚才玩的游戏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要经过很多次和别人交流、沟通、合作、协调才能把我们的锁打开。如果我们组中有些小朋友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愿意和别人配合,我们的锁就很难打开,或者我们的锁打开的时间要很久,也许别的组早就胜利了。所以,在我们的学习中、生活中都会出现很多这样的锁,这样的锁就是我们小朋友之间发生的矛盾,比如有人和我们抢玩具,有人和我们抢位子,我们也要像刚才这样去和别人沟通,去合作,如果我们不沟通、不合作,我们就会发生很多不开学的事情,我们就会难过、生气、有些小朋友就会害怕和你玩,有些小朋友就会对你愤怒。小朋友们,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和别人合作篇3:骨干教师示范课教案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案

闫马小学 周敬高

课题 13*、一夜的工作

课型 略读课

共课时 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0年 4月22日 教法 品读感悟,交流汇报,激情朗读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分析

1、重点是阅读周总理审阅稿子这部分,从工作辛劳和生活简朴两方面体会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2、课文的难点是阅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

板书设计 一夜的工作 劳苦 简朴„„

作业设计

1、读记本课生词

2、阅读关于周恩来的事迹资料

导学过程

课前活动:介绍周恩来总理的事迹

一、诗歌引入

(课件展示,师有感情地诵读)《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 你是这样的人

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诗,思考:

1、诗中的“你”是什么样的人?

2、谁可以称得上是这样的人?

师小结:1998年3月5日,这一天,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就在那一天,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写下了这首诗。

为什么诗人会写下这样的诗句?究竟是总理的什么感动了这位诗人?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齐读课题《一夜的工作》。

二、学习课文

请大家拿起课本,大声朗读《一夜的工作》。注意,读的时候,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琢磨一个问题:读完总理的一夜后,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

1、指名说,板书词语。

2、你们提出来的这些词当中,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是什么,带着这个词儿,再去读书,是哪些句子,让你对这一点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请把它用波浪线划下来。

3、汇报交流。

重点引导:

①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②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③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4、同学们,现在我想问的是,是不是仅仅是作者所看到的这一夜,总理才这样劳苦地工作?

④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朗读指导)

让我们一起看课后资料袋,这是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所作的总理一天的工作纪录。(师生共读课后资料袋)

周总理的一天

时间:1974年3月26日至27日

下午3时 起床 下午4时 与尼雷尔总统会谈

晚上7时 陪餐

晚上10时 政治局会议

早晨2时半 约民航局同志开会

早晨7时 办公

中午12时 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2时 休息

师: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很少,他第一句写“下午三时起床”,最后一句写“下午二时休息”,这中间仅仅只隔了一个小时而已。我们可以确定周总理这一天只休息了一个小时。

5、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总理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师低沉地介绍)篇4:示范课教案

教研组活动示范课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主备:李志明 同伴:呼丽 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 2.理解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刘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鲁迅说:“读书就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章学诚说:“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知识,不善吃者生疾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老师说:“爱书吧!它是你飞翔的翅膀。”

二、自主预学

1.思考:假如你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

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2.反复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划出要求学习的词语,理解、批注意思。 4.找出本课的两个多音字,批注读音、组词。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汇报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预学情况。

四、达标检测 1.请说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 2.听写词语:娱乐、伴侣、背诵、犹豫、毫不犹豫

五、巩固知识 1.朗读课文5遍; 2.完成同步第一课时内容; 3.抄写词语; 4.练笔:铅笔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学习别人的阅读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娱乐、周游、背诵、思考、品味、毫不犹豫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交流 1.作者以什么方式开启全篇?这种方式有什么作用? 2.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她的读书方

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汇报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合作交流情况。

四、达标检测 1.解释词语“毫不犹豫、品味”的意思。 2.读一读下面两句话。标出多音字。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大处着眼。战士们排成一行,向前搜索行进。 3.回答课后第三题的问题。

五、知识巩固

1.反复朗读课文,背诵第七自然段。 2.完成同步第二课时的内容。 3.完成课后第三题:读一读,仿写在书上。4.抄写5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5.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篇5:英语示范课教学设计

英语示范课小学三年级《i like football.》教学优质教案

主讲教师:邓赟梅 时间:2011年6月15日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是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二册第三模块第一单元。《i like football.》的第二课时。本课要解决的主要知识点是 “i like „” 和 “i don’t like „”两个句型。并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创设语境巩固、运用这两个句型。

(2)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单词,能模仿老师或录音的发音,对新语言表现出好奇心和兴趣,但是往往掌握的不牢固。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反复的练习、不断的强化才能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知识目标:学习如何运用i like„/i don’t like„来谈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运动,并掌握有关运动的单词。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英语进行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运用句型“i like„” 和 “i don’t like„..” 谈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运动项目。

难点: 能够正确运用句型“i like „” and “i don’t’ like„.” 教法、学法: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本节课采用了情境创设法、游戏练习法,全身发应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自主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头饰、游戏用卡片、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greeting

1、review 教师准备五种颜色的小帽子戴在手指上,和学生一起复习相关颜色的词汇。同时用“i like red.”引导学生用i like „„(画笑脸)来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把同等颜色的小帽子转戴在学生的手指上给予鼓励。同时运用剩下的黑色来导出i don’t like„(画哭脸)和学生一起练习。

2、game:转盘游戏

大屏幕出示一个五色的转盘,每个颜色上贴有笑脸或者哭脸,引导学生综合运用“i like„i don’t like„„”进行综合操练,强化练习。 (设计理念:在本环节主要根据学生学过的颜色设计练习,在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把 “ i like , i don’t like”进行了学习,帮助解决本节课重难点。

二:new teaching.

1、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一个球,教授ball.同时让学生看大屏幕感知tall 和ball 的相同点,同时用简笔画形式完成足球,教授足球football. 和学生一起板书football,并一起边做动作边读单词,并进行具体操练。

2、师戴上姚明的头像say: hello, i’m yaoming.i don’t like football.i like basketball.师画简笔画,和学生一起板书basketball,并进行操练。

3、同样出示的张怡宁相片来导出table tennis 的学习。学生采用手端球拍传乒乓球的形式练习i like table tennis.

4、师用乒乓球拍拍球,球掉了,t: i don’t like table tennis.i like this sport.画简笔画。图片学习morning exercises。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操、操练词汇。 1234 morning exercises 2234 morning exercises 3234 morning exercises 4234 morning exercises (设计理念:简笔画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简便、有效。因此在这一环节,直接采用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四个词汇,然后利用姚明和张怡宁俩个体育明星进行操练,同时采取的集体做操的方式操练了早操这个词汇,吸引学生主动去读、去练习,并能灵活运用到句型中。)

三、practice

1、单词操练:用快闪单词和图片的方式练习。

2、句型操练:教师准备若干张带脸部表情的图片,引导学生选择并读出图片代表的句子。明白意思后,小组分散练习。

3、唱反调(戴上表情)

和学生一起用i like „ i don’t like „ 进行唱反调练习,明白意思后,小组分散练习,并请学生起来表演。

(设计理念:操练部分具体设计了三个部分:首先操练词汇;然后是用抽卡片说句子的方式整体感知句型,最后采用唱反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反映能力。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帮助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的轻松。)

四、text

1、翻开书,look, this is our friend ---panpan.do you know what he likes?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2、listen again and copy it.

3、read and act with your partner.

4、let’s read it together.

5、邀请学生带头饰表演。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们分别听录音,感知课文故事——再听录音,模仿课文发——和同桌一起读课文、表演——邀请部分的孩子上台表演,让学生们能够把句型、词汇与课文故事相融合。)

五、反馈练习

选出听到的正确句子,选择对应的表情。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内容设计的是听力练习,练习很短,主要考查了本节课的内容,能及时了解孩子们掌握的具体情况。)

六、小结

让学生思考今天学到了什么?然后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i like„和i don’t like„来表达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运动项目,你们都表现得非常棒。

(设计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小结部分让孩子们自己发言、总结,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归纳小结能力。

七、homework 用i like„和i don’t like„谈论其他的颜色、玩具、动物等等。

(设计理念:作业环节主要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表,孩子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讨论喜欢的动物、玩具、运动,也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同时也为下节课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英语示范课小学四年级英语my home优秀教学设计

主讲教师:邓赟梅 时间:2011年6月15日

一、教材依据

本课时教学是依据小学英语pep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部分 let’s learn和let’s do设计而成。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十一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

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而且他们接触英语已经有一年半时间,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再来,在本单元a部分学生将会接

触到介绍人物的诸多单词,我相信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设计思想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最后给出语言框架。

四、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 2.能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 watch tv.read a book.have a snack.take a shower.have a sleep. 3.能用下列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 4.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推荐第2篇:《画》示范课教学设计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 一年级 上册

6 画

【教材分析】

《画》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在画中可以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有10个,读准字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通过反义词识字、偏旁归类等方法,认识“远、色”。会写4个字,有3个独体字。教学时,通过观察3个独体字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竖或竖钩的作用,通过教师范写,掌握正确的笔顺。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

2、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有”等 10个生字。 3.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方式认识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幅画,请看——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教师导学:小朋友,你们看到远处有什么?近处有什么?引导学生说几句完整的话。

3、教师小结过渡:有人根据这幅画,写了一首古诗,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想听吗?听教师配乐感情朗读古诗。

二、初步感知,读通古诗。

1、同学们,你们也想读一读吗?请打开语文课本翻到67页,自己试着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一拼字上面的拼音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会读了请马上举手。

2、指名读,小老师教读,学生逐句跟读,把古诗读正确。

3、同学们,请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可以把古诗读得更有韵味,请跟我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遍,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师生对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大家读得真好,生字宝宝也被你们吸引了,想和大家见面了。

三、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小声地读读古诗,并圈出躲在诗里的生字宝宝,记记他们的名字,并给生字口头组词,圈完完请举手。

2、同学们,生字宝宝带着朋友来跟大家见面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如果还有不会读的字,拼一拼字上面的音节。指名读,其他同学跟读两遍。全班齐读一遍,每词两遍。

3、这一组不带拼音的词语还能读吗?指名读,其他同学跟读两遍。全班齐读一遍,每词两遍。

4、生字宝宝的朋友们走了,他们好孤单啊,让我们来跟他们做朋友,好吗?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吧!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师提示应注意的读音。(远、无是整体认读音节;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师教读,生跟读一遍,齐读一遍。

5、你能给生字组一个词语吗?指名扩词。师教读生字组词。

6、交流识字方法,同学们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这些生字宝宝,你记住了哪一个,是怎么记住的,愿意教教老师吗?

一、反义词识记生字法:

(1)远——近第一桌的同学离老师“近”,最后一桌的同学离老师“远” (2)有——无 “无”就是没有。

(3)去——来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4)我们一起来做个“说反话”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有无、来去、远近、高矮、笑哭、白黑)

二、熟字加笔画法:

“土+厶=去”;“米+一=来”。

三、熟字换笔画法:天——无

四、编字谜法:米上加横竖出头——来

五、偏旁归类法:你们发现了吗,有些字的偏旁是相同的?

远、还、近都有“辶”。我们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近”——“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走之旁。

六、换偏旁法: 色,上面是“”,下面是“巴”。你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哪个字下面也是“巴”,对了,“爸”把父字头换成斜刀头就是“色”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近和听也可以换偏旁。

七、生活中识字法:有的生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用它们组词说句子,比如声:上下结构的字。

组词:声音——她的声音真好听!

大声——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大声。 声母——我们学了23个声母。

7、我们已经用多种方法来记住了这些生字,接下来老师要带领你们进行游戏大冲关,有信心闯关吗? 游戏第一关:汉字大冲关 游戏第二关:摘星星 四,回读课文,全课总结。

导学:同学们,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吧,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得更好吗?请大家再一次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齐读古诗。

推荐第3篇:党员示范课教学设计

洋县南街小学党员示范课教学设计

牟倩(姓名)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幸福”这个词语。

2、齐声朗读。

3、讨论:你认为怎样才是感到幸福呢?

4、谈话:说得真好,分享快乐也是一种幸福。我们有来自父母师长的疼爱,同学朋友的关爱,整日包围在幸福之中。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都不相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的一篇童话《幸福是什么》,看看作者给出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生字读音反馈:铁锹 树杈 麦子 诧异 义务 兴奋 砌成

三、自学探究,读懂故事。

1、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

2、小组自主探究。(十年前三个小孩寻找到幸福、十年后三位青年寻找到的幸福)

3、研读三位青年的幸福。

第一位青年:“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1) 自由读,说自己的理解。

(2) 师生表演医生给病人治病,采访医生:当病人对你千恩万谢时,你什么感觉?读出你的这种感觉来。 第二位青年:“我走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都是对别人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1)“勤勤恳恳”什么意思?

(2)你能想象他在火车、轮船上工作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在为别人服务时,什么感觉?读出这种感觉。

(3)有人看到你忙忙碌碌,也许会说,干活别那么卖力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时,你会说……

洋县南街小学党员示范课教学设计

牟倩(姓名)

(4)如果咱们班里有同学对班干部说,你天天为班里操心,多累人呀!这时,你也可以对他说…….第三位青年:“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4、总结

(1) 三位青年找到了各自的幸福,使他们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 (2) 理解“义务”,在学校,学生的义务?在家里你的义务? (3) 齐读幸福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五人一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2、联系实际,谈感悟。

三位青年经过十年的时间,终于弄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同学们,你们的幸福是什么呢?能否联系对课文的感悟或自己的生活实际,做一番心灵表白呢?

3、小结:幸福不一定要走很远的路去寻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追寻,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做出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就会感到幸福。

4、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对警察来说“舍一家团圆,报万家平安”的奉献;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而对老师来说,(师生配乐朗读)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那是一首甜美的歌。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春的颜色。幸福无处不在。

推荐第4篇:示范课《杠杆》教学设计

示范课的教学设计:

第 十二 章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 杆

执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知道杠杆的分类,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通过分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法制目标:结合天平、杆秤等计量器具介绍,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杠杆的五要素、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课件、有刻度的杠杆、铁架台、钩码、核桃钳、剪刀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

1、让班内力气最大的一名男生和班内力气最小的一名女生上台分别捏粉笔头表演。

男生:空手捏粉笔头,结果没捏碎。 女生:使用钳子夹粉笔头,结果粉笔被捏碎。

提问:女生的力气比男生小为什么反而能把粉笔头捏碎呢? (学生讨论:因为女生用了钳子,钳子属于简单机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课件展示课题:

第十二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 杆

二、新课

(一)、杠杆

1、认识杠杆

(1)课件展示撬棒、跷跷板等图片,学生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①、这些工具都属于什么?

②、使用时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76页—77页标题杠杆下的内容,收集信息,了解杠杆的五要素。阅读、理解充分利用教材,用“接受式探究”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杠杆的五要素: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支点(O):绕着转动的那个点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注意: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是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示意图

① 演示用示意图表示杠杆的五要素

在课前准备好的小黑板上画出此杠杆(撬大石块的棍)的五个要素,强调力臂的画法。学生用自学的知识指挥教师进行作图。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内化新知情况,体现学生在课堂上主人翁地位。

②学生练习(画出下图中的阻力F

2、动力臂L

1、阻力臂L2)

F1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学生讨论)

3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探究过程

① 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② 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猜想 ③ 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④分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提醒小组内同学要密切配合,防止杠杆翻倒和钩码脱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左右加挂钩码充当动力与阻力,算出大小并记录,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并记录

改变钩码的个数与力臂的大小,多做几次实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如课本第77页。

⑤分析论证:

问题: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 你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F1L1= F2L2 或

即:力与力臂成反比

⑥通过结论的展示祝贺同学们探究成功,指出: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是最早探究出杠杆平衡条件的,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杆,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让学生感知科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倾听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扬起风帆,以饱满的激情进行后续学习。

3、学生练习

如图(课件出示图)中的男孩重500N,女孩重350N,当男孩离跷跷板的转轴70Cm时,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使跷跷板平衡。

已知:阻力F2=500N,阻力臂L2=70cm=0.7m,动力F1=250N 求:动力臂=?

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L1=F2L2/F1=500NX0.7m÷350N=1m 答:女孩应该坐在离转轴1m处。

(三)、生活中的杠杆

1、出示火钳、瓶起子、筷子;让学生上讲台分别使用,说出感受。

学生初步感受类型不同的杠杆作用不一样。

2、课件分别展示撬棒、赛艇的船浆、天平,引导学生对比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对杠杆进行分类。

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杠杆进行分类并明白各类杠杆的优缺点: (1)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省力杠杆

省力、费距离 (2)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费力杠杆

费力、省距离 (3)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探究: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分组讨论(杠杆原理)

2、不法商人在使用天平、杆秤等记量工具时,为了利益可能做那些手脚危害消费者?如何预防短斤少两?

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学会用法律条款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3、课外延伸:《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七条: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四、学生练习

1.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启瓶器

B.切纸铡刀

C.食品夹

2、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B.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D.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四、小结

1、杠杆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3、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D.羊角锤

(1)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省力杠杆

省力、费距离

(2)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

(3)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费力杠杆

费力、省距离

五、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的

1、

2、3

板书设计:

第 十二 章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 杆

一、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杠杆平衡条件: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三、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1)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省力杠杆 但要费距离 (2)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等臂杠杆

(3)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费力杠杆

但省距离

推荐第5篇:音乐示范课教学设计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歌曲并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小组合作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采茶的欢快心情。教学重、难点:

1.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在演唱欢快节奏下音准的把握以及附点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性可能会成为教学的难点。 2.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采茶时的欢快心情与热烈的劳动场景。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江南采茶视频。

师:视频播放的是怎样的场景?(江南茶农采茶)

2.师: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茶叶的发展与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江南地区最有名的茶叶是龙井茶,它是杭州西子湖畔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到来到茶山,一起和少先队员们采茶。师板书课题:《少先队员采茶歌》。

二、《少先队员采茶歌》歌曲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2.初听歌曲(播放视唱歌曲)。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 师:你感觉采茶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学唱歌曲第一段。 (1)视唱旋律。

(2)一部分同学唱旋律,另一部分唱歌词。 (3)教师范唱,学生可以张口默唱。 (4)介绍采茶时的场景。

(5)学生自己学习歌曲乐谱。有歌曲哪些地方你还不太会唱?指 出来,大家一起学习。

(6)纠正唱的不准确的地方以及发音。注意歌曲旋律里的休止 符的演唱。 4.巩固练习。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弹跳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最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年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演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5.同学们可以自学第二段的歌词吗?(学生自学第二段歌词。) 6.请同学们一起来演唱第二段歌词。

7.学生随着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伴奏完整地进行演唱。 8.欣赏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动画。

三、《少先队员采茶歌》表演唱 1.小组合作创编舞蹈动作。

师:大家唱很好,请大家完整的听一听歌曲,再说说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以小组为单位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采茶的欢快心情。 2.表演展示。

师:同学们创编非常投入,请大家进行表演(学生分组汇报)。

师:让我们唱着歌曲,跳起舞蹈。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形式表演。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歌曲,并用了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小组之间还合作创编了歌曲的舞蹈动作,通过舞蹈表演,同学们也表现出了采茶的欢快心情。出示学唱感悟(课件)。 板书设计:

少先队员采茶歌

欢快活泼 热爱劳动

推荐第6篇:骨干教师示范课 教学设计

骨干教师示范课 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2015年3月20日 授课时间:2015年3月 授课人:

何 璇 课 题:《画家﹒梵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画家凡.高》

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这是在前七册教材中从未出现的欣赏方式。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基于《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即“观赏各种美术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而这位天才型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目的素描作品。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窘迫的生活与对艺术的执着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如今,全世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凡.高,他的《向日葵》复制品已经成为经典的装饰画,被悬挂到世界各地。学生也许会对这位画家有点滴的了解,而我们正要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正所谓从过去欣赏的表皮层面,逐渐深入到欣赏艺术的诠释层,乃至创作层。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远远不足以对这样的艺术大师进行解读,但我们要通过此课,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3、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了解画家梵高及其作品。

能用简单的欣赏语言对梵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感受、体验梵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

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教具准备:课件、教案

学具准备:梵高的生平或与其相关的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同学们我们把书翻到第一页,欣赏梵高作品《鸢尾花》

师:你们知道梵高最著名的画的名字么? 生:知道!《向日葵》

师:关于梵高,你知道了什么?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二、讲授新课

1、梵高的生平

生:学生根据搜集汇报知道的梵高。

师:引导学生简单的概括一下梵高早年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说出:梵高早年的生活非常的贫困,但是他很善良,经常和穷苦的人在一起,给他们一些帮助,虽然梵高也做过很多工作,但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做下去,于是梵高选择了绘画作为他一生的追求)那么梵高的绘画生涯是一帆风顺的吗?梵高的画又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我们来欣赏梵高早期绘画作品。

2、引导学生欣赏梵高早期绘画作品《吃马铃薯的人》

师:他早期生活在贫穷的矿工中间当传教士,所以作品中常出现一些农民、矿工、甚至乞讨者。虽然他很穷困,但他经常帮助路德一家,便画下来有名的《吃马铃薯的人》。

师: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画中有什么人?每个人都在干什么?

生:路德一家正在灯下吃马铃薯,共有5个人。一位老妇人在倒咖啡,中间那位男子拿起土豆递给老妇人,其他人可能在低声交谈。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细,那么,他们神态如何?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生:他们的脸布满愁云,在昏暗的破屋子里一家人只能吃到土豆,我感到他们的生活很艰难。

生:他们的脸上满是皱纹,能看出饱经风霜,让人看过后不由得很同情他们。

(1)这幅画整体色调与本课中其他画面色调有什么不同? 生:运用了灰褐色调,这样更加表现出了这些人的穷苦生活,表达了画家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凡.高早期作品在绘画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3)为了画好这幅画,凡.高先后画了十几幅速写和三幅油画,可见凡.高对绘画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生: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完美的精神。

(4)通过画家对劳动人民的描绘,你觉得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师:墙上悬挂的油灯构成了画面的焦点,画家运用灰暗的色调,刻画了人物布满皱纹的脸孔和瘦骨嶙峋的身体。梵高就是这样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劳动人民,同情劳动人民。

可是,无情的现实却打碎了这位画家善良的梦想,由于梵高经常画一些社会最底层的人,立即引起了艺术界的相交指责,他的画不被承认,更没人去买他的画,甚至有人还讥笑他。各种压力下,梵高患上了精神病。为了排遣苦闷,梵高来到法国小镇阿尔。

3、引导学生欣赏梵高中期绘画作品《向日葵》 欣赏色彩探索时期的作品、中期油画作品 讨论:(1)凡.高为什么那么喜欢画向日葵?表现了画家什么样的情感?

(2)你还知道有关这幅画的那些信息?

(3)画家用厚涂法表现花瓣,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师:这里的阳光让梵高欣喜若狂,他的创作一下子进入高峰状态,色彩变得绚丽明亮起来。在这儿,他画了近200幅阿尔的风景,尤其钟爱上了一种植物,是什么呢? 生齐答:向日葵

师:梵高为什么喜欢画向日葵?他画中的向日葵是什么样子呢? 师:梵高为什么那么喜欢向日葵呢?

生:因为向日葵是面朝太阳的,是光明的象征。 师:他以什么颜色为主表现? 生:黄色

师:只有一种黄色吗?

生:有很多种,有浅黄、土黄、中黄、深黄、橘黄、褐黄色。 师:他画中的向日葵是什么样子?与真实的花相比,有何不同? 生:真实的向日葵很娇嫩,生长的很好。梵高的向日葵好像就要凋谢了。

生:真实的向日葵只有一种黄颜色,梵高画的黄颜色很丰富。 师:这些独特的向日葵表达了画家什么样的情感? 生:追求光明

生:表达了梵高想让向日葵的金黄色一直保持下去感情。

教师小结: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坚实而有力,他没有重现自然的娇柔,他选取即将枯萎的瞬间,告诉我们,即使枯萎,也要把那种动人心弦的美坚持下去。这正是梵高那永不妥协的对艺术的追求,对太阳的热爱,对生命的渴望。凡.高用色彩和笔触大胆地表现了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因此他是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主要画家之一。

你试着用一句话或一段话简单的评价一下梵高的《向日葵》

4、欣赏阿尔时期的作品

在阿尔他找到了自己的色彩,一起欣赏这时期的作品。 事情总是事与愿违,我们这位悲剧画家的身上总是降临着这样那样的苦难。谁知道阿尔后期梵高的生活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5、欣赏梵高晚期作品《自画像》

师:梵高特别喜欢画自画像,他先后一共画了40余幅,我们书中也有,请打开书,看《割耳画像》,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梵高的耳朵缠着纱布,眼神有些恐怖。 生:老师,不是恐怖,我觉得是深深的忧郁。 师:为什么呢?

《缠绷生:因为他肯定是不得已才会割耳朵的,他肯定有苦衷。

师:嗬,我们的同学都快成小心理师了。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呢?学生结合课前的搜集谈。(与高更之间的矛盾,绘画不被人理解和认可,依然贫穷,超负荷的创作生病了但依然坚持绘画)

6、欣赏梵高晚期作品------欣赏《星月夜》 (1)、看到了这件作品后,它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2)、谁知道梵高的这幅作品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 (3)、反问学生透过画的表面你感受到了画家的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对人生的迷茫,对病痛折磨的恐惧,这也是梵高内心世界的独白,是梵高真实情感的写照。

(4)、引导学生分析绘画风格。

从画中有力的笔触,旋转的线条可以看出画家追求的不是事物外部的形象,而是通过绘画表达出画家内心对事物独特的看法和理解。 (6)、师:最后我们选出的这幅画叫《麦田上的乌鸦》,也是梵高最后的作品。你看到作品后感到怎样?

生:很压抑。乌鸦代表着死亡。

师:就在这片麦田中,梵高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对自己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他说,那种病,将使他永远丧失理智,他害怕自己再也不能从事他所热爱的绘画事业。所以梵高选择了死,不得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他所热爱的世界。此时的你,是否想对梵高说些什么呢? 生:……

师:通过前面我们对梵高生平的了解以及部分作品的分析,你能试着概括一下梵高的一生,评论一下梵高的油画。 (引导学生说出:梵高一生都很贫困,作品不被人认可,但他却一直都在追求着属于着自己的绘画。梵高的绘画善与运用大胆的笔触和响亮的色彩描绘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和感受。)

三、课堂小结:

梵高不平凡的一生中,创作了800多幅油画,以及差不多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但他所有的艺术成就都是在死后才被认可的,现在梵高的画最高的已经卖到5千多万美元,这也是对梵高艺术价值的一个认可,梵高的一生是贫穷的但又是伟大的和富有的,梵高的艺术决不是我们一节所能含盖和解读的,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梵高的油画!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推荐第7篇:二年级语文示范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示范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 授课教师:洪小文

教学时间:2012年 4 月5 日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 个生字。

2 .比较“礻、衤”、“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 .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熟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教学重难点

⒈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

⒉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准备

⒈生字卡片、“礻、衤”、“宀、穴”偏旁的演变过程的图片、文中插图。

⒉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

设计思路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前后两部分的结构相似,因此,在学习、总结前半部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讨论后半部分的内容,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汉字规律,加深对字、词、韵文的理解与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⒈小朋友,这儿有两组字,你们认识吗?出示“江、河、海”、“柳、杨、松”,指名认读。这两组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偏旁?

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形式出现的看图识字课文,认识一些新朋友。

⒊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图画,初读韵文

⒈(出示图和第

一、二竖行)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⒉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

⒊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⑴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认识袜。

⑵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⑶全班交流。

⑷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四、诵读韵文,理解拓展

⑴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⑵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交流交流。(教师积极地参与其中。)

⑶说话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

⑷齐读这组词。

⑸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⑹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⑺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⑻连起来诵读每一二两行。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⒈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⒉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⒊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⒋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⒌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这一环节,从复习旧知入手,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并以“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新朋友,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反思:

1、教学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出现词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认识词语。

2、通过多媒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使学生对词的理解不局限在课本上。同时,发挥小组在学习中的互相作用,让每个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个性化的言语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火花,很快地掌握新知。教师参与各组的交流讨论,进行精要点拨,更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伙伴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4、不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将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并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汉字,达到让学生自主识字的目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⒈开火车抽读学过的生字词。

⒉指名说说“礻”和“衤”的用法。

⒊过渡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二、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⒈自学: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第

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⒉检查自学情况: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练读中认识想对应的事物。

⒊小组讨论学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的规律,想想实物、古文字、偏旁的联系。

⒋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多媒体分别显示“宀”和“穴”。)

多媒体演示“宀”和“穴”的演变过程。

⒌引导学生小结:“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⒍齐读第

三、四行。

⒎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偏旁?

三、诵读全文,总结拓展

⒈将本课12个词语卡片分发给学生,分成四组上去贴在黑板上,并由贴的学生做小老师领读。

⒉集体诵读整篇韵文。

⒊总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义。课后,大家可以找找平时容易写错的字,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来分清、记住这些字。

四、识写生字,培养习惯

⒈练读生字并组词。

⒉看笔顺图,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并想一想怎样记住它们。

⒊交流:你学会了哪个字?做小老师教教大家。教师点评。

⒋学生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这一环节的教学,以小组合作、探究了现为手段,变“教师讲”为“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自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积累语言,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学反思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我积极鼓励学生课后去大胆实践,增强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做小老师教生字,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如此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

推荐第8篇:高三英语示范课教学设计

高三英语示范课教案

教学目的:

完形填空题的命题特点

A 加强在分析语境的过程中对逻辑 意义理解能力的考查。 B 对在具体语境中词汇的意义 与用法的考查。

C 对通篇理解、全方位思考问题的 能力的考查。 I love you---Close Test

1、完形的重要性

2、完形让我容易得到成就感

3、征服完形 解题思路 第一 宏观认识 第二 微观处理 1.细读首句,判断文体并大胆预测 2.文章的主题。

3.2.段首与段尾的结合。

4.3.逻辑推理,判断选择空白处要填 的答案 。 ① 争取主动。 ② 固定短语搭配。 ③ 从上下文中寻找解题线索。 第三、核对答案,反复推敲再通读

5. 全文,检查还原了的短文是 否完整合理。 实战演练 6.

1、通读全文 利用复现词语

7.完形填空试题中,一些词语会重复出现在语篇当中。词汇复现使得语篇中的句子相互衔接和连贯,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意义整体。把握这些重复出现的词语,有助于确定要选的答案,几乎就是

1:We should have noticed a storm coming but we were concentrating on cutting steps and before we had time to do anything ,we were blind by___8___.We could not move up or down and had to wait motionle, getting colder and colder.9 my hood(

兜帽), my nose and cheeks were nearly frozen but I dare not 10 a hand out of my glove to them.11 After two hours of this, I realized we would have to do something to 12 being frozen to death.We stood from time to time through the snow.8.8.A.rain B.clouds C.snow D.mountains 9.例2.All of sudden I started to feel rather 1 .She wondered why I was looking for this sort of 2 .I felt even more helple when she told me that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get a job without experience .1.A.encourage B.diatisfied C.hopele D.pleased 2.A.place B.job C.advice D.help

2、争取主动 10.例

:He tried to ______a telephone call ,but was unable to _____.What’s worse , the pay phones were on the outside of the 11.building .____the sun began to set ,he searched for a light and found it .1.A.make B.fix C.use D.pick 12.2.A.get on B.get up C.get through D.get in 3.A.If B.As C.Through D.Until 3.固定搭配 A young man , wet from ____ to toe ,explained that he had ___ out of petrol about 30 km up the road .He had left his pregnant(

怀

孕的) wife and his two children ____ at the car and said that he would hitchhike(

便车) back .1.A.finger B.shoulder C.head D.hand 2.A.driven B.used C.come D.run 3.A.away B.behind C.over D.out 4.词语辨析 Such patients can be extremely good at something else.From the changing expreion on speakers’ faces and the tones of their ___1__,they can tell lies from truths .1.A.sounds B.noises C.voices D.shouts On a warm Monday ,Jeeny Neilson bought a sandwich and parked her car under some trees .Rolling down the windows to __2___in fresh air , she settld back to enjiy her lunch .A.bring B.let C.gather D.send 5.利用平行结构,准确判断逻辑关系

These fairies tell the story of a mother whose baby grows _____and pale and has changed so much that it is almost _____ to parents …..A.sick B.slim C.short D.small 6.语法知识题

While we were talking, the man behind got out of his car and said in good 5.利用平行结构,准确判断逻辑关系

These fairies tell the story of a mother whose baby grows _____and pale and has changed so much that it is almost _____ to parents …..A.sick B.slim C.short D.small 6.语法知识题

While we were talking, the man behind got out of his car and said in good

总结: 完形填空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题型,在整个试题中占30分,总分的1/5,分值如此之高,不容忽视,完形填空答题好坏直接决定着英语成绩的高低,所以我们平时必须重视完形填空的训练。纵然我们讲了很多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多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老师介绍的方法也是来自于老师的多年来的大量的练习,总结和研究。所以同学们要想大幅度地提高完形填空的成绩,必须做大量的练习,而且要限时完成。 后阶段的打算

1.进一步强化词汇训练,牢记固定

短语和习惯用法,注意词语辨析。2.反复训练、常抓不懈,注重技巧, 在训 练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寻找提示信息上。3.积累更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识。 4.熟练掌握运用语法知识解题。5.限时训练和适应性训练。

推荐第9篇:高楼中学典型示范课教学设计

高楼中学典型示范课教学设计

(2011—2012)第一学期

教师:李咏梅

学科:化学

班级:

时间 2011.11.30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进行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种辨证的思想。

2.以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难点:

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教学方法:回忆探究辨一辨小结再探再小结与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中的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孤立地只谈计算,要和熟悉、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联系起来,应当使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教材中还给出两个实例来说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示范,在练习中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运算要准确,以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及其含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安排的,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同时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特别是未将化学方程式最终配平及计算几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列比例式及其比例式的计算等计算错误。另外,学生最容易忽视化学过程,不重视化学反应的实际意义,忽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前提,只重视数学运算的结果,蒋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简化为数学比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忆„„

师: 请你以化学方程式:2H

2+ O2 点燃 2H2O为例说一说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生:回忆后回答。 师:课件展示。

师追问:若有2g的H2参加反应,则需要O2多少?生成多少的H2O? 生:思考后回答。

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小结,作出说明,课件展示。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即系数)的乘积之比。

导入新课 :

出示课题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新课 :

师: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生:阅读。

师:课件出示

活动探究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一个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该化学反应的事实,还表示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请你思考: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生:思考。

师生一起完成解题过程。

师:课件出示【例题1】及其解题过程和书写格式。 生:看书,体会。

师:课件出示:看一看,辨一辨

例:通电分解18克水可得多少克的氧气? 辨一辨:以下同学的解题哪一个正确? 方法一: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 x

H2O 通电 H2 + O

1118

18g

x

18g16x16g1816

1818gx生:试着找出其中的错误。

师:引导学生得出: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 接着辨一辨:

方法二: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 x

2H2O 通电 2H2+ O2

32

18g

x

2032

x18g3228.8g 18gx20同样道理得出: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即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要正确! 再看一看

方法三: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 x

2H2O 通电 2H2+ O2

36

32

18g

x

18g32363216g 

x3618gx

答:可得氧气的质量为 16g。 师生共同小结(课件出示)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错误:

①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

②化学方程式写错或没配平。

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导致质量比错误。

④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

⑤同一种物质不用相同的单位或单位不统一。

⑥张冠李戴,物质的质量代错。

„„

给学生提个醒(课件出示):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师生接着再探究: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学生自学本例题(P100)。 生:进行讨论练习(P101) 板演

师:巡视、指导,点评,最后出示解题过程及答案。 师生发现小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三个关键”。 课件展示练习——随堂评价

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谈收获,后是课件出示总结反思。 作业:课件出示:思考一和思考二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一、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错误:①②③④⑤⑥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解】:⑴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⑵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⑶写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和已知量、未知量(写在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再写质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

⑷列出比例式,求解(计算结果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除不尽,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⑸简明地写出答案

三、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三个关键”。教后反思:

推荐第10篇:清平乐 村居示范课教学设计定稿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会写“醉、媚、锄、剥”四个生字,会认“媪”字,正确读写“茅檐、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背诵《清平乐

村居》

3、能通过注释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词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能通过注释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词句的意思。

2、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三、课时设计:1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老师知道你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供的图片看图猜诗,有没有信心?。(师分别出示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牧童》和《舟过安仁》复习齐背)。

3、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正音“乐”

5、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认读。

(二)揭题,初知“美”

1、(出示课课件)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首词,读后想想这首词与我们学过的古诗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1)题目形式不一样。“清平乐”是词牌名,简单说就是词的招牌,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村居”是词的题目。要想把题目读好,词牌与题目中间略有停顿。 (2)句式不同

词的别称:长短句

(3)词分为两部分 上片(上阕)、下片(下阕)。在读这首词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上片和下片之间要稍作停顿。

2、了解作者背景。

(三) 初读,走进“美”

1、生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檐、媚、媪、无赖、剥、蓬)

师:让我们先来欣赏这首词的朗读。(出示课件)同学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读啦!老师已经划好节奏了,让我们放开声音自由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字音读准确,读流利。并且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

2、这些生字的音你会读吗?(出示课件)指名读。

檐、媚、媪、无赖、剥、蓬

3、全班齐读,男女生互读,同桌互读。

4、你们在朗读时都有哪些字词不理解?我们一起来解决。村居:乡村闲居 茅檐:茅屋 醉里:酒后微醉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写这首词时在江西上饶。春秋时代属于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代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 翁媪:老年夫妻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这里指顽皮的意思。

5、解决了这么多不理解的地方,现在你读起来是不是能理解这首词的意思了呢!把自己的体会融入进去,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

(四)、品读,欣赏“美”(体会词的意境)

师:同学们,我们基本读懂这首词还是不够的,一首好词,就像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就越觉得韵味深长。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我们这么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1、村居的“景”是怎样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看到的景物。(师: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们一起来读。)

2、同学们,村居里不但“景”很美,而且“人”也美。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看看图中都有哪些人呀?他们都在干什么?(出示课件)。这些人中,哪一个人物最可爱,最充满童趣? 预设一: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谁来读读这句词?说说看,你为什么最喜欢小儿?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这句话中的“无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在这句话里,你觉得“无赖”是这个意思吗?请你们再去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个字写出了小儿的“无赖”呢?(卧)这里的“卧”是趴着脸朝下。这个顽皮的小儿剥莲蓬还会有哪些姿势呢?一会儿趴着,一会儿躺着,真是优哉游哉,看看他的小脚丫在干什么?他在嘀咕什么呢?看着他的晃动脚丫,看着他剥莲蓬的模样,送他一个成语?小儿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是啊,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可见,此小儿真乃——无赖。是啊,多么活泼、可爱、顽皮的小儿。 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是那么调皮可爱,那么他的两个哥哥呢?谁来读一读。大儿是那么勤劳,让我们想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二儿子是那么的懂事、心灵手巧,让我们想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预设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除了这三个儿子,还有哪两个人让你们觉得也很美?老爷爷、老奶奶。也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为什么老两口让你觉得很美,你看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还美?美在何处——(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就像年轻人一样),用书上词说——相媚好。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五)、再读全词,回味“美”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里的“醉”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他们都陶醉了;被乡村生活的美景陶醉了。

2、同学们,从“茅檐低小”这句看,这家农户的生活比较清苦,但是为什么这对老夫妻感到快乐和满足呢?

(虽然农村清苦,但是生活在山清水秀的美景之中别有一番乐趣;其次是孩子们勤劳孝顺,都使老夫妻的晚年生活感到幸福快乐。)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有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嘛?陶醉的还有——作者,是啊,诗人辛弃疾,也深深地陶醉了,不然,哪来这么优美的词呢)。

3、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温馨和谐

其乐融融

这也是作者向往的生活。)

4、此时此刻,老师也陶醉了,同学们也陶醉了。接下来 ,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课件出示课文图片)

5、学生在小组内互说。

6、指名说。

(六)课文小结

同学们,这首词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其中还描绘了一家五口温馨和谐、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流露出了词人那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词,进一步感受中国古诗词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

(七)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

2、体会词句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第11篇:幼儿园示范课活动设计

幼儿园示范课活动设计

执教者:曹敏

单位:景村镇八一幼儿园

活动主题:大班音乐活动《勤快人和懒惰人》

教材分析:

孩子进入大班后,对值日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到一些劳动的小技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喜爱。《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它把勤快人和懒惰人描写得惟妙惟肖。通过歌唱,它能使幼儿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做个勤快人,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2、启发幼儿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认识创编新歌词。

活动准备:

1、请孩子回家观察父母在厨房干活的情景。

2、歌曲动画《勤快人和懒惰人》

3、歌曲《劳动最光荣》

重点、难点:

1、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

2、为勤快人和懒惰人创编新歌词。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歌曲《劳动最光荣》

2、听录音,边唱边表演。

3、师:小朋友都知道劳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那我们是要做一个勤快人呢,还是做一个懒惰人呢?为什么?

引导孩子明白懒惰人终将一无所获。

二、展开讨论

1、引导幼儿认识劳动的人我们称为:勤快人。

提问:

在家里谁最勤快?

咱班的小朋友谁在勤快?

和勤快人相反的是什么样的人?(懒惰人)

懒惰人是什么样的?(不劳动,不干活,很懒)

1、小朋友在家都见过妈妈在厨房劳动,那你们知道妈妈在厨房都做些什么呢?

2、你们的妈妈在家里可真勤快!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欣赏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1、幼儿欣赏歌曲一遍,请幼儿\"听听歌中两个人做了什么?\"

2、提问:

①歌曲的名字?

②歌中有两个什么样的人?

③有一个人做了些什么事情?

④有一个人不做什么事情?

3、幼儿再次欣赏歌曲一遍。

四、学习歌曲

1、感受歌曲

师:如果让你们用简单的动作去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你会怎么做?

(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进一步感受音乐。)

2、听范唱

师:我们用自己的动作跟着音乐做一做勤快人和懒惰人好不好?看看勤快人他们都会做些什么!(边听范唱,边表演)

用动作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学习歌曲

(1)、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2)、跟琴逐句学唱。

(3)、听老师范唱。(幼儿可以自己配合做一些声势动作)

(4)教师再次范唱,请幼儿听清楚歌词。

(5)、拍着手请幼儿小声跟唱。教师根据幼儿学唱的效果有重点的指导。

(6)、集体完整演唱歌曲。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两种人。

五、创编歌曲

1、导幼儿想想,勤快人和懒惰人在学校里或者在别的地方还会做什么事情?不会做什么事情?分组请幼儿将自己的看法,创编进歌词中。

2、幼儿分组演唱自己创编的歌。

六、结束:

提问:喜欢哪种人?为什么?

鼓励幼儿做事情认真,要向勤快人学习。

要向勤快人学习。

教后记:

通过课堂教学,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他们显得非常地兴奋,非常地愉快,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对于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演唱也很到位。特别是在表现两种不同演唱速度的时候,再配上动作表演,真是不错。 易学易表演的歌曲是很受孩子喜欢的。

第12篇:《一株紫丁香》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档

《一株紫丁香》公开课

红古区洞子小学

王芬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8个汉字的读音,会写10个字,熟练读课文,体会诗歌中师生之间的深厚的情谊,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一株紫丁香”代表的意义;在思考中探索和理解师生之间的互爱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娃娃,(课件出示生词:脚尖儿、一株、消除、绿叶、挂牵、载、疲倦)同学们是不是都还记得它们呢?谁来跟它们打打招呼?(个人读——小组读)

2.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教师想送你们一首歌,作为你们的奖赏,你们喜欢吗?

二、欣赏歌曲,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这首歌好听吗?你知道它是写给谁的吗?是呀,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了学生的成长,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但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们在成长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老师,当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老师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小朋友们想看看吗?(出示挂图)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板书∶一株紫丁香)

3.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再看看图,现在你对紫丁香有了那些了解?(学生回答)

三、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课题,现在你的小脑袋里有没有小问号?(学生质疑)

2.现在请小朋友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来欣赏一首非常优美的儿童诗(师范读课文)。

3.这首诗写的多美呀!你们喜欢这首诗吗?那就快点翻开书读一读吧!注意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用“?”标出来。

4.字读准了吗?(开火车认读生、生字)

5.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让我们把它送回到课文中去(同桌俩互相当小老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教师巡视。

6.共有几个小节?同学们读的都很投入,老师也想听听你们读的效果,可以吗?我们一起来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7.谁有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来?

四、细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

1.读悟第一小节:

(1)指名读。现在你们知道是谁送的紫丁香了吧,一起回答。(板书:我们)

(2)谁能想象出来,“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学生展开联想:可能种了许多树、草、蔬菜„„)

(3)踮起脚尖怎么走路呢?谁给大家表演一下?(指名表演)我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去载紫丁香呢?

(4)那么这一小节应该怎样读呢?(指名读)齐读。

2.读悟第二——五小节:

(1)自读会悟。小组讨论:同学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先自读课文2——4小节,再小组合作,完成口头填空: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

)的(

)和你(

);让(

)的(

)帮你(

);让(

)的(

)感谢你(

)。

(2)那么,我们想通过紫丁香对老师表达什么样的心意呢?请读

三、四两节诗。——诗中绿叶、小花是指谁?(我们)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什么是“挂牵”呢?(老师举例:这几天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我们班的同学徐文祥都生病请假了,老师心里就非常着急,害怕他拉下功课.所以等他病好以后,老师就利用中午时间为他补习,这就叫挂牵。)

谁能举一个老师挂牵你的例子?那么我们怎样感谢老师呢?如果是你,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 学生可说: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累了;老师休息会儿吧!我爱您老师„„)

——“你听,你听,绿叶在风中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我们的感谢都化成一首歌,歌声最能表达我们的感谢。如果是你,你会给老师唱支什么歌呢?(发散)

——同学们唱得可真好听!除了唱歌,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呢?(发散、拓展)

(3)用“当„„时,老师„„”练习说话。指导朗读

二、

三、四小节。

过渡:是呀,老师的爱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点一滴,悄悄的,满慢的,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课文

二、

三、四小节。

(4)读悟第五小节

同学们读的多有激情呀!(出示图),教师口述:夜深了,连星星都困的眨眼,可老师还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对老师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该用什么语气劝老师休息呢?(指名读)让我们带着对老师深深的爱,一起来劝她休息吧!发散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说说老师会做一个什么样又香又甜的梦呢?

3.现在谁来告诉大家,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4.老师小结:也就是说“一株紫丁香”实际上就是小朋友的心愿,表达了小朋友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那么你们有什么心愿要对老师说?

5.《一株紫丁香》这首诗真是太美了,老师想再听一遍,可以吗(配上音乐,全班包含对老师的深情读(背)全文)

五、指导背诵

1.读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板书: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课文好吗?(放音乐)

2.这首诗歌写的美不美?是不是应该让它流在我们的脑子里?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多读几遍,争取背下来。(学生练背),谁想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六、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从以下几项作业中,有选择的完成自己感兴趣的1项。

做贺卡、唱赞美老师的歌、抄赞美老师的诗句

读赞美老师的诗句 板书设计

绿色枝叶

和您做伴

绿叶沙沙

消除疲劳

盛开花儿

感谢牵挂

阵阵花香

飘进梦里

第13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示范课 教学设计

第10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渭南市瑞泉中学

刘慧玲

【教学流程】

一、明确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

1、走近奥斯维辛,走进那段特殊的历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明确本文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之处,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3、挖掘文本内容,把握新闻的细节。

4、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二、导入新课:多媒体图片展示

教师明确:

同学们,这些图片可谓让人惨不忍睹,但这些图片上所展示的,就是被称为死亡工厂、人间地狱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它是德国纳粹残暴行径的有力物证,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绝人寰的一段不堪过往。

今天,让我们步入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同去回顾那段可怕的历史,去牢记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教师板书:课文标题

三、走进历史,融情于文。

1、多媒体展示内容,学生进行简介。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自己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感受吗?

预设:它是德国法西斯用来摧残生命的一间死亡工厂,更是一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3、板书总结:

奥斯维辛:死亡工厂(人间地狱)

四、速读全文,整体感知:多媒体提示

1、教师提问: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转换角色,将自己作为一名参观者,随着作者的视角,一起步入文中,去感受新闻内容和情感并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通过怎样独特的视角进行叙写?他都集中描写了哪些地方?

2、学生速读全文,快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预设:

①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②描写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师生共同总结:

罗森塔尔突破了一般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利用纯主观式叙写,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将强烈的情感蕴藏在细节之中,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这也就是,为什么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而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在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的原因所在。

虽然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事情,只有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遗迹,但是,身为记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着他,写下了本文,希望以此来警醒世人,达到铭记历史,反对战争和珍惜和平的目的。

1

4、板书总结:

独特视角:参观者——纯主观——突破零度写作

5、教师引导:本文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作者是如何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情感融入其中的?下面,就让我们师生一起进入研读质疑,感悟深意环节,共同去解决这个问题。

五、研读质疑,感悟深意:多媒体提示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多媒体展示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2、小组讨论交流,预设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体味这些句子的深切含义。教师引导学生规范生成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问题: ①、(第1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教师引导学生生成问题:这句话看似矛盾,但实质上说明了什么内容?从中能感知到作者怎样的深意和情感?

预设:“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虽然没有一句正面控诉,却字字句句都满含愤懑、悲怆。而两个“永远”,强调了这种控诉和愤懑。

曾经的黑暗沉闷和现在的明媚温暖构成反差,过去残酷可怕的历史和现在美好的生活场景形成强烈反差,更引人深思反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美好的生活。 ②、(第8段)“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教师引导学生生成问题:这一句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什么内容?

预设:“毒气室和焚尸炉”是纳粹屠杀生命的见证,灭绝生命的地方。“雏菊花在怒放”表明生命不息。

生命的怒放和无数鲜活生命的逝去——形成触目惊心、强烈的对比,更加引人深思:我们应该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③、(第13段)“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生成问题: 如何理解这句话?(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预设: “微笑着”体现了她的镇定从容,超越死亡威胁和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表现了她在绝境之中不泯灭自己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隐秘的”指的是她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当时,她对生活仍然存有希望,仍强而有力地在憧憬着自由后的美好生活。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年轻美丽的生命已经逝去,只能留有生前进入集中营前的那段美好的记忆。 作者通过如此强烈的对比,可谓触目惊心,强烈控诉了法西斯对生命无情摧残的罪恶。 ④、(第14段)教师引导学生预设问题: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

2 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预设:因为这里是人间地狱,是摧残生命的地方,祷告不会起任何的作用。

3、师生共同回顾,板书总结: 本文细节描写耐人寻味:

①、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②、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 ③、传达作者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4、教师总结:希望通过研读质疑,感悟深意环节,同学们能够学会深挖文本,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质疑、释疑来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六、回顾总结,巩固提升: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内容:

1、通过这节课,我们走近了奥斯维辛,走进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2、了解了本文和其他新闻作品的不同之处,理解了作者将自己的强烈情感蕴藏在文中细节描写之中的写法。

3、通过挖掘文本内容,初步培养同学们质疑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文学习,我们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铭记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5、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

罗森塔尔的这篇作品,就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让我们用德国总理施罗德的一句话,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探讨: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七、拓展延伸,预留思考: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儿?社会价值又在哪儿?请同学们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颁奖词。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请你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附板书设计:

第10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国)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亡工厂、人间地狱

独特视角:参观者——纯主观——突破零度写作 细节描写:

①、引发思考——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②、表达沉重控诉。

③、传达情感——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写作目的:铭记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语文组:刘 慧 玲

第14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示范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示范课

教学时间:2017年11月15日 授课班级:三(1)班 拟写执教人:王永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难点: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上,有两个朋友遇到了麻烦,需要大家的帮助,请看大屏幕。

1.(课件出示熊大熊二分苹果)熊大熊二遇到了什么麻烦,谁愿意帮帮他们呢?你是怎样分的?我们把这种称为什么分法?

2.(课件出示2个苹果和2个盘子)师:2个苹果平均分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

师:预备——开始 生:(拍手击掌)

3.(出示1个苹果分给两只熊)

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熊,每只熊分几个?

师:预备——开始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表情,灵活处理) 师:怎么不拍了? 生1:半个。 师: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2: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平均分)。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生:2份)

师:这样的一分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怎样表示呢?(生:一半就是百分之五十)

师:还可以怎么表示呢?

师:两个半块苹果,哪一半是 ,是谁的 ? 师: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大家弄清了“分数”的意义,怎样写?怎么读呢?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3.动手操作。

(1)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 ,并用斜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 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 ?

(3)汇报成果。

(4)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发现分数

刚才,小精灵悄悄的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1)展示作品。

(2)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不仅要给予鼓励,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XX折法”。)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P88-89想想做做1--6题。 2.拓展与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分数。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好吗?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5篇:走进《水浒传》前十回教学设计(示范课)

《水浒传》阅读教学设计 梁山一百单八将,多少辛酸风雨中

——走进水浒前十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水浒传》前十回,了解一百零八将的由来。

2、过程与方法:结合作品的精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对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是非分明、惩恶扬善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准备:

1、学生自带《水浒传》,课前已阅读前十回。

2、课件一套。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发,导入文本。播放刘欢唱的《好汉歌》。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_将,天罡星________人,地煞星________人。

2、粱山一百零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_____。

3、《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 “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他就是________,绰号________。

三、精读片段,分析性格。

1、前十回中主要讲了哪些好汉的故事?最突出的是谁?

2、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3、读一读你认为最精彩的片段,与大家分享。小说通过这些精彩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鼓励探究,拓展延伸。

1、108将上梁山的原因各不相同,比较林冲和鲁智深的故事,从上梁山的原因看看他们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2、根据水浒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写故事新编或者人物访谈。

五、课后巩固,再读英雄。

1、课后阅读有关李逵的故事,比较他和鲁智深的性格异同。

2、《水浒传》中同样杀了人,①为何鲁智深杀了镇关西一走了之,而武松杀了西门庆、潘金莲后要投案自首?②林冲为何要杀死王伦,是否忘恩负义?结合三人性格、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第16篇:示范课听课教学反思

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听课教学反思

今天继续听了四节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样的机会特别难得,能让这么多优秀教师把他们上课的风采展示给我们,让我们来观摩,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是语文老师冀亚南的《拾贝壳》(二年级),这是非常生动的一节课,冀老师的有以下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刚上课的时候,请同学读课文,每人分读一自然段,并且让座位上的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其他同学学会认真倾听,还能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

2、在多媒体上出示导学提纲,这样就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做一个了解,不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盲目的感觉;

3、在每讲到一个自然段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去体会海滩上贝壳的美丽,同时又把该段的生字单列出来,学习,这样既通读了课文,又学了生字,最精彩的地方是,讲生字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字的结构,哪些笔画容易出错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采用了小组探究的方法,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讨论,增加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探究能力。

第二节课是语文老师爱全平的《拼音整体认读》(一年级),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艾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这节课精彩的地方如下:

1、艾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找回答问题的同学扮演小老师的,其他同学当“小粉丝”,小老师读一遍,其他同学跟着读;

2、采用了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读字词的拼音,又加大难度读句子,这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增加奖励措施,学生读得好,奖励学生一首儿歌,并且课堂上特别重视坐姿,认真倾听,注重表现好的同学的表扬;

4、拼音的整体认读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展示了一个绕口令,来增加学生读对拼音的兴趣,增加的语文课的乐趣。

第三节课是英语老师宋惠芳的课《let’s go shopping》(四年级),宋老师是一位课堂驾驭能力很好的老师,本节课有如下几点需要我去学习和改进的:

1、全英文的授课语言给了学生一个英语的环境,这样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课的开始,老师带领同学唱了一首英文歌曲,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学英语的乐趣,又能从英文歌中学到词汇;

2、利用学生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做例子引出教学情景,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进入一个“go shopping”的情景去,给班主任王老师买生日礼物,给同学买东西,体现了英语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

的教学理念;

4、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同学扮演角色,自己创编对话,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5、在课堂中,讲到去书店买书的时候,提到了很多英文书的名字,无形当中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第四节课听的是数学金兰老师的《积的变化规律》(四年级),数学本来就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但是金老师就利用了这一点,让学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把这堂课上的绘声绘色:

1、学生通过老师给的几个算式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进行了“观察——比较——思考”三个环节,并且交流汇报;

2、在概括本节课所探究出的知识的时候,老师很注重学生语言的表达,准确精炼,比如“除”和“除以”的区分,并且通过实例中得到的结论,归纳并概括出这节课讲的规律,体现了从具体到概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思想;

3、每当有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很注重对学生的表扬,评出“发言小模范”,并让学生给他鼓掌,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增加学生自信;

4、讲完规律后,老师请同学们一起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述规律的内容,这样增加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5、在课堂练习中,老师不是单纯的给出练习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创编算式,自己去验证,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很充实的一个上午,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自己有一些迷茫的感觉,我作为刚入职的老师,自己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怎样管好班级的纪律?我对自己入职以来的感受归结如下:

在数学组的时候,教数学课,同时担任一个班的副班主任,没有带班经验的我,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早上,中午,放学都是我和正班盯着,带他们吃饭,放学,疲惫不堪,自己在分配在备课,钻研教学上的时间比较少,导致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班内很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都反思,总结,自己的失败到底在哪里?可是有些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要树立我的威信,还得慢慢努力,多多向其他老教师学习。我最感动的就是数学组小梅老师为了帮助我,调课,每天坚持听我的课,给我指点,甚至在我的课堂上给我做示范,非常认真,用心。

后来,根据学校安排,我调到了科学组,我很高兴,我知道无论在哪门学科上,我都希望自己把课教的绘声绘色的,无论主课副课,都是重要的学科。此外,我觉得教科学,最困难的是好多知识自己都拿不准,往往都是一个“现学现卖”的过程,但是我从备课中学到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

面,应该坚持多看书,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多关注天文地理知识,为了奉献给孩子“一滴水”我得让我拥有“一桶水”, 很多知识都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相关的,这样不仅能为孩子以后上初中学习知识做铺垫,又能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其实每个孩子将来都可能是一个小小发明家,科学家,我应该鼓励并发现每一个爱思考的孩子,肯定他们五花八门的想法。我觉得我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课堂管理方面,尤其是四五年级的的孩子们,一定要注意管理方法,正确引导,尽快树立自己威信的同时,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和学生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第17篇:作文教学示范课心得体会

组成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活动的重点,但也很困难。学生害怕写作,不写作文频率。很多时候,我们把责任给学生,只留下一些例子:写作文章,没有新的想法,积累太少,缺乏知识的储备,没有物质可以写,内容空的评论。平静的反思教学,归根到底,教学的组成紊乱,眉毛胡须是关键之一。老师为疲惫疲惫,学生迷惑于失去了什么。

如何改变目前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现状,使学生冷静地面对写作,我们应该思考,解决问题。徐老师在她的示范课写作系列三:如何提取点??,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灵感。组成教学也应该进行子点细化,从不同点,不同角度来解决问题。

写作系列三:如何提取点??清晰地提出论证性写作,中心论点和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从精益求精的经验中得到精彩的语言。课堂上,徐老师从学生开始学习,靠近学生,也靠近生活,找到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然后,给了示范,引用 学生思考和探索中心论点与次论证之间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如何做领导的思维模式,层次的进步,逻辑清晰;然后将工程的子点用于模板驱动学习,写明道路;最后,考虑到学生的尝试,讨论工作的命题。

全班,徐老师为我们充分展示了教师如何完成学习领导角色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水带进教室发挥其主要作用。这是一个生动的撰写论文类,也是一个美好的成熟语言课。

下课后,由刘志东校长领导,讲师讨论评估课。我们一致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思考:实用性,如何教学生如何提取点??,是本课的主要亮点;教师和学生将互动合作到完美的课堂。

我认为,成功的语言课不能与学生的积极合作分离,而是老师的精心准备和完美的表演。徐教授的示范课告诉我们,成功绝不会来自运气。要做一个切实的努力,值得老师在这个社会角色的作用。

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更多的从别人和社会的肯定 老师是太阳,是最辉煌的职业。我们的时间不应该浪费,岁月不应该让老。

第18篇:作文教学示范课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示范课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现象频出。很多时候,我们把责任推给学生,仅留下一些例如: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积累过少,缺少知识的储备,无材料可写,内容空洞无物的评语。冷静反思教学,归根结底,作文教学的无序化,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其中关键。老师为求面面俱到疲于奔命,学生稀里糊涂不知所措。

如何改变当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作文教学现状,让学生从容面对作文,是我们应该思考、解决的问题。徐老师在她的示范课《写作系列课之三:如何提炼分论点》上,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启示。作文教学也应分点细化,从不同的点,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写作系列课之三:如何提炼分论点》明确提出议论文写作中,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让学生从分论点的提炼中感受语言的精彩。课堂上,徐老师从学生的习作入手,贴近学生,也贴近生活,去发现问题。有助于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接着,给出示范,引领学生思考探究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模式为引领,层层推进,逻辑清楚;然后以作品中的精彩分论点的为模板带动学习,给学生指出一条作文写作的明路;最后,给出命题让学生自我尝试,讨论习作。

整堂课,徐老师为我们充分展示了教师应如何完成学习主导者的角色扮演,而学生也在老师的引领下,水到渠成的融入课堂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是一堂生动扎实的作文课,也是一堂精彩成熟的语文课。

课后,在柳直东校长的带领,听课老师展开讨论评课。大家一致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美。认为:实用性,教会学生如何提炼分论点,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师生互动合作则将课堂推向完美。

我想,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更需要老师的精心准备和完美展示。徐老师的示范课告诉我们,成功绝不会来自于侥幸。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勤奋的人,才不愧于老师这一社会角色的扮演。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其实更多时候来自他人和社会的肯定。老师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我们的光阴不该虚度,年华也不应任由老去。

第19篇:优秀示范课教学实录

优秀示范课教学实录

24.乌鸦喝水

孙良艳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

\" 到处、升高\"的意思。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诱发兴趣。

师:上课前,我先来给大家出个谜语:

“天生嗓子哑,叫声呱呱呱,浑身黑压压,人人不爱他。” 师:是什么呢?许多同学已经猜出来了,大家一起说。 生:乌鸦。

师:大家真聪明,都猜对了,就是“乌鸦”。

板书:

24、乌鸦喝水

师:大家跟我齐读课题《乌鸦喝水》 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师:大家打开课本第134页。端起书本,我们先一起听一听《乌鸦喝水》的故事。

要认真听,专心看书。听完后,请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听课文朗读) 师:听完了,谁能起来讲一讲你听到了什么?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下面你自己来把课文读一读。

读的时候,老师有两个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划出四线格中要求识记的生字。

生:(读课文)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举手。 生:(举手,指名回答)

2.在读的过程中,大家一定又发现了陌生的字,现在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出示生字:

喝水

口渴

看见

办法 终于

叼起

渐渐

乌鸦 师:自己先在下面读一读。

找同学起来读一下。 生:(指一个,读一个) 师:(纠正发音,注意轻声)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今天的生字,看看怎样才能更好的记住他们。

这里面有两个字长的很像,找一找,是哪两个字? 生:“喝”和“渴”

师:很对。但他们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 生:一个是“口”,一个是“氵”。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人渴了,想喝水,带“氵”;而人喝水,是用嘴巴,所以用“口”。 师:下面老师做个动作,大家猜一猜是哪个字?(把手放在眼睛上) 生:“看”

师:很对,师“看见”的“看”。这里有一个新偏旁,“手”字旁。

跟老师一起做这个动作,“看”,看见的看,大家能记住这个字了吧?

“看”还能组成什么词呢? 生:看法,看出,看书。

师:如果去掉拼音,你还会念吗? 生:(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师:看来大家都把这些生字朋友牢牢记住了,老师把他们放到课文里,你能读准吗? 生:再读课文。

师:大家端起书,跟我一起读一遍, 师:领读。 生:跟读。

师:指名分段读。纠正错误。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我找一个同学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别的同学仔细看书,看看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指名答。 生:三句。

师:看第一句“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想象一下,“到处”,乌鸦会去哪些地方找呢?

生:小河边,水库,大海。。。。

师:你们有没有过为了一样东西到处的时候?

说说那个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很着急。

师:现在,这只乌鸦也是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把乌鸦着急的心情读出来。“到处”语气可以加重一点。 生:试读。

师:乌鸦找到水了吗? 生:找到了。

师:从哪句话可以知道?

生:第二句。

读第二句。

师:这一句,乌鸦的心情变化很快。

“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乌鸦发现水了,它的心情是什么? 生:高兴。

师:“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这时乌鸦的心情怎么样? 生:着急。

师:是呀,乌鸦喝不着水很着急。它喝不着水有两个原因— 生:瓶子的水太少,瓶口太小了。 师:看最后一句:“怎么办呢?”

乌鸦在干什么? 生:想办法。

师:对,乌鸦在想办法,所以,要读的轻一些,因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想出办法来。 生:读。

四、小结。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如果你是小乌鸦,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想出什么

办法来喝到水呢?大家可以回去动脑筋想一想,下节课,看谁想的办法最好。

第20篇: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苇莲苏中学------韩丽英

一.成功之处 (1)紧扣语言展开教学

本文之美莫过于节奏分明,铿锵有力的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范读与学生齐读,让学生鲜明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而象征手法和句子修辞手法的探究,则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悟作品主人公急风骤雨般的爱憎情感,在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情境中,与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学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也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抒情的技能。

(2)教师感情充沛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屈原同化。我以读为旋律,融声音、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造成一种热烈的氛围,作用于学生行为,飞扬学生的情绪,产生课堂情感效应,取得最佳示范效果。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分层教学法,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提问,让好、中、差三类学生都得到学习的机会,都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成就感。特别是对学困生,当他们回答不下去时,我及时给予适当点拨与有效引导,让他们有继续下去的可能与信心。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设计不够优化 指导学生分析完几个句子的深层含义后,我接着让学生找出一些句子具体说说课文使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结果前后句子多有重合,因为表达效果大同小异,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有重复之感,这是我教学之前所没有想到的,这可能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了。

(2)没有注重生成

当我提问一位学生“本文既是雷电颂,那么‘光明呀,我敬仰你’一节是否多余?”时,学生说:“多余。”再问原因,答曰:“与主题无关。”我说了一句:“ 言之有理。”就让学生坐下了。现在想想,我浪费了多么宝贵的生成资源啊,如果我能启发学生光明是风雷电的最高形式,赞美风雷电就是歌颂光明,那么他对课文的理解一定会更进一步。

(3)教学带有功利性

本文体裁为戏剧,上课前我一直纠结于要不要给学生介绍点戏剧知识,介绍吧至少需要五六分钟,不介绍吧又担心有碍学生理解课文,到后来一想反正考试又不考什么戏剧,干脆不讲。等到分析课文,我就后悔了,但如果学生能明了文章开头的舞台说明,知道屈原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仍坚持战斗,该是多么受鼓舞呀!

三.今后教学策略

(1)备课要更加仔细,考虑问题要周全。

(2)一切从学生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鼠目寸光。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教学技能。

示范课教学设计
《示范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