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奉献诠释赤诚 清廉书写人1

发布时间:2020-03-01 20:36: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奉献诠释赤诚 清廉书写人生

-----凌海市司法局石宝森先进事迹

凌海市司法局法宣科长石宝森,是一个副科级的干部,生活清贫,不善言辞。然而,他锲而不舍,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司法行政事业,用艰苦朴素诠释党的传统,用淡薄名利诠释理想信念,用无私奉献诠释立党为公,用清正廉洁诠释执法为民,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展示了一个优秀司法行政基层干警的形象。

领导说:老石是个克己奉公的司法人。他说:活着,就要有信仰

石宝森,1953年5月3日出生于凌海市一个工人家庭,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9月复员,1984年12月调入凌海市司法局工作。2011年3月31日,他在撰写“六五”普法规划时,突发脑出血去逝,享年58岁。在他四十多年工作历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面对惊马、面对烈火冲在前面的人;一个面对荣誉、面对待遇退到后面的人;一个按照党的意志塑造自己的人,一个忠诚的低调英雄。

1976年初夏,即将在部队提干的石宝森,赶着马车去师部取电影片子,刚到闹市区,马突然受惊疯狂向前奔去。为了保护周围群众的安全,他不顾个人安危,死死拉住了缰绳,被惊马拖出几十米远,马车从他胸部辗压过后,才被他拽住停下。周围群众无一人受伤,而他却被辗断四根肋骨。7月,还在疗养中的石宝森不但没提出任何要求,还为了给部队减轻负担,放弃提干的机会,提出复员申请。我们在他去世后查阅档案时,才知道他是一名欧阳海式的好战士。

1998年3月14日凌海市温滴楼发生重大山林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情况万分危急。凌海市司法局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组织人员增援救火。当时身体不太舒服的老石,听到这个消息,说什么都要去救火,单位领导和同事怎么劝都拦不住他,他飞快地跳上了敞篷汽车,站在车厢最前面。到了火场,他又是第一个冲了上去......2008年3月凌海市司法局承担朝鲜领导人途径凌海市的铁道护线任务,当时患心脏病和高血压已经很严重的老石还是没有退缩,坚持和全局同事一道,完成从17点一直到到第二天凌晨4点护线任务。由于天冷受凉,第二天他就开始尿血。大家说,这是公伤,应该好好休息。当时的局长张希元也劝他:回家好好治病,一切待遇不变。可老石只休息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坚持每天来得最早,走的最晚。

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听安排不计名利得失则是他的整个工作历程的具体体现。石宝森曾多次调动工作,每次他都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从未计较过个人得失,每到一处都像螺丝钉一样,牢牢地把自己拧在那里闪光。复员后,他先后在锦县文化馆、锦县电影公司、锦县工艺美术厂工作,从事美工和供销员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由于业绩突出,1984年5月他被转为国家正式干部。同年12月,组织上根据他的美术特长,安排他到凌海市司法局工作。那时候,机关的工资要比企业低了不少,而且石宝森已担任销售副厂长,这样的调动,对家境比较拮据的他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但他二话没说,就来到司法局从事普法宣传工作,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身边的人提拔了,他从不嫉妒,更多的是对别人的祝福。他总是说,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比什么都重要。持平常心,做正直人,是个幸福的事情。直到去世,他任副科级整整20年,可他从未抱怨过,从未在背后议论是非,从未找过领导谈自己的职位和待遇问题,即使领导找他谈话,他也不提要求,总是把机会让给别人。2009年,凌海市司法局组织全局外出学习考察,但需一个人留守,处理公务。他第一个找到领导,主动承担值班任务,虽然他也未去过那里,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让大家有后顾之忧,安安心心地出去参观学习。2007年南岗子村争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期间,他天天往村里跑,帮村里做宣传板,所花费用都列出明细,剩下的钱,哪怕是几角几分,他都还给村里。在南岗子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庆功的时候,却找不着他了。有人说老石“傻”,可他就认准一条:“人,还是要讲点风格的,不能总想着自己!”

同事说:老石是个俯首耕耘的执著人。他说:认准的事,一定要办到,更要全力办好 同事们谈到老石情系事业时,都有几分激动,几分赞许,“对工作很多人都有惰性,可老石却爱找事做,工作起来踏踏实实,早来晚走,是全局爱岗敬业的模范。他是最正统、最朴实、最有共产党员风范的人。”老石家住在金城造纸厂附近,离单位较远,有的时候工作忙起来下班晚了,或是天气不好,就到凌海市内的三哥家凑合一晚。三哥家的写字台变成了他加班加点的办公桌。凌海市司法局局长孙冶说:曾看到老石连续六个休息日来局里加班。其实,这些年来,老石为工作熬了多少个通宵,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谁也说不清楚。

“锲而不舍,认真执着”是老石对待工作的一贯态度,也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客观评价。80年代中期,普法宣传工作刚刚起步,设臵在电影院附近的两块普法宣传栏成为了当时锦县普法宣传的主要阵地。他从负责普法宣传栏那天起,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在办公室设计宣传版面、研究普法内容和在宣传栏下书写绘制的忙碌身影。为了丰富普法宣传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图书馆和书店收集板报制作素材和普法资料,每一期普法宣传栏都倾注着他的心血与汗水。8年的时间,他始终坚持每月更换两期内容,一直做了200期。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普法宣传栏成为当时百姓学习法律知识的一块主阵地。

老石是爱较真的人。他经办的工作,领导放心,同事信任。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评选工作中,他不辞辛苦的到各个乡镇(街道)申报的村里去实地查看,有时一住就是

三、五天。有的乡镇(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不理解,觉得他太死性,既然是乡镇(街道)司法所推荐的,他就没必要再这样细致查看了。可他依然坚持到每一个申报村去审核。2008年的一天,和老石有很深交情的金城司法所长王景军推荐夏家村为锦州市“民主法制示范村”。老石看完材料后,认真地说:“材料不错,这两天抽时间我到村里去看看。”王景军说:“这个村我们街道和司法所是了解的,工作到位,是个好村,再说也是经过我们考核后才上报的,肯定没问题,有必要再看吗?”老石回答:“这个村究竟怎么样,我必须亲自去看看,才能将材料上报到锦州市。”第二天,他果然找到王景军一起到夏家村看了一遍,看后才微笑着说:“是个好村,像这样的村就应该申报!”王景军也笑着说:“我说没问题,你非得看看,也太爱较真了!”方兴律师事务所主任柏卓林曾和老石坐过近一年的对桌,是多年的老朋友,老石在组织普法骨干培训时经常邀请他为大家讲法制课。柏卓林说:“从事法律工作这么多年,讲过这些次课,唯一要求我写教案,检查我教案的只有老石!直到写出他满意的教案,他才让我去讲。”

老石是个工作舍得劳神费心,甘愿付出的人。为丰富普法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80年代他克服当时普法材料、经费和资源紧缺的困难,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亲自刻板印刷法律宣传资料,制作普法幻灯片,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落实普法宣传。近几年,为使“法律六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深入到凌海市的各个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定制度、搞策划。他把客运站作为一个普法园地,利用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等立体化宣传渠道,设臵警示牌,播放法制专题教育片,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凌海市258个行政村至今还都悬挂着经他一手设计制作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普法中心户工作制度》、《法制宣传教育进万家》、《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职责任务》、《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板。沈家台司法所是凌海地区最远的司法所,地处西北山区,辖区的村子有16个之多。由于山区行路不便,步行是石宝森最常采用的方式,在村和村之间,老石带着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们宣传各类法律知识,化解矛盾。每年的法律宣传日和农村的集市,不仅会为老百姓奉献一台丰富多彩的法律宣传节目,还随时为百姓解答法律咨,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在老石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2010年辖区内的矛盾数量从两位数下降到了个位数。由石宝森作为发起人组建的凌海市“青年法律志愿者宣讲团”,在“五五”普法期间,到机关、进学校、下基层农村、到城镇社区,宣讲法律知识百余场,受教育群众达10余万人次。

石宝森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冠心病,常年吃药打针,常常是人未到,身上的药味就先让人闻到。2009年,他因病住院,医生建议去锦州或沈阳做心脏支架手术,可他说“再等等”。出院后,他还一直坚持工作。最后,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劝说下,他才利用休假时间到九江看儿子兼疗养。但他还是放不下工作,不时给同在一个办公室的李学打电话,总是念叨着:“普法检查验收还没搞完,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标准还要细致化,有的学校的法制课还没讲呢。客运站还得去几趟,乡镇、村屯和社区的工作还得加强。三台子那边的普法工作得再鼓把劲,公务员普法考试还有一堆活……”结果,不出大家所料,老石提前结束休假,回到办公室,忙起了他一直念叨的工作。直到去世,还没登过他一直向往的庐山。2011年去世前,同事们问老石什么时候去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他还笑着说,等忙完“五五”普法总结验收结束的!

2010年9月省司法厅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辽西行”活动期间,石宝森又是带病全身心投入。为确保凌海站的活动顺利开展,他提前1个月就开始准备工作。为给法律知识报告会选择一个合适的会场,他几次到城建局、水利局和锦州湾大酒店沟通协调,查看场地;为把三台子大集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送法下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数次到三台子实地考察。整个凌海站的活动大到筹备设计,小到宣传标语的贴粘、宣传资料发放、法学专家签名及活动的录像摄影,他都亲自办理,使省厅部署的辽西行活动达到最佳效果,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2010年,石宝森带病坚持完成了“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在血压高达180的情况下,还坚持写完普法总结汇报材料。可以说,他是以病体之身,一步步丈量了凌海市“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石宝森的努力工作也得到回报。2007年,双羊镇南岗子村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有24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被锦州市评为“民主法制示范村(社区)”。他直接负责的凌海市“五五”普法工作在锦州地区排名第一,被省委、省政府表奖。石宝森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模范法宣工作者”。

百姓说:老石是个送法进家的贴心人。他说:能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心里踏实

从事法律宣传工作,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的法律知识。文化程度并不高的石宝森,更清楚这一点。他凭着惊人的毅力,从初中文化学起,以自学方式,足足用了6年的时间修完了辽宁大学法学系全部课程,取得了法律大专文凭。从事法律宣传工作二十多年来,不管多忙,不管时间有多紧,他对业务知识的钻研从未间断和放松。每一部法律法规出台后,他都认真学习,真正成为干警和群众信得过的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为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他放弃节假日,挤出工作时间,深入到凌海市各个乡镇、村做客观细致的走访调查,认真研究农村各种矛盾的解决办法,突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基层的民主法治建设落到实处。

人心是杆秤。老百姓熟悉认可老石,信赖赞扬老石,是因他把自己融入到百姓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和艰苦的环境中,凭着对普法送法工作的一片真情,用热心、诚心和耐心,乐为农民解难,使百姓在切身利益中明白学法用法的重要性。今年已经67岁的南岗子村的支书朱品修说“老石每次来,我们这里可热闹了”,“村民遇到不懂的法律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带来的法律宣传资料大伙都爱看”,“他是我们坚强的法律后盾”

2006年的一天,南岗子村支书和村会计的谈话,引起了在村部检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的老石的注意。原来村委会将村里的砖厂承包出去几年了,前几年砖厂承包人还能按时把承包费交给村委会,可是近两年来承包人一直拖欠8万多元承包费,村干部找了承包人李某要了几次,李某不但不交钱,还要继续经营。了解情况后,老石立即找到李某,希望他能将拖欠的承包费交给村里。但李某耍起流氓习气,不但不同意交钱,还威胁起老石来。但是老石并没怕,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耐心地向李某讲解《合同法》,用法抓住了李某惧怕的关键点。李某说,就没有遇见像你这样细致讲法的人,我服了!在老石的努力下,李某补交8万多元交承包费。

2007年春天,石宝森在送法下乡时路过南岗子村,正遇到两伙人在路边的耕地里激烈争吵着,互不相让,争吵和叫骂逐渐升级,有的人已经握紧了手中的铁锹,眼看就要动起手来。老石赶忙跑过去,站到两伙人中间,表明身份,大喊:谁也不要吵,更不能打架,我帮你们解决纠纷。原来两家的耕地紧挨着。秋收翻地的时候,地界的标记弄没了。今年,黄家种地时对自家的地重新进行了丈量,结果地的长度缩短了10米。于是提出让梅家退还10米的地。梅家认为黄家提出的纯属无理要求。于是两家在地里发生争执。石宝森了解情况后,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内容向双方当事人进行讲解。指出土地丈量应该由村委会出面,黄家自己丈量土地的行为是无效的。当即到村里叫来工作人员,在两家人的见证下,他带着有关人员重新丈量了土地。结果梅家确实有侵占行为,应当将多占的耕地还给黄家。矛盾解决了,老石却被太阳晒得黑黑的。回城的时候,村支书把他送到村口,“谢谢老石,要不是你及时帮助处理,不一定要出多大的乱子。”

2009年夏天,石宝森到凌海市余积司法所检查普法宣传工作时,有两个人来到司法所非要叫他评评理。原来王某在自家院里建起鸡舍,养起了蛋鸡,鸡粪就直接堆在了与刘家一墙之隔的自家院墙下。时间长了,气味难闻,刘某要求王家把鸡粪清理走。可是王某认为鸡粪堆在自家院里,与刘某无关。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难闻的气味也越来越大,刘某难以忍受,便拽着王某到司法所评理。了解情况后,老石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同到实地查看了现场,直接对指出王某的错误,进行了批评教育。最后,王某向刘某道歉,清理了鸡粪,两家矛盾及时化解。 妻儿说:老石是个甘于清苦的明白人。他说:人,就要像小葱拌豆腐一样,过得朴素,活得清白

2011年3月31日,整理石宝森的遗物时,在他身上只找到三块钱现金,他家的餐桌摆着半块豆腐、一小碟咸菜、一大堆普法资料和起草中的“六五”普法规划手稿.....他的妻儿说,他的一生过得充实,过得无愧。

老石作风简朴,勤俭持家,从不攀比。熟悉老石的人都知道,他的家庭条件不大好。这些年来是他一个人扛起了全家的生活。去世的时候,还欠着6万余元的外债,遗产只是没有成稿的“六五”普法规划。虽然生活给他出了很多难题,把许多包袱压在他的肩上,但他始终坚强面对,乐观生活。老石的大儿子五岁时患上尿毒症夭折了,为治病花光了积蓄,欠下了债务,再后来,妻子下岗,他和妻子又双双患上重病,每年的治疗费又是一大笔钱;小儿子上大学,结婚,家庭的每一笔支出,都需要他精打细算。他钱包里从未超过100元,很多的时候,也就是10元、8元。常年穿的是泛白的工作服,有的衣服是他哥哥,甚至他妹妹穿过的旧衣服。儿子当了大学老师后,老石的家境逐渐好转,可他依然保持简朴的作风,儿子给他买的新衣服,新皮鞋,他放在柜子里一次都没穿过。每天上下班,他都是能步行就步行,为的是省下从金城到凌海的2元公交汽车钱。2009年老石为了给在九江工作的儿子购买房子付首期,把自己仅有的一户房子卖了11万,租住在金城的一个月租只有60元的小农房。有人问老石:你住这样的房子,太寒酸了!老石说,看穷富不能以钱物来衡量,没有品格才是真正的穷。

老石自己生活拮据,但不占一分钱的便宜,身体力行地为公家节约每一分钱。他去锦州开会或办事,都坐只有5元钱车票的公共汽车。出差坐了多少回车,费用有多少,老石也记不清了,但有一条是肯定的,他从来没报销过一分车票钱。不单是到锦州市办事,在下乡进村普法宣传,老石更没有报销过车费,他不是骑着自行车,就是挤公共汽车,没用单位的车接送过一次。一些人不太愿意和他一起出门办事,因为太辛苦。各个乡镇的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村支书、村主任很喜欢和老石打交道,因为他不仅老实实在、为人厚道,而且不给别人添麻烦。各村开展普法宣传需要法制宣传栏,都是老石亲自去做,骑着自行车去送。局领导看到老石总是休息日加班,就告诉他,午餐可以报销,他还是没用公家的钱买过一盒盒饭,一包方便面。其实老石不是报不了车费、午餐费,他总是觉得不该这样做。在老石主管的普法经费的使用中,每一笔账目都特别清楚,没有因私花过一分钱。

老石是一个慷慨的人。有一年,他到锦州办事,车上遇到一位大学生的钱包被偷了,老石翻出兜里仅有的5块钱给他,但那人却不知道,这5块钱是石宝森从锦州回凌海的路费。为了回家,老石又徒步找到在锦州工作的妹妹借钱,妹妹了解事情后落泪了,拿出几百元给哥哥,可他只要了10元,“够我回家坐车就行了”。在为地震灾区、贫困山区交款的时候,同事们总是劝他,老石你也是贫困户,这钱,你少捐点,就是不捐,大家都说不什么,但老石一次也没落下过。他说:“这个钱我必须要捐,否则我心里不踏实!”

老石做人正派,长期以来不请客,不吃请。近几年石宝森儿子结婚、孙子出生、岳父母去世,他都没有声张,自己悄悄地办,没收过一分钱。单位同事有红白喜事,他只帮忙,不吃饭、不随礼。他坚信,无论办什么事情,都不能靠金钱来衡量,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工作上的互帮互助中。

石宝森,一个普通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代表,他几十年执著的春蚕精神成为我们永远无法忘却的纪念。他的精神必将激励司法行政工作者,在宣传法制理念、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发展的道路上继续负重前行、奋斗不止。正所谓:让来者承志,让逝者无悔!

一片赤诚奉献教育

“用青春书写激情,用奉献诠释自我”演讲稿

爱岗敬业演讲:用青春书写激情 用奉献诠释自我

银行爱岗敬业演讲稿:用青春书写激情 用奉献诠释自我

银行爱岗敬业演讲比赛演讲稿-用青春书写激情 用奉献诠释自我

银行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用青春书写激情 用奉献诠释责任》

赤诚胸怀书写民兵事业之铿锵

平凡中书写奉献

真情服务的警花 赤诚奉献的警嫂

清廉保证书1

奉献诠释赤诚  清廉书写人1
《奉献诠释赤诚 清廉书写人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