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标题探究教案(1份)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9: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标题探究

授课班级:高三5班

授课人:黄梅芳

授课时间:2014.4.3 教学目标:

1、明确标题的考查角度

2、掌握对文本信息的有效筛选

3、明确失分警示和应答技巧

4、学会现代文阅读的答题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确失分警示和应答技巧;学会现代文阅读的答题的规范

2、难点:掌握对文本信息的有效筛选 教学计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

标题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它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已成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考查形式。近几年全国各地很多省市都有涉及到这一类的题目,但是福建省近三年都没有提及。是不是说就不会考,不重要。我想未必。我们可以看一下3月的市质监,福建9个地市其中有5个地市考查到了标题,而泉州和莆田是甲类和乙类都考到,其他三个地市各涉及一题,所以说,今年我想考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还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应对标题类的问答。

二、阅读资料,明确近三年各地现代文阅读的标题的考查角度

(一)角度一:标题的含义

1、2012高考

北京卷 (《心灵的篝火》张海迪)

——

3、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5分)

2、2012高考

四川卷 (《柴禾》刘亮程)

——

1、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

3、2014.3南平市质检乙类《张颂:留下中国好声音》

——

15、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标题“张颂:留下中国好声音”的含义。(6分)

(二)角度二:标题的作用

1、2013高考

山东卷(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

22、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2、2011年高考

全国卷(《血的故事》)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3、2011年高考

天津卷

(《塔上的树》易云武)

——20、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你出新的题目。(2分)

4、除南平外其他地市的质检

(三)角度三:标题的意蕴

1、2011高考

山东卷(《审丑》严歌苓)

——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2、2011高考

山东卷(《没有天堂》赵鑫珊)

——22.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6分)

3、2012高考 辽宁卷 (《最后的黄豆》)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四)其他角度:如“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三、研究答案,寻找问题,得出技巧 过渡:(这些角度在考试中都是可能涉及的,关键是我们要怎么应答。我想先从市质检的那两道题说起,我找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答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只有找出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甲类考查的是散文,难度比较大,只有两位同学选作,其他同学都选择了乙类。)

1、失分警示

 要点不全  生套术语  缺乏条理  拼凑字数  表述角度不当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以上的这些问题,提高得分,我们应该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把握答题的技巧)

2、归纳技巧

 (一)审读题目要仔细(角度,要求,赋分……)  (二)筛选信息要准确(细,准,齐)  (三)组织答案要规范(分条,连贯)

四、讲评例题

(一)角度一:标题的含义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金考卷里面的两个例题来看看,例一,考查的是第一个角度,对标题含义的理解。标题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例1:《躺在童谣里的纺车》金考卷P21-3

14、文章标题“躺在童谣里的纺车”中的“童谣”有什么含义?(4分) 参考答案:

1、表层含义:指真实的童谣,祖母一边纺线一边唱给我听得童谣

2、深层含义:指我在祖母的关怀中的快乐的童年岁月

(二)角度二:标题的作用

(回答此类问题要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相联系,即考查作者的“匠心用意”。 “匠心用意”属于文章写作手法上的范畴,与作者的材料安排、行文构思、表现手法、中心主旨等有关)

考虑“七个是否”:

第一、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起思考;

第二、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三、标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四、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五、标题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第六、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标题是否有语言上的特色。 例2:《逃跑》金考卷P9 -3

15、本文以“逃跑”为题有何妙处?结合全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人物为什么逃跑”的思考

2、“逃跑”是全文的线索,贯穿材料。突出表现了老宋这个人物的生存状态

3、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一共写了老宋两次逃跑,第一次是老宋从传达室悄然离去;第二次是老夏在老宋的故乡找到老宋后,老宋从老夏眼前逃跑。

五、小结,布置作业

金考卷P12-3《补偿》

15、“补偿”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教案1份

必修1 Unit2教案1份

影评(1份)

发言稿(1份)

主持词(1份)

岗位责任制 (1份)

标题制作教案

作文标题教案

记叙文标题教案

《艺术字标题》教案反思

标题探究教案(1份)
《标题探究教案(1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标题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