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疃里镇竹李村一村品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0: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村委服务,村民致富

——嘉祥县疃里镇竹李村“一村一品”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大家好:

竹李村位于嘉祥县疃里镇中部,省道338线北侧,地理位臵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现有人口962人,耕地面积450余亩。近年来,我们结合本村村情,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2008年,全村人平纯收入达到6013元,比上年人均增加963元,增长29%,夯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我村有传统的竹木加工技术,现建有竹器市场一处,今年又扩大市场摊位40家,全村90%以上的村民以加工竹器为主业,并带动了大刘、董家、南朱等30多户来我村设臵摊位,从事竹木生意,年产值3.75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余元。

近年来,被市县评为市级文明小康村建设先进单位,济宁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嘉祥县先进村居。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我们村党支部、村委会为落实经济发展的目标,专门成立了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三年规划,规定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并创造性地实施了以下工作制度。一是限期承诺制,对于群众在生产经营中把握不准的政策问题、遇到科技难题、供求信息与法律求助等问题,村干部主动上门服务并限期给予满意的答案。二是首问负责制,凡村民在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近期竹器加工合同中的纠纷难题,只要找到村委会,村主任就是第一负责人,从头到尾负责此问题一直到圆满解决。三是定点联系制,每位村班子成员都与所包的业主建立定向联系,及时上门解决他们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动员他们多吸纳经济困难户,帮助其脱贫致富,进行扶弱壮强,发挥一村一品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开展调查研究,作好指导工作

近几年来,村两委以增加竹木加工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组织村民深入开展竹木市场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总结新做法,认真做好指导工作,为发展业主的生产经营当好参谋,为竹器市场的生产发展搞好服务,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积极对外合作,加强行业交流

积极开展了各种培训、参观、讲座活动。组织一批20至30岁的青年到省农科院参加竹器编织与精加工的讲座,参观了江西、四川、浙江等地的竹器加工与批发企业,邀请省农科研所专家做了“市场竞争条件下如何做大做强竹器编织与加工”讲座,扩大了村民的视野,开拓了发家致富的思路。

做好竹木加工户相互间的合作、联合,以及信息、技术交流。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专题座谈会,对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沟通、协调。利用信息网络加强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向广大业户提供行业咨询服务。

四、加强行业自律机制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村两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生产加工上的粗放管理,缺乏科学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上,漫天要价,失去回头客;产品价格上相互压价竞争客户,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些,村两委组织企业老板认真学习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竹木流通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风,为竹木加工生产、流通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

五、大力实施居民上楼,臵换土地,扩大市场,发展竹木经济

2008-2009年村两委在广大村民的支持下,协调筹集50万元,实行先期垫付,然后通过市场化动作,启动了村民盼望已久的两栋村民楼建设工程,臵换土地50亩,用其土地扩建竹器市场摊位40多户,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制约瓶颈,扩大了市场规模,使我村的竹木加工业已达近100家,已经成为我国江北最大的竹木批发市场。

对主批发市场大街进行了柏油硬化,在街道两侧放臵了花卉并配有清洁车,每天早晚各打扫一次,配套了公共设施,成立了疃里派出所竹器市场警务室,切实维护了治安环境,为竹器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竹李村村委会 2009年7月4日

疃里镇第二中学开展

疃里镇深化消防安全方案

疃里镇深化消防安全方案

疃里镇学前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疃里镇二中举行秋季开学典礼

疃里镇明德小学后勤管理制度

疃里镇吴庄小学请假条

疃里镇大王小学安全自查报告

疃里镇高庙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疃里镇中心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总结表彰制度

疃里镇竹李村一村品材料
《疃里镇竹李村一村品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疃里镇竹李村 李村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