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一 《白居易诗二首》

发布时间:2020-03-02 02:54: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一 白居易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正确把握字词义,熟读成诵。

2、了解《放言五首》以议论为诗的表现手法及其典故在诗中的作用。

3、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放言五首》以议论为诗的表现手法及其典故在诗中的作用。

2、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感受唐诗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时

2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前预习

1、朗读全文3遍,家长题后签字。

2、借助工具书,在生字上方标注读音,完成课后“积累”练习。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放言五首(其三)》

一、导入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杜甫的三首诗,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预设:白居易(772~846),唐朝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他出生书香门弟,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辨别声韵,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曾因得罪权贵而多次被贬,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在因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时,关心民间疾苦,政绩斐然,最为人称道的是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也有所反映)

白居易的一生中,有一位挚友一直陪伴着他,他是元稹。两人一样为官、一样被贬、一样在诗坛上极具成就,更是一起推动“新乐府运动”,诗人称他们为“元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注释,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这诗是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 1 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2、听示范朗读,圈划生词、教师正音

3、集体朗读诗歌

4、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本

决——判断、决断 (孔子不能决也) 钻鬼、祝蓍——占卜吉凶

狐疑——怀疑 (满腹狐疑) 向使——假如、假使

三、再读课文,理解主旨

1、首联: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鬼与祝蓍 诗人说的能够判断疑问对错的方法是什么?

预设:首联里诗人对元稹说有一个方法可以决狐疑,但这方法是什么?他并没有直接说明,而是卖了一个关子,这使得诗歌产生了曲折。

2、颔联: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试着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

那么诗人说的方法到底是什么?

预设:诗人从正面举出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要了解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3、颈联: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尾联: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若是不用这个方法去识别事物,又有哪些反面影响产生呢?

预设: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做不到准确的判断。诗人又从反面举出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周公在辅佐成王的时期,曾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王莽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4、诗人通过正反举例想说明的一个道理是什么?

预设: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地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

5、结合诗人当时生活背景,说说他为什么要向元稹介绍这一方法?

预设:通过向元稹介绍这个方法,暗指像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遭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等“试玉”、“辩材“期满,自会澄清事实,辨明真伪。

四.板书设计

第2课时—《卖炭翁》

一、导入

1、讽喻诗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

2、引入新的体裁——乐府诗

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称为“乐府”,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或创作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示范,圈划生词、教师正音

2、学生集体朗读,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3、这是一首叙事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预设:记录了一次宦官强行抢夺卖炭翁一车炭的故事。

4、齐读注释1,回答:什么是宫市? 预设: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也叫“太监”)到集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这首诗就记录了一次残酷的剥削。

三、再读课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市南门外泥中歇”

1、齐读本段内容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特意交代地点在山上?

预设: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预设:外貌。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 追问: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试理解两句诗的大意

明确:先自问,后自答,说明老人艰辛烧炭,为的只是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水准——“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温饱而已。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原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预设:心理。可自己身上却“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6、“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一尺雪”说明什么? 预设:雪大,路必难行。

“衣正单”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最严寒的拂晓就“驾炭车”而行呢?

预设:说明老人满怀希望,想卖个好价钱,实现“衣食”的愿望,卖炭心切。 “碾冰辙”说明了什么?

预设:说明冰冻路滑道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④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 明确:“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多么不容易啊!

3 ⑤ 这四句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卖炭翁的? 预设:行动。

“翩翩两骑来者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系向牛头充炭直”

1、齐读本段内容

2、“翩翩两骑来者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试理解两句诗的大意

“翩翩”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预设:轻快而又趾高气扬的神态。

回顾卖炭翁又是一副怎样的形象(结合第一节的外貌描写的字句以及再次对照插图 这就同蓬头垢面、老态龙钟的卖炭翁形成了鲜明对比,接着写他们的行为,“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3、“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试理解两句诗的大意

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从这些动作中说明了什么? 预设:动词有“把”、“称”、“叱”、“牵”。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4、“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试理解两句诗的大意

“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

预设:写出了卖炭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心态,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

5、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 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绡、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

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

6、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本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

五、板书设计

乐府诗

卖 炭 翁

白居易

外貌 —— 烧炭艰辛 悲

卖炭翁 心理 —— 矛盾反常 (同情)

社会 |对 | 行动 —— 运炭艰辛 苦 | | |比 | “翩翩”——趾高气扬

宫 掠 黑暗 宫 使 “把、称、叱、牵”——蛮横无理

“千余斤”、“半匹”“一丈”——强烈反差 市 夺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白居易诗二首》教案 上海版

白居易

白居易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白居易诗二首》教案 沪教版

席慕容 诗二首

杜甫诗二首

现代诗二首

杜牧诗二首

杜牧诗二首

现代诗二首

一一  《白居易诗二首》
《一一 《白居易诗二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