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邓稼先一课整理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4 01:25: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邓稼先

1、文学常识

○1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3关于本文:

○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2、正音:

3、课文内容:

1分段:第一部分:展示历史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人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小结:历史背景-生平简介-人物对比-感情震荡-沙漠创业-热情赞颂 2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 作者在这里是要展现人物生活的历史背景,让邓稼先这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处于厚重的历史之中,突出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达出一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

○3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

·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朴实

·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4归纳总结: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 ○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

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

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

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

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

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6“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7总结: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邓稼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

七年级邓稼先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学案5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邓稼先》教学设计

邓稼先

邓稼先

邓稼先

邓稼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邓稼先一课整理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邓稼先一课整理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