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5: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的基本步骤,掌l握列方程解答两步简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正确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审题的解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出示《今天我当家》录像①。(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用零花钱中的20元买一份礼物送给妈妈,剩下60元捐给希望工程。)

2.指名说出储蓄罐里已经积了多少元钱。

3.让学生说出解法。(算术解、方程解)

4.导人:怎样列方程来解答步数较多的应用题呢?.5.揭示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出示录像②。

(今天正好又是星期天,爸爸说,该由我当家,让妈妈好好休息。早上,我煮好牛奶,拿着爸爸给我当家的钱就上街买了三个特香包,每个4元,还剩下98元。你猜猜,我爸爸到底给我多少钱当家呢?)|

2.学生列方程解答。

3.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原有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解:设给我x元钱当家。

x -4×3=98

x -12=98„

x =110„

答:给我110元钱当家。

4.检验。

把x=110代入原方程,左边=11o-4×3×4=110-12=98,右边=98,左边=右边,所以x=110是原方程的解。

5.出示录像

(吃了早餐,我拎着菜篮子,哼着歌儿来到市场,心想,妈妈平常最喜欢喝葡萄酒,对,就买两瓶吧。回家路上,我碰见也去市场买菜的郭老师,郭老师问我这葡萄酒1瓶多少钱今我愣住了,买酒时,只是付出30元,找回3,元。忘了问每瓶葡萄酒多少元啦。)

6.让不同列法的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想的。

7.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8.看书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张艳从食品橱里取出3袋面粉包饺子,用去1.2千克,还剩0.3元千克,每袋面粉多少千克?军

2.张艳把8朵鲜花插到花瓶章中,这时爸爸捧回2束同样朵数的笔鲜花,现在一共有20朵,爸爸问:我捧回的鲜花每束有多少朵?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后列出方程。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有什么收获?

五、开放性练习

出示录像④。

(忙了一整天,一顿丰盛的晚餐总算准备好了。我数了数钱,还剩下才46元,于是来到水果摊前,看到苹果j每千克5元、梨每千克4元、草莓每1千克8元、桔子每千克3元。可我犯难了,除了买水果外,还得留下18j元买生日蛋糕。)小组讨论,汇报可以怎么买。

六、作业

课本第78页第2.3两题。

附:板书设计

教学设想

国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习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改革例题呈现方式,增大学生探索空间。

数学的学习不应成为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而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基此认识,我们把要讲解的例题变成适合学生探究瓶的素材,呈现出真实的有探讨价值的实际生活问题情境,以《今天我当家》中的上街购物用钱找钱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2.突破练习常规作法,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现代的数学教育观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不同的学生要学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学数学。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为此,我们打破传统教学的\"巩固练习\"常规,把数学教学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提供具有一定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生活情境,给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o采取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方式,面向全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优化数学建模过程,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以真实生活的原型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建模解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在视听(再现生活原型--看录?quot;今天我当家\")采顿有关数据中掌握多种类型的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将应用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从己知的数量关系推理、联想、判断出属于哪类问题,如本节课的开放性练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之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答纯数学问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在获取问题信息、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答案,然后再把数学答案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即引导学生解模的过程正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深刻性、灵活性、多样性。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上述要求的同时,还注意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时把课堂知识引向广-阔社会,引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中获得信息,体验情感,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学会理财,学会当家作主。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作者:课件之家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4-11 0:15:03发布人:lsy1chj2wdh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整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会按“四位分级”的方法读、写多位数。

4、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把整亿数、整万数改写成以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5、结合多位数的读写内容,加强国情教育。

教学建议:

1、找准基础、把准基础。

2、适当把数置身于生活情景之中。

1、多位 数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p

1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2、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以及十进制计数法。

3、熟记整数数位表。认识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知道个级、万级、亿级、所包含的数位。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1)自学课本第一段

(2)提问:

1什么叫自然数?你能举例说明吗?你怎样理解自然两个数的意思?

20、

1、2„„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自然数中有最大的最小的吗?0表示什么?

2、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比“万”大的数。如:这次黄龙体育中心共投入人民币820000000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万大的数。

(二)学习新知

1、回忆万以内计数单位和和数位顺序。

(1)万以内计数单位有哪些?数位呢?

(2)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十个百是多少?10个一千呢?

十2、认识数位顺序

(1)用算盘帮助数数,教师示范认识“万”“十万”“百万”等。

(2)、你能根据拨珠过程,把这些计数单位从小到达的顺序排列吗?

(3)、你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计数单位“个”在右边第几位?他所占的位置叫“个位”„„依次写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4、四位分级法。

先自学课本第一节,然后师生边数数位个数,便按四位一级在标中写出级名,并用彩色笔按级分开。指出各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举例说明。

5、观察数位顺序表,指出各数位及计数单位。说出一级左边省略号说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最小的自然数是几?和99999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几?

2、整数就是自然数吗?

3、谁能很快依次说出从个位到千亿位个数位的名称?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4、依次说说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四年级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买文具》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复习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