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于人际沟通交往行为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0-03-02 06:17: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于人际沟通交往行为的认识

04茅电20041796张艺鹏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在说明该问题之前,先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要搞好人际关系。如果没有必要,技术上的讨论也就没有了价值。从心理上讲,不管身份高低,每个人都希望受人欢迎,因为受人欢迎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老师希望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同样希望老师喜欢自己。一个人可能一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但是他不可能所有的时候都不在乎。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受人欢迎是在我们一出生时就注定了的,因为我们总是不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地生存。

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许多人共同存在的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一是对人际关系抱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在人际关系上过分讲究谋略。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下面有几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原则:

1、人际关系的真诚原则。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关系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

2、人际关系的主动原则。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

3、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因此,与人交往应以良好的动机出发。

4、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关系。

在明白了以上的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怎样才能顺利的与他人建立起联系,特别是对初次见面的人或者是在某些重要的社交场合,如何谈吐举止才能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才不会引起他人的不适呢?

这里我们就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和礼节了,那么什么是礼仪和礼节呢?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共同遵守的礼节、仪式,即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种礼貌行为规范和法则。 礼仪和礼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礼节是待人接物的规矩,表示尊敬、祝颂、哀悼等,属于礼仪行为规范。这些规矩往往是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 礼仪和礼节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而礼节则是这种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在举行婚礼仪式时,夫妻互拜、互赠礼物,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就属于礼仪的一种具体礼节。

2、礼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礼节则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远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就非常重视礼节,并把礼节作为约束人们的行为和安邦治国的一个重要手段。统治阶级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很多礼节已被逐步淘汰。但礼仪则变化较小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礼仪一般是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下运用,而礼节则是人们日常交际也要运用的一些具体规则。很明显,礼仪是针对公关交际活动的整体而言的,礼节不仅在正规交际场合中常用,在非正规交际活动中也常用。例如,公关交际场合中常用的握手、问候就只是一种具体礼节。

以下用几个比较常见的公关与职场礼仪来对如何正确的处理人际沟通行为做一个介绍: 庆祝活动中社交交往礼仪

庆祝活动是为重大节日、纪念日举办的。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私人之间友好往来祝贺。如生日纪念、结婚日以及获得重大奖励或授予重要学位时,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表示祝贺。二是民间庆祝活动。如我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十二月三十的除夕、正月初一的春节等。三是官方庆祝活动。如国庆节、建军节、建交纪念日、友好条约签订日、著名人士诞辰日等。一般举行招待会、联欢会、文娱晚会,邀请各界人士参加。特别重大的活动可互派代表或代表团。若是跨地区、跨省市、跨国界的庆祝活动可通过电函祝贺。

无论是以主人身份主持庆祝活动,还是以宾客身份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庆祝活动,对于公关人员来说都是开展公关活动的良机。如果是主持这些活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对客人一律要以礼相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细致地做好迎接、安排席位、送别等环节的工作,不要使任何一位客人感到受到冷遇。 第二, 对重要宾客如政府要人、社会名流、新闻界人士、合作伙伴、外宾要给予特殊关照,应有专门的休息室供这些宾客休息。如有可能还要安排他们作简短讲话,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感到受到了尊重,又可以为庆祝活动增辉。第三,对重要宾客除发出请柬外,还应在活动前通过信函或电话表示感谢,并慰问是否劳累。第四,主持人应在活动中始终保持喜庆愉快的表情和精力充沛的神态,即使遇到一些不幸的事或身体疲劳也应如此,否则是对来宾的不尊重、不礼貌。第五,个人卫生以及衣着举止要给人一种整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的感觉。

公关人员如果以客人身份参加庆祝活动,要求做到: 第一, 不迟到、不早退, 尽量参加活动的全过程, 以表示对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尊重。第二,争取机会发表祝词,这样既可以加深和主办单位的感情,又可以宣传自己,提高知名度。 第三, 利用活动多结识一些新朋友。第四,不在庆祝活动中讲有损于主办单位形象的话,不在庆祝活动中拒绝主人的各项要求,实在做不到时要讲明实情。第五,对主办单位的人士彬彬有礼、热情问候,对活动中的所有客人要尊重。 第六, 不喧宾夺主,摆正自己的位置。

舞会和晚会礼仪

舞会和晚会是颇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社交活动。舞会一般在晚上举行,有大型舞会、一般社交舞会和家庭舞会几种形式,时间约为3小时,遇有重大喜庆节日可延长至5~6小时。晚会是晚上举行的娱乐活动,与舞会不同处在于以演出节目为主。

要定好舞会的时间,应提前向客人发出邀请,并说明起止时间,以方便客人安排时间。对已婚者,一般要请夫妇二人。邀请的男女客人的人数要大致相等。

参加舞会时仪容要整洁,举止要文明,不要穿短裤、背心、拖鞋跳舞。最好不吃蒜葱等有强烈刺激气味的食物,也不宜喝酒。当患病、身体不适或感到疲倦时,最好不要勉强参加舞会,否则,因此引起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对舞伴都是不礼貌的。

参加舞会的男女都可以主动邀请别人共舞,但一般是男方向女方主动发出邀请。男邀女共舞时,可到对方面前点头示意并伸出右手请舞或说声:“我可以请您跳舞吗?”女邀男共舞时,可大方地走到男的面前说声: “请你带我跳舞,可以吗?” 一般情况下不要拒绝邀请者的要求,无故拒绝是不礼貌的,如确实太累或别的原因不想跳,可委婉、简要地解释一下。一旦接受邀请,就应同对方跳至一曲终了,不要半途单方退场。

跳舞时要保持良好的风度和正确的舞姿。整个身体要始终保持平、正、直、稳。男方的右手应在女方腰部正中,双方距离两拳。进退移动,都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不要让身体左右摇晃,胳膊不要大幅度上下摆动。脸部朝正前方保持微笑,神态自若,声音轻细,给人以美感。

一曲舞完毕,要向对方致谢,并把舞伴送到原来的位子上。中间休息时,不要乱扔果皮

纸屑,不宜高声谈笑,随意喧哗,不要随意穿越舞场,更不要同别人争抢舞伴,要始终做到礼貌谦和,有礼有节。

举行晚会要尽可能满足参加者的兴趣,可以是文艺演出、体育表演等。如果是招待到中国访问的外国朋友,最好安排客人看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节目,以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还要注意把晚会的其他组织工作如座位安排、演出节目单、入退席秩序等安排好。

电话礼仪

电话交谈是一种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手段进行的现代交际方式,具有跨距长、费时少,方便、快捷、高效等特点。此外,在交际方式上电话也有着特定的要求与规则,和日常交谈有诸多不同。因此,与一般的交谈礼仪相比,对着话筒讲话的礼仪就有着特殊的要求。

第一,要有礼貌。不论是打电话者还是接电话者,都要礼貌第一。拿起话筒首先说一声“您好”并报出自己所在单位的名称,紧接着问对方:“请问您找谁?”或“请问您是哪里?”使双方一开始对话就处于一种亲切、愉快的气氛中。

第二,要简洁明了。电话交谈要求双方讲话要简洁、扼要,不拖泥带水。有些人把电话当成“聊天专线”,闲来无事抱住电话就不放,从时装到发型,从菜篮子到小道消息,没完没了。有些人说话啰嗦,摆龙门阵,事情说不清楚,浪费时间。为了避免这些“啰嗦”,在打电话前,最好将要说的事情简单地列出来,并要注意说话的语言结构也要简洁,这才是实际和有效的办法。

第三,忌讳沉默。电话交谈中,双方都看不见、摸不着,全靠声音联系。所以,电话交谈忌讳沉默。一方在说话时,另一方必须不断地用“嗯”、“对”、“是”等简单话语表示你在专心听对方说话。不允许一方或双方长时间的沉默,一方说完话,另一方要紧接着说。

第四,打电话时,语调要热情、愉快、自然,口齿要清楚,音量要适中。不要对着话筒大喊大叫,震得对方耳膜嗡嗡响,使人心烦。也不要边吃东西边说话,这样对方会听不清楚。要以愉快的心情说话,即使心情不愉快,也要先自我调匀呼吸,稳定情绪,然后拿起话筒,亲切地说声“您好!”对方听到这声音,就似乎看到了一张热情亲切的脸,通话的好心情油然而生。

在电话交谈中,如果接到对方的各种邀请时,都应表示谢意。对于不能接受的邀请,最好不要马上在电话里回绝,可以在打完电话之后,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再通知回绝对方。

给同学、朋友、同事家里打电话最好在早上8点左右、晚上10点以前,太早或太晚都不适宜,除非有要事相告或相商。

最后当结束对话时,不要忘记说声“谢谢”或“再见”,之后轻轻地把电话机放回原处,切不可“啪”地一声挂上。

以上只是几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其实,人际交往活动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身旁,而我们也时时刻刻处在人际交往之中。人在社会中生活,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包括物质在内的基本需求,也有包括精神在内的内层次需求。而要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作为桥梁和协调器的交际礼仪就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交际礼仪的运用,并通过它来促进本人或本组织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

最后一点,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自己一定要喜欢你自己爱你自己,一个连自己都讨厌自己得人是不会受到人们的喜欢的,爱你自己!

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

交往行为理论

培养小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交往行为理论1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

同伴交往行为调查问卷

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

人际沟通

对于人际沟通交往行为的认识
《对于人际沟通交往行为的认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