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式设问

发布时间:2020-03-02 06:50: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式设问

桂林市榕湖小学 邹琳

内容摘要:

提问在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设问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式设问应遵循的规律,以开放式设问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和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和启迪思维。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阅读课教学三个阶段:P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分别进行具体阐述,探讨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式设问的有效策略。

一、问题的界定及提出问题的依据

为什么用“设问”而不用“提问”? 笔者这样认为:“提问”偏重于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指向比较简单的问答,而“设问”更偏重于在教学过程中预先设置问题,为教学目的服务,不是遇见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达到教学最大目的服务。即,以教学目的为统领,设置不同的问题,最后达到发掘学生潜能而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是给学生知识,也培养能力。

什么是开放式设问?开放式设问的理论根据?

开放式设问是与封闭性设问相对的一种问题方式,它的问题指向不是单一而显性的(也就是没有唯一的固定的答案),呈现出多样性、发散性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人们通过思考,调动自身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回答的一种设问方式。它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探索与启发的作用。

开放式设问的理论根据: 1.人的认知规律。人的认知规律包括:提出问题——探索实践——得出答案——再通过实践认证。科学研究如此,学生认识也是如此,二者差别只不过科学家是从未知到已知,学生是从未知到我们已知(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未知而已)。

2.素质冰山模型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根据冰山全景图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他认为,一个人的个体素质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潜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前者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改变和发展。后者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的部分,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素质冰山模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潜能远远高于显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潜能的发掘重于显能的开发。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1 新课标指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提问是我们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开启学生潜能的一把金钥匙。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善于提问的老师。由于中国的孩子学习外语的环境不是特别理想,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开放式设问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合理的设问能促进和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和启迪思维。

二、小学英语阅读课设问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的设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设问形式单一,大都是教师问,学生答,缺乏学生的激情互动;

2.提问内容指向单一(即一个答案)。深度和广度不够,无法调取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也就是发掘学生的潜能);

3.设问缺乏条理性、趣味性与开放性,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也是封闭式提问的缺陷。

三、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式设问应遵循的规律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设问,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笔者通过实践与思考认为教师开放式设问应遵循以下7条规律,仅供同行参考与指正。

1.设问的方向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总目标。设问为教学服务。

2.设问要以旧知识为基础,简明扼要。(符合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积累,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

3.设问的要多样性原则。既有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老师答,生生之间互相问答。

4.连续性的设问要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呈现语言思维的走向。 5.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思考性,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6.过难的问题,可转化为连续性的递进式设问来提出。

7.问题引领,倡导开放式设问(多答案),创新学生语言思维。

开放式设问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在阅读课中,教师应把知识问题化,以“问题引领”作为学生自学的一个桥梁,根据核心问题或问题链(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找准切入点,创设核心问题情境,着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受到挑战,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下面笔者结合教育理论与课堂实例,谈谈具体做法。

四、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式设问”的设计 我们都知道,阅读课教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P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教师的设问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下面笔者将分别从这三个阶段阐述如何进行开放式设问。

1.读前设问,以旧引新,导入新知

阅读前,教师通过设问调动学生头脑中已储存的与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例1.六年级Helen Keller 一课,教师呈现Helen Keller 的图片并提问: Who’s she?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elen Keller? 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畅谈关于Helen Keller的生平,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新知: Let’s learn more about Helen Keller.例2.4A M6 U1课文描述Sam, Amy, Lingling,Daming准备制作英语小报的会话,阅读前教师呈现课文图片,提出问题: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2 the picture? 引导学生运用Who, Where, When, Why„等疑问词对故事情节进行开放式预设提问,让学生通过之后的阅读理解自主寻找答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读中巧问,自主探究,深入理解

阅读中的问题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环环相扣,从展示型问题向开放式问题有层次的过渡,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目前笔者尝试运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为学生创设想问、敢问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例3.6A Festival一课,课文是关于节日的一段对话。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提出: If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festivals,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学生通过初读,提出问题:When is the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do / eat /wear „ in different festivals? 等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表达的能力。

例4.4A M2 U2 Amy painted a picture.一课,课文描述Mr Smart, Tom, Ms Smart, Sam和Amy昨天做了某事。笔者鼓励学生围绕课文任意提出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了下列问题: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family? What did Mr Smart cook? What did Amy paint? What did Ms Smart say to Grandma on the phone? 孩子们不仅会问,还能根据所提问题进行回答,他们自愿扮成Ms Smart或者奶奶接打电话,如:Hello, Grandma! How are you? I’m fine.Today is your birthday.Happy birthday to you! What are you doing now? Are you eating a cake? „ 学生会根据不同的角色运用不同的语调进行会话。通过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契机,适时追问,扩宽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例5.4A M8 U2 Where did you go? 课文的最后一副图老师与Tingting的一段对话: T: Where did you go, Tingting? Tingting: I didn’t go out.I stayed at home.笔者抓住这个关键句型进行开放式设问: Why did Tingting stay at home? 让学生发挥想像,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例如:It was raining.Tingting was ill.She didn’t like to go out.She didn’t finish her homework.She helped her mum.She played with her friends at home.She phoned her grandma„ 一个简单的设问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3.读后设问,联系交际,渗透德育

新课标指出: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阅读后的设问,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尽量采用富有教育意义的开放性设问,使学生能够扩展运用语言,升华主题。

例6.学完Helen Keller 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畅谈What do you learn from Helen Keller? 教育学生学习Helen Keller坚强刻苦、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质。

例7.神笔马良一课,阅读后,可让学生为故事重新命名: give another name to the story,让学生交流讨论:Do you like Ma Liang, why? If you had a magic paintbrush, what would you do? 请看,孩子们精彩的回答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五、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式设问课例

3 以上列举的课例均为笔者在平常的课堂教学片断,下面笔者呈现一个完整的课例进行演示说明。例8.4A 上册Module 4 Unit 1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本课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句型:„ people invented„描述不同国家的发明。课文描述Amy和Sam谈论中国古代发明的一段对话,课前笔者布置学生收集古今中外的发明。

1.Warm up.

Children from China are Chinese.

首先通过歌曲热身,营造氛围。由于歌曲涉及许多国名,通过歌曲还可以复习国名。

2.Pre-reading.

笔者与学生展示阅读前会话,提出下列问题,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T:Can you name some countries in English? Ss: China, England, America, Ruia, India, Mexico„ T:Where are you from? Ss: We’re from China. T: Do you love China? Ss:Yes, we do.T: We’re from China.So we’re Chinese.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ese people? Why? Ss: Chinese people are very nice, friendly, clever„

T: Why are Chinese people so clever?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的关键句)

Ss: Because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important things.T:(Watch the cartoon )What are the important things? Ss: They’re paper and printing.3.While-reading.阅读中笔者首先提出2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找出答案。

T: Who are in the story? What did Sam print? Who invented paper? When did he invent paper? What can we do with paper? Who invented printing? When did he invent printing? What are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in China? Do you know more Chinese inventions? Ss: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 printing, powder and compa.And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silk, umbrella, ice cream„ 4.After-reading T: Do you know any other inven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中外发明,扩展所学知识 )

Ss: English people invented bicycle.American people invented plane.Benz invented the first car.Bell invented phone„

T: Play a game:True or False.(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游戏由“小老师”出题,其余学生判断正误)如:

Little teachers: Chinese / English„ people invented„ Ss: It’s true / false. 4 T:(课件呈现科学家诺贝尔图片)He’s a famous scientist.Gue! Who’s he? Ss:He’s Nobel! T:What did Nobel invent? Ss:He invented dynamite.(炸药) T:Why was Nobel so famous? Ss:Nobel established the Nobel Prizes.T:Do you know who won the Nobel Literature Prize in 2012? Ss:It’s Mo Yan! T:I’m very proud of Mo Yan.And you? Ss:Yes! T:(课件呈现世界上第一盏白炽灯)Who invented the first lamp? Ss:It’s Edison.T:How many inventions did he have? What do you learn from Edison? 最后用爱迪生的名言结束本课:Genius is 1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99 percent perspiration.(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通过这个课例说明循序渐进、开放式的设问,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才能对开放式设问的角度、引导的方法、预期的效果做到胸中有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只有从优化设问的设计入手,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才能将《新课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标准英语》教材

小学英语阅读课反思

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

英语阅读课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设问衔接之探究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式设问
《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式设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