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六章吸毒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0: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吸毒问题

一、什么是毒品

1、世界禁毒日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戒毒日,口号是“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毒品蔓延泛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国际社会的安宁,已

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987年6月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这是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讨论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禁毒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禁毒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Yes to life,Not to drugs)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危害。自1987年以后,各国在每年的6月26日前后都要集中开展大规模的禁毒活动。

吸毒问题

2、名词解释:什么是毒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第1条把毒品定义为“毒

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国习惯上称为的“吸毒”在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专门术语叫“药物滥用”,用指人们反复、大量、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依赖性潜力的物质。

分类:毒品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分类有

(1)医学上依据毒品对人体的不同效果,分麻醉剂、致幻剂、兴奋剂、镇静剂

(2)生产者根据毒品的生产方法,分天然毒品、精制毒品和合成毒品

(3)吸毒者根据吸毒后的感受,分软性毒品、合成毒品

(4)法学家按照法律,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麻醉药品。是指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分吗啡类、大麻类、可卡因、合成类

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分抑制剂、兴奋剂

吸毒问题

二、吸毒现状

据美国《1996年国家禁毒战略》一书记载,仅美国现在就有1220万人吸毒。泰国有50

万人吸毒,缅甸有60万人吸毒。美国关于酒精和酗酒的几点事实:

1、可卡因是最容易上瘾的毒品,吸食可卡因上瘾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毒品问题。

2、使用海洛因和大麻的人数也在增加,部分是由于传媒和音乐团体的鼓励作用。

欧洲毒品监督中心在二00一年八月公布的数字说,欧洲吸毒问题越来越严重,欧盟国

家每年有六十万人因吸毒坐牢。在欧盟中的几个大国中,监狱中约三分之一的囚犯是吸毒者。女犯中吸毒者的比例可能高达三分之二。

论述当前吸毒状况特点

第一,短时期内吸食者快速增长。

据对甘肃千余名吸毒者的普查和百余名吸毒者的专访,吸毒时间在一年以下的分别占

68.49%和63.8%,一至二年的分别占29.25%和28.57%。说明90%以上的吸毒者是在近几年误入岐途的,吸食的时间较短。

第二,青少年成为吸食者的主力军。

从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青少年吸毒的人数急剧增加。我国1988年首次

公布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为5万人,1989年增至7万人,1991年上升到14.8万人,1992年为25万人,1994年为37万人,1995年为52万人,1997年为54万人。根据国家禁毒委的统计数据,截至1999年底,通过对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吸食毒品和麻醉品者的年龄多数在17—35年之间,占总数比例的85.1%;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60%以上年龄在25岁以下,25—35岁的约占25%。

第三,吸毒者以低文化群体为主。

从各地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的情况来看,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

最多,部分为文盲。比如云南省1995年在全省25,144名吸食海洛因的人员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7.7%,文盲占9.4%。广东省戒毒劳教所1995年7月以来收容戒毒的1136名人员中,高中文化的96人,占8.49%,初中文化的573人,占50.39%,小学文化以下的467人,占41.12%。实际上,他们的实际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据测试有50%为混到毕业,实际上并无达到毕业的水平。

第四,吸毒活动有小群体化的趋向。

据统计,深圳市1993年查获的吸毒青少年中,属于团伙性吸毒的占到82.6%。广州市1994

年查获的青少年吸毒案件中,绝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固定地点纠合在一起吸毒。小群体的不良压力,是青少年吸毒的一个重要诱因。吸毒成为小群体亚文化的重要标志。

另据调查显示,从初次吸毒的情况来看,92%的人第一次吸毒时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与两

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并且是被邀请;80%以上的人初次吸毒时是完全被“请客”的;85%以上的第一次吸毒尝试就是海洛因;97%的人初次吸毒是在本地的聚会场所,而不是在外地;而在吸毒之前,95%的人对毒品的危害并没有深刻的了解。

第五,吸毒者身份复杂化。

根据我们2000-2001年的调查和另一研究小组在1998年的调查,尽管两个研究小组采用

了不同的方法,但却得出了几乎完全一致的结果,并且与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的结果非常接近(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公布数字的可信性)。这些人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城镇、年轻、男性、无业,即主要是城镇的年轻男性无业人口。在吸毒者中,75%左右的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女性的年龄小于男性;80%以上为男性;80%左右为城镇人口;65%左右只有初中文化程度;50%左右初吸时已婚;20%左右来自问题家庭;50%左右初吸时为无业人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边民,主要是有种植鸦片传统的地区的农民,与国外鸦片种植区边

界毗邻的少数民族,毒品运输通道旁边的农民等。二是各种类型的人员,在内地毒害泛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各行各业均有涉及,比较突出的是两类人,即个体户与无业人员。

第六,吸毒形式半公开化。

为吸毒者提供毒品的贩毒活动是与吸毒活动同步进行的,最初的毒品交易是在远离市区的

乡镇、农村集市进行。现在,沿着贩毒路线已开始渗透到城市。

第七,吸毒地区扩大化。

至今,全国各地都发现了吸毒活动的存在。根据国际肃毒的统计标准,吸毒人数达到了总

人数的1%就是毒情大流行了。

第八,城乡具有差异性。

一是在吸毒在总体上城市严重于农村,城市的吸毒者比例大大高于农村,城市占76.66%,农村

占23.34%,一般情况下城市与农村之比为7:3。

二是在年龄结构上,城市以青少年为主,农村以中老年为主;

三是在吸毒起因上,城市以追求刺激和享乐为主,农村以治病为主;

四是在吸食品种上,城市以吸食高强刺激的海洛因为主,农村以吸食鸦片、黄皮为主。近两年

来冰毒、摇头丸又以爆炸式的速度由南扫北,在全国大城市扩散。

第二节吸毒的社会原因

一、吸毒的社会原因

二、吸毒的危害

吸毒问题

一、吸毒的社会原因

1、好奇与被诱惑是吸毒的主要原因,这与文化因素有密切关系。

文化知识对社会个体行为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一般而言,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认知

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发生越轨行为的概率较低,而愚昧无知往往同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吸毒群体与文化程度具有反比关系,以初中文化程度(17岁)为中界点,在此之下吸毒人数最多,文化程度越高,吸毒者越少。

①吸毒者普遍文化素质低,认知能力低,认知能力弱,没有精神支柱,这些人②一般

来说,道德素质差,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没有什么责任感,把个人的物质享受和生理刺激放在首要地位,根本无法抵制外界的各种诱惑。③大多数吸毒者对毒品性质缺少医学知识,不能认识吸毒的种种后果,也考虑不到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在无知、愚昧又需要追求刺激的情况下,使毒品趁虚而入。

吸毒问题

2、贫困与吸毒是一对相依相存的怪胎。

①贫困使人民的生活环境恶化,人的素质低下,在愚昧无知中受到毒品的感染,由于贫困者

没有技术、资金、能力摆脱贫困,需要依赖政府或其他人,从而产和一种羞耻感,一种自己无能和自卑的心理,为了麻痹这种痛苦,有些穷人便采取各种手段,躲进毒品中避世,以忘却自己的不幸。

②有的则追求毒瘾高潮,以期在幻觉中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快乐和愿望。

③毒品又使贫困的人们丧失奋斗的精神和强健的体力,变得更为贫困,在恶性循环的怪圈中

不能自拔。

吸毒问题

3、心理压力促使人吸毒。

我国的社会变革,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几乎是在转眼之间进行的,人

们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就已经不得不要适应一种必须接受的制度,政府除了“经济增长”以外,似乎还没有腾出精力来关注社会,社会自身对涂尔干所说的这种“失范”似乎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中,新旧制度之间的混乱足以让人们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这一点,同样也可以部分解释在中国政府不断加强禁吸戒毒的背景下,吸毒人口迅速增长、毒品市场迅速扩大和和向多元化发展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拓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效率与效益成为个人和团体追求的目标。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的人要寻找消遣与刺激,吸毒在精神上具有舒缓作用,使人能暂时忘记一切人世的烦恼,在生理上和精神上进入一阵兴奋期。这种特有的刺激,对吸毒者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有些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或失败后,选择毒品作为享受或宣泄的手段或以此寻求刺激和解脱

吸毒问题

4、吸毒的外部诱惑因素是强大的。

暴利是驱动贩毒分子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每10名吸毒者就可以使1名毒

犯大发横财,毒贩一是把低素质青少年群体作为进攻的主要目标,青少年最好奇易受诱惑,也是最无知的。二是把目标定在一些暴发起来的个体户和私营业主身上,这些人在经济上有实力,而他们在思想上往往又是比较空虚的,喜欢追求刺激和冒险。三是把目标瞄准无业人员或一些过去有劣迹的人员身上,吸毒本身就是他们所欣赏的反社会、越轨型生活方式。这些群体,本身存在着不良亚文化或反文化,使这些人比起其他健康群体更容易沉浸于某种消极氛围。如不良亚文化的享乐主义。

论述:吸毒的危害

首先,吸毒是对自我身体的摧残。

毒品对人体的作用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

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吸毒者或其配偶生下畸形儿、怪胎屡见不鲜。吸毒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这些人往往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严重的则丧失劳动能力,以至日渐衰竭而死亡。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轻者头晕、耳鸣,重者呕吐、涕泪交流、两便失禁、浑身打颤;这时,吸毒者往往是丧失人性,丧失理智。他们四肢痉挛,鬼哭狼嚎,或撞墙或自伤,弄得鲜血淋漓,甚至自杀。

其次,吸毒是对自我心理的扭曲。

社会学研究表明,对心理的伤害不亚于对生理的伤害。由于吸毒成瘾后对麻醉品有强烈

的依赖性,致使吸毒者人格变异,心理和行为发生变态。

第三,吸毒会引发大量社会犯罪。

吸毒不仅仅是对吸毒者个体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而且成为社会犯罪的源泉。吸毒者

一旦毒瘾上来,又无法承担巨额的经济压力,他们就会变得六亲不认,可以用人间一切最卑鄙、最凶残的手段,吸毒是引发一系列新的犯罪的一个重大的犯罪源,也是毒化社会风气的源泉。

第四,传染多种疾病

吸毒者常常采用静脉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的方式吸毒。在采取这种方式吸毒的过程中,

常常因多人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而传播各种皮肤病、性病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据广西卫生部门对150名吸毒青少年的调查,45%以上患有肝炎,25%以上患有性病,吸毒超过一年的,体重普遍下降10公斤。据云南一些毒品重灾区调查,因静脉注射海洛因造成的艾滋病感染率高达68%。另据统计,吸毒者因使用不洁注射器而被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感染率分别高达22%和68%;截至1998年3月,我国检测发现9970例艾滋病感染者,其中66%是使用不洁注射器的吸毒者。可见,吸毒可以导致多种传染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第五、导致家破人亡

\"烟枪一支,不见枪声震地,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片,不见火光冲天,烧尽财产家园。

\"这是解放前对吸毒者危害家庭情况的写照。虽然原来的烟枪已换成了现在的注射器,但吸毒对家庭的危害依旧,甚至更烈。吸毒者所需的高额毒资,一般家庭是根本无法承受的。因此,一个吸毒,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迅速耗光;当吸毒者毒瘾发作而又无钱买毒时,吸毒者就会不顾一切地变卖甚至偷拿家中的财产,使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家庭的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成员的不睦,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父子反目,甚至残害家庭成员,可谓\"一人吸毒,全家遭殃\"。如辽宁省鞍山市一对青年夫妇,1991年开始吸毒,三年中吸光了包括两幢楼房、一辆出租车在内的百万家财后,又借了80多万元的债,致使年迈的老母和年幼的孩子流落街头;重庆市南岸区的一男青年在向自己的母亲索要毒资遭拒绝后,向自己的母亲头部连砍28刀。事实证明,毒品已经并正在吞噬着许多幸福美满的家庭。

第六、消耗巨额财富

如前所述,每个吸毒者每天所需毒资100~1000元不等。那么,每个吸毒者每年所耗毒资为

36,500~365,000元不等。按1997年登记在册的54万吸毒者计,在我国,一年内这些吸毒者所消耗掉的毒资为197.1亿至1971亿元。可见,吸毒不仅不会创造任何财富,而且会严重消耗社会财富,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巨大破坏。

吸毒问题

第三节戒毒工作

一、戒毒者的困境

二、戒毒的程序

三、矫治吸毒是社会的系统工程

吸毒问题

戒毒的难点不在于生理,而在于心理上的依赖与社会的因素:

第一,精神依赖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它是指毒品进入吸毒者机体后,使其产生一

种特殊的精神效应,并使吸毒者产生一种对毒品的渴求。戒毒者通常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戒毒的决心、意志力薄弱,需要通过外部的帮助才能巩固戒毒的决心。心理康复,主要由心理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对戒毒者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以帮助吸毒者摆脱对毒品的心理依赖,重新建立健康的人格。

吸毒问题

第二,社会歧视。目前中国的戒毒工作基本停留在药物治疗上,缺乏必要的后续措施,不少戒

毒者经过药物脱毒治疗回归社会后,往往会受到歧视,容易导致他们走上复吸之路。

脱毒只是戒毒工作的开始,而不是完成。他们回到社会后,一方面,生活和工作圈子日

益缩小。一方面,昔日的毒友却十分关心他的回归,会主动诱惑他们。这表明,戒毒者不仅仅需要药物戒毒,更需要心理戒毒,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如果说在戒毒所中主要是依靠外部强制性力量帮助吸毒者戒毒,当吸毒者回归社会后,脱离了这种强制性的外部力量,外部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他原有的初级群体感情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认同与接纳。帮助吸毒者彻底戒毒,还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创造一种各谐的环境,延续戒毒所的教育措施,对戒毒者的新生活历程进行全程覆盖式关注。社会及家庭应对戒毒者给予关心和温暖,并进行监督,以使其能够处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从而彻底远离毒品。

吸毒问题

谢谢观看!

巴德村吸毒问题调查

巴德村吸毒问题调查

父母吸毒

吸毒日记

艺人吸毒之我见

吸毒有害健康

吸毒是什么感受?

不吸毒保证书

吸毒的危害

关于吸毒法律法规

第六章吸毒问题
《第六章吸毒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