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七章题目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2: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单选题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 A )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2.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A ) A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B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改革

C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 A)

A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C 坚持以人为本

D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4.( B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法宝。 A、创新 B、改革开放 C、发展 D、稳定

5.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B )。 A 解放思想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实事求是 D 勇于创新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B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7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 B )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 改革 B 发展

C 实事求是 D 与时俱进

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 A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 A市场 B法律 C改革 D计划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 A )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公有制经济 C 计划经济 D 政府

10( A )就是寻找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A摸着石头过河 B 顶层设计 C 重点突破 D 整体推进

11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 B),它与摸着石头过河是辩证统一的。 A摸着石头过河 B 顶层设计 C 重点突破 D 整体推进

12一些国家由于政局动荡、社会*,不仅失去发展机遇,也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这说明只有( B )改革发展才能推进。 A 物价稳定 B 社会稳定 C 政策稳定 D 增长稳定

13进入21世纪后以( C )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A 十八届三中全会 B 十六大

C加入WTO组织 D 十七大 14.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D) 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C)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

16.中国共产党召开的( B)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五大

17.社会主义社会( A )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改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 B.主要矛盾 C.阶级斗争 D.初级阶段

18.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C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19.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B ) A.革命 B.改革

C.自力更生 D.艰苦创业

20.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B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D.《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21.20世纪70年代以后, ( )逐步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A.要和平、求发展 B.合作共赢 C.政治互信 D.文化交流 22.中国改革的目的是(C )。

A.建立市场经济 B.建立民主政制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建立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

23.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是因为(B ) 。

A.改革带来了经济发展 B.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发展中的一般性变革 D.改革是对原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24.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B )。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刘少奇

25.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稳定的( C )。

A.前提 B.基础 C.目的 D.手段 26.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D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7.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 A

)。

A.所有国家 B.周边国家

C.与中国友善的国家 D.发达国家 28.《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老人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 C )。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建立长江三角区经济特区

C.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经济特区 2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权宜之计

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0.要把( A )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稳定压倒一切 C、改革开放 D、“三个有利于”

31.我国已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 A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

B、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 C、经济特区 →沿江沿边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开放 D、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

32.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发展是前提

33.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D )。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34在全面深化改革中,(

A )改革是重点。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D.教育体制

二、判断题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对

2.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5.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对 6.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到2020年就基本完成了。错

7.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

8.毛泽东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1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是不一样的。

12.中国的改革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13.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对 15.实行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

16.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它们是对抗性的,不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

17.改革是由问题倒逼出来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对 18.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对

19.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就不会关上,不但不会关上,而且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放。对 20.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对

三、填空题

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

4.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立足国内、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5.平等互利一直是中国制定对外开放战略和处理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准则。 6.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7.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和改革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起成为当代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8.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9.30多年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形成了开放型经济。 10.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12.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三、多选题

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ABCD ) A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B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C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2.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ABD

A坚持党的领导 B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D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BCD )

A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B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C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D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4.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ABC ) A 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B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

C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D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5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 AD )。 A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有( AD ) A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 B 同步推广与重点推进相结合 C 全面改革与逐步推进相结合 D 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促进

7以下关于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B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 C要求我们不断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AC )。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实现共同富裕

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的支点是( ACD )。 A发展 B法律 C改革 D稳定

10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其中主要包括( ABCD )。

A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11中国30多年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AB )。

A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

B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C 不生搬硬套西方思想理论和制度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13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特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B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C 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D 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1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国策的主要原因在于( ACD )。 A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 中国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C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能成功 D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打开国门

15中国的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是( ACD )。 A全方位 B深层次 C多层次 D 宽领域

16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ABCD )。

A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

B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

C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

D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抓住主动权

17.关于我国对外开发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把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逐步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领域。

B贸易往来、经济交流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逐步建立了全球经济联系,并积极参与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C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

D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迅速,业务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18.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有(ABC

A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大

B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新动力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各国面临全球化新挑战使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

C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明显增强,同时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 D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七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第七章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题目及答案

第七章复习题

第七章习题

近代史第七章

第七章 民间故事

第七章会计学

第七章 细胞骨架

第七章 教学

教育学第七章

第七章题目
《第七章题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7章题目 第七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