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七章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9: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 B )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 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2、“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指的是( A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3、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A ),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传统道德

4、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C

)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A.纪律

B.政策

C.法律

D.守则

5、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有( B )。 A、遵纪守法

B、弃老溺幼

C、文明礼貌

D、助人为乐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 A ) 国家 。 A.法治

B.法制

C.现代化

D.有法可依

7、(A)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A 《治安管理处罚法》B 《集会游行示威法》C 《环境保护法》D 《道路交通安全法》

8、(D

)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遵纪守法

9、(D)的立法目的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

A 《治安管理处罚法》B 《集会游行示威法》C 《环境保护法》D 《道路交通安全法》

10、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A)。 A有序的公共生活 B 道德 C 法律 D 生产

11、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道德 D.生活道德

12、下列不属于公德缺失的是( C )。

A.过马路闯红灯

B.排队加塞

C.夫妻在家打架

D.不爱护公物

13、婚姻自由的内容包括( B )。

A、恋爱自由和结婚自由 B、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C、订婚自由和结婚自由 D、结婚自由和同居自由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 B )。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15、在爱情实践中,我们常说的“单相思”和“一厢情愿”这种所谓的爱情行为,从本质上它违背了爱情( B

)基本特征。

A.专一排他性

B.平等互爱性

C.强烈持久性

D.纯洁严肃性

16、女 方在怀孕期间、分 娩后(B )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 方不得提出离婚。 A、二年内 B、一年内 C、六个月内 D、三个月内

17、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有财产( D )。 A、工资 B、奖金 C、知识产权的收益 D、医疗费

18、王五在离婚诉讼中,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不久,王五与妻子离婚。按照我 国婚姻法的规定,这些遗产( B)

A、由双方协商确定所有权归属 B、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C、属于王五妻子的个人财产 D、属于王五的个人财产

19、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消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 日起( B )年内提出。 A、2 B、1 C、4 D、半

20、我国婚姻法是调整( D )的法律。

A. 婚姻关系 B.夫妻关系 C.恋爱关系 D.婚姻家庭关系

21、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 C ),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传统美德

22、下列哪种遗嘱形式不需要证人在场见证即为有效?是( C

)。 A.口头遗嘱

B.录音遗瞩

C.自书遗嘱

D.代书遗嘱

23、小高的生父及与小高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均于1997年死亡,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小高( D

)。

A.只能继承生父的遗产

B.只能继承继父的遗产

C.对生父、继父的遗产都无权继承

D.对生父、继父的遗产都有权继承

24、遗嘱应当对(A

)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A.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

B.法定继承人

C.无行为能力人

D.配偶

25、遗嘱在( A )。

A.遗嘱人死亡后生效 B.订立后生效 C.公证后生效 D.公布后生效

26、下列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的是 ( B )。

A.性爱

B.健康

C.理想

D.责任

27、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以协议离婚(

C

)。

A.双方自愿离婚的。B.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

C.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孩子抚养教育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的。 D.双方自愿离婚,但未对孩子抚养教育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的。

28、公民张某有一儿一女,妻子早逝,还收养了一个儿子和他一起生活,张某因病去逝,留下6间房产和5万元存款。如果你是法官,应该确定谁是张某遗产的继承人( D ) A与张某生前一起生活的侄子 B张某婚生的儿子 C张某婚生的一儿一女

D张某婚生的一儿一女、养子

二、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不止一项,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E.遵纪守法

2、社会公德涵盖的关系是(ABC)。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精神 E.人与物质

3、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两者关系是(ABD)。 A.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B.私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私性 C.公共生活从来没有超过私人生活的限制 D.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E.私人生活相对于公共生活,其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4、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AE)。

A.道德 B.人生观 C.价值观 D.信念 E.法律

5、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生活对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ABCD)。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的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

6、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ABDE ) A.不随地吐痰 B.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捡到财物,占为已有 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E.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

7、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当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做到( ABCD )。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E.努力提高网管水平

8、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 ( ABD )。

A.参加志愿者服务

B.参与防艾宣传活动

C.做家务 D.做义工

E.勤工俭学

9、《婚姻法》规定: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E

)。 A.婚姻自由

B.一夫一妻制

C.男女平等

D.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E.计划生育

10、下列财产应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ADE )

A.夫妻一方具有专属性质的生活用品 B.婚后夫妻一方受赠的财产

C.婚后一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 D.夫妻一方获得的医疗保险费、伤残补助费 E.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11、结婚登记的程序有(BCD

A.男女双方所在单位批准和同意

B.申请

C.审查

D.登记 E.男女双方的婚检健康证明

12、曾某与章某领取结婚证后,在回家途中曾某因车祸不幸死亡。在这种情况下,下列可以参加继承其遗产的第一法定继承人有(ABD )。 A.曾某的父母 B、章某

C、曾某的兄弟姐妹 D、曾某与前妻所生之子

13、男女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的条件是(AB )。 A、双方达成离婚协议

B、双方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C、持有结婚证 D、双方已分居多年

14、爱情的基本特征是(ABCD )。 A.平等互爱性 B.专一排他性 C.强烈持久性 D.纯洁严肃性 E.精神务虚性

15、我国继承法规定,子女有继承权。这里的子女包括( ABC ) A婚生子女 B非婚生子女 C养子女、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D继子女

三、判断题:(在正确的题目后打√,错误的题目后打×)

1、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

2、在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是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 )

3、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4、《环境保护法》仅仅适用于环境保护工作者。(×

5、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

6、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7、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8、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

9、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仍然没得到提高( × )

10、法律的评价作用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

11、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更多体现了社会对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

12、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

13、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

14、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必须提起诉讼。×

15、爱情体现着人的自然需要。×

16、大学阶段的爱情都没有好结果,只是填补感情的空虚。×

17、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必须达到22岁,女必须达到20岁。×

18、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19、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20、《公务员法》不适用于人民警察。×

四、简答题

1、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继承性。(2)基础性(3)广泛性。(4)简明性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3、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爱情是指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4、如何把握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1)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应该把爱情作为奋发学习的动力,同时还应把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作为衡量这份爱情的价值的重要的、特殊的标准。(2)在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方面,恋爱中的双方不应把自己禁锢在两个人的世界中。脱离集体,疏远同学,会妨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3)在恋爱与关爱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方面,爱的情感丰富博大,不仅有恋人之爱,还有对父母、兄弟、姊妹、同志的爱,更有对社会和、国家的爱。专注于恋爱而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爱,自己的爱情也会显得很自私和庸俗。相反,对他人和社会具有爱心则会使爱情变得高尚和稳固。

5、恋爱中包含了哪些道德要求?

要点:

1.尊重人格平等 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

6、《婚姻法》对结婚条件的规定包括哪些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答:必备条件:(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即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即要求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未婚或与原配偶离异或原

配偶已经死亡,否则就构成重婚。

禁止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2)禁止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五、案例分析题

王某和弟弟从小父母双亡,后被李某夫妇收养。长大后,王某娶妻张某并生有二子一女,女儿王甲出嫁后,经常回娘家料理家务,照顾老人生活,大儿子王乙婚后另过,对父母从不尽孝道,二儿子王丙是弱智人士。1997年,王某因病去世。在分配遗产时,李某夫妇、张某、王甲、王乙、王丙、王某之弟均提出继承要求。请回答: (1)对王某的遗产应适用哪种方式继承? (2)哪些人可以继承王某的遗产?为什么?

(3)在分配王某遗产时,你认为谁应该多分,谁应该少分或不分?为什么? 答:(1)法定继承

(2)可以继承王某遗产的有:李某夫妇、张某、王甲、王乙、王丙。因为这些人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而王某之弟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根据《继承法》,继承开始后,当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时,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加继承。

(3)王丙应该多分。因为根据继承法,他是弱智人士,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

女儿王甲可以多分。因为根据继承法他对王某尽了主要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李某夫妇应当多分。因为根据继承法,他们年老体弱,缺乏劳动能力,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

王乙应该少分或不分。因为根据继承法,他有扶养能力,却从不尽孝道,所以可以不分或少分。

第七章习题

马克思第七章 习题

第七章财务报告习题

第七章人员配备习题

第七章 自测习题

第七章 产品质量法习题

东奥习题 第七章

思修第七章习题

《 市场营销学》第七章教学习题

毛概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习题第七章 第七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