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广西艺术学院—下中、西方音乐史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7: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音乐史

一、音乐起源说

1.异性求爱说 2.劳动起源说 3.语言抑扬说 4.模仿自然说 5.巫术起源说 6.感情娱乐说 7.信号说

二、黄帝作《咸池》,尧作《大章》,舜作《大韶》,但歌 葛天氏之乐: (1)《载民》(歌颂负载生命的大地) 一定按顺序哦! (2)《玄鸟》(一种黑色鸟的氏族图腾) (3)《遂草木》(愿草木繁茂) (4)《奋五谷》(祈求五谷丰登) (5)《敬天常》(向上天表达敬意) (6)《达地宫》(颂天帝功德,祈天帝保佑) (7)《依地德》(感谢土地的赐予) (8)《总禽兽之极》(盼望鸟兽繁殖兴旺)

三、《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收集春秋中叶的民间歌曲、宫廷歌曲、祭祀乐舞三类不同作品。

四、《楚辞》里不少诗篇都有“乱”辞,有“倡”、“少歌”这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楚辞》的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楚辞》中屈原创作的《九歌》分为祭歌,恋歌,挽歌。

《楚辞》是中国文学的主干之一,它用生动的语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变革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图景,同时它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上古楚文化的魅力,充满力量与渴望的巫术和宗教、原始无羁生命活力、浪漫奔放的激情、富于奇想的神话传说——是音乐、舞蹈、诗的天国,是真、善、美的交融。

五、先秦诸子的音乐思想 1.孔子的音乐思想

他的音乐思想源于他哲人的睿智和丰富的音乐实践,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仁”及“中庸”。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倡导的音乐对于管理和改良社会的作用、音乐对于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可以启发人类对宇宙万物和谐共存意识的领悟,对于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墨子的音乐思想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也重视音乐,不过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认识音乐的作用的。他只看到音乐对人和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非乐”,即反对音乐。墨子当时代表着平民阶级,反对贵族的奢靡生活,从而“迁怒”于音乐。不过,从墨子反对音乐的根据看,墨子否定音乐,但墨子并不是反对音乐本身。

3.荀子的音乐思想

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的音乐思想集中反映在《乐论》中。荀子的许多音乐观点是针对墨子“非乐”而感发的。他主张根据国家需要,“以时顺修”改革音乐,使之为统一天下的王权服务。他在很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儒家思想美学思想。荀子的《乐论》是我国古代第一篇完整的音乐论著。

4.老子的音乐思想

老子,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老子并不反对适度的音乐,作为我国辩证法的始祖,老子并非否定音乐,而是辩证地认识音乐现象。他认为真正的音乐当使人忘记自我,甚至忘记音乐本身的存在,

1

而于无形之中使自身与宇宙融为一体。最好的音乐是将我们带入一种完美的无我的境界,而不是限于感受音乐本身、不限于音乐的具体形式,所以老子说“大音希声”。

5.庄子的音乐思想

庄子会唱歌、鼓琴,通晓乐舞。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主张自然、朴素、无为、清虚、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庄子认为清净无为才是真正的快乐,在《齐物论》中,庄子将音乐分为“人籁”、“地籁”、“天籁”。他否定礼乐文化,厌恶虚世凡尘,崇尚朴素自然,追求精神解放与自由的境界,对后代文人音乐具有深远影响。

六、相和歌

相和歌是两汉及魏晋间对民间“街陌讴谣”作艺术加工或另填新词形成的歌、舞、大曲的总称,可以单称“相和”,或根据其不同形式称相和歌、相和大曲。《晋书·乐志》说“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最初的不用任何伴唱、伴奏的表演形式称徒歌。进一步,一唱三和者,叫但歌;有丝竹伴奏,唱着执节而歌,才成相和歌。相和歌正式乐曲可分为引、曲、大曲三类。引即引子,一般没有歌唱,仅用笛与弦乐器,曲即中、小型乐曲,多为声乐曲。

注:名词解释只答划线部分,简答则答全部。

七、古琴音乐

《胡笳十八拍》为蔡琰所著。蔡琰,字文姬,著名琴家。

琴曲《胡笳十八拍》相传是公元208年前后,文姬归汉的途中依胡笳的音乐风格在古琴上谱写而成的,音乐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作者本人思念故土、惜别稚子的痛苦心情。该曲现存琴谱有两种:一种是明代谱,是与歌词配合的琴歌;一种是清代谱,为独奏曲,全曲共十八拍。音乐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这首乐曲作为琴、筝、笙、筑之曲一直广为流传。汉末已出现,作者不详。蔡邕《琴操》中认为《广陵散》即《聂政刺韩王曲》。乐曲表达了与“聂政刺韩王为父报仇”的相关情绪。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造剑,逾期未成而被杀害。遗腹子聂政成人后得知,决心为父报仇。他先扮泥瓦匠混入韩宫谋刺,失败后遂潜入深山苦习琴艺十年,学成绝技,为隐身份,变容易声,砸掉牙齿,吞食木炭,化装回到韩国,终于利用到宫中弹琴的机会,匿刀于琴中刺死了韩王。为不连累母亲,聂政“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使人难以认识。聂政被枭首示众,其母不顾生死抱尸痛哭,并向世人痛陈聂政杀韩王报父仇的壮举,因悲恸至极,脉绝身亡。曲中有“取韩、呼幽、亡身、返魂、冲冠、烈妇、扬名”等小标题。音乐是由两个主题发展演变而成的器乐大曲,全曲由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部分组成。

八、清商乐

清商乐是东晋南北朝时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的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的总称。主要由吴歌、西曲组成。

九、唐代的音乐机构

唐代的音乐机构由政府管辖的太常寺和宫廷管辖的教坊、梨园组成。

一、音乐家

万宝常(约556-约595年),隋代音乐家,原南朝梁国人。万宝常“被配为乐户”,遂为音乐奴隶。自幼音乐天赋极高,他一生潜心音律,听觉异常灵敏,精通各种乐器,尤擅长琵琶,曾造玉磬献北齐,并修订洛阳旧曲。

2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世称唐明皇,是中国历史上颇具人文色彩的帝王,奉行比较开明的文艺政策。他多才多艺,尤擅长音乐,自幼接受贵族音乐教育,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和才能;且精通多种乐器,喜击羯鼓,尊羯鼓为“八音之领袖”;善即兴作曲,多为法曲。《羯鼓录》记录了唐玄宗创作羯鼓曲《春光好》的情景。因其个人对音乐的特殊感情,在位期间,他扩充教坊,增设梨园,作曲制谱,《旧唐书.音乐志》载:“玄宗又制新曲四十余,又新制乐谱。”且每作新曲,即教梨园弟子排练演奏,并常纠正梨园弟子的错误之处。他还常将外来音乐的音译曲名改为汉文曲名,唐玄宗将管理国家的才能用于发展音乐,对于盛唐音乐的繁荣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作为音乐评论家的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县。白居易的诗除了赞颂自然之美、揭露社会丑恶、感叹人生百味之外,大量的诗篇以其优美传神的文字表达了他爱乐、奏乐、赏乐、品乐、评乐的丰富思想和感情。

其一,白居易毕竟不是演奏家,深知自己演奏技术与自己欣赏水平之间的差异,他的《夜琴》中写到“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其二,白居易有自己独到的音乐思想。他论文《复乐古器古曲》中写道,音乐与政治是密切联系的,所谓“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另一方面社会音乐的哀淫之乐也能反映政治,所谓“政失则情失,情失则声失”。

其三,白居易音乐评论的主体内容是他大量描写音乐的诗歌。他

用诗的形式评论音乐,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历史上是少有的。他“诗歌评论”的内容涉及了当时的主要艺术形式,如歌舞、声乐、器乐等。

三、元代散曲

元代散曲的体制分为小令、带过曲和散套三种形式。(填空)

四、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是元杂剧成就最高的一位作家,被看做是杂剧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窦娥冤》、《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等。

马致远:号东篱,有“曲状元”之称。他作杂剧13部,现存7部。他的抒情悲剧《汉宫秋》被列为《元曲选》之冠。

白朴:作杂剧16部,多为爱情剧,是以文采见长的剧作家。今存《墙头马上》、《梧桐雨》,皆受文人推崇。

王实甫:现全存有《西厢记》、《破窖记》、《丽春堂》。每本不限一人主唱,对杂剧的体制进行了创造性的革新与发展。

五、四大声腔

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

六、秧歌

即从伴随劳动生活的小曲到独立的民间歌舞演唱再逐渐向小戏过度三个阶段。

秧歌的音乐,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小场演唱、锣鼓打击乐、唢呐吹奏,后两部分主要用于伴舞。演唱包括“领唱秧歌”与“走戏调”,开场时由秧歌头一人演唱,一般诙谐风趣,起着开场曲的作用;“走戏调”,边舞边唱,大多是从小调中移植过来的独立小曲,结合舞蹈,在句尾前后加入锣鼓过门,此外还有演唱情节比较简单的秧歌小剧。

七、木卡姆

木卡姆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一种具有统一调式体系,以歌、舞、乐组合而

3

成的传统古典大曲,或称歌舞套曲。自15世纪起盛行于新疆各地。民间的音乐家经常在习俗的节日、婚礼和娱乐晚会里演唱木卡姆,唱词多是民间歌谣、叙事诗及本民族著名诗人的诗篇,内容是歌唱爱情、反映人民痛恨黑暗势力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意愿等。

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有三大类型:喀什木卡姆、多兰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

八、曲子

隋、唐五代的曲子也称小曲,是指流行于村镇、集市广泛用于填词的民间常用曲调。一般来自经过长期流传、选择、加工的民间歌曲。曲子所填的词称曲子词。

曲式结构:有单个只曲,有同曲多节歌辞。

曲子是音乐和文学高度结合的产物,宋曲子的音乐成分大致包括传统古曲、外来乐曲、民间曲调、自度新曲4个部分。曲子不同的曲调各有自己的固有名称,如《如梦令》、《满庭芳》、《水龙吟》、《杨柳枝》、《菩萨蛮》等曲牌。

在曲子演唱中,同一词牌可以有不同体的变化。如在原来的词曲是一字一音的情况下,“减字”,即减少歌词的字数,即多音配一字;而“偷声”,则是一音配多字;“摊破”,是在原曲牌音乐中插进新乐句,或是将原乐句扩展;“犯调”有两层意思,一是转掉高或转换调式,二是把分属几个不同曲牌的乐句连缀起来。曲子还有“令”、“近”、“引”、“慢”等不同形式。“令”是较为短小的曲调,如《十六字令》;“引”和“近”一般较长,节奏慢,原是大曲的开始部分,如《祝英台引》等;“慢”的曲调较长,盛行于北宋,如《声声慢》等。曲子多段体唱段的每段称“阙”,如上阕、下阕。

欧洲音乐史

德国的恋诗歌手

德国的游吟诗人被称为恋诗歌手,活动时期稍晚于法国北部的游吟诗人,大约在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下半叶,很可能是在法国游吟诗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1156年,德望腓德烈一世与法国北部勃垦地领地的贝阿特里斯联姻,游吟诗人普罗旺萨尔作为后者的随员来到德国。此后德国的恋诗歌手的音乐艺术才开始兴旺起来。

瓦格纳的乐剧理论

他认为语句是将各种艺术综合为一个整体的艺术,是一种新型的歌剧。他提出歌剧应该选择神话题材,神话代表了永恒真理,对于的国人来说,德国神话很容易理解。他认为对以往的“分曲”结构破坏了戏剧的连贯性,应取消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固定套式的段落,代之以“无终旋律”。只有在每幕的结束时才有稳定的终止,才有明显的结束。

俄罗斯的强力集团的成员及作品特征 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 又称”五人团”。指由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居伊等五位俄罗斯作曲家与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组成的作曲家社团。(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六人)巴拉基列夫主张学习民歌的本质。居伊的作品较少民族风格,他撰写的评论文章有很高的文学水平,宣传了强力集团的音乐思想和创作成果。鲍罗廷很少直接引用民歌,却使自己的音乐具有俄罗斯史诗般的境界和特有的气质。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创作深受民主主义思想的

4

影响。他认为艺术的目标是人民,而不是为其本身,亦即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艺术的作用不仅是在线人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最佳的再现人的语言。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风格明快,富有色彩性和幻想性,客观描绘多于主观感受。主旋律精致,具有民间特色。和声是一种强烈有力的表达感情和描绘景物的手段,广泛运用各种调式。

肖邦和李斯特的对比

1、他们都继承了德奥的音乐传统,从音乐各要素,无论在和声、复调、曲式方面,肖邦和李斯特的钢琴音乐、语汇几乎是德奥式的特别是对于民族风格的融汇,肖邦做得非常出色,他的波兰舞曲,马祖卡舞曲的等一些乐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肖邦的钢琴音乐中,其每首乐曲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无论是黑白键部分分配以及音域的限度还是一些精致的装饰音和轻巧玲珑的快速跑动都体现了肖邦注重钢琴音色的发挥,因而他的作品诗意浓浓,回味无穷,比起肖邦,李斯特偏向于运用交响乐与配器有关,复调中各主题的对比合欢地视为各种乐器间的冲突与交响。

柴可夫斯基作品特征及评价

(1)他的创作集欧洲古典乐派,浪漫,民族乐派大成。在他的作品中有欧洲古典乐派的理智、宏伟、严谨。浪漫乐派的深情细腻奔放,以及民族乐派的风俗语言特征。同时有继承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传统,使其音乐极为丰富,既有贝多芬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又有舒伯特式的内心表白,同时还有俄罗斯的民族气质。

(2)在题材上,不是以历史事件,民间传奇,风俗人情为主,而是以鲜明,真实的笔调深刻的反映人们的内心世界,情感复杂,如静谧的深思,温柔的倾诉或是满怀激情派等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3)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具有高度的艺术化。在技巧等了各方面都超越强力集团。他最突出的是歌剧与交响乐在交响中最具有感染力的是旋律力度及主题的高明贯穿手法如《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 贝多芬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瓦格纳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黎恩济》 巴赫 :《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无伴奏大提琴曲》、《大提琴组曲》、《马太受难曲》 莫扎特 :《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奥地利人 舒伯特 :《魔王》、《小夜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肖邦 :《c小调练习曲》、《c大调玛祖卡舞曲》 比才 :《卡门》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 鲍罗丁 :《在总亚细亚草原上》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格化温 :《蓝色狂想曲》 德彪西 :《水中倒影》

马肖:法国人,新艺术音乐代表。

杜费:勃垦第乐派代表人,创作常规弥撒套曲。 佛罗伦萨歌剧:为歌剧的诞生和初创,《达芙妮》是第一部歌剧。

5

亨德尔:德裔英国人,《弥赛亚》、《赛尔斯》

海顿:奥地利人,交响曲之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创作104部以上交响曲, 《惊愕》、《时钟》

莫扎特:《魔笛》、《费加罗的婚礼》,《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彼得”》,奥地利人,共有41部交响曲,

西方音乐史(下)补充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广西艺术学院—下中、西方音乐史
《广西艺术学院—下中、西方音乐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