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附答案)40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1: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妖娆(ráo)

强聒(guō)

锲而不舍(qì) ...B、枘凿(ruì)

抽噎(yē)

吹毛求疵(zī) ...C、馈赠(kuì)

荫庇(yìn)

面面相觑(qù) ...D、脚踝(huái)

佝偻(lǚ)

恪尽职守(kè)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阻挡

锐不可挡

抱怨

以德报怨 B、精致

淋漓尽致

旁骛

趋之若鹜 C、黎明

黎民百姓

屏障

重峦叠障 D、恻隐

深不可测

标致

格物至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并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

B、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持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祛除疾病。 ..C、他是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于3月28日晚在全球展开,很多国家一呼百应,积极参与到这项“熄灯....接力”的活动中。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改编)

走出林间小路,豁然开朗,一潭水波不兴的浩淼湖泊依然清晰明鉴。我独自静静地欣赏难得的自然风光。这时,

,那亮色犹如孩童嫩肤般的柔和顺畅。瞬息,夜开始拉起暮色苍茫的帷幕,湖面上有了薄薄的青雾浮现。 ①东边悬挂起一轮妩媚的月光

②晚霞也褪去原有浓重的红艳,变成了浅色的橙黄 ③西边的太阳渐渐远去

④天地间的淡淡的光耀,分不清是沉落红日的余辉或是初升皓月的映照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很多商家和地方政府部门推出发放消费卷来拉动内需的举措,一时刮起“券风”,旅游、购房、家电和电影消费券等等,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偃旗息鼓?

B、“让周日”推广后,不太看得到

七、八十岁的老人颤巍巍地站立在车厢内了。

C、这本《浪花》诗集,内容丰富,多种多样,有气势磅礴的长篇史诗,情节跌宕的叙事诗,娓娓动听,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和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D、“在地图上神游天地,”塞万提斯写道,“不像旅行那样要花钱,会使人疲劳,又可免受冷热饥渴之苦和种种不便。”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句)(3分)(原创)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 ____。(刘方平《月夜》)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的《爱莲说》)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④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四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原创) ①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 ②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③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

8、下面这段话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改编)

①对于杭州的特色街,让杭州市政府认识到,要把杭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等城市资源加以系统整合利用,以吸引各类游客。②如南山路,不仅继承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具有艺术文化特色,而且处于杭州市区与风景旅游区的渐变地带,环湖傍山。③突出酒吧茶楼、中西餐饮、休闲娱乐功能,引进名店、名品,已逐步形成中西结合、凸现个性、别具一格。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原创)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引起全球高度关注。3月17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从海洋大气方面看,事故发生地处于西风带,盛行西向风,核辐射物质会向偏东方向扩散,而我国位于日本西侧。从海洋洋流方向看,事故海域3月份平均洋流方向是向东北方向的,如果有放射性物质泄漏,也会被输运到日本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不具备向渤海及黄海中北部海域扩散的条件。”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娟介绍说。监测结果表明至今中国海域和大气还未见异常。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改编)

初夏,课代表李阳到张老师办公室交作业本,发现张老师办公室的空调温度打得很低,远远超过了环保理念下倡议的26o,刚要拉门离开的李阳又折回来说:“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1~18题。

(一)

外婆的手纹

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你外婆的手艺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外婆做衣服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舅舅说,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

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鞋垫。那是我的私人文物。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

我让妻子学着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可是妻子说,商店里多的是鞋垫,电脑画图也很好看。现在谁还动手做这种活。这早已是过时的手艺了。女儿在一旁附和。我买回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的文物。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然后,我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我一针一线临摹着外婆的手纹和心境。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 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这手艺,这手纹,注定要失传吗?

我看见天空上的云朵和月光。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我隐隐触到了外婆的手。

3

11、从全文看,“外婆的手艺好”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分点简要回答。(3分)(原创)

12、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原创)

①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②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

13、“这手艺,这手纹,注定要失传吗?”你认为会失传吗?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原创)

14、请对“外婆”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6分)(原创)

(二)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①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方案。因此,如何减排二氧化碳的新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开始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②为了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可以首先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碳捕捉。琼·吉宾斯博士说:“碳捕捉首先是通过金属片‘清洗’发电厂排放出的尾气,把二氧化碳‘捕捉’下来;接着是让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一个加热塔的蒸汽加热,得到更纯的二氧化碳;最后是将气体通过压缩塔,得到方便运输的压缩二氧化碳、通常,捕捉一吨碳的成本约60美元。但在中国,我预计成本可能降至40美元/吨。”中国华能集团的蒋敏华表示,公司将于今年在上海启动第二个碳捕捉示范项目,每年捕捉10万吨二氧化碳,然而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进程。

③碳捕捉后,将捕捉下来的碳,用一定的方法埋入地底或海洋,封存起来,进行碳封存。据了解,目前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种。适合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结构包括油田、气田、咸水层、无法开采的煤矿等。据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性质稳定,若地质封存点经过谨慎选择、设计与管理,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99%可封存上千年。

④但是,现在科学家们还无法保证封存的二氧化碳不会泄露出来。所以,封存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是要有大片的空地,这样才能把二氧化碳存储在地下。另外,一定要进行地质勘探,不能封存在地震多发地带,万一发生大地震,二氧化碳泄露出来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⑤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调查,全球油田中大概可供9300多忆吨的二氧化碳埋藏,这相当于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的45%。据预计,“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应用能够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20%至40%。

⑥除了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还可以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被捕捉 的碳可以用于石油开采、冶炼厂,甚至汽车业。在全球范围内,最早成功实现“碳捕捉与封存”试 点项目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证实,在油田里灌入二氧化碳,可以使得石油的采收率提高40-45%。

⑦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仅仅是一种储存以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技术手段,它并不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最佳途径。现在人们要做的,关键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利用生物质跟煤混合燃

4 烧,这样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降低10%至20%。目前来看,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增加燃烧效率,还可

用混合燃烧,减少二氧化塔的排放量。

15、根据文意解释什么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3分)(原创)

16、从文中看,采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哪些好处与不足?(4分)(改编)

17、在目前状况下,你觉得一个国家应该怎样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回答。(3分)(改编)

18、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原创)

(1)文中引用琼·吉宾斯博士的话,是为了具体说明碳捕捉技术的流程,以及这一技术简单可行,价廉物美。

(2)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二氧化碳之多,为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9~23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①雠:出售。 ②蚩:傻,无知。 ③翦翦:小气。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原创)

A、居善药(储存) B、咸誉清(赞誉) ..C、冀速已(治愈) D、未尝诣取直(径直)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原创) A、清优主之 望其旗靡,故逐之 ..

③②① B、其远取利皆类此 其真无马邪 .. C、市人以其异 以其境过清 ..D、相属于户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原创) ①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②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22、宋清“善于经营” 具体表现在哪里?你怎样看待这类人?(4分)(原创)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什么特点?(2分) (原创)

(2)古人写秋冬景,大多渗透悲情,但此诗却一反常情,请对“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加以赏析。(3分) (原创)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原创)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堵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画一扇窗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至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信息相关的名称。

6

2011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0题,每小题3分)

1、C

2、B

3、B

4、A

5、D

6、①虫声新透绿窗纱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燕然未勒归无计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四选三,每句1分,有差错不给分)

7、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是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8、①去掉“让”; ②“不仅”的内容与“而且”的内容对换;③句最后加“风格”

9、日核辐射不具备向我国海域扩散条件。

10、张老师,您空调打了几度?现在提倡26o,太低了可对健康不利啊!

11、她做的衣服合身、好看,有艺术的美感;她把补丁衣服也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她在鞋底、枕套上绣上美丽的图案,让天上人间的好东西时时贴紧“我”的身体。(3分)

12、①老人在缝补着生活,在缝补着生命,缝补对于生命的向上的追求。表达了外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教育子孙坚守的做人的原则。(2分)

②一个动词“落”是那么的巧妙,瞬间的美丽被外婆的细心观察抓住了,同时临摹下了永恒!可以说外婆的缝补“艺术”已达到了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表达了她对生命的尊重和希望,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2分)

13、这手艺、手纹其实就是外婆生活态度、艺术追求的体现,“我”一直保存着童年的鞋垫并且力图复制,这表现了“我”对外婆的怀念和敬意。因此,这手艺不会失传。(3分)

14、通过描写外婆做衣服的动作、神态,表现了她热爱生活的朴素人生态度;通过外婆打补丁,表现了她朴素的艺术追求;通过外婆做鞋垫枕套及对话,表现了她心灵手巧和对儿孙的疼爱。(6分)

15、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3分)

16、好处:控制二氧化塔的排放,对气候产生积极影响;可用于石油开采、冶炼厂,甚至汽车业,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2分)

不足:用于碳捕捉的成本高昂;科学家们还无法保证封存的二氧化碳不会泄露出来。(2分)

17、利用生物质跟煤混合燃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燃烧效率,减少二氧化塔的排放量;利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3分)

18、(1)引用琼·吉宾斯博士的话,并不是说这一技术“价廉物美”,而是说明这一技术在中国可能成本更低,从后一句中看出,其价格对于企业来说还是昂贵的。(2分)

7 (2)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除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全球油田可供埋藏的二氧化碳之多外,还说明了其应用能够把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量减少。(2分)

19、D (3分) 20、A C (4分)

21、①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有道的人。(2分) ②偶尔要不到债,就勃然变色、大为愤怒,接着就相互詈骂而成为仇人。(2分)

22、表现: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对没带钱的人,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也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宋清不会因为被斥责拋弃、沉沦颓废的人就怠慢地对待对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样给他好的药材。

看待:只有不追求眼前利益,不图回报,为人真诚善良,才能赢得别人尊重。(4分)

23、(1)“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萧瑟(或“萧条、冷落、凄清”)的特点。(2分) (2)诗人认为一年最美的景是在橙黄橘绿的时节(1分),写出了秋末冬初时节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1分),给人以昂扬、乐观向上之感(1分)。(意思对即可) 24.(40分)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 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 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 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 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 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附答案)39

中考模拟卷语文卷

武汉市中考语文卷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卷

中考语文卷之名句积累答案

金华中考语文卷答案解析.9.14

党课模拟试卷(附答案)

党课模拟试卷(附答案)

党课模拟试卷(附答案)

绍兴市中考语文卷 (2000字)

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附答案)40
《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附答案)4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