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管鲍祠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0-03-02 18:53: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管鲍祠

各位游客们,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参观管鲍祠。

首先,我想问下,游客朋友们知道管鲍祠纪念的是谁吗?哦,对了,是管仲和鲍叔牙。那么管仲呢,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介绍完管仲,接下来介绍下管鲍祠的情况。管鲍祠是后人为祭祀春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管仲和鲍叔牙而建造的纪念性建造物,祠内供管仲和鲍叔牙牌位。始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由当时县令、明代文学家、戏剧作家屠隆所修建,并作《管鲍祠碑记》以记其事。管鲍祠曾多次毁于战乱和火灾,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管鲍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安徽省和颍上县两级政府拨款重修管鲍祠。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进入管鲍祠,怀着对古人的敬仰,慢慢步入。

进入大门,院西侧有管仲衣冠冢,即“管仲墩”。墩前树碑两方,一书“管仲父墓”,为明万历十六年钦差颍州等处兵备、河南按察司副使杨芳所题;一书“呜呼大政治家颍上管子之墓”,是民国15年(1926年)县知事倪焕奎立。墓园肃穆而安静,几株翠柏点缀,不知名的鸟儿在树上啼鸣,使祠内有了盎然的生机。下面我建议大家默立在管仲衣冠冢前,合掌于胸前并三鞠躬,好吗?!拜祭管仲的衣冠冢以表示我们对古人的尊重和怀念。

好,请大家跟随我来。沿院内甬道向前,过几处花坛,便来到管鲍祠正厅。祠门上方书“管鲍祠”三个金色大字,正殿高悬“挚交千古”额匾,正厅门口有幅楹联:佐霸肇开新政局,分金饶见故人情——出自颍上人、曾任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之手笔。殿内另一副楹联为:相齐桓公一匡天下,友鲍叔牙万古高风。正殿厢房东西通道各修一孔圆门,东曰“荐贤门”,西曰“分金园”。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颍上县开发修筑管仲商贸城,进一步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围绕管鲍祠,并以管鲍祠为核心,规划建成全县商贸、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群落。管鲍祠作为颍上县最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遗迹,在园内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人文功能,吸引着无数前来参观凭吊的旅游观光者。厅堂内矗立着管

仲、鲍叔牙比肩而立的塑像,这两位大政治家神情庄重,目光炯炯。我凝视着祠堂内管鲍的塑像,不禁遐想联翩。齐桓公当年的霸业,早已灰飞烟灭,只可寻迹于史书中,而管仲虽逝世2600多年,其思想却穿越漫漫时空,影响了中国的每一个朝代,乃至于映照于今世。巨人的生命虽然有限,其精神的伟力却无可估量!

管仲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德治国”,并且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而“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名言,即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 管仲治国的方略,可为学者政要所研究、所借鉴,而鲍叔牙交友荐贤的高风,则可为官者所学习。鲍叔牙宽厚博大的心胸,以及对朋友的宽容、体谅与理解,可为天下交友者之榜样。

好了,短短的2个小时过去了,大家对管鲍祠进行观赏留念,相信大家都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先人博大的心胸和博学的才识,感谢大家对今天日程安排的配合和支持,希望再次和大家合作。谢谢。

山西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晋 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山西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管鲍祠导游词
《管鲍祠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