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韩文公祠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0-03-03 05:38: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说到韩愈我想大家都不陌生,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或韩文公,今河南孟县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到了明朝他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师说》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谪潮州。大家知道唐初几个皇帝都是佛教的信徒,佛教在当时是盛极一时。元和十四年大约是公元819年,唐宪宗要迎佛骨也就是舍利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写下《谏迎佛骨》,上奏宪宗,说不应信仰佛教,并列举历朝迷信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但韩愈终究没能阻挡宪宗迎佛骨,还险些丧命。之后就被贬潮州,不过第二年,\"奉佛太过\"的唐宪宗皇帝就一呜呼了,这倒证明了韩愈所说的‘事佛求福,乃更得祸’。这些都是题外话。

韩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最初建在金山,后来迁到州南七里,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才迁到这里,算起来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其实潮州人都很庆幸韩愈被贬,韩愈在潮州期间担任潮州刺史,祭鳄,释婢,兴学,劝农,历代潮人都很怀念他的功绩,韩祠内有一块碑上刻:“若无韩夫子,人心尚草菜。”就是说,如果没有韩愈,那潮州就还是一个蛮荒之地,这便是对他极高的评价。

门口那一座古书形的石雕,上面刻写了韩文公在《进学解》中的两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勤奋是事业精进的前提,深思是行为成功的保证。

正门上面写着的“韩文公祠”四字,是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潮州所留下的手迹。韩祠依山而建,前边是韩祠的主体,后落是侍郎阁,这些石阶一共有51级,是纪念韩愈51岁时到潮州。大家是要走一下51级,还是走那边【天南碑胜】,一边走一边看历代名家的书法?那好,这边走, “天南碑胜”是当今我国著名书家和政要称颂韩文公的诗文碑刻,碑廊里摹刻有当代名人名家为韩祠题写的书法作品共四十幅。顺带一提,韩祠现存有历代官员文人所留下的37块石刻。百米碑廊展示的除了书法石刻,还有这些珍贵的照片。可见韩愈的影响力并非潮州一方。

这韩祠前原有韩愈亲手植下的橡木,当然现在民间传说:橡木开花的多少,可以预示当年科举考试录取率的高低。韩祠橡木后来成为潮州八景之一。

平台上这八条打横的石板象征韩愈在潮州为官八个月的时间。这些设计每一步都有它独特的韵意。

这边的一副楹联,上联是: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下联是:到潮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嬴洲。上联说他来潮州的缘由及到潮之后使读书的风气遍及海滨。下联说他到潮州只做了八个月的官,但驱除鳄鱼,功德无量,历代都没有忘记他。

正殿左侧有碑刻:“功不在禹下”,出自韩文公自己的文章,本来是韩愈称赞孟子的话,但后人反过来用这句话来赞美他。他来潮州之后除办学校,驱除鳄鱼、释放奴隶之外,还积极发展农桑,修筑水渠,就象古代大禹一样。更深一层的含意是:意识形态中的异端邪说也有如洪水猛兽一类的灾害,而治理洪水,不管是自然界的还是思想界的,关键在于疏导而不能一味地堵塞。

后面的侍郎阁是1984年以后修缮韩祠时才建的

其实韩文公祠可以作为潮汕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范例。当你从祠里回眸,或者在祠外凭栏,视野变得如许宽阔,偌大一个潮州城,竟就像韩文公祠的外庭。

这就是韩祠与庙学的不同。在庙学建筑空间中,孔子示予人的,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而韩祠,使人感觉到韩文公的崇高,也使人感受到韩文公与潮汕人的接近。

参观韩文公祠感受

山西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晋 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山西晋祠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韩文公祠导游词
《韩文公祠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韩文公祠 导游词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