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春期初一

发布时间:2020-03-02 06:18: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多彩青春 拥抱友谊

辅导主题:多彩青春 拥抱友谊 辅导目标:

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尤其是中学期间的绝大部分学生所处的第二阶段的心理特征;

2. 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应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中的一些困惑;

3.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悦纳青春期的来临,自信地感受青春,健康交往。 辅导重点:

帮助学生悦纳青春期的来临,感受美好,并能自信而理智地应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辅导难点:

初一的学生的性心理基本上处于第一阶段—异性疏远期到第二阶段—关注异性期的过渡期或是第二阶段的开始期,对于这样一个话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一种害羞,尴尬的心理,所以这里的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坦然地面对因为“青春”而带来的一些尴尬和害羞。

辅导方法: 1. 情境讨论法; 2. 活动体验法;

辅导过程:

一、游戏导入:击鼓传花

游戏规则:鼓点停时,花在谁的手上,请跟我们分享一个你知道的关于青春期的小知识或者烦恼。

二、引出问题: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有哪些生理特点?

1.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男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迭。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

13、14岁-

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将延续至25-30岁。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确定为14-18岁。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

2.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心理上、生理上都发生巨大变化。各组织器官由稚嫩趋向成熟,其功能趋向健全,世界观及人生观逐步形成。

青春期的主要生理变化有:

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身高突然增长是青春期到来的重要标志,青春期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可增长9厘米,体重增加8-9千克。

⑵身体各脏器功能趋向成熟。①心脏10倍,心肌增厚,心肌纤维比童年时期显著增粗,张力增强,心搏出量明显增加,接近成人标准。②肺脏9倍,肺活量明显增加,10-13岁为1400毫升,14-15岁为2000-2500毫升,到20岁时可达2800毫升。呼吸功能日趋完善。③脑;重量及容量变化不大,但在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结构已接近成年。青年人思维活跃,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增强。

⑶内分泌系统发育成熟,功能完备。肾上腺开始分泌雄激素,刺激毛发生长,出现阴毛、腋毛。

⑷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系统形成。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及少量雄激素,排卵后分泌孕激素。性激素经血循环到达全身,出现第二性征,内、外性器官开始发育。

⑸月经初潮。这是青春期最显著的标志。

三、情境讨论: 1.情境一:

两个班的初一学生同去春游,在用餐分组时,a班的班主任将女生和女生分在一组,男生和男生分在同一组;b班的班主任正好相反,每一桌既有男生也有女生,而且每组的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同;

用餐完毕,发现其中一个班的桌上杯盘狼藉,“惨不忍睹”;而另一个班的桌上则相对来说非常地整洁。

你判断是哪个班的用餐桌更整洁吗?为什么? 2.情境二:

有一个班的大学新生的班主任,遇到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就是他们班的男生宿舍特别地脏和乱,多次指出,但男生们却不以为然。后来班主任突发奇想,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活动,彻底改变了这个状况。

请问:你知道班主任的“绝招”是什么吗?为什么?(带女生参观男生宿舍) 3.看了上面两个案例,不知大家是否想到了一句俗语:“男女搭配”(等学生回答下半句)“干活不累”。

二、引出问题:男女同学之间要不要交往?你的理由是什么? 同学:

老师意见:要,而且一定要! 1.智力——取长补短

男女智力虽没有高下之分,却有类型不同。比如男生往往比较喜欢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女生则比较喜欢语文、外语、地理、生物等学科。男生在掌握知识的基本功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在解题的灵活性上却略占上风;女生在作文的叙述描写、运用词汇等方面可能略占上风,但在立意的新奇和结构的不拘一格上却稍逊一筹。不言而喻,通过交往,男女同学均可以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从而有肋于提高自已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2.个性——更加完善

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同学,比那些缺少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同学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更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

(处在集体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他深入到社会关系的各方面也就越深刻,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他的个性发展也就越全面。有项调查从侧面说明这个规律,那就是有异性同胞的孩子,因为有异性交往的条件,故较少产生异性交往的羞怯。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交往范围越广泛,不仅有同性朋友且有异性朋友的人,性格相对来说比较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意志也比较坚强。这显然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因为正是多方面的交往对象的个性渗透和反馈,才丰富了他们的个性。反之,只在同性圈子里交往,人的心理发展往往是狭隘的,因为尽管同性者个性之间也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远不如异性间个体差异明显。) 3.情感——更加丰富

人际间情感是极其丰富的,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同情、敬爱之情、感激之情等。这便说明男女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对流,它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一般说来,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再女生平和的心情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 男生情感外露、粗狂、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

男生向女生吐露自己的不幸和难堪,可以在同情声中平静下来;女生向男生诉说自己的犹豫和愁苦,可以在鼓励声中振奋起来……这种异性间的情感交流是微妙的,也是在同性朋友身上所得不到的。 4.活动中——互相激励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更明显。所谓“异性效应”,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的心理接近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男女交往,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达到心理平衡;反之,缺乏异性交往,是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容易发生性心理扭曲,导致性变态或性功能障碍,不少性偏离患者(如窥阴癖、恋物癖等)的病因,就是由于长时期不敢与异性接触,对异性怀有自卑、胆怯、不满等心理所引起的,而通过加强与异性的交往,也往往有肋于使他们消除变态心理。

此外,男女同学加强交往,增进了解,可以淡化彼此对异性的好奇心,掌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从而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

三、三个问题,请学生讨论:

1.班上的同学喜欢讨论与“性”有关的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吗?自己感到很别扭,怎么办?

2.班上一些同学喜欢传播“她”与“他”怎么样怎么样,弄得“他”和“她”很尴尬。你知道为什么一些同学喜欢传播这样的小道消息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

3.同学中在传,“他”很“花心”,一会儿关注这个女生 ,一会儿关注那个,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同学:

老师:这三个现象正是性心理的第二阶段----也就是绝大多数中学生所处的“关注异性期”所特有的现象。第一个问题反映出的是对性的一些生理现象的关注,好奇而又得不到正确,充分的信息指导而出现的;第二个问题反映了学生对异性交往的好奇,又缺乏交往的指导。那么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这正说明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对异性评价标准的不成熟,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年龄的情感,它并不是小说中所描写的真正的爱情。

青春期心理成长三阶段

1.对异性的疏远和排斥。只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一般出现在小学的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表现是:不愿与异性同桌,分出明显的“楚河汉界”在活动中避免和异性接触,对比较接近的男女同学冷嘲热讽等。其实,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是对异性交往的不安和羞涩。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和排斥之后,是浓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中二三年级逐渐明显,表现是:刻意修饰和装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这段时期对异性的关注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的关注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出现羞涩不安、疑惑戒备,同时欢乐喜悦、痴迷陶醉,甚至产生一定的追求行为。

总之,中学阶段,性心理将发生一场巨变,你准备好了吗?

四、体验活动:吹气球。

1.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同学来参与“吹气球”比赛;

2.宣布比赛规则:等老师宣布开始后,大家尽力地吹气球,看哪个组的同学能将气球吹到最大,就算哪个组获胜。在这个过程中,总是有学生因为急于获胜而用力过度,把气球吹破了。

3.请吹“破”气球的同学谈感受:一味地想将气球吹大,结果反而让它成了碎片。(如果没有同学把气球吹“破”,就请同学设想一下,如果再用力吹,会怎么样?)

4.老师点评总结:看来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异性交往中无法把握好这个度的问题,也会让这份美好的情感成为碎片。 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法宝: 1.真诚、自然 (淡化对方的性别 思无邪 落落大方)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思无邪,交往时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你的看法:小亮的交往方式有问题吗?

初一有个男生叫小亮,个子不高但长得很帅,大家都很喜欢他,他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打闹,尤其经常会对女生搞点小动作,例如从后面推女生一下,敲敲女生的脑袋,抢走女生的书本或文具,甚至会捏女生的脸蛋…… 小亮和异性同学的交往方式有没有问题?他为什么这样? 2.把握分寸

(过分随意、热情,会显得轻浮

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避免引起异性同学误会的行为)

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倒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当然,要做到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有时也并不容易,建议你只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对方约你一同参加某项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观画展、逛书市,这是正常的、公开场合的两性交往,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赴约。女孩子应端庄、坦荡、不使对方产生误解和非份之想;男孩子要沉稳、庄重,尊重对方。尽量减少单独在一起或避免单独在一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3.广泛交往 避免个别接触

避免只某一位异性发展“一对一”的亲密关系。把目光集中在一个异性身上,不仅容易引起别人的议论,父母的猜疑,也容易使自己想入非非,而且会一叶障目,无法领略更多异性身上的风采。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有的人外表像迷人的小帅哥,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 4坦然

5.理性控制

莫把好感当爱情。少男少女容易产生朦胧、神秘的爱慕之情,这是美好的、甜蜜的、纯洁的但又是幼稚的情感体验。是不深刻、不稳定、很容易变化的,往往在时过境迁或冷静下来之后,一切又恢复平静。这种好感顶多只是发展爱情的一个基础,它不等于爱情。友情和爱情是有明显的区别。爱情所含内容比友情更丰富。它既需要两情相悦,也需要性格爱好相投,还需要经济地位,更需要责任感。客观存在具有排他性。它是婚姻的感情基础。它是青春之后的成年人渴求的一种高尚感情。中学生只能发展异性友谊,不能发展爱情关系。因为中学生还只是半幼稚半成熟的半成人,对自己都把握不了,又哪里能够对别人负责呢?况且,谈恋爱等于画地为牢,限制了自己的交往范围,束缚了自己的才能发展。不谈恋爱的人,有机会广交各类朋友,等于给自己准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让自己在最大范围尽全部努力开发智力、提升能力、获取成功,使自己的青春真正拥有黄金般的价值。当你暗恋某同学时,千万不要轻易吐露,以防自己进退两难。请记住:令你心动的不一定是爱情!你现在的所谓感情,只不过是好奇心、钦佩感而已,并非是能植根于现实的爱情。

适当释放思慕之情。少男少女相互倾慕是自然规律。文学作品里有句话:“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儿不钟情?”思慕异性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可以大大方方的交往,象对待其他同学一样打招呼、谈话、聊天、一起玩、一起探讨功课。这样做,既使自己心情舒畅,又不让人发现心中秘密。然而对异性的思慕却不可放任自流。否则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陷入早恋的泥潭。青春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时期的奋斗拼搏精神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和价值。而纵情享乐的早恋行为恰好与之相冲突。它消磨意志,耽误时间,耗费心思。越轨者还会搞垮身体,给将来带来无尽的痛苦。心理健康的人,一切行为表现都与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观统一起来的。为了高层次的内心需求而自觉放弃低层次享受,为了将来而自觉克制现在的欲望。

最后,老师想送汪国真写的《不,不要说》这首诗给大家,“不,不要说,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我多么珍惜这天真的羞涩,你也应保持那青春的活泼。我们的肩膀,都还稚嫩,扛不起太多的责任。等一等吧,等你的肩膀更厚实些,我也懂得了,什么是成熟的思索。”希望同学们保持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在人生最灿烂、最美好的季节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信、乐观、进取、开拓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适应环境青春期教育―通用―沙溪溪角初中―沙溪溪角初级中学_标清.kux

初中初一女生青春期教育工作总结

初一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疏导

我校举办初一年级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

初一年级女生青春期讲座发言稿新

青春期

青春期心理

青春期教案

青春期教案

青春期教案

青春期教育计划

青春期初一
《青春期初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初一青春期 期初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