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刘庆民事迹报告 楷模

发布时间:2020-03-02 04:07: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家好,我叫王洪旭,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楷模。

刘庆民是济宁市泗水县隈泉村的一名乡村医生,1979年,年轻的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民办教师,当他面对因医治不及时而失去生命的乡亲,面对大山里缺医少药的残酷现实,他毅然弃教从医,学习医术,扎根在群众里,服务在大山中,做父老乡亲的健康守护神。35年来,他始终恪守着先看病、后给钱,有钱没钱都看病的原则,再苦再难他也从不要账,即使身患癌症的时候也依然如此。

我在泗水宣传部工作,曾陪同多家媒体采访报道过刘庆民,采访刘庆民就像读一本厚重的书,越读越觉得有内涵,越读越觉得有故事,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性的闪光点,让我思绪难平,他默默无闻却兢兢业业,一个人,一辆车,一个药箱,一条三十五年的行医路,让我敬佩的是他强烈的责任感。

今年2月18日,我陪同齐鲁晚报记者第一次去采访刘大夫的时候,一路上,我想这次采访恐怕要在病床前进行了,因为他患的是癌症,听说又在刚出诊的途中摔伤了头,不料我们到他家以后,他没在床上,也没在院子里,他年迈的母亲对我说,他背着药箱又出去了,还是那个样子,整天也不闲着,说起儿子,老人眼中满含泪水,我们顺着刘大夫的行踪去采访,第一家说,他来过了,给我送来了药。第二家说,他给我打完针,走了。第三家说,我看着他背着药箱向东去了,临近中午,我们终于见到了刘大夫,他出诊归来,蹒跚着回家,虚弱的身躯有些摇晃,一上午他跑了八家,看了两个老病号,给六个病人开了药,打了针,齐鲁晚报的记者说,本以为刘大夫身患重病以后会好好休息一下,没想到他是病人却在给别人看病,仍在坚持尽一个医生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好好报道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刘大夫的工作量很大,我们对他本人的采访都会被若干个电话打断,他需要随时接诊,随时出诊,当新华社记者张志龙问到,刘大夫,是什么让你风雨无阻干了这35年呢?他说,是乡医的责任,让我感动的是他无私的情怀。

在刘大夫的办公桌上,有一个鞋盒子,一次采访时,记者好奇地打开了鞋盒子,一捆捆用橡皮筋扎着泛着黄色的账单展现在眼前,这些账单的记录时间,从七九年到现在,断断续续,用费数量也从几元到几十元,甚至到数百元,鞋盒里到底有多少药费账单,刘大夫从来没有细细的数过,在我们再三的要求下,他才让儿子刘壮壮进行了一个大概的清算,清算的结果是,共有一千八百多张九万多块钱,九万块在小山村里都可以盖上几间漂亮的新房了,面对这一盒子的药费账单,刘大夫心静如水,他朴实的对我说,有条件还,乡亲们自然会还,不还,自然是没条件还,翻看着这些账单,我想,账单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没张账单的背后,都包含着刘大夫的仁爱之心。

后来,听说他常年为六位孤寡老人免费治病,我们便逐户进行了采访,在侯玉刚老人家采访时,我发现了一个小细节,他家东墙上有一张挂历,上面除了毛主席像,还印着隈泉卫生室几个字,下面是三个电话号码,老人见我对挂历很感兴趣,便指着挂历大声的对我说,这个手机号是庆民的,那个是壮壮的,这个固定电话是卫生室的,刘大夫告诉我,老人们年纪大了,往往记不住电话号码,等有事儿了,找又找不着,所以他就想了这个办法,将手机号和座机号印在挂历上,免费送给老人,就挂在他们的床头上,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折射出刘大夫心里总装着病人,对病人无微不至的情怀,

刘大夫为病人诊疗有一个原则,能吃药的就尽量不打针,能吃中药的就尽量不吃西药,一旦有空,他就扛着锄头,背着筐,去山上采草药,经过加工处理以后,免费为乡亲们治疗一些常见病,这样,就可以为乡亲们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了。

张家玉村有一个小女孩,十岁那年患上了重症性贫血症,父母带着跑了好几家医院,住过院,输过血,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可还是没治好,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拉回家来,孩子的父母绝望了,可是刘大夫没有放弃,他多方查阅资料,寻找药方,决定用一种叫来换草的偏方试一试,他亲自上山采药,煎药,喂药,一天几次量体温,就怕出了差错,治了十多天,孩子能下床了,又过了些日子,竟然奇迹般的康复了,让我震撼的是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几十年如一日,为病人把脉问诊,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心不移,这种坚持,这种坚守,来自于刘庆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对老百姓的依恋,更来自于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隈泉的十里八村,刘庆民是一个名人,上至八旬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儿童,都认识他,在村里小学采访时,我问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你知道经常给人看病的那个人叫什么吗?小女孩脱口而出,刘庆民。简简单单的一个名字,我感动了,也许这就是他快乐的根源,在刘大夫看来,这是乡亲们对他最大的认可,最大的褒奖。

刘大夫乐观的生活态度始终感染着我们,与他坐在一起的时候,除了看到他因劳累过度而略显疲惫之外,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癌症患者,他总是微笑着,山东电视台记者刘俊说,在我没来泗水的时候,我以为刘大夫会过得苦巴巴的,走进他,才觉得他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幸福。

一个刘庆民带动着无数个刘庆民,目前省、市、县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开展向刘庆民学习的活动,尤其是在全省卫生系统掀起了向刘庆民学习的热潮,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深深地被刘庆民的事迹感动着、鼓舞着,这就是刘庆民,就是一张闪亮的乡医名片。

谢谢大家!

刘庆民《百姓身边的白大褂》

先进事迹报告(刘湾)

反腐的榜样 亲民的楷模

刘卫民简介

刘发英事迹报告稿

刘志权“教书育人楷模”申报材料

刘庆军简介

学习刘庆忠

工作总结 刘小庆

苏州大学刘卫民事迹材料

刘庆民事迹报告 楷模
《刘庆民事迹报告 楷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