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娜卡列尼娜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3: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娜·卡列尼娜》的文献综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一百五十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作品的主人公安娜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而关于安娜悲剧命运的研究论文资料从作品一开始发表就数不胜数。安娜的悲剧命运主要是从她的爱情、个人原因、所处社会人文环境三方面分析。

(1)失落的爱情

安娜同卡列宁失败的婚姻。八年前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这种出自家长之命的、牺牲安娜的婚姻本身就埋下了不幸的种子。卡列宁是个“官僚机器”,并且他“善于在虚伪中游泳”,他所重视的只有名利,永远不懂的爱情,当然也就不会理解安娜这个年轻妇女的心理。因此,安娜虽与他生活了八年,他也没有得到安娜的爱情。家庭的不幸使安娜孤独,所以当她遇到潇洒倜傥的渥伦斯基时陷入了爱河,同时也踏入了悲剧。

安娜对于渥伦斯基的爱情是偏执的。她在长期的孤独后,对于爱情是狂热的,这就使渥伦斯基套上了爱情的枷锁。虽然渥伦斯基当初追求安娜是为了虚荣心的满足,但他在交往中变得认真专一。诗人拜伦曾说过:“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一部分,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可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男女两性对爱情的不同心态。安娜的可悲在于她不懂得这个道理,她不仅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而且要求伏伦斯基也是如此。伏伦斯基为了爱情曾经放弃了皇家卫队军职,放弃了对家产的继承权,但当他们的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他就后悔了。他努力想恢复自己在上流社会中的地位,恢复自己对财产的继承权,他整天迷恋着社交生活并在其中过得津津有味,自然就冷落了安娜。孤独的安娜发现伏伦斯基对她越来越冷淡了,她没有理解他们之间冷淡的实质,误认为伏伦斯基一定另有新欢。无端的猜忌、嫉妒、口角自然使伏伦斯基始而厌倦,继而冷淡,终至憎恨这副爱情的枷锁。物极必反,从这一点上来说,安娜是用自己的双手将情人推离了她的身边。因此,当一个将爱情作为全部的人失去爱情时,死亡是她最好的解脱。

(2)个人原因

传统观念教育对于安娜所形成的精神桎梏以及安娜个性的独特、思想的不成熟。A、安娜出身贵族,自幼受到正统的贵族教育,尽管后来她也受到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但事实上,她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既是妻子又是母亲的已定事实,构成了安娜爱情追求中特殊复杂的矛盾,无力摆脱的传统道德感,使安娜深受精神上的折磨。这是安娜悲剧的内在根源,也是她无法克服的自身局限之一。B、安娜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激烈的爱情会给名誉和儿子,甚至自己造成怎样的伤害。当她觉醒并决定追求真爱时,她表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激情,爱渥伦斯基不爱丈夫,敢于明言,公然与渥伦斯基同居,公然与所属的上流社会对抗,为了与渥伦斯基相爱失去了名誉和儿子。他在享受短暂快乐的同时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意识,她的灵魂一直爱到折磨,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

(3)社会、文化环境的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问世于19世纪70年代,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1861年沙皇政府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资本主义的进入必然带来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引起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上的变化。这一时期, 俄国还没有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足以和西方文化抗衡的本土文化, 文化的影响是单向的,有些进步的贵族青年盲目地模仿西方文化而蔑视自己的祖国文化。然而, 西方文化是以理性为中心的, 尊重人的独立、尊严、权利、价值和自由, 强调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俄罗斯文化是以宗教为中心的, 重视群体主义、强调人的合作与友爱, 主张顺从, 认为这些才是拯救人类的法宝, 在这种大同式的人际关系中, 潜藏着对人的个性、价值、尊严、自由的忽视乃至否定。这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是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的, 造成了俄罗斯文化精英们的困惑, 时而靠近西方文化、时而靠近俄罗斯文化, 因为两种文化都有合理性, 他们难以选择, 不停地游离于两种文化之间。

安娜作为一名贵族妇女, 受到英国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 接受了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奋力追求人生的幸福, 但和其他贵族妇女一样, 她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封建制度下的生成的。因此,即使安娜与卡列宁度过八年不幸的婚姻生活,她也没有想过背叛。当思想的冲击到来时,她大胆的选择爱情,希望自己得到爱情。但是在她享受爱情的快乐时,她根深蒂固传统思想又使她在煎熬。安娜的个人情欲毁坏了宗教联系所建立的家庭, 背离了婚姻观念及道德原则。托尔斯泰站在民族文化中群体主义的立场上, 认为它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博爱, 是不能允许的, 让安娜在追求爱情的旅途上饱受精神折磨。长期处于自责的痛苦心境中, 罪孽意识、顺从意识使她不得安宁, 内心严重分裂。她和渥伦斯基的公开结合, 无视宗教道德原则, 被情欲所困, 丧失了贤妻良母的德行, 作者是不能接受的。对安娜早就埋在心底的不安分思想, 以及不安分的行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

虽然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她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安娜婚姻的不幸是封建制度造成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爱情与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安娜与卡列宁即使生活了八年也没有爱情。安娜思想的不成熟,性格的冲动也是这方面的原因。封建制度下的女性,在任何事情上只有顺从,安娜的一切都由别人来安排,她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资格。同时,她也不能做她想做的事,这时候,安娜只是有一个妻子的身份,是一个花瓶,任人摆弄,所以她的思想不成熟。当遇到新的、对于原来观念冲击的思想时,她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遇到爱情时,她什么也想不到,考虑不到,只有不顾一切的追求。但是在享受爱情的时候,她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又使她坐立不安。于是,冲突不可避免,悲剧慢慢发生。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交融, 不同道德观念的冲撞, 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荡。

参考文献:【1】贾晓玲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成因探析【M】

【2】周焕灵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必然性【M】

【3】赵萱 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M】

【4】马林贤 从西欧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融看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M】

【5】王辽南 火与冰—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悲剧新释【M】

【6】刘莹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个人原因【M】

【7】荆煜君 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成因分析【M】

安娜卡列尼娜研究综述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综述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文献综述
《安娜卡列尼娜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