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21:53: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就业难,难于上青天

——大学生,我们如何走出就业的“寒冬” 姓名:张社根院系:文传学院学号:09040240 内容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但大学的就业难的问题却一直在困扰莘莘学子们,而因此造成的问题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也在严密地关注着。尽管矛盾重重,面对的困难不少,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的冬天”也已经叫喊了好几年,可是年年“冬天”年年“过”,我们不也迎来和煦的春天了吗?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看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历史机遇,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抉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建议

大学生就业本来就是难题,08年金融海啸的蔓延使得“过冬论”在房地产、互联网、家电业、IT行业等多个产业中传导,使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据中国人才流动中心大学生就业部处长孟向红介绍,截至九月一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百分之七十四,和二零零八年基本持平,但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基数较大,而且明年预计有六百三十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①。

大学生就业难的境况可谓是“江河日下”啊,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就业形势江河日下大学生们又是怎样处理的呢?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又是什么呢?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现状一:以创业来解决就业,大学生自己当老板,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①.本段话来自于新华网专刊:深度透析09年就业形势

在临近毕业之际,或是还在就读期间,有不少大学生就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在上饶师院,在我们中间就有好多例子,他们一边读书,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小天地,可谓兢兢业业。有一位我们称之为“零食哥”的经管学院的09级学生,他刚开始穿梭于各个男生寝室贩卖零食,后来生意越做越红火,自己买了辆电动车。在2010年,也就是大二上学期,他和另一个同学一起合作,共同包下了一个KTV,现在生意也很棒。可是当被问到买电动车的钱是不是自己买零食挣的,包下KTV的钱是不是自己的时,他却笑笑说道:“开玩笑!你以为钱是那么好挣的吗?那些钱大部分都是向父母借的,我的合作伙伴也是一样”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去年4月,临近大学毕业的柏乐在汉口一家广告公司找了份工作,月薪只有几百元,“连生活开支都不够”。他找到同班同学,商量办一个定位于湖北大学生吃喝玩乐的网站。 为了创业,从去年至今,柏乐先后找父母借了30多万元,诚然,这给家庭带来了更重的经济负担。

不少大学生之所以敢创业,一方面是可以向伟大的父母们借无息的贷款,不用向银行借贷。他们初入市场,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失败的几率很大。武汉市青年创业培训中心主任张福宏认为,柏乐的创业勇气和毅力虽值得肯定,但是找父母借债创业的“融资模式”不值得提倡。大学生创业应尽量找职业投资人借钱,这样他们的项目会得到专业的审核评估,以降低风险,防止盲目性,还能得到经营理念、思路等支持,是一个“融资+融智”的过程。而找父母借钱融资,因父母阅历有限,特别是对于网站这种盈利周期长、失败率高的项目,难以给予智力支持,创业风险太大,一旦赔了父母的积蓄,会给家里带来很大压力。

现状二:大学生选择逃避就业而转战“考公”“考研”两大战场

根据调查,在本班励志要考研的15人中,为了以后能找到个好工作才去考研的有12个,其他3个才是因为个人兴趣,而另有10人准备转战“公考”战场,本人就是其中一个。

根据教育部调查,全国报考2010年学历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13%。这也是2001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人数纪录,是2001年报考总数的3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数量也是逐年迅猛递增,据人保部全国公务员考试数据显示,2008年有64万人通过审核参加考试,考录比约为46∶1;2009年报考人数飙升至百万人,考录比例为73∶1。公务员职业

吸引力之大,竞争之激烈令人惊讶。

如果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公考战场就是百万雄狮渡小溪,其中有多少前辈被挤得头破血流,最后两手空空愤慨而去,又有多少后继之士一往无前地踏上这条不归路?不免让人发出感慨:一切都是为了就业,而就业却从来没有被抓住过啊。

现状三:一方面在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见习岗位遭冷落

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辽宁启动了“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316家见习企业共提供了7525个见习岗位,为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寻找就业途径。然而目前申请见习的大学生还不到4000人,通过报名审查的只有2668人,仅占见习岗位总数的35.46%。考虑这些人也不可能全部上岗,预计见习岗位空置率将逾七成左右。

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见习岗位遭冷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当代,还是有不少大学生以“天之骄子”自居,就业的观念没有改变。许多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以至于超过了用人单位实际所能提供条件的水平。企业所提供的见习地点、工作条件、企业规模和薪资水平,与大学生的期待有一定差距,很多大学生因此放弃见习岗位或就业机会。因而造成了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囧境,迎来就业的“春天”呢?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内外因的关系认为: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既要重视内因,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因为外部条件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下面仅从自身方面谈谈几点建议:

1.所谓艺多不压身,大学不比高中,有许多的空余时间。有不少大学生

就将这些时间挥霍在网游,恋爱,打球等方面上,由着大学四年的美

好时光在他们的手指间流失,等到大学毕业了,也就失业了。为了在

将来能立足与社会,我们应在大学期间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要广

泛涉猎,为将来打造最好的装备来武装自己。

2.在大学期间要多涉足社会,多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当今有不少大学生

眼高手低,心比天高,一心想着毕业后能去某某大公司,国企,政府机关工作。却不清楚自己凭什么能被聘用。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比高中更紧密,有不少的兼职,而且校园里也有不少的活动。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来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还应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正确对自己就业定位,求职择业当面对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不必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可先就业后择业,积累经验,提升自我价值,为以后找到理想工作奠定基础。

3.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价值估计过高,对某些工作

看不上眼。有些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意识,看重管理型和技术性的岗位,不愿做基础性工作,更不要说是到经济条件不发达的地区工作。而企业在招人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有关人士说,企业更愿意招聘那些有社会实践能力、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踏实的人。而一些大学生不具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交际、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是他们的软肋。

大学生就业难 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0Rugsy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女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