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

发布时间:2020-03-03 02:34: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论文

现今大学生就业前景

姓名:潘升学号:1101510217

【摘要】当今大学生从乌托邦的理想中醒来,摆在面前的是就业问题。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全国各领域的竞争也与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我国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各高校的招生率也日益上升,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理压力与自身能力不足,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即将就业的我,在就业难的前提下,通过对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对今后就业有一些认识。

【关键词】 就业前景提高自我勇于面对

就业前景:

毕业在即,大学生的就业前景问题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今年,“难”的似乎已不仅限于大学本专科毕业生了,连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都开始感叹“做毕业生,难啊!”那毕业生就业为什么难呢?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大学的不断扩招造成就业难问题更为明显。在科学进步的同时,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不断提高,这无疑在社会的就业竞争中显得更为突出。然而,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走进了大众化阶段,就业难的问题更为明显。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导致就业难度加大。近几年来,一部分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和一些工科院校都追求综合发展,学校的热门专业也不断增加,导致这些

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3、薪酬低,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1]据2008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题中,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有67.5%,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500-1800元/月,显然,大学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说明近几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薪酬期望值一直没有降低,在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大学生如果不及时调整期望值,就业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也就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的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首先,诚信问题。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勤奋刻苦学习,整天游手好闲、打游戏等等,到求职时才发现具备一定的证书、文凭和履历才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此时她们只有投机取巧或造假来欺骗企业的信任,这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第二,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由于近几年高校的扩招,使大学生的思想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加上动手能力差,缺乏实际经验,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第三,自身地位偏高。大学生普遍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大学生们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

(2)多数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没有面向市场的需求,而是单纯力足于自身师资条件:并且现在的多数大学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的发展,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等;他们没有思考过怎样设置教育内容与方法才能让同学更好地接受知识,轻视对学生的教养和学生知识面的扩展;研究型人才与高级专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的机制;各高校的办学水平残差不齐,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日益扩大、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些因素越来越制约着毕业生的就业率升高。

(3)教育产业结构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加快,部分传统生产领域日渐萎缩,许多“夕阳”企业产品过剩,生产急剧缩减甚至关停,很多职业岗位被淘汰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新兴部门和企业则迅速崛起,相应的岗位也迅速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

(4)大学生及其家长错误的择业观念

第一、择业定位偏差。追求“精英岗位”,无视“大众化岗位”。这种择业定位上的偏差,必然陷入就业难的误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应该面向“大众化岗位”。如果不纠正择业定位上的偏差,那么就难于从择业误区中走出来。第

二、缺乏创业精神。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毕业生满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做一个好员工。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三 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1)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2]社会实践活动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它能够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更能锻炼大学生们的意志、品质、能力等方面,同时也是学校向社会、企业推销优秀毕业生的参考。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培训。各高校配备专业就业指导人员,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列入教学计划中,制定大学阶段性的就业指导方案,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就业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择业心理调试及择业技能等各个方面指导和培训。有计划地聘请就业辅导专家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大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需求。

(3)高校应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各高校先要转变观念,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与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连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应与社会经济实际相结合,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3]当今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的城市上,大部门毕业生的目光依然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东部沿海地区。各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到基层、民营、私人企业就业。大学生在就业时要从各角度

来看,不应先看用人单位的工作所在地区或待遇问题,先看是否在工作单位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只有适合自己的岗位,能够发挥优势的岗位才能够让自己成长,成熟地更快。

四 对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展望

就目前我国现状来看,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不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等都是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但是,已经回暖的金融危机、国家的经济繁荣、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应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领导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会。从目前我国学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结果来看, 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就业指导。有学者指出,[4]就业指导应树立以下几个应有的理念和操作模式:一是就业指导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以平等、互动的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应专业化和专家化;三是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四是就业指导应使大学生构筑职业生涯的四个支柱这四个支柱是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共生活和学会生存。此外,从高校就业指导的研究方法来看,必须注意贴近社会需要实际,贴近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特征实际。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就业心理、就业趋向对不同类别、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实际进行研究。从研究现状来看, 虽然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晚, 所以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过,就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只要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自身原有能力基础上再从各方面加强职场所需的各种能力,降低自己就业眼光,再在专业人士的就业指导

下就一定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实现自身价值,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

[1]姚文峰.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N].中国科技博览.2009(1).

[2]吴克明,孙百才.对用人单位选择偏好的调查与分析——一个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另解生产力研究.2010(4).

[3] 刘桂华.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4] 仝辉,大学生就业指导文献综述(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5:74~76

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 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rtf

大学生就业难 文档

大学生就业难调研

大学生就业难之我见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