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中小学生沉溺电脑游戏的现象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8: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中小学生沉溺电脑游戏的现象

一、现象简述:

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计算机的社会化普及,亦随之进入了普通的家庭。计算机除了作为工具应用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以外,其大都以玩电脑游戏或网络游戏居多,所以有很多中小学生从而玩上电脑游戏,而有的中小学生更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少年儿童沉迷电脑游戏已成为当前一种社会问题,许多家长和教师亦为此而苦恼担忧,沉溺于此的学生本人为此付出的代价更大,除了影响正常学习以外,还直接损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长期沉溺不利人际关系的发展还可引起眼睛发炎,导致视力减退、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更甚者会导致精神病或因疲劳过度而猝死等等现象。这又是什么原因会有那么多少年儿童迷上电脑游戏的呢?

二、现象原因

(1)游戏本身的吸引力;(2)学生个人因素;(3)学校因素;(4)家庭因素;(5)社会因素。

1 游戏本身的吸引力

所谓的电脑游戏,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电脑屏幕上展现动画图像并配以仿真的音响效果,以不同形式生动活泼的游戏方式模拟幻想的世界又或现实的世界。由于经济市场的竞争激烈,所以各出版发行游戏的商家,都会极尽能事地设计出种种迎合各类不同心理要求的人所需求的游戏,以争取各种不同类型的玩家,如动作过关、冒险、格斗、完全、反射、视点、音乐、方块、赛车、角色扮演、策略模拟、体育、射击、桌面、以及其它等等类型。由于是人机对话的功能,游戏者都能够亲身参与并充当其中的角色,紧张、激烈、身临其境的欢乐感觉而令玩家有成就感、胜利感、满足感等等而令人爱不释手,百玩不厌。 2 学生个人因素

因为少年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是比较单调而枯燥的,一旦遇上人需要兴奋的事或物,就自然地寻求这种刺激,而满足人的需求。这有如类似正常人类生存口渴而想要喝水的行为一样。

一般而言,正常的少年儿童大都有好奇心,好奇亦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是探索这个世界的原动力,在好奇心的驱动下,面对这个丰富而多姿多彩的世界,少年儿童每一次好奇的偶遇都可以因行为得到了强化而使行为得以保持下来。

社会上流行“打机、上网、聊天”的大气候,少年儿童的的自制能力、定力、分辨能力等均比大人要差,也是中小学生易于迷上电脑游戏的因素之一。

模仿行为是少年儿童正常的主要学习手段,模仿对象主要是同龄人,其次是大人,同龄人又或大人的行为对其有很大的感召力,模仿后自然寻求自我的实现。

缺乏家庭人际关系的沟通及管教和正确引导,欠缺对话的对象,自然会转到这个人和机对话的虚拟世界来寻求补偿。

3 学校因素

有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过宽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电脑游戏的正确认识,而致学生跟风模仿迷上电脑游戏。

有的学校管理过严、教条刻板、约束过多,缺乏素质教育的内容,推行应试教学模式,为了考试而读书,繁重的学习任务令孩子身心不胜负荷。学生为调整情绪舒展身而玩上电脑游戏,偏偏学校又缺乏这方面的正确引导,亦易会让学生迷上电脑游戏。

有个别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不用功,而致学习成绩很差,在班里面老是不能抬头,本来这些孩子有较强的好胜心,一旦接触了电脑游戏,就找到了替代的空间,于是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一次又一次地玩下去,胜利了!自己感觉到终于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了,自然就迷上电脑游戏了。

4家庭因素

有些家庭父母期望值过高,管制过严,使孩子缺乏足够的个人自由空间,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等遭到扼杀,一切的言行都得按照父母的意向行事,欠缺正当的沟通,根本不了解孩子的正常心理需要。作为一种代偿或反叛,也作为了一种渲泄不满和压力的途径,孩子很容易走上人机对话之道。

有些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正常心理需要,对其放任自流又或欠缺正常的沟通,缺乏正确的引导,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受引诱跟风随大流迷上电脑游戏。

有的家庭父母不能以身作则,自己本身已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因为父母本来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然孩子亦模仿父母而走入沉迷电脑游戏的大军。

一些不和睦或离异破碎的家庭,特别是父母关系紧张,争吵、家庭暴力、冷战或离异都会使孩子缺少温暖、关爱和安全感,缺乏正确的沟通和教育引导,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倍受困扰和伤害,孩子为逃避精神上困扰,忘却暂时烦恼,寻找心灵的安慰。网吧及游戏机室自然就成为孩子的暂时避难和安慰场所。

5社会因素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社会上的电脑游戏机室及网吧等应运而生。有些地方管理这方面的管理部门不力,而致有些经营者为追求经济效益,不顾道德和法规的约束,不择手段,任由未成年人进入电脑游戏机室及网吧,而使少年儿童在不知不觉间沉溺于电脑游戏之中。

三不良行为的矫正和正确引导的依据及建议

首先家长和学校都要正确面对这个问题,亦必须了解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和各种的实际情况,才能分析沉溺其中的原因,有目的地展开教育工作及引导纠正,最好是採取“治未病”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少年儿童无节制地沉迷电脑游戏的问题。青少年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能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更是错综复杂。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断地提高,通过父母及学校的教育学习及与广播媒体的传播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亦自然会有较强的求知欲,较易接受新的事物而排斥旧的事物,看待周围事物,都会有独到见解,喜欢提出质疑和争论。这时,他们会逐渐地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的生活理想、意义、目的”等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充满着矛盾的,所以他们经常会为此感到迷茫、苦恼、沮丧与不安。

自我意识随着增强,自我意识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或者说是对自我及周围人的关系和认识。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并且凭借这些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但在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也就是说,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是不够稳定的。在对自己作出评价时,有时也会过份夸大自己的能力,突出自己的优点,对自我评价过高,导致经常沾沾自喜,甚至居高自傲、盛气凌人的心理;由于心智方面及对事物识别能力等等的不足,所以看问题时往往导致片面和主观性,加上心理不成熟的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他们往往又会走入另一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在评价别人时也常带片面性、波动性和情绪性。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关注和敏感,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青少年期的思想情感、个人秘密等问题如果长辈和老师不能正确与之沟通和对待他们是不愿轻易向他人吐露的,他们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导致了他们与父母、师长及交往熟悉的人之间产生距离,由于感到缺乏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心人,于是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这种状态与青少年随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强烈的交往需要,二者构成了一对难以排解的矛盾。另外有些自认为已经是成年人的青少年,会有种强烈要求独立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管束的愿望,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然而他们仍然对父母、成人及长辈又存在较多的依赖性。因为青少年阅历还不够丰富,面对陌生或复杂的环境时,往往缺乏信心,难作决断;同时,在经济上还是依靠父母,对家庭的依赖作为一种

惯性影响仍然存在,青少年要摆脱这种影响并非易事,报考大学、选择就业、甚至有的择偶都要听从父母的意见。

信息的时代,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了孩子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这项技能也将伴随在他们身边。对于孩子们来说,在他们的童年学习和生活里,电子计算机除了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学校和教室之一以外,也是少年儿童现代的欢乐殿堂。

所以通过玩便能得到快乐,玩本是人生的基本需求之一。无论少年儿童以及成年人都需要玩,更何况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但要玩得,得时、得智、得健康、得益等等。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一分二的,水既可载舟,亦可覆舟,况且电脑游戏并非是洪水猛兽那么恐怖可怕。只要在恰当的时候和适量的时间玩恰当的游戏,电脑游戏还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只要我们都能正确地面对,作为娱乐工具的电脑游戏,并非必然会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电脑游戏也不应该成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膜。

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在电脑边上一坐,心里就来气了,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就开始指责,指责完了以后再忍不住就可能去替他关掉机器或把机器锁了,一关一锁冲突就出来了,孩子自觉父或母是不可理喻。孩子自然会找别的场所来偷着玩,如电子游戏机室或网吧之类,这就是孩子逃学或放学晚回家的原因之一。当家长一旦发现抓他回来后又没有正确的教导方法,孩子还会重去或找更隐蔽的场所继续再玩。这样就造成亲子之间的关系欠缺沟通而致有一道屏障,有了屏障更是不可收拾收,就没有什么能挡住他下滑的趋势了。

如何正确地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引导孩子,这必须有赖家长和老师的耐心教育辅导,及社会有关部门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必须首先要对孩子有一定的了解和沟通,通过沟通可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如多共同一起参加各类有益身心的活动和游戏,不要用长辈的身份参与,应要以朋友的角色参加,这样可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因为少年儿童较易接受同龄人,所以父母也应尽量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与孩子相等的年龄,这样孩子就很自然地打开他的心扉。

可能有些家庭的父母不爱玩这些游戏,或有的家庭父母还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家长制心态,认为这样做就有失家长的尊严,这样的家长连自己都战胜不了,那怎么可能战胜和教育一个小孩呢?试问谁不是从小孩子步入成年人的,只要你在恰当的时候充当一下少年儿童,这又何妨你的家长尊严,你还可从中找到你已消逝的童年快乐或你现在也需要的快乐,既可引导孩子又可游乐,这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只有调查研究才最有发言权,而且还要深入的调查研究。

有所了解就有所引导,就算孩子还没接触这些游戏,作为家长也应首先带领孩子进入电脑游戏的领域,孩子接触这些游戏是迟早的事,不能封锁,因为这是封锁不住的。领先进入电脑游戏的领域可起到“治未病”的作用,提早防止沉迷电脑游戏的发生,防患于未然。这样你就

可指导孩子认识各类的游戏,那类是成人游戏,那类是少年儿童的健康游戏,那类是不健康的游戏,知道孩子所喜欢那类型的游戏了,就可引导孩子有所选择地玩。从中可了解和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和分辨能力,亦可提高智力,一旦发现孩子一时没有自控力,可以马上採取合情合理的措施进行阻止和引导或处罚,但亦必须要做到合乎情理的处罚,这样孩子也就很顺其自然的愿意接受。

要孩子不因为玩电脑游戏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就必须做到赏罚分明,孩子一切的正确行为和学习佳绩,应给予肯定和表扬或有一定的奖励,这样可鼓舞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否则,孩子会觉得自己做得再好也无人认可和欣赏,就好像一个无观众的出色演员一样,孩子会渐渐地觉得没有人关心他,亦自然失去所有的学习动力,变得自暴自弃。

其次是学校老师除了正常的课程教育外也应让学生对电脑游戏有一定的认识和引导,不能让电脑游戏妨碍学生的正常学习,多举些例子令学生知道沉迷电脑游戏的危害,常敲警钟。

社会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加大力度查处不法经营者,一旦发现从严处理,绝不姑息。经营者自身也应守法经营和遵守道德,因为你和你的亲人和朋友也有孩子。要竟争赢利还是有很多方法和途径的,不能为了自己目前的利益而做伤人害己的事。

人类有先天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本能,享乐原则是本能的驱动,只要我们都能正确看待电脑游戏,适当适合有所选择地玩,玩而不迷,这将是为人们带来其他媒介所没有的乐趣。

沉溺日记

论中小学生早恋现象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不容忽视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调查报告

浅谈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现象

沉溺的造句

沉溺网络游戏害人害己

禁止电脑游戏保证书

电脑游戏术语大观

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问卷

浅谈中小学生沉溺电脑游戏的现象
《浅谈中小学生沉溺电脑游戏的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