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孙志远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2: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对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深州市大屯镇陈家口完小孙志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创造精神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21世纪我国能否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林,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则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应当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它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存亡。所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创新并不神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虽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成为创造的伟人,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创新行为,分析、重组、提问质疑、联想、假设、猜想、推测等。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是指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和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明确了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内涵,我们的教学才能行之有方向、有成效,才能使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学科教学的实处。

一、鼓励求异,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智慧能力,它强调的是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工具性基础学科,在其听说读写的要求中,蕴含着大量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素材和机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积极地挖掘,系统地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小学生独辟蹊径、灵活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从而为创造力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突破定势就是一种很好的发散思维方式。在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讨论问题时,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已经习惯的解题思路排除在外,让其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进行思考,力求找到新的突破口。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课文后,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课中的谁?”有的学生说:“我喜欢蔺相如。”也有同学说:“我喜欢廉颇。”“除了蔺相如、廉颇外,你们还喜欢谁?”这时课堂出现了沉默,已有的思维通道截断后,学生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片刻后,有同学举手回答道:“我

喜欢赵王”。我故作惊讶地问:“你喜欢赵王?”学生振振有辞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每次斗争胜利赵王就给蔺相如升一级,以至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这一点。”听完这些,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并肯定地说:“想得好,一般情况下人们觉得赵王、秦王都是统治者,所以常否定他们。而你能从赵王的知人善任看到其积极可取的一面,很难得,同学们,让我们为他的新视点鼓掌!”

二、因势利导,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前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实物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想象,还要勇于创新。如果学生没有想象力,他们的思维是一个模式,得出的答案是一样的,那是很可悲的事。因为爱因斯坦还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发展就不可想象。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更要在教学中贯彻落实。

三、构建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当前,我们要打破那种只重知识结果,而忽视知识过程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新课标教材就注重问题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性,这些都有利于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为学生的创新潜力服务。例如,培养学生怎样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指导”阐述的学法并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方法,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有自己的创见。还要重视学生自读,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去感受、体会文本意思。于是就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说。

四、积极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积极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评价有:“学生讨论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等形式。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在学生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评价就是一根指挥棒,要指出创新的方向,评价结构应该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

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更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朗读、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课文中有关词句等,先让学生之间评价,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做讲解。鼓励学生多提问,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声“你读得真响亮、真流利!”“你真会动脑筋!”“你的回答真有创意!”等,把一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际,给他们以亲切感。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认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教学中应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新策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小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孙志远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孙志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