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5: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美术手工制作变得多彩

商山中心小学 洪国民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美术课也成为了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手工制作课作为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特别是“手工”课的动手,更符合少年儿童好动的天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美术课越来越讲究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注重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怎样提高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现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备好课是提高“手工制作”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紧扣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难点。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搞好示范讲解。所以教师必须提前制作,理顺制作方法、步骤,弄清制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之处。这样,课堂上示范操作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准确、熟练。另外对材料的准备依赖性也很强,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教师和学生对材料的准备情况。例如,《变废为宝》一课,要布置他们寻找和收集各种能利用的废旧材料,如饮料瓶、易拉罐、废纸杯、旧挂历等,同时还要启发他们动脑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创作成不同风格的艺术品。

导入新颖,激发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手工课教学中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导入,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导入导好了,学生学习才有兴趣,学生才乐意去做。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处在这一时期的儿童其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对具体事物的形象感知要强些。“实物”导入无疑是“手工制作”美术课教学导课的最佳方式。如在《美丽的热带鱼》这一课中,我用彩色吹塑纸、旧挂历纸及广告纸,做了十几只不同种类的热带鱼,学生欣赏之后充分感知到了作品的美感,马上跃跃欲试,激发了学生动手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达到目的。 三 精心做好范样制作

在手工课教学实践中,范作利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手工课

的教学效果。如果利用的好,可使学生在很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手工课的学习。教师事先制作几个设计简洁大方、装饰美观精致的范作和半成品,展示后,能引得学生赞叹,激发学生兴趣。让孩子们一个个喜形于色,兴趣盎然,手痒痒的,好象箭在弦上,个个跃跃欲试。教师的范样做得好,学生的作业也相应水涨船高。有的老师自己要求学生这样那样,而自己却懒得动手,或是很随便地做一个样子,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随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也粗制滥造,应付了事,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手工制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在工艺课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教科书上已设计好的一个作品,从内容、形式、材料到制作步骤都是统一规定死的。学生只要按书上设计的样子,依葫芦画瓢去做就可以了。有的教材甚至是连图样都印好了的,学生的工作只是剪剪贴贴而已。这等于把学生当做一个作坊工人。我们在指导学生制作手工时,应始终把创造精神放在第一位。如外形、装饰纹样,都要求学生自己动脑筋设计出和书本上不一样、和老师不一样、和同学们不一样的作品。以此开启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在《装饰瓶》一课中,我先找一些造型各异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作品的各种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到:一件作品可以这么做,也可以那么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的作品丰富多彩,表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神的学生给予表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由于引导得法,学生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设计的作业才能五花八门,各具特色,极少雷同,总是找出不同的新方法,真正集思广益、各显神通。

总之,手工课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把握好各个环节,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让学生在课程中享受乐趣,体会成功。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

如何上好美术手工课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教学设计

美术手工制作

如何上好小学手工创作课

浅谈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

如何上好手工课心得

如何上好低年级手工课

手工制作课教案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