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儿科护理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04:33: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儿科护理新进展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赵秀芳

一、儿科新技术护理

婴儿抚触

血液净化在儿科的应用

心血管介入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呼吸机辅助呼吸(不讲)

PICC(不讲)

二、儿科护理新领域、新理念

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

早期教育

儿童疼痛管理

儿科护理伦理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婴儿抚触

1.是指在科学指导下、有技巧地对婴儿全身进行抚摸。

2.有利于母子间的情感交流

3.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减弱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应答,增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哭闹,改善睡眠。

抚触的注意事项:

1.环境温暖、舒适,准备好干净的尿布和换洗衣物

2.最佳时间:清醒、半空腹、沐浴后

3.操作者先洗手,摘下戒指等物,手掌侧涂擦婴儿润肤油和 爽身粉

4.配以轻柔的音乐或边与孩子说话

5.手法轻柔,逐渐增加力度

6.抚触的顺序:头、胸、腹、四肢、背部、臀部(不绝对)

7.频率:2~3次/日,5~15分钟。每个部位4~6次

8.注意孩子的反应

血液净化

在我科广泛应用:

1.肾脏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2.各种中毒:药物、生物、毒物等中毒

3.免疫性疾病:HP、嗜血细胞综合症

4.炎症性疾病:SIRS和脓毒症

5.多器官功能衰竭:挤压综合症

6.血液病:肿瘤细胞溶解综合症

……

成功救治病例

1.汶川大地震导致的挤压综合征多个

2.问题奶粉事件导致ARF患儿多例

3.毒蛇咬伤导致下肢坏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

4.蜂蛰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5.双下肢血栓合并肺栓塞、肺出血患儿

6.儿童过敏性紫癜百余例

7.暴发性心肌炎合并7个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的患儿

心血管介入治疗

先心病介入治疗:就是在X线、超声波等指引下,将穿刺针及导管沿血管插入心脏要达到的部位,进行影像学诊断后,对病变部位做定量、定性分析,再选用特制器材对病变实施封堵、扩张或栓塞的治疗方法。

先心病介入治疗优点

创伤小,无需全身麻醉,无需输血,术程短,无排异现象。

先心病介入治疗分类

1.球囊解除狭窄(扩张或成形):主动脉瓣狭窄(AS)、肺动脉瓣狭窄(PS)、主动脉缩窄(COA)

2.栓子封堵/关闭异常通路: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末闭(PDA)

介入成功率达95%~100%,部分可得以彻底根治。但是,不是每个先心病患儿都能进行介入治疗。

不宜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

先心病介入治疗护理

术前:

1.签署同意书:

2.心理护理:

3.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凝血时间、血、尿、大便常规化验检查,心脏彩

超、碘过敏试验及皮试结果

4.禁食4~6小时,禁饮2小时

5.房间设备的准备

6.迎接患儿,术前查对

7.协助摆好体位,建立静脉通道

术中:

1.心电监护、监测ECG、HR、Sp0

2、血气及、电解质、心律、血压等

2.协助抗凝药应用

术后:

1.穿刺部位按压止血10分钟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以沙袋压迫止血,静脉穿刺处压

迫4小时,动脉压迫6小时。(点式止血)

2.监测生命体征

3.观察足背动脉波动、穿刺点、造影剂反应,麻醉者的复苏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

指把具有自我复制及分化功能的多能造血干细胞从一个人体内移植(一般是通过静脉输入)到另一个人体内,担负起造血作用,包括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巨核系统及免疫系统功能。

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骨髓中,亦存在于脐血及外周血中 。

分类:简单地分为

自体和异体,同基因和异基因,BMT、PBSCT、CBSCT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某些疾病的根治性方法。

移植过程:

1.第一阶段为准备期,也称移植前预处理

2.第二阶段为造血干细胞的准备于输入期

3.第三阶段为移植后照顾期

护理:

1.环境和用物准备(全环境保护)

2.移植前的预处理:放疗、化疗

3.干细胞的输注:直接输不需过滤,先慢后快,密切观察

4.移植后护理:

5.输血的特殊性:γ射线照射,过滤白细胞

6.锁骨下导管的护理:按CVC或PICC

7.心理护理

新生儿疾病筛查

1.

2.

3.

4.

5.

6.

7.《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规定(1994年) 筛查疾病:先天甲低、苯丙酮尿症 时间:出生3天后~20天以内 采外周血(足跟) 普查、自愿、收费 可疑者复查:静脉血 护士:告知,协助采血,做好登记(详细),通知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

目的:

1. 分娩后住院期间和42天时筛查出患先天性或新生儿期听力损伤者,使疑似者在3个月

内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价。

2. 确诊者能在6个月龄前接受专业干预

3. 迟发性或进行性损伤者能接受为期3年的听力学和医学监测,尽早发现并进行诊断和干

预。

要求:

1.筛查者要经过培训

2.父母在知情选择下做出决定并同意听力普遍筛查

3.筛查分阶段进行

过程:

第一阶段(听力筛查阶段):

第二阶段(听力损伤诊断阶段):

第三阶段(随访与干预):

早期教育

儿童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CE,简称早教)是指从出生至8岁,根据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利用客观外界环境和某些教育训练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给予儿童某些器官(如大脑、感知觉器官等)以丰富刺激,进行略为超前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儿童感觉、动作、语言、认知和习惯,发挥最大潜能。

重要性:

1.促进大脑发育和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

2.促进智力发育

3.是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原则:

适宜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续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多样化原则,一致性原则,督导

性原则,保教结合原则。

方法:

观察法,游戏法,示范法,提问法,试误法,发现法。

基本内容:

1.婴儿期:视听力训练、动作训练、早期语言训练和交往能力训练(亲子交往)

2.1~2岁:

动作:独立行走,协调性、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语言:创造交流机会,鼓励表达

认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交往能力:社会性知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交技能

3.2~3岁:注重良好习惯培养

儿童疼痛管理

疼痛的定义:不适感觉和情绪伴以实际/潜在性组织损伤或相关损伤的描述。无论年龄、成熟度和疾病严重度,疼痛均可被预测和控制。

多年来人们认为婴幼儿缺乏体验疼痛的神经机制,但研究表明胎儿时期痛觉神经已经发育。新生儿跟部反复受刺激,可增强痛觉神经过敏反应。

近年对儿童疼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儿童疼痛的控制倍受关注。

儿科护士对疼痛量表的使用最低,仅占4.3%。

护士对患儿疼痛难以了解和描述,对儿童疼痛感到陌生、害怕、无法评估,甚至不愿考虑疼痛的存在。

疼痛评估方法:自我描述、行为观察、生理学指标检测

疼痛的控制:非药物控制和药物控制

非药物控制:认知行为疗法和其他疗法

药物控制:

儿科护理伦理

伦理是关于道德的哲学,包括人伦关系、法权关系和生态关系

医学伦理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运用一般论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的关系问题。包括医患关系、医务人员间关系、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

1. 尊重患儿及其家属

2. 保护患儿的隐私

3. 保密

4. 科研中的伦理问题

5. 临床用药伦理问题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是发展的趋势,是护理工作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宗旨:医疗服务提供者与家庭是合作伙伴

理念:家庭氛围、尊重、选择、信息共享、灵活性、协作、权利

护士的角色:病人/家属的拥护者

多学科中心的儿童护理

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以病人为中心的体现

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如护理、教育、康复、心理、保健、营养与卫生、医疗各专业、人文社会、家庭等

护理新进展学习体会

护理新进展学习体会

护理管理新进展

管道护理新进展

ERCP护理新进展

呼吸衰竭护理新进展

儿科急诊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体会(陈少丽)

儿科护理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

压疮护理新进展

儿科护理新进展
《儿科护理新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