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健康教育如何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6: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健康教育如何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何重要性

姓名:庄舜吉 学号:E1305J33521 专业:13教育学5班

健康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渗透理念下的幼儿园健康教育,不仅体现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而且健康教育理念和实施更需要适时的渗透到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在各层次上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生活卫生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获得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卫生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逐步学习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2、安全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程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身体锻炼:利用体育器械或自然物进行身体锻炼,全面协调地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幼儿自身的心理强度,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包括:情绪情感的教育、良好个性的培养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健康教育活动。

一、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健康教育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的活动,它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带的是中班,一般生活活动都在晨间谈话中进行,也可渗透于一日活动。例如关于入园礼貌的:故事《有礼貌的多多》、进餐的:《漏嘴巴的小熊》、盥洗:《洗手五部曲》、睡眠:《小猪睡的香》。有时是故事讲述、有时是情景表演、有时是儿歌、有时是竞赛。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逐步学习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寓教于一日活动之中。幼儿健康教育以幼儿养成健康行为为出发点和归宿,即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核心,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正如《纲要》中所提到的:“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

在幼儿园日常活动过程中要灵敏的把握教育契机,随机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在幼儿入园时除了常规检查外可以向他们传达简单的健康保健知识;在幼儿进餐时教授幼儿正确的进餐姿势及营养均衡的知识,要求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习惯,保持桌面清洁;在幼儿盥洗时要教授幼儿正确的方法,增强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幼儿入厕时,可以随机进行卫生行为教育;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策略方法可以通过户外活动进行随机的渗透。同时幼儿园还应当充分认识到心理环境对幼儿影响的深刻性,积极构建日常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重点在于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创设,使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悦,幼儿在美好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有利于他们自由、充分地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陶冶性情,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心他人、爱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等行为习惯。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反思、调整与改进班级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接受隐性健康心理的熏陶。

二、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幼儿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有其独特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在各领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渗透,积极寻求不同领域的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加以渗透、融合,构成幼儿园渗透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必须和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等各领域活动相结合, 才能共同促进完成幼儿教育的系统目标,使健康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幼儿健康的价值和幼儿成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在进行任何领域的教育时都必须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要随机渗透健康理念到其他领域活动中,因此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教学融合渗透是最必要的。在学习内容选择上,通过语言学习活动,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养成“讲话礼貌”、“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通过社会学习活动,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其“乐意与人交往”、“有同情心”、“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艺术学习活动,抒发幼儿内心的情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等等。

三、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健康教育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游戏是解决幼儿身心发展内部矛盾的最佳形式。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而愉悦地感受和学习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习惯,体验身心放松带来的快乐,它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在幼儿园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渗透着健康教育理念,都是依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不断地促进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为主旨。一方面是表现粗大动作为主的游戏内容,这类活动一般在户外较大的空间进行,如基本动作走、跑、跳、投掷、钻爬等的掌握是通过幼儿相互追逐、大中型器械的练习以及部分的球类游戏来实现的,同时传统民间游戏中的钻圈子、跳皮筋、滚铁环、抖空竹、跳竹竿等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蕴藏着深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是表现精细动作为主的游戏内容,这类活动主要在室内通过双手进行,如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穿珠子、夹弹子、弹豆子、拍纸牌等活动。

游戏活动过程中能够满足幼儿各种层次的需要,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益于幼儿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成就感,还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在交往中感知和理解同伴的情感,具有合作、共享、宽容等亲社会行为,能够自己寻求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同时游戏结束后的分享评价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倾听与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在这些环节中都很好的渗透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四、幼儿心理健康对幼儿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

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 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 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 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 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

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

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 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 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 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 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 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语言障碍幼儿的案例分析:

1、幼儿情况分析

孙志成是我班入园已入园半年,当时,他妈妈介绍说,“我儿子就是说话有点问题,有点自闭的倾向,希望老师多关注他”。我以为是和以前碰到过的孩子一样,就是不乐意说话,也没怎么在意,心想多和他玩语言游戏,多训练他发音,多引导他与孩子们交流应该会没问题的。接触下来发觉成成个性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甚至拒绝做操、拒绝参加班里组织的任何活动,就一人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也不让小朋友接近她。有时候,老师同他讲话时他会露出很害怕的眼神,有时他还会把头扭到一边装没听见,不理你。

2、家庭情况分析

成成从小语言方面就发育迟缓。口齿不清,特别在平舌音与翘舌音分边上很吃力,特别会把“哥哥”说成“的的”。父母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他,很少让他与别人接触,忽视了孩子探索周围经验的需求,封闭了孩子与他人交流、对话的机会,没有支持孩子去尝试、去克服困难、去探索,压抑了他的活动欲望,也使孩子出现怕与人交往的自卑心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缓慢。

3、初步分析原因

语言障碍是指幼儿在语言交谈中,表现出吐字不清楚,主要对韵母发音不清,或对一些语言发声有变调、错误、遗漏、替换等,以及讲话不能成句的行为。而成成是属于生理有点缺陷引起的发音不清楚,父母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教育等措施,只是采取消极的“保护”,使他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导致语言发展障碍较严重的幼儿。

4、进一步分析原因 “儿童的言语是为交往而产生、在交往中发展的”,即语言的获得是在与人进行语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语言能力是在不断的、长期的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地发展起来的。我们分析,因为他的语言水平已落后于同龄孩子,他无法让别人、同伴理解自己,就不能很好地与别人进行分享、交流,这让他常常受挫,他就更不愿与人交往,而且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有一种心理上的歉疚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封闭式的保护、溺爱。这样,他与同伴的差距越来越大,交往起来就更困难了。这让他变得自卑,孤独,脾气异常暴躁,这些不光影响他语言发展,更严重影响他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的发展,使他与同年龄幼儿相比在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日积月累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他不愿跟别人说话、交流,也不会与同伴交往,只有“自言自语”的与玩具做伴、与动画片交流。

5、尝试解决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

他每天入园都是妈妈亲自送进班级,因为他胆子小,没有妈妈陪伴总是不愿进来。所以,每当他来园时,我总是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给他更多的情感照顾。经过近一个月的引导和宽松的教育气氛,成成来园时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问好,虽然还有点害羞、但还是成功了。

(2)、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

愉快的情绪往往能促进幼儿学习,一个宽松、平等、民主的交往气氛可以诱发孩子的良好的情绪。我跟班里的孩子们谈话,让他们和成成做朋友,告诉他们他生过病,所以说话不清楚,小朋友们不能取笑他,因为他是我们的朋友,他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要一起帮助他,让他喜欢和我们说话,喜欢和我们一起玩玩具,做游戏。成成因为语言障碍而在同伴交往中有很多困难,而我总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引导他去帮助他。主动地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抚,使他感到安全,感到温暖,感到可信可亲。由于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地位较高,在我的榜样引导下,其他幼儿对他的态度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偶尔会有孩子早上主动跟他打招呼,在早操下楼时能照我的样子主动牵他的手下楼,主动拿玩具或图书去与他分享„„

(3)、抓住进步的契机,帮他树立自信心 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有一种独特的自然吸收、习得语言的能力,他们能从同伴的交往中、语言接触和使用中吸收、学习,概括语言规则,从而形成语言能力。 成成特别在英语课上回答问题显得特别积极,因为英语是不太需要经验累积的,单词每学期都是新的,而且发音很短,不用成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时,他的英语不会感觉不流畅。所以在班中我一直表扬他的英语很棒!小朋友们也开始竖起大拇指,他对于上课回答问题也开始有了信心,有时候在语言课上也偶尔会发言、当孩子在学习、观察过程中,不论在那个阶段,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他做出一点进步的表现时,老师都要抓住契机及时给予有效的鼓励和肯定,这能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让他更愿意与人交往。和成妈联系也说在家最喜欢看英语发下来的碟片,一直喜欢跟着说。所以在英语学习上进步特别显著。 (4)、家园同步行动

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丰富语言运用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永远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所以在成成的教育问题上我坚持与家长共同学习、合力教育。我从新《纲要》中寻找方法,作为指导家长的依据:“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先要给孩子一个丰富的生活空间和生活经验,孩子才有话可说。我和家长通过沟通达成一致,帮助他拓展生活空间、帮他初步积累一些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及时鼓励他的进步,不断促进他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如:利用节假日父母多带他去人多的地方,多让他接触更多的亲戚、朋友,让大家多夸夸他的优点、长处,鼓励他说话,激发他想说话的欲望,逐渐消除他与人接触的紧张情绪。家长与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长,对他的言行、脾性了解也多,能更好的理解他,与他沟通。在与亲人的语言交流中,使他能更多得到承认的鼓励,更快学会丰富的语句,形成文明的语言习惯,获得更多的言语交往的机会,这会对他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5)、反思启示

分析以上案例,我得到很多启示: 成成入园半年来,经过我们和家长的共同的努力,他在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述上虽然还有些弱,但他基本上克服了与人接触的紧张情绪,也已能与同伴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和交往。朋友的增多,语言的发展,让他的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发音也比以前清楚了许多。 由以上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特殊性,语言发展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千差万别。但是后天的语言环境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应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扩展他们的生活范围,使他们在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过程中运用语言去交往,促使他们社会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越是特殊的孩子就越需要老师的关注,对有一定语言缺陷的幼儿,老师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每个幼儿,抓住教育的契机,找到他们成长中的突破点,引导他们走出误区,获得和谐发展,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不是优秀的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观察能力,在不断地反思、总结中成长,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

教育渗透于生活点滴中

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

国学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

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实施礼仪教育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有哪些环节

谈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感想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礼仪行为要求

教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的教育

《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情感教育》 课题方案

提高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有效性探究

健康教育如何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
《健康教育如何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