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哈弗学生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8: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刻苦的哈佛学子

前不久,两张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凌晨4点的哈佛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哈佛的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的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100个正宗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美国总统有7位。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记者——

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随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太累了。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得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

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跟我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昏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得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北大女孩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哈佛的作业量要求很大。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投入了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

在采访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时,他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重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谢娟说,我有同感,我们也对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进行了采访,却很难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谢娟说,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的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浓厚的兴趣。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得多而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

美国小学时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着渴望。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中国的高中时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很大的挑战。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劲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和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悲伤。哈佛告诉它的学生: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身的。

哈佛没有高楼大厦,只有新英格兰的红砖墙。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在校园有一个绝不起眼的停车位。毕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图书馆,尤其是一个个像图书馆那样的人,或者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包装的。

某教授对学生说,你学我这门课,你就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学生想,那么,我学4门课,我就没有睡眠时间了,我就得倒贴睡眠时间了。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三天就要啃下一本大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哈佛过桥便是波士顿,前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在哈佛读博士那几年,没有上过桥没有去过波士顿。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可能有怎样的潜力?哈佛一一告诉你。

我的感想:

读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有一种自卑感和浓浓的悔意:曾经我是多么渴望进入哈佛大学,现在却迷失在平庸的昏昏浩浩的生活里,迷失了最初的梦想。

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怎么造成的?我们在埋怨社会和教育以及恨爹不成刚时,是否想过这就是我们选择的生活?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由组成社会的千千万万的人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动作的效应的积累造就的。所以,人才是社会的主人,而你我便是自己的主人。有说,造物主把一切创造,只等你去探索。许多人把它认为是迷信和消极的人生观:相信神的存在并认为神把一切注定。

然而,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的现在。世界之大,即使用最先进的计算机也不能将其预测和控制,何况是人呢?古往今来,那些做出让我们看到其成就的人,都是掌控自己命运的人。当自身还不足以掌控自我,那便由外界帮助其完成必要之掌控和选择。

美国电影《健男抢钱团》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味地抱怨和生闷气对你的现状毫无作用,只有通过有计划的控制和改变才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当我们经历高考进入大学,我们会有松了一口气的想法,我们是否想过:在大学里我们真正需要得到的是什么?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大学无用论”只是某些人的信口开河,所谓的“中国内地无大学”只是一帮外行人的盲人摸象。无论你相不相信,做得到还是做不到,大学是你正确的选择。

哲学里讲内因和外因,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只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内因:我们自己。这个内因怎么讲呢?借用作家凌志军在他2004年出的书《成长》里的一句话讲就是我们不能改变教育,但我们可以改变对教育的看法。

以前的就让它离去,我们能把握的真的只有现在了。我们也是大学生,我们也曾经有梦,一时的遗忘并非我们放弃了,只是我们在等待一个新的开始。也许我们不能夜以继日的学习,但我们能抓住每天的上课时间,保证听课效率;也许我们没有天才的大脑,但我们可以有认准目标顶头而上的干劲;也许现状仍不如意,那就坚信未来,继续做每天该做的事。当我们曾经羡慕或崇拜乔布斯的时候,在乔布斯和我们一般大的时候,每天早晨四点乔布斯会准时起床工作到七点,当其他人起床的时候,乔布斯已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所以,像乔布斯一样:每天醒来,想到假如今天是我在世界上的一天,我会做什么?

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我们不该过得如此轻松。

选自《意林》2013年九月下

哈弗大学

哈弗家训

哈弗演讲稿

哈弗大学

哈弗演讲

哈弗感言

哈弗中考工作总结

哈弗见闻录读后感

哈弗家训读后感

哈弗家训读后感

哈弗学生
《哈弗学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