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区域活动中全面成长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2: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区域活动中全面成长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表不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深受幼儿的喜欢。老师通过区域教学,使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了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全面成长,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师生共同设置区域

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在设置区域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我们发现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表现也比较大胆,所以在各个区域渗透合适的主题活动内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班在进行主题教学“马路上”中,发现幼儿对赛车非常感兴趣,我就发动幼儿带不同的汽车过来,在讨论中,孩子们提出赛车有不同的车道,为此又与幼儿共同收集了牙膏盒,生成了一个“赛车区”,幼儿在这里可以利用牙膏盒自由拼成不同的车道来进行游戏,这样,一个令幼儿留连忘返的赛区就形成了。又如:在“花儿朵朵”主题中,由于幼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习了相关的内容,所以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活动。比如:在“建构区”可以用雪花片拼搭各种各样的花;在“美工区”可以用纸制作小花;在“阅读区”中阅读有关花卉的书籍。这样的话,每个区域都会对幼儿充满吸引力,而且使幼儿有充分的自我选择的权利。作为教师,我们要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细心观察幼儿在自发、非正规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与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主题内容,拓展主题网络,并使之在区域活动中丰富和完善起来,使幼儿在每个区角中都有收获。

2、在区角创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还要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劣,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只有充分利用已有的这些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幼儿发展。如: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收集材料

和布置环境等,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区角更吸引力。为此,我们班创设了“科学区”,如何把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每一个孩子都能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沉与浮”、“科学转转转”、“会变的颜色”等孩子们准备材料,制作小工具,一次又一次地操作、实验,不知不觉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了不少知识。同时我们还发动家长,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制作一些活动所需的活动材料,比如:把“我喜欢的交通工具”和幼儿园组织的“环保作品创意大赛”结合起来,发动家长与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共同制作了各形各异的交通工具,有用废铁板制作的“神州六号飞船”,有易拉罐制作的“火车”等等,把它们摆放在美工区的展示柜里,由于有了与父母共同制作和欣赏同伴作品的经验,在美工区里幼儿就自愿组合在一起,共同制作出了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幼儿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也就更喜欢进入到美工区来进行活动。

二、科学投放区域活动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的知识依托。幼儿就是在不断地、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材料不同,幼儿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应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发性。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放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同一年龄在理解操作、表达等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材料要有一定的难易差异,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以剪纸为例:幼儿是由随意剪、能沿线剪、能折剪、剪厚一点的、会镂空剪发展的,教师可以从提供随意剪、剪直线(小草、面条)轮廓剪(剪图案)折剪(做花)镂空剪(窗花)这些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学习,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与支持扶助

德国心理学家福禄贝尔认为:没有合理的有意识的指导,儿童的游戏活动只能成为无目的的活动。我国北师大博士刘炎说:\"在自由游戏中,教师必须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只有这样,游戏的教育作用与价值才能充分的实现与发挥。\"。他们阐明了一个共同的理论,那就是:游戏需要指导。

在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中,教师都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把握“进”与“退”的度,是我们遇到的实际难题。教师做旁观者放弃指导或进行过多的强制要求和干涉都是错误的。

1、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区域活动中教师如随便介入幼儿游戏中,必然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情趣,打断其游戏的思路,违背游戏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我认为

适当的时机有以下几种情形:当幼儿在活动技能上遇到困难时、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当幼儿与别人的交流有困难时、当幼儿转移主题半途而废时等,教师或以游戏合作者的身份介入共同活动;或以伙伴身份提出建议;或以指导者的身份提出问题,设计疑问共同探讨,进行语言提示,这都能启发幼儿深化活动主题,加强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使幼儿对区域活动的需求得到满足。

2、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点拨,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幼儿。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应以游戏性的口吻与幼儿进行交流,并设计疑问以启发幼儿为达到新的活动目的而不断地想象、完善作品;用肯定性体态语和赞叹性语言使幼儿获得鼓励。

3、充分利用同伴间的启示。幼儿之间的的相互学习,学得更轻松,玩的更愉快。同伴之间的交往与学习,易于幼儿接受,效果也更加明显,活动中通过幼儿以强代弱,树榜样等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互相模仿,互受启发,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4、对活动的情况进行适当评价

(1)多设问题少回答。在传统的评价中,教师常用的评语是“今天某某小朋友插得很好,某某小朋友某一部分没有插好。”这样把少数幼儿的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其它幼儿,剥夺了幼儿再学习和发现的机会。我觉得应多提疑问来评价,如:“是这样的吗?”“你说还可以怎么插?”“真的吗?”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

(2)、教师要善于发现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点点滴滴,给予发扬、引导深化,有效地促进幼儿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如:在美工区的活动中,心怡小朋友用橡皮泥捏好一辆自行车后给我看,我说:\"你的自行车很酷,真棒!\"与此同时,我又以\"有什么办法能使车子立着而不容易倒下呢?”的提问激发了她继续完善作品的愿望。果然,在以后的游戏中,她想出了许多方法来固定车子。可见,教师给予肯定发扬的同时,引导幼儿深化游戏,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发挥。教师在活动中善于寻找对多数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全体幼儿共同发展。点评中教师可以采用惊呀的、赞叹的语气,或以过程重现,或以设计疑问等形式引起幼儿的关注,对于中大班幼儿 ,鼓励互相点评,以幼儿自我表达为主。

总之,要解决区域活动中的困惑,不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把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不断地开拓活动空间,解放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每个区域真正地活起来,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中成长

在区域活动中营造愉悦氛围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

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

在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在大班区域活动中渗透海洋科学知识

瓶子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使用

浅谈数学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展

在反思中成长

在区域活动中全面成长
《在区域活动中全面成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