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汽车驾驶情绪控制

发布时间:2020-03-02 05:02: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情绪与安全的关系

张本荣

摘要:面对汽车保有量成几何倍数增加,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的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上的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诸多因素中驾驶员们心理情绪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它与安全行车关系极大。驾驶员须具有健康、稳定的心理情绪,并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正确的反应和措施,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心理情绪 安全行车 交通事故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开进了千家万户,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我国每0.56分钟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每6.7分钟有一人死于车祸;每46秒钟有一人在车祸中伤残。车祸已成为最大的社会焦点问题。它每年使几十万人丧失了父母和孩子,给数百万个家庭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痛。为此,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使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通过市场市井中发现,在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诸多因素中,心理情绪是个重要的方面,它与安全行车关系极大。因此,调节好驾驶员的心理情绪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心理情绪及其表现形式

所谓驾驶员的心理情绪,就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对安全行车思想的认识和驾驶作风的表现,以及应有的心理素质。经验表明,一个心理素质好,情绪稳定的汽车驾驶员,社会责任感强,反映灵敏正确,动作干脆利落,在同等条件下事故率和损失的程度肯定比相反 1 者低。所以,只有当绝大多数的驾驶员都成为一个心理素质坚强,情绪稳定的人,才能将汽车事故率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其中,麻痹大意、骄傲自满、斗殴睹气、高兴与诅丧、紧张与恐惧和急躁、消极、逆反的心理情绪都对安全行车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心理情绪产生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部分驾驶员具有以上这些妨碍安全行车的心理情绪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1)要从世界观上找原因。一些驾驶员整天想的是如何多赚钱。对驾驶工作与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脑子里没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知道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重要性;

(2)一些驾驶员受性格的影响,加之人生阅历浅,遇事性急,容易上火上气,或者虚荣心强,好出风头,或者性格内向,精神压抑;

(3)一些新驾驶员平时不注意学习,包括学习汽车的保养知识和老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行车经验使得车辆技术状况差,驾驶技术不熟练,遇有紧急情况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造成紧张恐慌的心理;

(4)缺乏职业道德,缺乏自我剖析的能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

三、驾驶员的心理情绪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驾驶员的情绪、注意和意志三项心理特征是最常见的,它直接影响着机动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所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1)根据情绪的表现,掌握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机动车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都会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表现出自己的心态。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当驾驶员心情愉快、满意时能感到心情舒畅、心理舒适,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常常表现出感受力强,勤于观察,反应迅速,判断准确,动作敏捷有 2 利于车辆行驶安全。反之,要产生忧愁、恐惧、苦恼等情绪波动时,则感受力下降、精力分散、反应迟钝,易判断失误等不良行为。

一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乐观主义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忍让和克制,把安全行车放在第一位,为了他人、家人和自己,对待他人礼貌、谦让、关心交通“弱者”。

二是保持愉快的心境。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如果路上车辆太多,需要不断地停车、减速和等候的话,会使人血压升高、心情烦躁,如果长期承受这种压力,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脾气性格,还会出现精神紧张、肌肉疼痛、忍耐力减弱等症状,容易发生车祸。可见,心情的好坏与驾驶员的意识及驾驶活动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

三是心理情绪要稳定。当人在承受某种心理负担情况下,有情绪逐渐增强的紧张表现反应。如在驾驶过程中出现这种心理反应,则往往会对其他过往车辆、行人的行动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预估和判断,容易误解对方或做出对对方不满的表现,他所做出的动作是常人不敢想像的行为,往往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是良好的心理应急状态。驾驶员在驾驶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没有良好的心理应急状态难以在意外情况下瞬间做出避让动作或做出正确反应。

(2)掌握注意的规律,增强驾驶员的心理准备

在驾驶员从事驾驶活动时,注意力占特殊地位。当缺乏集中于注意客体的车辆、行人、道路线型、视距及交通标志所引起的情绪、兴趣之间的关系,会导致感知迟缓、判断错误甚至出现危险征兆。在驾驶活动中要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全神贯注地开车,时刻记住:“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转,想到安全”,才能保证行车安全。如驾驶员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在驾驶活动中就会变得轻松、自如。

(3)增强意志的能力,确保驾驶员的心理舒畅

在从事驾驶活动时,为达到安全的目的,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商,克服重重困难,正确处理路面情况,冷静处理复杂的交通矛盾冲突,这都是意志的表现。

3

四、转化不良心理情绪的办法

对驾驶员要加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以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当为了达到安全目的时,就需要拟定达到目的的一系列决定。这都需运用意志去完成任务。通过列举了驾驶员诸多不良的心理情绪对安全行车的危害及原因后,如何转化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以达到安全行车目的,就成了很紧迫的问题了,我想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针对麻痹大意,骄傲自满情绪

要教育驾驶员正确地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要具有高度的向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时刻牢记驾驶职业的危险性,交通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自己和别人家庭带来的严重危害性。因此,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安全为主,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谨慎驾驶车辆的美德。要注意到驾驶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有麻痹大意,骄傲自满的情绪出现。

(2)针对斗殴赌气,消极逆反,急躁的心理情绪

产生这类心理的人,主要是年轻人居多,社会阅历少,同时也与个人的性格脾气有关,往往性情急躁、争强好胜。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思想修养方面有问题。所以,不能只从年龄、性格脾气上找原因,还要从思想上挖根源。首先,这类驾驶员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尽快使自己成熟起来,要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危险性,以及不良的心理情绪对安全行车的危害性。其次,要多接受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各种活生生的交通事故案例,来认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要向周围有道德涵养的人学习,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品德和方法,在行车中,以忍让为主,树立与人为善的美德。

(3)针对高兴与沮丧、紧张与恐惧的心理情绪

这是属于在特定的环境下,一个人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被当时的环境所左右,做出一些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做出的事情,导致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了。要克服以上的不良情绪,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我剖析,具有自我反 4 省的自制力,在任何情况下,对事物都不过分的乐观和悲观,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心胸开阔,做到情绪稳定,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处变不惊,保持清醒的头脑,敏捷而有效的动作,做好安全驾驶工作,为自己和家庭负责,为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五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汽车,汽车行驶安全问题又能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而每一位开车人的情绪直接影响行车安全,我们每位驾车人的情绪又是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如何调节与稳定自身情绪尤为重要。

六 致谢

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本文存在很多错漏的地方,敬请评审老师批评、指正。

七 参考资料

《安全行车心理学》,《情绪与工作效率》

控制紧张情绪

情绪控制心得体会

《汽车驾驶》测试题

汽车驾驶技师

汽车驾驶论文

汽车驾驶模拟训练

模拟汽车驾驶

汽车驾驶技巧

汽车驾驶教学大纲

汽车驾驶实验报告

汽车驾驶情绪控制
《汽车驾驶情绪控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