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爱心教育”之感想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7: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爱心教育”之感想

---学习陶行知教育论文有感

永济市城西中学姬常虹

[内容摘要]教育是师与生合作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授业,更应该用爱心,用行动去感染,熏陶学生。如今,在素质教育和课改实践中爱心教育更为重要。譬如陶先生的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师爱,不仅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与目前党和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息息相通,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位教育者重温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的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很有必要。构筑心桥,融汇心灵,让我们用爱去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在师生真诚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共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新人。

[关键字]陶行知无私奉献平等相待理解宽容实现价值

每当谈到‚素质教育‛,我们往往就片面的认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的改革等等,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更是一种充满真情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时,先生的一句话特别震憾我的心灵:‚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说得多麽贴切朴实,今天我们所呼唤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看,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师爱,不但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与目前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息息相通,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重温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的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很有必要。没有爱心的教育,会培养出有爱心的人才吗?‚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师生间的心灵相通,没有师生间的默契,新课改会有把握吗?

一、不怕清贫,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师德爱为先,当老师最重要的是爱心和责任心。我们的老师要以校为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来严管,对学生要动真性情。爱就是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把眼光放远点,时刻对地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我们影响的是十年后的中国,绝不能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至逐步丧失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失去了陶先生所说的‚人格的长城‛,教育也因此失去了‚心心相印‛的情感魅力。陶行知于1928年在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一周年的演说中,真诚地大声疾呼:‚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儿童,……我今天代表乡村继而投向全国小学教师及师生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说:‚只要是为老百姓造福,我们吃草也心甘‛。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观,又是何等彻底的奉献精神!先生不仅自己有奉献之心,而且还反复强调教育学生要有奉献之心。他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不也正是我们今天一些教育者缺乏的吗?‚金钱主义,最足以玷污教师职业的尊贵‛,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的立足于教育,服务于教育,以一颗真诚无私坦荡的心面对我们的青少年,立世自清,身正为范,不受世俗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互长,走进学生——‚拜孩子为老师‛

学习陶行知的师爱精神,感受最深的还是他的真诚和平易亲切。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的精神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培养。老师要做有心人,要和学生交朋友,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把学生的心理揣摩透;要把

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传染‛给学生;要用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正是这样真诚平等的态度,不仅使先生赢得了他所有学生的由衷爱戴,也让他自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重要的,是使他心甘情愿拜学生为师;他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最伟大教育家,成为无数孩子及广大平民百姓的最真诚的朋友!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 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将会拥有一颗难得的童心,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你的回报将超过你的付出。‛爱的基础是平等的: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特别是在每个新学期初,为了在班级里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往往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给孩子‚下马威‛,以便在今后的课堂上,班级管理中得心应手。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例如上课时,面对学生的童言无忌,我们也不防‚放肆‛的大笑特笑,和学生一起体会一下失败的辛酸,粗心的遗憾;课余,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蹲下身子和不善言辞的孩子谈谈心里话……一句话,只要爱在我们的心间,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中,学生就会对我们产生亲切和依恋。

三、理解宽容——‚我们要舍身处地得为青少年着想‛

对学生的理解,用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青少年。‛我想可以理解为一要懂得青少年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二要善于发现青少年潜在创造力;三要允许学生犯错。

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正因为陶行知先生真正既把青少年看作青少年,深入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特有的心理,同时又不仅仅把青少年看作青少年,

因为他在和青少年心心相印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教育者有这样的童心,不正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吗?先生曾这样深情地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学生的队伍里吧!……‛针对那些无视学生创造力甚至用粗暴手段压制学生创造力的教师,他还这样愤慨地抨击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青少年?‛这些充满感情的话,仿佛就是针对今天我们的一些教育现实所说,如此看来,先生真是一位智者,他的每一句话一声声一阵阵在我们耳边回荡,是那么的振聋发聩。让我们来到学生的队伍里吧,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四、实现价值——‚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还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他更应该是学生的领路人,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引领学生前进的脚步。换句话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人‛。陶行知先生正是这样的教育家。‚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先生看来,什么是‚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呢?首先,要有改造中国的抱负。第二,是‚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第三,要有科学的精神。第四,要有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不在于它能创造什么,而在于他能启发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从事创造工作。让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是先生一生不懈的追求,这是何等崇高的理想,又是何等博大的胸怀!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不正在提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吗?对比一下先生当年的教育理想以及他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素质教育正是先生教育改革的继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越

来越深切地感到,培养学生高素质的前提,一是教育者的高素质,而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无私奉献,理解宽容、平等相待.实现价值等教师的‚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使用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整个的心献给祖国人民和青少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陶行知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学合一‛的前提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关切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信任和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学生,时时关注学生的反映,并根据不同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造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打开,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来。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改变那种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作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师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之中,设计分组讨论,互查互补,共同协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构筑心桥,融汇心灵,让我们用爱去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在师

生真诚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共同造就一批跨世纪高素质的新人。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呼唤出更多的中国的牛顿,瓦特,比尔盖茨。

教育孩子之感想

爱心感想

爱心感想

读书笔记之《爱心与教育》

爱心病房感想

爱心义卖感想

爱心活动感想

爱心学校感想

爱心慰问感想

爱心捐助感想

“爱心教育”之感想
《“爱心教育”之感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