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埃及艳后》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7:07: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埃及艳后》——惊艳照人 敢爱敢恨

【关键字】埃及艳后凯撒安东尼战斗电影

【摘要】如果问现在的观众哪部影片投资最高,也许十之八九的人都会提到《泰坦尼克号》,或者是《珍珠港》,其实从经济学的眼光来看,这两个答案都不准确,其实电影史上耗资最巨的影片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1963年投拍的历史片《埃及艳后》,该片当时花费的4千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亿多美金。虽然投资方20世纪福克斯因为这部电影差点破产,亏的一塌糊涂,但是,这部无比奢华的巨制,也让银幕上的伊丽莎白·泰勒成了那个时代最璀璨的女星之一。“一个女人,可以征服一个世界”。这是我看完了《埃及艳后》这部老电影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我没有了解这部电影的背景,所以仅仅凭着自己的感觉写下下面的文字。我觉得这部电影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记录片,也是一部描述几个历史人物情爱史的爱情故事片,如果要说也是一部战争片,我就觉得牵强了,剧情中的战争,仅作为背景罢了!

埃及艳后,片名非常明显地将一个女人的形象印记在了我的脑袋。凯撒大帝,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深受罗马帝国万民顶礼膜拜的历史人物,竟能屈膝在这位女人—克丽奥佩特拉前面。凯撒大帝被谋杀后,罗马三巨头之一安东尼三年后也与她产生了爱情。安东尼战败,他的对手屋大维也想把克丽奥佩特拉占为己有。无论历史真相如何,我觉得片中的埃及艳后是一个能以美貌征服万民的王后、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为爱情苦苦守候的女人......凯撒为之入迷。随着岁数的增加,伴随罗马帝国人民对他的崇拜越来越用严重,个人私欲不断膨胀,凯撒认为自己是这个帝国再了不起的英雄了,认为自己的丰功伟绩可以允许他为所欲为,甚至要求改掉陈规设其为国王,这个过程,克丽奥佩特拉对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终究,正如他对克丽奥佩特拉所说的:我常常梦见自己被人民杀死,就像亚力山大,被人民杀死、撕碎。一代天骄,凯撒的结局就是被谋杀了,因为有些人要阻止他成为皇帝。

凯撒死后3年,安东尼得到了克丽奥佩特拉,他是一个武将,在战场上是一个能指挥千军万马的英雄,他虽然对凯撒忠心耿耿,但自从见到埃及艳后之后,他就开始埋怨自己生活在凯撒的阴影之下。可是与凯撒相对比,他就仅仅是一名武将!他为了埃及艳后而跑到埃及去。在屋大为的挑衅下,罗马帝国的内战爆发。屋大为的军队和安东尼的军队将在海岸边进行决战。安东尼对众将领的建议和意见听不进去,一意孤行,硬是把22万不善打海战的军队拉到海上去跟人家开战,结果收获了一场彻底的惨败!要是安东尼清醒一点,把实力保留在陆上进行决战,相信历史将会改变。可惜,为了急于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看一场胜利的战争,他犯下了这个致命的错误。

战斗还在进行,安东尼为了克丽奥佩特拉,居然可以丢下自己的军队于生死而置之不理!后来,克丽奥佩特拉用爱情唤醒了他,他的眼中不再有畏惧,而再次充满了力量!可惜,他之前犯的错误不可原谅,为了一个心爱的女人,而不理子弟兵的生死,那时一种背叛,现实是这样的,不可原谅,这不像那种很假的戏! 他回到军队中度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来,他忠实的爱将在夜晚已经被人杀死了,所有战士离他而去了。屋大为和他的军队出现在安东尼面前,并没有杀死安东尼,因为他要利用安东尼找到克丽奥佩特拉。

安东尼的屋大为——凯撒之后的罗马帝国三巨头之一,并没有得到克丽奥佩特拉,他只得到了埃及,和巨大的财富,依据影片的对其形象的描述,想必

罗马、非洲、亚洲、中东,凡是在罗马帝国统治之下的国家的人民将面对一个暴君。

影片的结局并不是我们期待的那样乐观,只能说是一个悲剧;但我认为结局是完美的,克丽奥佩特拉和安东尼双双自杀,永远在一起了,不再有战争的纷扰......小时候的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中是不可能爱上两个人的。即如果你之前很爱过了一个人,那你之后的都不会再是爱情。

但是现在的我,经历过了的我,发现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后面遇到的这段爱甚至完全可能超过之前的爱。

克里欧佩特拉对凯撒应该更多的是欣赏,是崇敬,是仰慕。像个英雄。哪个女人不爱英雄?他是克里欧佩特拉的第一个男人。但是凯撒死后,克里欧佩塔拉只是伤心的掉了眼泪。

然后是马克安东尼。三年后,他们再见。马克安东尼甚至激动的推倒了凯撒的头像。他要克里欧佩特拉重新开始。要她把过去忘掉,而且是干干净净的忘掉。(哈,就如同我现在对老公。都有爱情洁癖吧。因为你很在乎这个人,洁癖才会那么严重)

他们总是争吵。

但他们的感情很好。

克里欧佩特拉可以容忍他的无能,他的小孩子气。

克里欧佩特拉看到马克安东尼跟孩子玩得很开心,完全沉浸在这种两个人的小幸福中,笑着说,他就像个孩子。大臣说,他只是个孩子。言下之意是他永远成为不了凯撒。不能保护克里欧佩特拉,不能保护埃及,不能做一个真正的国王。但是克里欧佩特拉保护着自己的爱人,她说,安东尼是很有野心的。

甚至到安东尼打败仗回来后,临死前,克里欧佩特拉还对他说,你在我心中是最英勇的。

安东尼为了克里欧佩特拉,他亲爱的妻子,他放弃了罗马。而凯撒不会。他要的是全世界。安东尼只要他的妻子。

艳后克里欧佩特拉为了安东尼,她放弃了埃及,放弃了自己一生中为之追求奋斗,牺牲一切都要争取的权势。

这就是爱情。

当两个真正相爱的人遇到一起后,梦想,权势,金钱,都不得不退避三舍。 这就是爱。

关于埃及艳后克利奥帕托拉七世,无数史学家和文学家都对她充满了兴趣。她的美貌,她的智慧,她的身世,她的爱情,她的死都成了无数后人浮想联翩的故事和传奇。

埃及艳后,这个名字的得来,主要是因为她传奇的爱情和人生。但丁和莎士比亚称她为“旷世的性感妖妇”,她的一生,经历了凯撒大帝,托勒密十四世,以及罗马的大将军安东尼三个男人。借着三个男人的权势、地位,她对埃及的统治达到了顶峰。但是,也在屋大维入侵埃及之后,神秘的死亡了。作为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个法老和统治者,她使埃及一度十分富庶强盛,但是也在短暂的辉煌之后,亡国于她手。之后的埃及,彻底成为了屋大维统治下的罗马的一个行省。

电影以克利奥帕托拉登基前开始,和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共治埃及期间,因为政见不合而挑起了宫廷内斗。克利奥帕托拉不敌托勒密十三世的势力强大,只有将自己裹在毛毯里,献给当时最强大的罗马执政官凯撒。她的美色和聪慧成功的

勾引了凯撒,凯撒为了她而出兵埃及,打败了托勒密十三世,将埃及艳后推上了掌权的宝座。之后,她成了凯撒的情妇。埃及因为罗马的保护,而十分的繁荣,同时埃及又利用自己的富庶,给罗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财富。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而克利奥帕托拉又访问了罗马,她的美貌,让全罗马倾倒,为了凯撒的雄图大业,为了两人的辉煌未来,她第一次付出了自己的真爱。但是凯撒很快就遇刺身亡,美梦一夜之间破碎。

克利奥帕托拉逃回了埃及,与凯撒的私生子也在罗马失去了权柄。但是,很快的,凯撒之前的麾下将军安东尼成了罗马的掌权者之一。他垂涎克利奥帕托拉的美貌,于是再次来到埃及,向她献媚。埃及艳后认为这是继承和发扬凯撒遗志的好办法,于是与安东尼又结合在了一起。但是,安东尼只是一个出色的军队领导,而不善于宫廷政治。很快的,他在与屋大维的争权之中落于下风。最后,为了夺取罗马的权柄,两人终于闹僵撕裂,开始了战争。安东尼在海战里落败,和克利奥帕托拉一起逃回了埃及。很快,屋大维的大军来了。安东尼自杀而亡,埃及艳后被生擒。屋大维也被其美色所惑,想要将她带回罗马,成为光耀的第一夫人。但是,已经不能再爱的克利奥帕托拉伤心绝望之中,以毒蛇咬自己而亡,死,也成了一场华丽无比的演出。

电影由于是戏说,自然加强了爱情的戏份,增加和更改了许多地方,使得故事更加有传奇色彩。比如和凯撒相伴的时候,她在埃及还有一个正统的夫君,也就是托勒密十四,但是电影里略去了这个人物,他们曾经是一起造访罗马的,得到凯撒的盛大迎接。最后,凯撒死后,绝望的克利奥帕托拉毒死了自己的丈夫。电影里的埃及艳后,在遇到安东尼之后,又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再次爱上了这个雄壮的男人。而历史上,她与安东尼的结合,更多是为了埃及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两人更多是一种互相利用而已。而最后的海战,她看到安东尼处于劣势,就立马逃走,其实更加体现她并不爱安东尼,这是电影所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而屋大维在历史上,也许并没有受到美色的蛊惑,或者说没有像安东尼和凯撒那样意乱情迷,他是想将克利奥帕托拉带回罗马,最为战功,向全罗马帝国炫耀,这才是使艳后最为绝望的地方。

关于她的死,电影采用了最通俗的传说版本,也就是她为了爱情而拒绝了第三个男人,以死来捍卫自己对凯撒和安东尼的深情。但是,更多考古学家似乎更倾向于认为她死于屋大维的谋杀,毕竟屋大维是一个心机极深的战略家和统治者,他命令后人写下的许多叙述,经不起现代科学常识的推敲。这其实是一个历史悬案。我们并不了解当时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电影里的埃及艳后,一生风流多情,无数男人被她销魂摄魄。她集美貌、智慧和权势于一身,可谓灿烂无比。这和她的扮演者伊丽莎白·泰勒的一生何其相似啊。她的一生,经历了八次婚姻,是好莱坞历史上最璀璨的女星之一,更因为扮演的角色,迷倒了世界多少观众。但是,她却说,上天把事业、成功、美貌都赐给了我,却未能让我享受爱情的甜美,这正是要让我的爱,能够播撒世界,让更多人体会我的爱。

也许她一生扮演的许多电影,观众都知之甚少,但是《埃及艳后》,却是经久不息的一部经典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克利奥帕托拉和伊丽莎白·泰勒,何尝不是同一个女人啊,她们互为镜像,隔着数千年的光阴,觅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化身。我想,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和我有同一个想法,那就是,已经无法区分到底是埃及艳后的美迷惑了我们,还是伊丽莎白·泰勒。

埃及艳后的电影,历史上曾多次被改编,最著名的这个版本,是60年代的。

20世纪的50到60年代,是好莱坞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时期。所谓的“大片”概念,也是这个时候出现的。为了应对新生的电视产业对电影业的冲击,制片商们推出了极具视觉震撼的宽银幕,并且开始投巨资拍摄了一系列细节精致,规模宏大的史诗片。《宾虚》、《埃及艳后》和《十诫》是比较出名的代表。在那个特效还依靠纯粹手工搭建已经人工完成的年代,这样一出盛大的视觉冲击,是无数演员和特效师共同心血汗水的结晶。如今的《指环王》等影片,虽然能够以电脑做出千军万马的气势,却难以单独表现每一个士兵的神态动作,因此真实性上要打一个折扣。而50年前的那一场大片革命,却是用真正逼真的场景和演员去演绎的,无论多少年过去,里面的场景,那些奢华和宏伟,都是难以超越的高峰。

纵观这部影片,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如爱情观(应该是影片的主题)、为人处世(凯撒的私欲和虚荣心的膨胀)、做事方式(安东尼的一意孤行)......等等。我也感悟到了一些人生道理。活在社会中,一定要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邢建昌.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的转型[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2] 哈贝马斯. 从感性印象到象征表现[A].平等的对话: 文化交往的伦理原则[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艾密尔·鲁特维克.埃及艳后

读《埃及艳后》有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 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作业

埃及王子 观后感 英文

《埃及王子》观后感——关于信仰

《埃及艳后》观后感
《《埃及艳后》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