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1: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新课程导学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一、改革的背景:

1、“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在揭批的过程中,国家某些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是: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了纠正长期以来的“”错误,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

题的讨论。这次讨论确定了“” ,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和教条主义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内容: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的划时代的决定。

意义:是一次伟大的转折,确立了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

国历史进入的新时期。被称为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

二、改革的内容

(一)、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坚持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农村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示范点省和省 中国的改革率先从突破,重大举措是推行,

改变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实行。实质是在坚持的基础上,改革制度,使农户成为经营的主体,形成经营与经营相结合的双轨经营体制,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1984年以后。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和方向发展,实

行合同订购制与制,改变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农村税费改革:2000年开始。

目的:深化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理顺之间的分配关系。内容: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具体见课本

意义: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农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2、城市改革:

(1)开始:扩大自主权——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改革国有企业,实现和的分离。

(2)全面展开:1984年党的全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主张建立。标志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改革全面展开。

(3)确定目标:大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经济体制。

(4)初步建立:21世纪初,以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二)、党风建设:反腐倡廉

1、必要性

(1)在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正之风蔓延,对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起着极大的腐蚀作用。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建立和发展的条件下,党和国家机关的少数干部受到腐蚀,大提出了治理腐败的方针,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为党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政治体制改革

1、开始:1987年。

实质:在坚持和完善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同时,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形式。

成果:开始从传统的集权模式向适应经济发展的民主模式过渡。

2、今后的任务: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方式、决策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化、化和化。

目标:进一步扩大,健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3、深化:80年代产生,标志着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改革的目标:团结一心奔小康

1、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用来表示中国式的现代化,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较长时期内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

2、十二大做定量表述: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是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

3、十三大提出战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4、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内建设:认为已经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而制定了的纲领。

从小康水平到,是我国发展战略结构的新变化。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第17课 导学案

第17课 解放战争学案

第17课 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案

苏教版7年级 思想品德学案 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习题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第17课《看云识天气》学案

二年级语文第17课画风教案学案

二年级语文第17课画风教案学案

二年级语文第17课画风教案学案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学案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