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医院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发布时间:2020-03-03 05:26: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总体规划及设计主要依据:

1:建设目标:本着“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的宗旨,最终将其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院。

2:规模设置:拟建住院病床200张,急诊、日门诊量设定为1500-2000人次/天,最高峰日门诊量可达2500人次/天。

总体设计理念:

1:拟在用地内建设一座以医疗、康复、评估为一体,突出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为病人提供最佳诊疗环境和专业技术特色,充分体现舒适、方便、安全和重视人文关怀的特色,同时为职工提供最佳工作环境的现代化、数字化、高端综合医院。

2: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医院。整体设计要充分注重节能环保,充分利用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相关系,处理好医院之间的环境关系,注意避免污染,强调自然采光、通风,为患者创造宜人的绿色环境的室内外环境。满足LEED认证级以上的绿色设计标准。

3:建成后的建筑物功能分区合理明确,科学合理地安排功能布局和工作流程,各科室之间的联系最大可能地运用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候诊时间,避免公共服务空间拥挤现象,高度尊重患者隐私权,方便病人就诊和医务人员办公,并便于医院之间的对外服务的运营管理。医院设计要符合JCI国际联合评审规范和要求。

4:医院的外观设计能反映出医疗服务的高科技特征,把握时代特征和环境协调两大主题,建材的选取简洁、美观、实用、易于维护保养、经久耐用,并能为医院树立国际化高端医院的形象。同时,医院设计要体现中国园林特色,将现代化和传统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

5:3000㎡的中医传统疗法中心要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

设计标准要求

基于国内医院建筑设计相关规范和美国建筑师学会《医疗建筑设计与施工指南(2006年版)》(Guideline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符合JCI联合评审委员会的医院标准,并符合LEED认证级以上级别的绿色设计标准,广东省中医院项目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

1.急诊区

占总建筑面积的5%

急诊区是现代化医院的工作前沿,急诊患者最需要得到及时的抢救和良好的服务,这不仅体现医院的服务水准,更能显示医院的医疗水平。急诊区要尽可能就地解决急诊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尽快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抢救,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同时,通过合理利用适当位置的公共空间,为意外情况所致大量伤患提供紧急救助。

急诊区应考虑现代急救医学的特点,单独设置出入口,自成一区,急救车辆可直达急诊部,同时考虑与医院门诊、医技等各相关科室的便捷互动,共享资源和提高医疗效率。医院内设置直升机停机坪,用于航空急救。

急诊区应包括分诊/接诊处,急诊诊疗区,急诊留观区,以及医务人员辅助用房。

 入口:明确标示、有屋顶的水平入口。 (1)救护车和车流必须可以从公共道路直接驶入急诊入口。 (2)入口和机动车道必须有明确标识。(3) 无障碍,方便行人和轮椅和从救护车转移病人。

 接待、分诊和控制站 (1) 接待、分诊和控制站的位置必须能够允许工作人员观察和控制进入治疗区、行人和救护车入口以及公众等候区的通道。(2) 分诊必须进行特别的考虑。分诊的设计和通风必须减少医护人员、病人和家属暴露在空气传染疾病之下。

 候诊室。候诊室内提供接待、控制和公众等候区,并且带有卫生间、饮水机和电话。  急诊留观病房:为临时留观急诊患者所设,主要收治临床诊断已经基本明确而暂时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诊断暂时不明确而需要进一步观察的患者、诊断明确而经短暂治疗即可康复的患者。观察室包括观察床区域、输液躺椅、治疗室。急诊留观病房全部为单人病房。

 急诊ICU: 急诊ICU为单人病房。

 急救设备储存空间。必须为医疗/急救材料供应和设备,例如通风设备、去纤颤器、夹板等提供充足的空间。储存空间必须位于员工控制范围内,但不得位于人流通道上。

 护士站具有对讲机、电话和内部通话系统。

2.门诊区

占总建筑面积的25%

日门诊量按2000人/天计算。靠近医院主交通入口处就近设置门诊部,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处理好门诊部内各部门的相互关系,缩短病人的就诊时间,避免往返迂回,防止交叉感染,最大限度提高医院的运转速度和优化医院的就医流程。门诊包括门诊诊室、护士站、候诊区、治疗室等功能房间。设计应充分考虑各个学科的接诊方式、国际国内的先进就诊流程及医护内部通道等相关因素进行建筑设计。治疗室主要进行门诊患者的简单治疗,按照清洁污染分离的原则设置。辅助区域主要功能为医疗保障,由医护人员的休息室、卫生间、库房、污洗室等构成。辅助区域内的房间单元可以考虑按照楼层或诊区配置,合理共享。

门诊包括全科、妇科、产科、儿科、外科、内科、口腔科、妇科肿瘤、美容外科、麻醉科、中医科、产后恢复科、耳鼻喉/眼科、体检中心等。

门诊就医需要预先电话预约,到达医院后由大厅服务台统一接待、引导就医。

 医生诊疗室均为单间,充分尊重隐私。

 各门诊区域内不再单独设立检查室,普通检查功能在诊疗室完成。  医生更衣休息及办公区域在每层统一设置。

 妇科及儿科门诊需设立专门的独立休息室以满足婴儿护理、哺乳的要求。  儿科门诊需设置隔离的感染门诊。

 各门诊区域设置卫生间,卫生间为单人独立卫生间。卫生间面积要满足放置婴儿护理台、残疾人辅助设备等辅助设施的需求。

 美容科需要设置独立的咨询室。

 护士站为护士工作区,不再另外设置护士办公室。

 各种门诊辅助房间(治疗室,处置室等)在每层统一设置,每层各门诊科室共用。

 医院门诊就医需要预先电话预约,同时间内等候人数较少所以各门诊科室等候区域不

宜过大。

 专业医疗保险办公室,满足国际客户需求。  满足救护车及大巴停车位5辆和急诊病人过度。  门诊各科室都需要护士站。  每层设置收费台。

 体检中心:主要提供体检服务,内部可以设置必要的小型检查设备,但应最大程度共享医院的医疗资源。满足50人次/日的体检需求。

3 3.医技区 占总建筑面积的10% 医技部的布局应本着方便各相关科室使用的原则,并应最大限度的提高使用效率。科室内布局应满足医疗设备的使用要求,体现科学合理的使用流程,并为科室发展预留必要的发展空间。

3.1:放射诊疗科:包括接诊候诊区、工作区、医务人员值班休息室、储片室等 3.2:功能检查

:包括肺功能室、脑电图室、内窥镜、心功能检查等。 3.3:检验科

检验科对临床标本进行分析,并作出解释和应用。包括候诊区、标本处理、病人采样厕所、常规、生化、免疫、氨基酸、分子生物学、天平室、仪器室、消毒、库房、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厕所、污洗室、血库等。

 设计考虑样品收集和处理设施。

血液收集区必须有工作台、病人就座空间以及洗手站。 血样和粪样收集室必须配有抽水马桶和洗手台。

 工作区:设计考虑实验室工作台,带显微镜、合适的化学品分析仪、孵化器、离心机,负压排风罩等等。工作区域必须有洗涤槽,并满足真空、气体、新风、电等方面要求。

 细菌室:配备负压操作台。

 其他设计考虑事项:化学品安全设施、污染样本最终消毒设施和设备、放射性材料等危险品处理。

 辅助区域: (1) 行政区域。必须提供行政区域,包括文员工作、归档和记录保存的办公室和空间。 (2) 血液储存冷藏设施。必须提供输血用的血液的冷藏设施。血液储存冰箱必须安装温度监视和警报信号。(3) 必须为试剂、标准品、补给品和污染样本显微镜载片等等提供储存设施,包括冷藏设施。

 医务人员辅助区。必须提供休息室、储物柜和卫生间设施,其位置必须方便男女实验室人员的使用。这些设施可以位于实验室区域之外,并与其它部门共用。 3.4:手术室

手术中心设置手术室4间。

手术中心任务是面向全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高水平的综合手术治疗、骨科手术、心脏手术、生殖健康手术等医疗服务。同时承担院内外各项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管理上统一调配。

4 手术部自成一区,与外科护理单元就近设置,同时合理组织医疗路线,在需要时可方便、快捷地直通的介入治疗科、ICU、病理科、中心供应室、血库等功能科室。手术室的平面布置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

 布局:手术室的位置和排列必须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设计必须便于手术套间指定区域内病人、医务人员进出的交通。必须有明确的标识指出手术室的服装要求。

 手术室的净面积按国际标准不得低于40平方米。建有与手术室控制站进行紧急通话的系统。必须提供能够同时观察四片的X光片观片灯箱。

 手术区域的交通必须满足洁污分流。  满足微创手术的设计需要。

 满足净化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空间高度和相应设备机床面积,注意避震防吵音。

4.住院部 占总建筑面积的35% 共200个床位,每个护理单元

床全部采用单人病房,每间病房内设置一间卫生间。病房内均设置独立的卫浴,要求无障碍设计,洗浴盥洗间和卫生间彼此隔离。基本的配套家具应包括壁橱(储物和悬挂衣物)、床头柜、陪床沙发、电视、电话、信息网络等,单人病房增加冰箱配备。设有中心供氧、吸氧。热水供应系统医护值班室,公共卫生间、污染间洁污病床电梯、工作电梯。 护士站设在便于观察病人活动的位置,职工专用通道与病患及家属通道分开。各住院区域设背景音乐。住院部根据病房的实际情况采用独立分体空调(尽可能采用冷热两用型)。

4.1 标准病房

所有病房均为单人病房,每间病房内设置一间卫生间。病房内设置灌洗台。

4.2 产科病房

4.2.1 产科病房

配备镇痛水疗池(如:Jacuzzi)的卫浴设施。 4.2.2 产房

家庭化产房(LDR/LDRP)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 4.2.3 新生儿室

   所有的新生儿室的位置必须方便产后护理中心和产科设施的使用。 新生儿室的设置必须能避免无关行人的来往。 新生儿室之间不应直接相通。

    必须提供存放急救推车和设备的充分措施。 必须提供污染废品的卫生存放和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工作区和每个新生儿室间须通过屏风或窗进行视觉控制。 应考虑配制婴儿奶粉需求及其辅助空间。

4.2.4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必须有明确标示的入口和接待区供家属使用,本区的设置必须保证医护人员能够看到进入该室的人士,并与之保持目光接触。

  在多床位病房,婴儿病床间隔至少必须2.44米。

在多床位病房,每张病床的位置必须距离自动洗手台6米以内。采用单床位病房时,必须在每个婴儿护理室提供一个自动洗手台。

 采取有效手段控制空气传播感染。

4.3儿科病房

 家属附属设施要求。规划如果指明可以允许父母与儿童同宿的话,则必须提供卫生、厕所、住宿和个人物品安排。

  设施要求。房间内必须有洗手台、储存设施以及供书写用的桌子、台子或架子空间。 考虑儿童需要设置多功能用房。服务小儿及青少年病人的区域内部或其附近必须建造多功能或独立房间,供就餐、教育和适当的玩耍及娱乐之用,同时必须为身体受限的病人提供便利通道和设备。

 护士站应设在便于观察儿童活动的位置。

4.4 ICU

 考虑到家属等候时间长、住宿的需求;医务人员24小时工作/值班,辅助设施必须全面舒适;考虑重症监护病人的隐私、氛围及美感等方面。

 位置必须考虑与急诊室、呼吸治疗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其他科室的联系。  急救无障碍,急救设备到达路线最短。  护士站应设在便于观察病人活动的位置。

 保证有足够面积的库房,确保所需的走廊宽度不能被设备和存货占用。

5.行政管理 占总建筑面积的10%

与医疗区域相隔,考虑集体办公,适当独立。包括办公室、病案室、计算机控制中心、安全监

控中心、食堂、教育培训设施等。

电话交换中心:满足无线对讲,程控交换。 食堂

 职工餐厅:能同时提供200名职工就餐。  病人家属餐厅:能同时提供100名家属就餐。  厨房部:满足供应500人量饮食

6.地下室

6.1太平间

  可以从外部入口进入,其位置必须避免通过公共区域运送遗体。 尸体存放必须保证温度的充分控制。

6.2影像学

  MRI:核磁共振成像室的面积按50平方米, 控制室按8平方米,电脑房按12平方米。 CT: 电脑断层扫描室。其位置便于使用病人用卫生间。本控制室必须有一个可以看到病人全身的观察窗。控制装置与设备重心之间的角度必须使控制器操作人员可以看到病人的头部。控制室的位置必须方便拍片处理。

6.3药剂科

包括门诊发药、住院发药、中药房、配液中心、药库值班室、西药库、中药库、办公室、污洗室、男女卫生间等。

 配液中心:提供一个无菌工作区域,配有设计用于产品保护的层流工作站。  发药:考虑患者信息和药理信息对应及信息电子化。  库房:大宗储存空间,现用药物储存空间,冷藏储存空间,挥发性液体和酒精储存空间(符合相关的防火安全条例),麻醉剂和受控药物的安全储存空间,材料和设备的储存空间。

 药品发放必须有

 接收药房的药物、分类总结、物资控制的区域; 工作台和工作空间,供自动和手动配药活动使用;

现场配药区域,带洗涤槽和充足的台面空间,共药物制备之用; 检查和记录药物的区域;

  推车的暂时存放、交换和物品补充区域; 配药柜台区域的药物和人员安全措施。 

6.4中心供应

包括工作室/净化区域、生产流水线:准备/包装、消毒供应/推车生产线、员工区、设备间。 6.5:停车场

满足停车200辆以上

7.服务区域

服务区域:被服清洗、耗材管理、环境服务、工程服务和维护、零售门卫等相关配套用房。

8.供配电要求:

医院要双回路电源和后备应急电源:按规范要求设计,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一般设备用地电负荷为二级负荷,消防设备,事故照明、重要的医疗科室,医疗设备为一级负荷。

9.弱电系统:

 消防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  保安监视系统  办公医疗教育化系统  楼宇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  有线电视系统  停车自动监控计费系统  电话100门

10.空调系统 考虑节能环保要求,手术室、ICU、NICU等系统要独立控制。

医院设计任务书

医院设计任务书

深基础本科课程设计任务书(推荐)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 设计基础资料和主要内容

申报资料和医院规章制度11.28

医院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医院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