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心理学基础第五章记忆练习

发布时间:2020-03-02 14:48: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四章

记忆

一、填空题

1、按记忆的内容来分,有(形象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 )和(程序性记忆)。

2、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储存)和(提取)。

3、斯伯林开始研究感觉记忆时,采用了(整体报告法),后来他设计了(部分报告法 )。

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加减2个组块),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5、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艾宾浩斯)。

6、心理学家佩维奥(Paivio,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即(语义编码系统)和(表象编码系统)。,。

7、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抑制,叫(前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干扰)。

二、单项选择题

1.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 (A) A.整体报告法

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 2.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B)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3.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 (C )

A.信息得不到注意 B.抑制作用 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 D.信息受干扰 4.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D )

A.感觉记忆 B.图像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5.遗忘的进程是(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6.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 (C)

A.功能固定 B.原型启发 C.自然衰退或干扰

D.思维的定势 7.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B )

A.对识记的材料加以注意 B.精细复述

C.机械复述

D.意识到短时记忆的信息

三、名词解释

1.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2.语义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3.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4.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的记忆。

5.程序性记忆:是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

6.编码特定原则: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似时最为有效。

7.遗忘曲线: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接着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最后接近稳定。这条曲线叫做遗忘曲线。 8.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9.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四、问答题

1.记忆包括哪些基本过程? 编程 过程

提取

2.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一,时间短,一般是30秒左右,如果得不到复述,转眼就会遗忘。 二,容量有限,一般是7+2组块(CHUANK)。

三,意识清晰,短时记忆服从当前任务需要,主体有清晰的意识。

四,操作性强,短时记忆就其功能来说,一方面,短时记忆加工着感觉记忆保持的信息,把其中的必要信息经过复述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另一方面,它又根据当前工作的需要,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完成某种操作

3.什么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结构是怎样组织起来的? 长时记忆是指永久性的信息存贮,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略

4.什么是遗忘规律?主要的遗忘的理论有哪些?简述其内容。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接着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最后接近稳定。 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增进记忆?

心理学认为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回忆三个基本过程。其形式有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

有人说学习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因为许多之后四是要靠我们去记忆的。提高记忆力,实际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

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否则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增强兴趣。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如果对要记忆的材料不感兴趣,可以培养间接兴趣,即对记忆成功后的结果培养兴趣。这样可以激励自己。

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的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时复习。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参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可使记忆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的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读、想、视、听相结合。动用多种感官同时刺激大脑,可以起到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的作用。比单一默读效果好的多。

8.运用多种记忆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联想记忆、趣味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掌握最佳记忆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但要注意,不同的人的最佳记忆时间不同。

2 10.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记忆 教案 基础心理学

第五章 记忆

第五章 记忆(优秀)

第五章练习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

广告心理学:记忆

管理学第五章练习

会计基础第五章

基础心理学

《智育心理学》第五章笔记

心理学基础第五章记忆练习
《心理学基础第五章记忆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