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画风》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1: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5.画风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

咱们一起来猜猜吧!(课件出示谜语)

师: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点头,小草见它弯弯腰。

师:猜猜,这是什么?

生:风。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它就是风。(板书:风)

师:是呀!风,看不到,摸不着,可是有三个小朋友却把它画出来了,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这篇有趣的课文,画风。(板书:画)请小朋友们把课题读一遍。 生齐读:画风。

二,学习生字。

1.带拼音读

师:瞧,老师把这三个小朋友请来了。(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

师:想认识他们吗?

生:想。

(课件出示名字。)

师:谁想读读他们的名字?

生1:宋涛、陈丹、赵小艺

师:谁还想读一读?

生2:宋涛、陈丹、赵小艺

师:其他小朋友想读吗?

生:想。

师:那咱们就一起来读吧!

生齐读:宋涛、陈丹、赵小艺

2.去拼音读

(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名字)

师:瞧,屏幕上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拼音没有了。

师:这样你们还会读吗?

生:会。

师:谁想来读读?

生1:宋涛、陈丹、赵小艺

师:没了拼音还能读得这么好,你真棒!谁再来?

生2:宋涛、陈丹、赵小艺

师:你也读得很棒!其他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读?

生:想。

生齐读:宋涛、陈丹、赵小艺

3.开火车读

(师出示卡片。)

师:瞧,老师把他们的名字拆开了,咱们来开火车好吗?

生:好。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谁来开?

生:我来开。

师:XXX小组来开。

生1:宋

生2:涛

师:咱们班谁的名字有这个字?

生:肖文涛

师:是呀!这就是肖文涛的“涛”。

生3:陈

师:咱们班有姓陈的小朋友吗?

生:有。

师:举个手下。

生:(陈意,陈陆意,陈思雨,陈慧欣,陈亚祺,陈睿萱)举手。

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姓“陈”的小朋友呀!很高兴今天认识了你们的姓氏。

生4:丹

师:谁有名字有这个字?

生:周宝丹

师:又认识了周宝丹的“丹”字。真好!

生5:赵

生6:艺

师:谁的名字有这个字?

生:吴艺琛

师:原来的吴艺琛的“艺”是这么写呀!

师:来,再来开一组,火车,火车开起来,谁来开?

生:我来开。

师:XXX小组来开。

(指两个小组开火车。)

4.认识“显”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生字,(出示卡片:显)认识吗?

生:认识。

师:把它大声地读出来。

生齐读:显

师:你们是怎么认识“显”的?

生:我是通过拼音认识的。

师:不错,有自己的识字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识字。现在我们

一起来读一读吧。(全班拼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原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识字高手呀!不知道课文是不是也一样读得好呢?

请小朋友们快速打开书本6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开始吧!

(生自由读文。)

师:请同学合上书本。看谁的动作最快,坐得最端正!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风。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四,读画结合,指导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师:是呀,看不到,摸不着的风,他们居然能把它画出来,真厉害!看,老师今

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说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生:我看到了房子,太阳,大树,还有小鸟。

(师可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追问:怎么样的房子?怎么样的太阳?怎么样的大树?

怎么样的小鸟?)

师: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和图画有关的段落来读一读吗?

生:能

师:谁能把它找出来,读一读?

生1: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

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

师:谁来说说他哪里读得好?

生2:„„

师:他读出了画的美是吧?那你也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2:„„

师:从他的读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3:我感受到他们画的画非常美!

师:美在哪?

生3:美在漂亮的房子,火红的太阳,茂盛的大树,还有快乐的小鸟。

(师可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追问:怎么样的房子?怎么样的太阳?怎么样的大

树?怎么样的小鸟?)

师:你想美美地读读吗?

生3:想

生3:„„

师:是呀,这是多美的一幅画呀!让我们带着美美的心情一起来读读吧!宋涛、

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开始!

生齐读: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

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

2.学第2—3自然段

师:正当三个小伙伴画得起劲的时候,是谁提出画风的?

生1:宋涛

(课件出示句子)

师:谁想来读读他们的对话。

生1: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2:我觉得他没有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要怎样读,才能读出疑问的语气?

生2:声音要读得高一点。

师:那你给大家读一下!

生2: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师:你们觉得他哪里读得好?

生3:他读出了疑问的语气

师:还有哪里读得好?

生4: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师:老师也想来读读这句话。可以吗?

生:可以

师: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师: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5:„„

师:你觉得哪个字要读重一点才能体现出?

生5:谁

师:那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5:„„

师:你读得真棒!想一起来读吗?

生齐读。

3.学习4,5,8自然段

师:风能画出来吗?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的4—8自然段,想一想他们是怎么画

风的?拿起笔在书上划出答案。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师: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画风的?

生汇报读四个句子。

师随机板书:旗子飘

风车转

小树弯

雨丝斜

师:找的真准确!瞧,老师把他们的画带来了。(课件出示赵小艺的画)

师:能给这幅画配上课文里的句子吗?

生1:读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师:赵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得意,自豪

师:那谁能带着高兴,得意,自豪的心情读读第4自然段?

生2:读第4自然段。(读不好可以再请几个孩子读)

师:是谁把旗子吹起来?

生:是风!

师: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生:读第5自然段。

师:是呀!赵小艺想的办法多妙呀!你们觉得赵小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3: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赵小艺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生:眨眨眼睛。

师:你能上来做做“眨眨眼睛”这个动作吗?

(让生1上台演示“眨眨眼睛”)

师:为什么赵小艺要眨眨眼睛?

生4:他在动脑筋。

师:说得真好呀,咱们一起把第4自然段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聪明的赵小艺还想到了一个画风的方法,是什么?

生读第8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师:谁想来读读这段话?

生5:读第8自然段。

师:赵小艺又想到了一个画风的办法,她的心情怎样?

生5:高兴,得意,自豪

师:哪个词读得重一点才能体现她高兴,自豪的心情?

生7:还能。

师:那你来读读吧。

生7:读第8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4,学习6,7自然段。

师:看,这幅画是谁画的?(出示课件)

师:能给这幅画配上课文里的句子吗?

生:读第6自然段。

师:受到赵小艺的启发,陈丹也画出了风,她的心情怎么?

生:高兴,得意,自豪

师:谁能带着高兴,得意,自豪的心情读读第6自然段?

生:读第6自然段。

师:这最后一幅画又是谁画的?(师出示课件)

生:宋涛。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第7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7自然段。

五、驰骋想象。

师:欣赏了三幅美丽的图画,你喜欢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他们爱动脑筋。(板书:动脑筋)

师:是呀!宋涛、陈丹、赵小艺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得那么好,是因为他

们爱动脑筋,那你们有什么办法画风呢?

生自由说。

六,写字指导。

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呀!那字是不是也写得很棒?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个字。(师写“艺”和“丝”)

师:一起读吧。

生齐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师:这两个字要怎么写才好看?

生自由说。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68页,找一找田字格中还有哪些上下结构的字? 生:显,忽。

师:那这两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上小下大

师:说得真不错,那请同学拿出笔,把这四个上下结构的字每个字写一个! 生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写的字吧?(投影出示)

谁来说说哪个字写得最漂亮!

七,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们用自己的办法画出了风,老

师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能像他们一样,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八,作业布置。

小画展:动手画一画风,比比谁想得妙,画得好。

九,板书设计:

画风教案

画风教案

《画风》教案

画风教案

《画风 》教案

《画风》教案

画风教案

《画风》教案

《画风》教案

画风教案

《画风》教案
《《画风》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完整画风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